上高中以後,因為營養良好,身材高大,臉蛋又漂亮的同學真是很不少。
隻是長得漂亮的人在學習上不夠用功,總是忙於打扮和戀愛,成績還是要差一些。
能考上大學的,幾乎沒有。因此,在大學裏不但美女稀少,甚至連女生都稀少。
如果按全國的標準來看,高中生,就是又有學曆,又有人材的了。“人材”,指的就是外表。
藝術源於生活,難怪不得那些作家筆下的人,也都是有缺陷的。
妻子與情人也是分開的,賢惠與漂亮也是不能合二為一的。
父親一心撲在工作上。但一有時間,他也會炒菜,也會幹雜活。
會劈柴,會打煤餅,會約母親去散步,會給母親買最好的衣服,會帶全家去城裏的公園玩。
家裏的水果也是常年不斷,總是有人送這送那。
別人是收了就收了,而父親就是幫別人辦了事,也總會讓母親去還禮。所以他和周圍的人,包括地方上的人關係都很好,他們都很敬重他。
他身邊的其他五六個兄弟單位的工長,班長,他們的老婆全都在貨站做裝卸,全憑力氣吃飯,別人也不能夠說什麽。
附近農村的村長,鄉長,鎮長,中小學校長他都認識,他也認識她所有的老師。
在自己的職責範圍之內,他總是願意幫助別人。
父親甚至帶著她,到山上的一個彝族村長家裏,去吃過一次帶血的羊肉。
他們住在山頂上,因為貧困,他們住的房子下麵是牲畜,上麵才是人。
村長為了招待他們,現殺了一隻珍貴的黑山羊,然後圍著火塘用大鍋煮。
在半生不熟的時候就已經開吃了,怕他們吃不習慣,臨走的時候還帶上了一大包,那可是最好的大涼山黑山羊的肉。
另外一次,是到附近的一個村子裏,村長在院子裏摘了許多還有點生澀的石榴給他們。
站上的一個叔叔,還帶她回了一趟他在樂山大山深處的老家。那裏全是紅色的石頭堆成的山,隻長一些稀稀疏疏的樹,完全不能夠種莊稼。
他們走了很遠很遠的山路,好不容易才到了一塊比較平整的地方,那裏有一個村子。
他們幾十個人住在一個大院子裏,吃飯的時候大人們在屋子裏吃,小孩子們端出碗來在長凳子上吃,隻有玉米糊或者白飯酸菜。
她從小到大都沒有穿過帶補丁的衣服,而那裏的大人孩子到現在都還穿著渾身都滿是補丁的衣服,那裏比她的老家還要窮。
因為她是遠道而來的客人,她吃的是包著肉的湯圓。
他們花一毛錢的門票去看了樂山大佛,還在樂山市最大的百貨商店裏買了最好看的花布做了一件大衣。
花布是她自己挑的,一挑就是最貴的燈芯絨。像老虎的斑紋,穿在她身上居然還有一點點霸氣,很恰當,很有味道。
因為她雖然很柔弱,但是眉毛卻像父親一樣,有點剛。眼睛也很伶俐。
她明明屬兔,從此那些叔叔阿姨在逗她的時候,都叫她“小虎妞”,並且誇她“有眼光。”
母親還的禮,第一次一般是一隻兔子,第二次才是其他。
他們從老家帶來兩隻兔子,很快就發展到很多隻。隻要稍稍一長大,就立刻拿去賣或者送人,不然養都養不了那麽多。
留在家裏的,一般一直保持在十來隻。
兔子那麽可愛,眼睛像紅寶石一樣,又是自己親手養大,是不忍心吃的。
兔子住的架子,像兩層樓一樣,也是父親親手搭建的。
兔子住的樓下總有一個很小的籠子,裏麵總關著一隻兔子,那是一隻公兔子。
母兔和她的孩子在一起,為了防止兔子繁殖太快,公兔就被孤零零地關在那個小籠子裏,不準亂跑。
在動物和人的世界裏,雄性總是更孤獨。
這就像她家裏一樣,父親總是忙於工作,母親和她在一起。
母親卻從來不念叨父親的好,隻在年幼不懂事的女兒麵前,就隻念他橫。
並且父親去世後許多年,母親都不再婚。說是:“再也不想找一個那麽橫的。”一講起來就要掉眼淚,好像受了很重的委屈,好像有深仇大恨似的。
也許,她找不到其他的人可以訴說,她隻有對她說。她是無心的,她並沒有想到,竟然有這麽嚴重的後果。
他們一輩子都在爭執,誰都收服不了誰。他們不像其他兩對,總有一個狠的。
也不像唐叔叔和阿姨一樣,唐叔叔彎下腰來不鬥了,最後選擇和平共處。
可能是父親的心太善了,沒有像趙叔叔對阿姨那樣決斷。
但是以母親那樣的性格,他也不能夠決斷。
也可能是男人對女兒,與對老婆不一樣。她覺得父親簡直十全十美,而母親卻覺得父親不值一提。
這才是最糟糕的。
