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她微微頷首,恭敬地向長官欠身行禮,語氣溫和而謙遜地說道:“承蒙長官指點,錦岩謹遵安排。”
她的神情中透出幾分堅毅,心中暗暗下定決心:既然不能直接參與戰事,那便從後勤學起,逐步掌握軍營的運作之道。
隨即,她被引導至軍中的後勤帳篷。
帳篷位於營地一角,靠近軍需物資的儲備區,幾名士兵正在帳內忙碌,清點物資、整理帳簿。
帳篷的布置簡單實用,幾張木桌上擺滿了賬冊和各類記錄,角落裏堆放著糧草、藥品和兵器等物資。
古錦岩目光一掃,發現這裏的物資種類繁多,登記雜亂,看似繁瑣卻暗藏規矩。
帶領她的士兵淡淡地交代了幾句:“古小姐,這裏的任務便是清點糧草、核對記錄。
賬冊都在桌上,您可自行查閱。”話音剛落,他便轉身離開,似乎不願在這裏多做停留。
古錦岩看著眼前的賬冊,微微一笑,隨手拿起一本,翻開頁麵,認真地開始閱讀。
在初步了解了賬目的結構後,她開始逐一核對倉庫中的糧草。
每一袋糧草都被編號堆放,她小心翼翼地清點核實,將數量逐項記錄在冊。
清點過程中,她發現了一些令人疑惑的細節:賬目顯示,軍中糧草的儲備量與每日的消耗量並不成比例。
她粗略計算了軍中士兵的人數,推測出每日的消耗應該有一定範圍。
但賬目上的記錄顯示,每日實際消耗的糧草似乎比合理數額要高出一成左右。
這種不合理的現象引起了古錦岩的警覺。
她繼續清點時,發現一些糧袋上的封口似乎被人動過,封條較為鬆散,不像是剛封好的模樣。
她暗暗記下這些異常,意識到軍營的物資管理可能存在疏漏,甚至可能有貪汙和徇私行為。
對於軍中這樣的“潛規則”,她雖未曾親曆,但家族在朝中多年,她對此有所耳聞,因而並不感到意外。
隻是心中更添一絲疑慮:軍中管理不善,倘若戰事吃緊,後勤物資供應不足,必會對戰局產生不利影響。
心中有所懷疑後,古錦岩開始更加仔細地觀察後勤的每一個流程。
她發現,糧草的分配過程也充滿了混亂與隨意,士兵們領取糧草時並未嚴格登記,常常隻是領完便匆匆離去。
負責監督的幾名老兵雖在一旁檢查,但顯得漫不經心,對過往的士兵幾乎不聞不問,甚至對一些似乎“熟悉”的士兵直接放行。
她看在眼中,心中暗暗將這些現象記下,打算日後再行探查。
每日清點結束後,古錦岩都會回到自己的營帳,逐一整理白日裏記錄的情況。
夜晚,她對著賬簿逐項核對,把發現的每一處異常都細細記下。
她意識到,軍營中的物資管理涉及大量細節,不是靠一人之力就能徹底改變的。
她也逐漸明白,這些細節背後藏著的正是軍營管理的漏洞與缺陷。
她不甘被局限於這些雜務,但她明白,這是當前唯一能接觸到軍營核心的途徑。
通過這些記錄,她漸漸摸索到後勤運作的規律,開始從中尋找突破口。
她發現,許多物資出入的時間節點和實際消耗存在偏差,有些記錄甚至語焉不詳,未標明物資去向。
她推測,這背後或許有部分物資在“消失”——被某些人私自截留,或者被挪作他用。
她默默記下疑點,決定將此作為接下來觀察的重點。
在後勤帳篷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古錦岩對營地的物資分配流程越發熟悉,同時也愈發感受到其中的漏洞。
她逐漸了解到,物資的分配不僅關乎士兵們的日常生活,更是戰爭中的關鍵資源。
若後勤物資得不到合理分配,軍心難穩,而一支軍隊若要強大,後勤便是其不可或缺的支柱。
夜幕降臨,營帳內燈火微弱,映照著古錦岩微蹙的眉頭。
她手中拿著一本糧草賬簿,細細翻閱,眼中透著一絲沉思。
她暗道:“若軍中果真有蛀蟲,必定是久居後勤且有經驗之人。
如今這些表麵的漏洞可能僅是冰山一角,想要徹查背後原因,需得耐心觀察,不能貿然行事。”
