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古錦岩帶著精心準備的刺繡線團,再次來到臨王妃府中。
這次,她並未告知趙姨母,而是悄悄找了個借口,獨自踏上了前往王府的小徑。
臨王妃居住的院子裏春意盎然,桃花開得正盛,花瓣隨微風輕輕飄落,鋪滿了一地。
古錦岩見到如此美景,心中一陣悸動,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清新的花香,不禁露出一絲微笑。
身邊的丫鬟紅銀見狀,輕輕一笑,悄聲說道:“小姐,您這身淺色衣衫,站在這花間,還真像仙子呢。”
古錦岩瞥了她一眼,微笑道:“你這丫頭,倒是嘴甜。”
她捧著刺繡線團,輕輕敲了敲院門,紅銀則乖巧地跟在她身後,雙手交握,目光四下觀望,顯得十分小心謹慎。
片刻後,臨王妃的貼身侍女掀簾迎了出來,見到古錦岩微微一愣。
隨即笑容溫和地道:“古小姐,王妃正在花廳小憩,您請隨我來。”
走進花廳,古錦岩看見臨王妃正坐在臨窗的桌旁,手中持著一隻青瓷茶杯,淡雅的笑容帶著些許恬靜與溫雅。
她抬眼望見古錦岩,露出欣喜的神情:“錦岩,你來了?”
古錦岩行禮問安,隨即將手中的刺繡線團遞上前去,“王妃,近日得知您閑時也愛刺繡,錦岩特意帶了些自己製的線團,或許您會用得上。”
臨王妃目光掠過她手中的線團,抬頭莞爾一笑,眼中帶著些許調侃:“哦?我看你倒更像是想來與我共繡才是真的。”
古錦岩微微一怔,隨即笑道:“若王妃不嫌棄,錦岩自然是願意的。”
說罷,她在臨王妃的示意下,在她對麵坐下。
拿出隨身帶來的繡框和針線,開始一針一線地繡起花樣來。
紅銀也機靈地在一旁替她們續上新茶,動作嫻靜有度。
二人並肩而坐,臨王妃時而抬眼看看古錦岩的繡作,時而低頭忙著手中的圖案,廳內不時響起她們輕聲交談的笑聲。
“錦岩,聽聞你近日時常往來市井,又是調查流言,又是與藥材商合作,倒不像個大家閨秀了,倒更像個城中的男兒。”
臨王妃笑言,語氣中帶著幾分揶揄。
古錦岩聽了並不急著答話,而是目光專注地落在繡布上,一針一線繡著桃花的花瓣。
片刻後,她淡淡一笑,回道:“錦岩自小隨父親耳濡目染,倒不覺得女子做些這些事務便有何不妥。
如今古家多雜事,錦岩若能分擔一二,倒也是心甘情願的。”
臨王妃微微點頭,望向古錦岩的神情中不禁多了幾分欣賞,“你有如此胸襟,難得。
不過,照顧自己也不可少,身子骨可是自己的,若是累垮了,我反倒多了一分擔憂。”
古錦岩正色答道:“王妃教誨的是,錦岩記下了。”
她繡著手中桃花,淡粉色的絲線隨著針尖翻飛,勾勒出花瓣微微舒展的模樣。
她一針一線繡得極細致,仿佛在這花瓣中也寄托了自己的心思。
紅銀在一旁靜靜地看著,眼中不由得露出一絲羨慕,忍不住小聲道:“小姐繡得真好,簡直像活的。”
古錦岩輕輕點頭,抬頭對臨王妃微微一笑,笑意溫柔而恬淡。
自被臨王妃賞識後,古錦岩一貫低調謙和的姿態開始在府中引起些微關注。
一次宴席前,臨王妃的貼身侍女突然送來邀請,說王妃有意請她赴宴。
這意外的邀請讓古錦岩暗自思索:臨王妃一向高潔矜持,這突如其來的邀約,定是有緣由。
她思忖片刻,決定好好準備一番,既不失分寸,又不露鋒芒。
次日清晨,古錦岩早早喚來趙姨母,心中已有了禮物的主意,但想要更加穩妥。
於是打算與趙姨母一同逛街,順便讓紅銀跟隨挑選。
趙姨母看了她一眼,笑著調侃道:“平日裏素來謹慎得體,沒想到遇上臨王妃的宴席,竟也緊張了。”
古錦岩輕聲道:“是為家族考慮,不敢有失。”
趙姨母微微點頭,隨即拉著她穿過小巷,來到了城中最負盛名的錦繡坊。
店中琳琅滿目的物件光彩熠熠,古錦岩和趙姨母一同巡視一圈,邊看邊討論。
“錦岩,你覺得這玉簪如何?”
