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巡撫之女
攻略仙君後,我被他殺了198次 作者:摸魚大事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拒了?不就是太子的未婚妻嗎?她真覺得自己就是鐵板釘釘上的太子妃了?誰給她的連忙拒本小姐的拜帖的!”
隨著瓷器掃落在地,摔碎的聲音,尖酸刻薄的聲音響起。
自命不凡的嶺南巡撫之女劉蘇,自從前幾年在嶺南偶然見過一次周謹,一顆心便落在了他身上。
在得知自己父親加入了周謹這個落魄皇子的陣營,她便自以為自家於周謹有大恩情,纏著父親要讓周謹娶自己為妃,還想方設法地尋找機會去偶遇周謹。
誰料,巡撫父親卻一改往日的和顏悅色、滿腔疼愛,反而告誡自己想都不要想,還說周謹城府極深,怕自己拿捏不住他,更重要的是,人家盡管再如何落魄,好歹也是個皇子,說不定還看不上自己。
這些話可把受盡寵愛,不知天高地厚,頗有些自命不凡的劉蘇氣慘了。
她一向心眼便不大,自認為美貌上乘,父親又是嶺南巡撫,配個落魄皇子綽綽有餘。
卻從來不想,自己父親作為巡撫,為何會選擇一個落魄的皇子站隊,還對他唯命是從。
父親說劉蘇不行,她卻覺得父親不疼愛自己了,便更要成功給他看。
從此,她便到處尋求周謹的行程,更是大膽示愛,不惜毀壞自己的名聲,盡管周謹令宋岩大材小用地與她溝通過幾次,巡撫父親更是苦口婆心地勸解,最後實在無法,隻能將她圈在家中,令她像其他的大家閨秀一般,琴棋書畫、陶冶情操。
剛開始,劉蘇也逃過幾次,後來鬧得笑話大了,不僅在嶺南貴族之間淪為笑料,連一些平頭百姓都知道巡撫家的小姐是多麽不知羞,攀附皇子。
一時間,不好的名聲都牽連到了家中其他未出閣的小姐,這種情況劉蘇不被趕去家廟青燈古佛一輩子就已經算是巡撫疼愛女兒的拳拳之心了。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巡撫十分後悔自己以前對女兒的過度溺愛,也便不再對這個叛逆不知事的女兒心軟了,直接鎮壓在家裏,反正孩兒多的是,作為一個父親,他該做的都做了,她還是這般不知事,那便放棄了。
其實作為一個父親,他十分盡責,知道女兒的想法,他還曾厚著臉皮問過周謹的意願,但是被周謹十分鄭重地拒絕了。
原本事情可能就這般過去了,誰料周謹剛回到京城不久便一步登天,成為了太子,還有個個未婚妻。
這事不知道怎麽傳到嶺南被禁足的劉蘇的耳朵中,在她父母親正在為她的婚事憂愁時,她已經逃到了京城。
後腳,巡撫趕忙讓人去追,一則怕她遇見危險,二則怕她丟臉丟到京城去,到時冒犯了太子未婚妻,自己該如何自處。
此時此刻,看著發妻整天以淚洗麵,跟著自己為這個頑劣不堪的女兒擔心受怕,巡撫真的對這個隻知道顧著自己那不切實際的願景,卻不顧父母親人的女兒失望透頂,恨不得回到她出生之時掐死他。
劉蘇卻不這麽覺得,卷走家中錢財,帶著自己的心腹,便悠哉悠哉,舒舒服服的趕往京城,也是運氣好,走得又都是官道,沒有碰上見財起意的匪徒。
她見周謹如今成為太子,便打算著前去會會太子妃,看看自己差在哪裏。
最好是喚醒太子被太子妃迷惑的心,想起自己這個青梅竹馬(自以為),廢了她,娶自己為太子妃。
是的,她不知哪裏來的自信,覺得周謹就應該對自己有情意,隻不過因為巡撫父親的棒打鴛鴦,所以兩人無法在一起。
她卻從未想過,自己從來沒有與周謹獨處過,甚至幾年來說了寥寥數語,都是因為她在宴會上湊上去,人家出於禮貌,不得不開口說話,卻也是找個借口趕緊避開,下一次更是一看到她便找人將她支遠點,嫌棄不已。
巡撫怕她丟人的愛女之心,在她眼中卻成了棒打鴛鴦,看不起自己,覺得自己配不上皇子。
但是,確實,她不精通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在外貌上雖然算得上嶺南上乘,但放在京城,與大家也沒有什麽不同,甚至在氣質禮儀上也比不上這些深諳貴族世家的從小到大的熏陶。
她卻看不上人家的嬌小姐,覺得她們就知道裝的溫柔賢淑,學習管家禦下之事,隻會討好夫君,一點主見都沒有。
可她自己,明明什麽都比不上這些貴族小姐,卻自命不凡,隻會嘴巴上酸人家幾句,但實際上卻是一樣拿不出手。
“小姐,息怒啊!”