既然母親這麽說,再說父親去世的時候她隻有13歲,也分不清楚是非。
像他們那麽養她,那麽封閉,她就是再有13歲,如果自己不動腦子,也弄不明白。
她就相信了她母親的話,“再也不要找一個那麽橫的。”
她甚至把她母親的話,自己把它補充成了一句完整的話。
“寧肯找一個不那麽能幹的,也不要找一個那麽橫的。”
她母親,可沒有這麽說過,是她自己補充的。
這個想法,在她的心裏紮了根。因此,在麵對冼銳,在冼銳掩上門給她機會的時候,她猶猶豫豫地放棄了。
他們爭鬥的結果就是,姐姐雖然長得完全像父親,但是母親卻並沒有把她養好。她小的時候,曾經生過病,個子很矮,腦袋也一般。
可能在生姐姐的時候,父親是占了優勢的。
但是在她身上,就明顯地看到她的眼睛和皮膚像父親,身材樣貌卻像母親了。
長得比父親好看,但是智商,卻遠遠不如父親。
父親的條理很清晰,思維縝密,講話總是一氣嗬成,從來不打頓。
父親寫過的筆記本,整整一本,都工工整整的,圖畫得也很好。不留一個黑影,不會塗黑任何一個字。
他常常自豪地說,他寫的字,他做的筆記,他寫的文章。
比好多初中生,甚至高中生,都寫得好。如果是見了冼銳的字,他怕是要嘲笑他了。
而母親的字,雖然又大又漂亮。但是寫不到一頁,就要圖好幾個黑團團。
不塗,就寫不下去一樣。這說明,她的思維是混亂的。
無論是收拾屋子,炒菜養雞,種菜幹雜活,每一件事父親都會做得幹幹淨淨,漂漂亮亮的。
雖然很少上手,但絕對不是一般的人,可以比的。更別說母親。
看一個人的腦子,看他做菜,寫字和他住的屋子,就可以了。
他們爭鬥的結果就是,父親像趙叔叔一樣,也是在46歲那年也一病不起。腎上出了大問題,英年早逝。
他們倆的原因,恐怕是一模一樣的。小時候家裏太窮,在單位裏又太努力,而婚姻又太不幸。
他們爭鬥的結果就是,基因會隨著強勢的那一方。
所以她在相貌上隨了母親,好看倒是好看一些了,但是在智商上也基本上隨了母親。
隻是比母親心眼更細,頭腦更清晰一些,意誌更堅強一些,卻遠遠地不如父親。
隻是長得漂亮的人在學習上不夠用功,總是忙於打扮和戀愛,成績還是要差一些。
能考上大學的,幾乎沒有。因此,在大學裏不但美女稀少,甚至連女生都稀少。
如果按全國的標準來看,高中生,就是又有學曆,又有人材的了。“人材”,指的就是外表。
藝術源於生活,難怪不得那些作家筆下的人,也都是有缺陷的。
妻子與情人也是分開的,賢惠與漂亮也是不能合二為一的。
父親一心撲在工作上。但一有時間,他也會炒菜,也會幹雜活。
會劈柴,會打煤餅,會約母親去散步,會給母親買最好的衣服,會帶全家去城裏的公園玩。
家裏的水果也是常年不斷,總是有人送這送那。
別人是收了就收了,而父親就是幫別人辦了事,也總會讓母親去還禮。所以他和周圍的人,包括地方上的人關係都很好,他們都很敬重他。
他身邊的其他五六個兄弟單位的工長,班長,他們的老婆全都在貨站做裝卸,全憑力氣吃飯,別人也不能夠說什麽。
附近農村的村長,鄉長,鎮長,中小學校長他都認識,他也認識她所有的老師。
在自己的職責範圍之內,他總是願意幫助別人。
父親甚至帶著她,到山上的一個彝族村長家裏,去吃過一次帶血的羊肉。
他們住在山頂上,因為貧困,他們住的房子下麵是牲畜,上麵才是人。
村長為了招待他們,現殺了一隻珍貴的黑山羊,然後圍著火塘用大鍋煮。
在半生不熟的時候就已經開吃了,怕他們吃不習慣,臨走的時候還帶上了一大包,那可是最好的大涼山黑山羊的肉。
另外一次,是到附近的一個村子裏,村長在院子裏摘了許多還有點生澀的石榴給他們。
站上的一個叔叔,還帶她回了一趟他在樂山大山深處的老家。那裏全是紅色的石頭堆成的山,隻長一些稀稀疏疏的樹,完全不能夠種莊稼。
他們走了很遠很遠的山路,好不容易才到了一塊比較平整的地方,那裏有一個村子。
他們幾十個人住在一個大院子裏,吃飯的時候大人們在屋子裏吃,小孩子們端出碗來在長凳子上吃,隻有玉米糊或者白飯酸菜。
她從小到大都沒有穿過帶補丁的衣服,而那裏的大人孩子到現在都還穿著渾身都滿是補丁的衣服,那裏比她的老家還要窮。