次日,古錦岩又按時來到後勤帳篷繼續清點工作,她細心而謹慎地將每一袋糧草逐一核對,神情專注,未有絲毫懈怠。
這些天來,她與其他後勤士兵的互動並不多,大家對她依舊保持著疏離,仿佛她是個不屬於這裏的“外來者”。
但她並未因此而心生退意,反而更加投入地記錄每一項發現,用心觀察每一個細節。
幾天後的一次清點中,古錦岩注意到,一個老兵在搬運糧草時神色匆匆,目光閃爍,不時掃視四周,仿佛在提防什麽。
他手裏搬著的糧袋看似普通,然而袋口的封條似乎不太緊。
古錦岩留意到這個細節,並未打草驚蛇,隻是繼續靜觀其變。
這樣的人或許正是她在尋找的“線索”。
幾天的觀察讓古錦岩逐漸明白,軍營中許多物資的去向都隱藏在表麵記錄的背後。
若要真正摸清後勤的每一環運作,她不僅要觀察,還需要借助自己的智慧與耐心,逐步深入了解其中的暗流。
盡管目前她無法參與前線戰事,但後勤中的所見所聞也讓她逐漸明白。
軍中隱藏著許多難以言表的利益牽連,而自己身處的這後勤任務正是了解這些的切入口。
每夜歸來,她會對著記錄反複推敲,從賬目中尋找線索。
她發現了許多細微之處,似乎表麵的秩序下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暗流。
在她看來,這些不是簡單的巧合,而是軍中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和內部的利益交換。
簿中找出一些不尋常的痕跡,逐漸描繪出一個個可能的線索。
這個軍營或許真的有“漏洞”,而自己發現的這些“異常”,或許正是破解之道。
經過多日的後勤工作,古錦岩逐漸融入後勤的日常事務。
這份被打發的工作雖然雜亂繁瑣,卻意外地讓她得以與士兵們有了更近距離的接觸。
她從糧草清點到物資調度,幾乎每日都能見到不同的士兵,他們或是拿取補給、或是匯報需求。
通過觀察和偶爾的簡短交談,古錦岩對軍中士兵的日常生活逐漸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一天傍晚,古錦岩在後勤帳篷內查看糧草的入庫情況,恰好注意到幾個士兵在帳外低聲交談,神情顯得頗為放鬆。
她抬眼看了看,發現他們正是輪值巡邏的士兵,按理說,這個時辰正是他們在營地四周巡邏的時刻。
她心中不由一緊,暗自疑惑:這些士兵為何會在巡邏時間聚集在此?
她悄悄走出帳篷,裝作偶然經過,耳中隱約聽見他們的對話:“營地裏哪有敵軍,巡邏什麽的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
“是啊,這鬼天氣,不如找個暖和的地方待著,省得在營地外繞圈。”
幾人隨意地笑了笑,仿佛巡邏任務並非重要職責,而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
古錦岩聽著他們的言語,心中暗驚,默默退回帳內。
巡邏是軍中最基本的防務,士兵們若在巡邏時懶散,甚至擅離職守,便會給敵軍留下可乘之機。
她回想起兵書中提到的無數夜襲戰例,夜間防備鬆懈往往是慘重失敗的根源。
這樣顯而易見的漏洞,若不加以改善,可能會給整個營地帶來難以預料的災難。
她在心中斟酌片刻,決定將這個問題上報給一位可信賴的長官。
然而思來想去,軍中她熟識的長官隻有將軍趙淩風。
她知道趙淩風在軍中威望甚高,若能將此事告知於他,或許可以改善軍中的巡邏製度。
她深知自己貿然提出建議可能會引來非議,但此事關乎全軍安危,她不願因一己顧慮而放棄。
翌日一早,古錦岩前往營地中央的軍帳,恰好遇見趙淩風正在審閱文書。
趙淩風抬眼見到她,臉上掠過一絲微笑,微微點頭:“古小姐,有何要事?”