趙姨母從櫃台上挑了一支精致的玉簪,細細端詳。
這簪子溫潤剔透,雕工精湛,確實是貴氣之選。
然而古錦岩卻微微蹙眉,目光移向另一邊的香爐。
“臨王妃雅靜少言,性喜閑情雅趣,不如選一件清雅的物件為宜。”
她輕輕抬手,示意掌櫃取來一款檀香木雕的香爐。
香爐刻有梅花圖案,清新雅致。
紅銀拿在手中,聞到一股淡淡的檀香,點頭道:“小姐,這香爐與臨王妃的氣質倒是相襯。”
趙姨母仔細瞧了瞧,也覺得頗為合適,便笑著說道:“果然是你細致入微,不失分寸。”
最終,兩人各自帶著挑好的禮物,滿意地返回府中。
到了宴席當日,古錦岩與趙姨母一同出發。
她身著一襲素雅的淡紫長裙,發髻間插一支木簪,恰到好處地顯露出她的端莊典雅。
趙姨母則略施粉黛,拎著一隻淡雅的香囊,臉上帶著微笑。
二人坐在馬車上,窗外景致緩緩後退,古錦岩暗自平靜了下心緒,琢磨著今日臨王妃可能的話題。
到達臨王府時,迎賓的侍女引她們入內。
宴席設在正廳,桌上已擺滿精致的佳肴,各種瓷器器皿閃爍著柔和的光芒。
眾人漸次入座,古錦岩與趙姨娘被安排在王妃側座不遠的位子,既不顯眼,也能方便交談。
席間眾人舉杯推盞,言談之間皆是客套寒暄,氣氛輕鬆祥和。
然而,片刻之後,一位夫人因一句話語不慎,使話題轉向臨王妃剛提起的家族事務。
周圍的賓客一時麵露尷尬,有人低頭飲茶,話題竟然一時冷了場。
古錦岩察覺氣氛微妙,心中飛快盤算。
她放下茶盞,溫柔一笑,低聲道:“夫人提到的事倒讓我想起,府中也曾遇到過類似問題,當時是通過細致分工,各司其職,才得以妥善處理。”
她的語氣不急不緩,適時將話題引向實際的解決方法。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鬆了口氣,有人點頭稱是,也有人接話展開討論。
臨王妃微微一笑,目光中似乎帶了幾分讚許。
她開口道:“古姑娘說得極是,家事繁雜,確實需要細致分工。”
接著她略一沉吟,隨意提到府中正籌備向北疆軍中采購藥材一事,但一時未尋得合適人選。
此話一出,旁人紛紛附和,稱王妃事事親力親為,實屬勞心。
古錦岩敏銳地捕捉到其中的暗示,心頭微動,保持從容姿態未曾打擾。
宴會行至尾聲,臨王妃忽然側身對古錦岩道:“古姑娘,我聽說古家在藥材采購方麵頗有經驗,不知姑娘是否能為府中出些主意?”