旁邊的丫鬟看著剛剛收拾好的屋子,被自家小姐砸的不成樣子,心中煩躁厭惡。
一路走來,錢財已經被這個不知人間疾苦的小姐揮霍差不多了,好不容易和另一個小廝找到了京城的老宅,隻有一個看門的老頭。
借口巡撫令他們護著小姐來京中為祖父盡孝的緣由,才從她大伯府上剛拿到的一筆銀子,便被小姐又買了些昂貴卻半點不實用的東西。
一路上總是受氣的丫鬟,如今十分後悔告訴這個消息給她,攛掇著她上京城。
原本以前,小姐信誓旦旦的說法,太子真對她有意,自己到時候陪嫁進去,若是能侍寢太子,那也是一步登天了,不然成為太子府的奴婢,身份地位也是拔高了不少。
但如今聽京城之中的太子與未婚妻感情甚好,十分登對,而且未來太子妃更是天姿國色,堪為京城第一美女,待太子從戰場上回來,二人便要正式完婚。
丫鬟聽到小廝打聽到的消息,心中當即便咯噔一聲。
想著把消息告訴小姐,她便能知難而退,回嶺南去聽從父母的安排嫁個普通讀書人。
誰料小姐心比天高,竟然還向知微遞了拜帖,果然拜帖被拒了,在家中一通發脾氣。
丫鬟心中升起一股寒意,劉蘇大伯雖然不是高官,但也不是個傻子,自然會與老爺書信聯係。
而且小姐出走這麽多年,嶺南也定會派人來。
若是被老爺知道,小姐來京城也有她的一份,那恐怕自己別說做陪嫁太子的夢了,可能馬上性命不保。
想著,她便默默退下,找到那個表麵上是小廝,暗地裏其實是自己情郎的小廝,連夜偷了在劉蘇手中的賣身契,把剩下的錢都卷走,頭也不回地逃出了京城。
隨著瓷器掃落在地,摔碎的聲音,尖酸刻薄的聲音響起。
自命不凡的嶺南巡撫之女劉蘇,自從前幾年在嶺南偶然見過一次周謹,一顆心便落在了他身上。
在得知自己父親加入了周謹這個落魄皇子的陣營,她便自以為自家於周謹有大恩情,纏著父親要讓周謹娶自己為妃,還想方設法地尋找機會去偶遇周謹。
誰料,巡撫父親卻一改往日的和顏悅色、滿腔疼愛,反而告誡自己想都不要想,還說周謹城府極深,怕自己拿捏不住他,更重要的是,人家盡管再如何落魄,好歹也是個皇子,說不定還看不上自己。
這些話可把受盡寵愛,不知天高地厚,頗有些自命不凡的劉蘇氣慘了。
她一向心眼便不大,自認為美貌上乘,父親又是嶺南巡撫,配個落魄皇子綽綽有餘。
卻從來不想,自己父親作為巡撫,為何會選擇一個落魄的皇子站隊,還對他唯命是從。
父親說劉蘇不行,她卻覺得父親不疼愛自己了,便更要成功給他看。
從此,她便到處尋求周謹的行程,更是大膽示愛,不惜毀壞自己的名聲,盡管周謹令宋岩大材小用地與她溝通過幾次,巡撫父親更是苦口婆心地勸解,最後實在無法,隻能將她圈在家中,令她像其他的大家閨秀一般,琴棋書畫、陶冶情操。
剛開始,劉蘇也逃過幾次,後來鬧得笑話大了,不僅在嶺南貴族之間淪為笑料,連一些平頭百姓都知道巡撫家的小姐是多麽不知羞,攀附皇子。
一時間,不好的名聲都牽連到了家中其他未出閣的小姐,這種情況劉蘇不被趕去家廟青燈古佛一輩子就已經算是巡撫疼愛女兒的拳拳之心了。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巡撫十分後悔自己以前對女兒的過度溺愛,也便不再對這個叛逆不知事的女兒心軟了,直接鎮壓在家裏,反正孩兒多的是,作為一個父親,他該做的都做了,她還是這般不知事,那便放棄了。
其實作為一個父親,他十分盡責,知道女兒的想法,他還曾厚著臉皮問過周謹的意願,但是被周謹十分鄭重地拒絕了。
原本事情可能就這般過去了,誰料周謹剛回到京城不久便一步登天,成為了太子,還有個個未婚妻。