古錦岩略一欠身,神情嚴肅地說道:“趙將軍,錦岩有一事冒昧相稟,近日在後勤清點中發現了一些巡邏安排的問題。
部分士兵在巡邏期間鬆懈,甚至偶有擅離職守的情況。
錦岩以為,這樣的防務疏忽若被敵軍察覺,恐有不小隱患,故懇請將軍考慮加強布防。”
她的言語間充滿了誠懇和擔憂,眉宇間微微鎖起。
她試圖以冷靜而客觀的語氣陳述問題,希望趙淩風能夠重視此事。
然而,趙淩風聽完之後,卻僅是淡然一笑,臉上的神情未有任何變化。
他放下手中的筆,微微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疏遠和敷衍:
“古小姐的忠心可見一斑,但防務一事非您職責所在。
軍中事務自有將領安排,無需小姐費心。”
古錦岩微微一怔,心中雖已預料到趙淩風可能不會輕易采納她的建議,但依舊感到失望。
她試圖繼續解釋,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
“趙將軍,錦岩並非質疑軍中安排,隻是實在擔憂這些漏洞可能帶來的後果。
若巡邏製度能有所改善,便可進一步加強軍營安全……”
她的神情中透出幾分堅毅,心中暗暗下定決心:既然不能直接參與戰事,那便從後勤學起,逐步掌握軍營的運作之道。
隨即,她被引導至軍中的後勤帳篷。
帳篷位於營地一角,靠近軍需物資的儲備區,幾名士兵正在帳內忙碌,清點物資、整理帳簿。
帳篷的布置簡單實用,幾張木桌上擺滿了賬冊和各類記錄,角落裏堆放著糧草、藥品和兵器等物資。
古錦岩目光一掃,發現這裏的物資種類繁多,登記雜亂,看似繁瑣卻暗藏規矩。
帶領她的士兵淡淡地交代了幾句:“古小姐,這裏的任務便是清點糧草、核對記錄。
賬冊都在桌上,您可自行查閱。”話音剛落,他便轉身離開,似乎不願在這裏多做停留。
古錦岩看著眼前的賬冊,微微一笑,隨手拿起一本,翻開頁麵,認真地開始閱讀。
在初步了解了賬目的結構後,她開始逐一核對倉庫中的糧草。
每一袋糧草都被編號堆放,她小心翼翼地清點核實,將數量逐項記錄在冊。
清點過程中,她發現了一些令人疑惑的細節:賬目顯示,軍中糧草的儲備量與每日的消耗量並不成比例。
她粗略計算了軍中士兵的人數,推測出每日的消耗應該有一定範圍。
但賬目上的記錄顯示,每日實際消耗的糧草似乎比合理數額要高出一成左右。
這種不合理的現象引起了古錦岩的警覺。
她繼續清點時,發現一些糧袋上的封口似乎被人動過,封條較為鬆散,不像是剛封好的模樣。
她暗暗記下這些異常,意識到軍營的物資管理可能存在疏漏,甚至可能有貪汙和徇私行為。
對於軍中這樣的“潛規則”,她雖未曾親曆,但家族在朝中多年,她對此有所耳聞,因而並不感到意外。
隻是心中更添一絲疑慮:軍中管理不善,倘若戰事吃緊,後勤物資供應不足,必會對戰局產生不利影響。
心中有所懷疑後,古錦岩開始更加仔細地觀察後勤的每一個流程。
她發現,糧草的分配過程也充滿了混亂與隨意,士兵們領取糧草時並未嚴格登記,常常隻是領完便匆匆離去。
負責監督的幾名老兵雖在一旁檢查,但顯得漫不經心,對過往的士兵幾乎不聞不問,甚至對一些似乎“熟悉”的士兵直接放行。
她看在眼中,心中暗暗將這些現象記下,打算日後再行探查。
每日清點結束後,古錦岩都會回到自己的營帳,逐一整理白日裏記錄的情況。
夜晚,她對著賬簿逐項核對,把發現的每一處異常都細細記下。
她意識到,軍營中的物資管理涉及大量細節,不是靠一人之力就能徹底改變的。
她也逐漸明白,這些細節背後藏著的正是軍營管理的漏洞與缺陷。
她不甘被局限於這些雜務,但她明白,這是當前唯一能接觸到軍營核心的途徑。
通過這些記錄,她漸漸摸索到後勤運作的規律,開始從中尋找突破口。
她發現,許多物資出入的時間節點和實際消耗存在偏差,有些記錄甚至語焉不詳,未標明物資去向。
她推測,這背後或許有部分物資在“消失”——被某些人私自截留,或者被挪作他用。
她默默記下疑點,決定將此作為接下來觀察的重點。
在後勤帳篷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古錦岩對營地的物資分配流程越發熟悉,同時也愈發感受到其中的漏洞。
她逐漸了解到,物資的分配不僅關乎士兵們的日常生活,更是戰爭中的關鍵資源。
若後勤物資得不到合理分配,軍心難穩,而一支軍隊若要強大,後勤便是其不可或缺的支柱。
夜幕降臨,營帳內燈火微弱,映照著古錦岩微蹙的眉頭。
她手中拿著一本糧草賬簿,細細翻閱,眼中透著一絲沉思。
她暗道:“若軍中果真有蛀蟲,必定是久居後勤且有經驗之人。
如今這些表麵的漏洞可能僅是冰山一角,想要徹查背後原因,需得耐心觀察,不能貿然行事。”
次日,古錦岩又按時來到後勤帳篷繼續清點工作,她細心而謹慎地將每一袋糧草逐一核對,神情專注,未有絲毫懈怠。