言辭溫和,帶著一種含蓄的誠意。
古錦岩微微欠身,恭敬道:“妃娘娘謬讚,小女不過略知一二,願盡綿薄之力,幫府中分憂。”
一句話既答應了請求,也恰到好處地表現出自己的謹慎與不越界的態度。
臨王妃欣慰地笑道:“古姑娘有心,便勞煩你了。”
示意貼身侍女稍後與古錦岩細談采買事宜。
身旁的賓客見狀,皆暗自稱奇。
古錦岩得了這個差事,低調不爭不搶,卻透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沉穩氣度,令眾人對她刮目相看。
這次,她並未告知趙姨母,而是悄悄找了個借口,獨自踏上了前往王府的小徑。
臨王妃居住的院子裏春意盎然,桃花開得正盛,花瓣隨微風輕輕飄落,鋪滿了一地。
古錦岩見到如此美景,心中一陣悸動,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清新的花香,不禁露出一絲微笑。
身邊的丫鬟紅銀見狀,輕輕一笑,悄聲說道:“小姐,您這身淺色衣衫,站在這花間,還真像仙子呢。”
古錦岩瞥了她一眼,微笑道:“你這丫頭,倒是嘴甜。”
她捧著刺繡線團,輕輕敲了敲院門,紅銀則乖巧地跟在她身後,雙手交握,目光四下觀望,顯得十分小心謹慎。
片刻後,臨王妃的貼身侍女掀簾迎了出來,見到古錦岩微微一愣。
隨即笑容溫和地道:“古小姐,王妃正在花廳小憩,您請隨我來。”
走進花廳,古錦岩看見臨王妃正坐在臨窗的桌旁,手中持著一隻青瓷茶杯,淡雅的笑容帶著些許恬靜與溫雅。
她抬眼望見古錦岩,露出欣喜的神情:“錦岩,你來了?”
古錦岩行禮問安,隨即將手中的刺繡線團遞上前去,“王妃,近日得知您閑時也愛刺繡,錦岩特意帶了些自己製的線團,或許您會用得上。”
臨王妃目光掠過她手中的線團,抬頭莞爾一笑,眼中帶著些許調侃:“哦?我看你倒更像是想來與我共繡才是真的。”
古錦岩微微一怔,隨即笑道:“若王妃不嫌棄,錦岩自然是願意的。”
說罷,她在臨王妃的示意下,在她對麵坐下。
拿出隨身帶來的繡框和針線,開始一針一線地繡起花樣來。
紅銀也機靈地在一旁替她們續上新茶,動作嫻靜有度。
二人並肩而坐,臨王妃時而抬眼看看古錦岩的繡作,時而低頭忙著手中的圖案,廳內不時響起她們輕聲交談的笑聲。
“錦岩,聽聞你近日時常往來市井,又是調查流言,又是與藥材商合作,倒不像個大家閨秀了,倒更像個城中的男兒。”
臨王妃笑言,語氣中帶著幾分揶揄。
古錦岩聽了並不急著答話,而是目光專注地落在繡布上,一針一線繡著桃花的花瓣。
片刻後,她淡淡一笑,回道:“錦岩自小隨父親耳濡目染,倒不覺得女子做些這些事務便有何不妥。
如今古家多雜事,錦岩若能分擔一二,倒也是心甘情願的。”
臨王妃微微點頭,望向古錦岩的神情中不禁多了幾分欣賞,“你有如此胸襟,難得。
不過,照顧自己也不可少,身子骨可是自己的,若是累垮了,我反倒多了一分擔憂。”
古錦岩正色答道:“王妃教誨的是,錦岩記下了。”
她繡著手中桃花,淡粉色的絲線隨著針尖翻飛,勾勒出花瓣微微舒展的模樣。
她一針一線繡得極細致,仿佛在這花瓣中也寄托了自己的心思。
紅銀在一旁靜靜地看著,眼中不由得露出一絲羨慕,忍不住小聲道:“小姐繡得真好,簡直像活的。”
古錦岩輕輕點頭,抬頭對臨王妃微微一笑,笑意溫柔而恬淡。
自被臨王妃賞識後,古錦岩一貫低調謙和的姿態開始在府中引起些微關注。
一次宴席前,臨王妃的貼身侍女突然送來邀請,說王妃有意請她赴宴。
這意外的邀請讓古錦岩暗自思索:臨王妃一向高潔矜持,這突如其來的邀約,定是有緣由。
她思忖片刻,決定好好準備一番,既不失分寸,又不露鋒芒。
次日清晨,古錦岩早早喚來趙姨母,心中已有了禮物的主意,但想要更加穩妥。
於是打算與趙姨母一同逛街,順便讓紅銀跟隨挑選。
趙姨母看了她一眼,笑著調侃道:“平日裏素來謹慎得體,沒想到遇上臨王妃的宴席,竟也緊張了。”
古錦岩輕聲道:“是為家族考慮,不敢有失。”
趙姨母微微點頭,隨即拉著她穿過小巷,來到了城中最負盛名的錦繡坊。
店中琳琅滿目的物件光彩熠熠,古錦岩和趙姨母一同巡視一圈,邊看邊討論。
“錦岩,你覺得這玉簪如何?”