這事不知道怎麽傳到嶺南被禁足的劉蘇的耳朵中,在她父母親正在為她的婚事憂愁時,她已經逃到了京城。
後腳,巡撫趕忙讓人去追,一則怕她遇見危險,二則怕她丟臉丟到京城去,到時冒犯了太子未婚妻,自己該如何自處。
此時此刻,看著發妻整天以淚洗麵,跟著自己為這個頑劣不堪的女兒擔心受怕,巡撫真的對這個隻知道顧著自己那不切實際的願景,卻不顧父母親人的女兒失望透頂,恨不得回到她出生之時掐死他。
劉蘇卻不這麽覺得,卷走家中錢財,帶著自己的心腹,便悠哉悠哉,舒舒服服的趕往京城,也是運氣好,走得又都是官道,沒有碰上見財起意的匪徒。
她見周謹如今成為太子,便打算著前去會會太子妃,看看自己差在哪裏。
最好是喚醒太子被太子妃迷惑的心,想起自己這個青梅竹馬(自以為),廢了她,娶自己為太子妃。
是的,她不知哪裏來的自信,覺得周謹就應該對自己有情意,隻不過因為巡撫父親的棒打鴛鴦,所以兩人無法在一起。
她卻從未想過,自己從來沒有與周謹獨處過,甚至幾年來說了寥寥數語,都是因為她在宴會上湊上去,人家出於禮貌,不得不開口說話,卻也是找個借口趕緊避開,下一次更是一看到她便找人將她支遠點,嫌棄不已。
巡撫怕她丟人的愛女之心,在她眼中卻成了棒打鴛鴦,看不起自己,覺得自己配不上皇子。
但是,確實,她不精通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在外貌上雖然算得上嶺南上乘,但放在京城,與大家也沒有什麽不同,甚至在氣質禮儀上也比不上這些深諳貴族世家的從小到大的熏陶。
她卻看不上人家的嬌小姐,覺得她們就知道裝的溫柔賢淑,學習管家禦下之事,隻會討好夫君,一點主見都沒有。
可她自己,明明什麽都比不上這些貴族小姐,卻自命不凡,隻會嘴巴上酸人家幾句,但實際上卻是一樣拿不出手。
“小姐,息怒啊!”
旁邊的丫鬟看著剛剛收拾好的屋子,被自家小姐砸的不成樣子,心中煩躁厭惡。
一路走來,錢財已經被這個不知人間疾苦的小姐揮霍差不多了,好不容易和另一個小廝找到了京城的老宅,隻有一個看門的老頭。
借口巡撫令他們護著小姐來京中為祖父盡孝的緣由,才從她大伯府上剛拿到的一筆銀子,便被小姐又買了些昂貴卻半點不實用的東西。
一路上總是受氣的丫鬟,如今十分後悔告訴這個消息給她,攛掇著她上京城。
原本以前,小姐信誓旦旦的說法,太子真對她有意,自己到時候陪嫁進去,若是能侍寢太子,那也是一步登天了,不然成為太子府的奴婢,身份地位也是拔高了不少。
但如今聽京城之中的太子與未婚妻感情甚好,十分登對,而且未來太子妃更是天姿國色,堪為京城第一美女,待太子從戰場上回來,二人便要正式完婚。
丫鬟聽到小廝打聽到的消息,心中當即便咯噔一聲。
想著把消息告訴小姐,她便能知難而退,回嶺南去聽從父母的安排嫁個普通讀書人。
誰料小姐心比天高,竟然還向知微遞了拜帖,果然拜帖被拒了,在家中一通發脾氣。
丫鬟心中升起一股寒意,劉蘇大伯雖然不是高官,但也不是個傻子,自然會與老爺書信聯係。
而且小姐出走這麽多年,嶺南也定會派人來。
若是被老爺知道,小姐來京城也有她的一份,那恐怕自己別說做陪嫁太子的夢了,可能馬上性命不保。
想著,她便默默退下,找到那個表麵上是小廝,暗地裏其實是自己情郎的小廝,連夜偷了在劉蘇手中的賣身契,把剩下的錢都卷走,頭也不回地逃出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