因為她是遠道而來的客人,她吃的是包著肉的湯圓。
他們花一毛錢的門票去看了樂山大佛,還在樂山市最大的百貨商店裏買了最好看的花布做了一件大衣。
花布是她自己挑的,一挑就是最貴的燈芯絨。像老虎的斑紋,穿在她身上居然還有一點點霸氣,很恰當,很有味道。
因為她雖然很柔弱,但是眉毛卻像父親一樣,有點剛。眼睛也很伶俐。
她明明屬兔,從此那些叔叔阿姨在逗她的時候,都叫她“小虎妞”,並且誇她“有眼光。”
母親還的禮,第一次一般是一隻兔子,第二次才是其他。
他們從老家帶來兩隻兔子,很快就發展到很多隻。隻要稍稍一長大,就立刻拿去賣或者送人,不然養都養不了那麽多。
留在家裏的,一般一直保持在十來隻。
兔子那麽可愛,眼睛像紅寶石一樣,又是自己親手養大,是不忍心吃的。
兔子住的架子,像兩層樓一樣,也是父親親手搭建的。
兔子住的樓下總有一個很小的籠子,裏麵總關著一隻兔子,那是一隻公兔子。
母兔和她的孩子在一起,為了防止兔子繁殖太快,公兔就被孤零零地關在那個小籠子裏,不準亂跑。
在動物和人的世界裏,雄性總是更孤獨。
這就像她家裏一樣,父親總是忙於工作,母親和她在一起。
母親卻從來不念叨父親的好,隻在年幼不懂事的女兒麵前,就隻念他橫。
並且父親去世後許多年,母親都不再婚。說是:“再也不想找一個那麽橫的。”一講起來就要掉眼淚,好像受了很重的委屈,好像有深仇大恨似的。
也許,她找不到其他的人可以訴說,她隻有對她說。她是無心的,她並沒有想到,竟然有這麽嚴重的後果。
他們一輩子都在爭執,誰都收服不了誰。他們不像其他兩對,總有一個狠的。
也不像唐叔叔和阿姨一樣,唐叔叔彎下腰來不鬥了,最後選擇和平共處。
可能是父親的心太善了,沒有像趙叔叔對阿姨那樣決斷。
但是以母親那樣的性格,他也不能夠決斷。
也可能是男人對女兒,與對老婆不一樣。她覺得父親簡直十全十美,而母親卻覺得父親不值一提。
這才是最糟糕的。
既然母親這麽說,再說父親去世的時候她隻有13歲,也分不清楚是非。
像他們那麽養她,那麽封閉,她就是再有13歲,如果自己不動腦子,也弄不明白。
她就相信了她母親的話,“再也不要找一個那麽橫的。”
她甚至把她母親的話,自己把它補充成了一句完整的話。
“寧肯找一個不那麽能幹的,也不要找一個那麽橫的。”
她母親,可沒有這麽說過,是她自己補充的。
這個想法,在她的心裏紮了根。因此,在麵對冼銳,在冼銳掩上門給她機會的時候,她猶猶豫豫地放棄了。
他們爭鬥的結果就是,姐姐雖然長得完全像父親,但是母親卻並沒有把她養好。她小的時候,曾經生過病,個子很矮,腦袋也一般。
可能在生姐姐的時候,父親是占了優勢的。
但是在她身上,就明顯地看到她的眼睛和皮膚像父親,身材樣貌卻像母親了。
長得比父親好看,但是智商,卻遠遠不如父親。
父親的條理很清晰,思維縝密,講話總是一氣嗬成,從來不打頓。
父親寫過的筆記本,整整一本,都工工整整的,圖畫得也很好。不留一個黑影,不會塗黑任何一個字。
他常常自豪地說,他寫的字,他做的筆記,他寫的文章。
比好多初中生,甚至高中生,都寫得好。如果是見了冼銳的字,他怕是要嘲笑他了。
而母親的字,雖然又大又漂亮。但是寫不到一頁,就要圖好幾個黑團團。
不塗,就寫不下去一樣。這說明,她的思維是混亂的。
無論是收拾屋子,炒菜養雞,種菜幹雜活,每一件事父親都會做得幹幹淨淨,漂漂亮亮的。
雖然很少上手,但絕對不是一般的人,可以比的。更別說母親。
看一個人的腦子,看他做菜,寫字和他住的屋子,就可以了。
他們爭鬥的結果就是,父親像趙叔叔一樣,也是在46歲那年也一病不起。腎上出了大問題,英年早逝。
他們倆的原因,恐怕是一模一樣的。小時候家裏太窮,在單位裏又太努力,而婚姻又太不幸。
他們爭鬥的結果就是,基因會隨著強勢的那一方。
所以她在相貌上隨了母親,好看倒是好看一些了,但是在智商上也基本上隨了母親。
隻是比母親心眼更細,頭腦更清晰一些,意誌更堅強一些,卻遠遠地不如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