趙姨母從櫃台上挑了一支精致的玉簪,細細端詳。
這簪子溫潤剔透,雕工精湛,確實是貴氣之選。
然而古錦岩卻微微蹙眉,目光移向另一邊的香爐。
“臨王妃雅靜少言,性喜閑情雅趣,不如選一件清雅的物件為宜。”
她輕輕抬手,示意掌櫃取來一款檀香木雕的香爐。
香爐刻有梅花圖案,清新雅致。
紅銀拿在手中,聞到一股淡淡的檀香,點頭道:“小姐,這香爐與臨王妃的氣質倒是相襯。”
趙姨母仔細瞧了瞧,也覺得頗為合適,便笑著說道:“果然是你細致入微,不失分寸。”
最終,兩人各自帶著挑好的禮物,滿意地返回府中。
到了宴席當日,古錦岩與趙姨母一同出發。
她身著一襲素雅的淡紫長裙,發髻間插一支木簪,恰到好處地顯露出她的端莊典雅。
趙姨母則略施粉黛,拎著一隻淡雅的香囊,臉上帶著微笑。
二人坐在馬車上,窗外景致緩緩後退,古錦岩暗自平靜了下心緒,琢磨著今日臨王妃可能的話題。
到達臨王府時,迎賓的侍女引她們入內。
宴席設在正廳,桌上已擺滿精致的佳肴,各種瓷器器皿閃爍著柔和的光芒。
眾人漸次入座,古錦岩與趙姨娘被安排在王妃側座不遠的位子,既不顯眼,也能方便交談。
席間眾人舉杯推盞,言談之間皆是客套寒暄,氣氛輕鬆祥和。
然而,片刻之後,一位夫人因一句話語不慎,使話題轉向臨王妃剛提起的家族事務。
周圍的賓客一時麵露尷尬,有人低頭飲茶,話題竟然一時冷了場。
古錦岩察覺氣氛微妙,心中飛快盤算。
她放下茶盞,溫柔一笑,低聲道:“夫人提到的事倒讓我想起,府中也曾遇到過類似問題,當時是通過細致分工,各司其職,才得以妥善處理。”
她的語氣不急不緩,適時將話題引向實際的解決方法。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鬆了口氣,有人點頭稱是,也有人接話展開討論。
臨王妃微微一笑,目光中似乎帶了幾分讚許。
她開口道:“古姑娘說得極是,家事繁雜,確實需要細致分工。”
接著她略一沉吟,隨意提到府中正籌備向北疆軍中采購藥材一事,但一時未尋得合適人選。
此話一出,旁人紛紛附和,稱王妃事事親力親為,實屬勞心。
古錦岩敏銳地捕捉到其中的暗示,心頭微動,保持從容姿態未曾打擾。
宴會行至尾聲,臨王妃忽然側身對古錦岩道:“古姑娘,我聽說古家在藥材采購方麵頗有經驗,不知姑娘是否能為府中出些主意?”
言辭溫和,帶著一種含蓄的誠意。
古錦岩微微欠身,恭敬道:“妃娘娘謬讚,小女不過略知一二,願盡綿薄之力,幫府中分憂。”
一句話既答應了請求,也恰到好處地表現出自己的謹慎與不越界的態度。
臨王妃欣慰地笑道:“古姑娘有心,便勞煩你了。”
示意貼身侍女稍後與古錦岩細談采買事宜。
身旁的賓客見狀,皆暗自稱奇。
古錦岩得了這個差事,低調不爭不搶,卻透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沉穩氣度,令眾人對她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