這些天來,她與其他後勤士兵的互動並不多,大家對她依舊保持著疏離,仿佛她是個不屬於這裏的“外來者”。
但她並未因此而心生退意,反而更加投入地記錄每一項發現,用心觀察每一個細節。
幾天後的一次清點中,古錦岩注意到,一個老兵在搬運糧草時神色匆匆,目光閃爍,不時掃視四周,仿佛在提防什麽。
他手裏搬著的糧袋看似普通,然而袋口的封條似乎不太緊。
古錦岩留意到這個細節,並未打草驚蛇,隻是繼續靜觀其變。
這樣的人或許正是她在尋找的“線索”。
幾天的觀察讓古錦岩逐漸明白,軍營中許多物資的去向都隱藏在表麵記錄的背後。
若要真正摸清後勤的每一環運作,她不僅要觀察,還需要借助自己的智慧與耐心,逐步深入了解其中的暗流。
盡管目前她無法參與前線戰事,但後勤中的所見所聞也讓她逐漸明白。
軍中隱藏著許多難以言表的利益牽連,而自己身處的這後勤任務正是了解這些的切入口。
每夜歸來,她會對著記錄反複推敲,從賬目中尋找線索。
她發現了許多細微之處,似乎表麵的秩序下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暗流。
在她看來,這些不是簡單的巧合,而是軍中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和內部的利益交換。
簿中找出一些不尋常的痕跡,逐漸描繪出一個個可能的線索。
這個軍營或許真的有“漏洞”,而自己發現的這些“異常”,或許正是破解之道。
經過多日的後勤工作,古錦岩逐漸融入後勤的日常事務。
這份被打發的工作雖然雜亂繁瑣,卻意外地讓她得以與士兵們有了更近距離的接觸。
她從糧草清點到物資調度,幾乎每日都能見到不同的士兵,他們或是拿取補給、或是匯報需求。
通過觀察和偶爾的簡短交談,古錦岩對軍中士兵的日常生活逐漸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一天傍晚,古錦岩在後勤帳篷內查看糧草的入庫情況,恰好注意到幾個士兵在帳外低聲交談,神情顯得頗為放鬆。
她抬眼看了看,發現他們正是輪值巡邏的士兵,按理說,這個時辰正是他們在營地四周巡邏的時刻。
她心中不由一緊,暗自疑惑:這些士兵為何會在巡邏時間聚集在此?
她悄悄走出帳篷,裝作偶然經過,耳中隱約聽見他們的對話:“營地裏哪有敵軍,巡邏什麽的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
“是啊,這鬼天氣,不如找個暖和的地方待著,省得在營地外繞圈。”
幾人隨意地笑了笑,仿佛巡邏任務並非重要職責,而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
古錦岩聽著他們的言語,心中暗驚,默默退回帳內。
巡邏是軍中最基本的防務,士兵們若在巡邏時懶散,甚至擅離職守,便會給敵軍留下可乘之機。
她回想起兵書中提到的無數夜襲戰例,夜間防備鬆懈往往是慘重失敗的根源。
這樣顯而易見的漏洞,若不加以改善,可能會給整個營地帶來難以預料的災難。
她在心中斟酌片刻,決定將這個問題上報給一位可信賴的長官。
然而思來想去,軍中她熟識的長官隻有將軍趙淩風。
她知道趙淩風在軍中威望甚高,若能將此事告知於他,或許可以改善軍中的巡邏製度。
她深知自己貿然提出建議可能會引來非議,但此事關乎全軍安危,她不願因一己顧慮而放棄。
翌日一早,古錦岩前往營地中央的軍帳,恰好遇見趙淩風正在審閱文書。
趙淩風抬眼見到她,臉上掠過一絲微笑,微微點頭:“古小姐,有何要事?”
古錦岩略一欠身,神情嚴肅地說道:“趙將軍,錦岩有一事冒昧相稟,近日在後勤清點中發現了一些巡邏安排的問題。
部分士兵在巡邏期間鬆懈,甚至偶有擅離職守的情況。
錦岩以為,這樣的防務疏忽若被敵軍察覺,恐有不小隱患,故懇請將軍考慮加強布防。”
她的言語間充滿了誠懇和擔憂,眉宇間微微鎖起。
她試圖以冷靜而客觀的語氣陳述問題,希望趙淩風能夠重視此事。
然而,趙淩風聽完之後,卻僅是淡然一笑,臉上的神情未有任何變化。
他放下手中的筆,微微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疏遠和敷衍:
“古小姐的忠心可見一斑,但防務一事非您職責所在。
軍中事務自有將領安排,無需小姐費心。”
古錦岩微微一怔,心中雖已預料到趙淩風可能不會輕易采納她的建議,但依舊感到失望。
她試圖繼續解釋,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
“趙將軍,錦岩並非質疑軍中安排,隻是實在擔憂這些漏洞可能帶來的後果。
若巡邏製度能有所改善,便可進一步加強軍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