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薑糖的方案
齊穿七零,閨蜜賺錢,我躺贏! 作者:暖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書記吸了口煙,站了起來,往羅隊長的堂屋走去。
羅隊長示意了下薑糖,起身又叫了會計,一起去了屋裏。
幾人到了屋裏後,也沒關門,但聲音很小,老書記道:“菜咱們這山邊上,路邊上都能種,秋季的實話,絲瓜,南瓜,冬瓜,隨便種不用管它都能結很多,這些東西也便宜啊。”
薑糖道:“便宜不怕,有量就行啊。就不說賣給廠裏,或者哪個單位,我弄一些在我們大院,也能幫村裏換些生活用票或者糧食。
我們城裏到了冬季最缺的就是蔬菜。”
羅隊長想了一會兒,道:“行啊,不種也就那樣了,隻要能賣錢,不管多少,積少成多。
一年四季,不同的蔬菜很多,咱們弄點兒這,做點兒那,到年底,村民們也能落不少錢。”
薑糖見他們都同意,笑著把她連夜寫的一個方案給了羅隊長:“書記,隊長,這是我為咱們村子的發展寫的一個初步的方案。你們得空了可以看看。
我觀察過咱們村子的土地,山頭。
發現東邊第二個山頭樹木不多,坡度不大,陽光照射充足,稍微修整一下,移栽茶樹也行,種植蔬菜也行。
她旁邊的那個小山頭上,我發現了十幾顆紅棗樹,不知道秋季能結多少,但這也能賣錢。
還有,咱們村子的草確實多,但我發現野兔子也多。
我覺得,這裏適合養兔子,合理利用,用這些草去養兔子賣錢,又不占用村民的時間。兩全其美。
目前我在村子裏觀察到,能想出的方案就這些。老書記,羅隊長,王會計,你們可以看一看,除了茶葉,咱們可以往哪個方向發展。”
羅隊長瞅過去看了老書記手裏薑糖寫的報告。
暗道,不愧是省裏下來的人,他娘的,如果當時他不是和孫茂成因為化肥的事兒賭氣,讓薑幹事弄化肥。
沒有像孫茂成那痞貨嘲諷薑幹事,要不然真就失去了一個幫忙致富的好幹部。
不過他雖然沒像孫茂成那般,但對薑幹事也沒多少期待的,畢竟一個十六七歲的女娃,能有多大能耐,來了這些日子,都沒特意給她安排活。
他以為薑幹事這幾天在地裏,山裏跑來跑去,隻是做樣子而已,沒想到是弄這個呢。
省裏選下來的人沒有一個是花拳繡腿,他應該相信組織的。
看看才來幾天,報告就寫出來了。
致富的法子好幾個:“之前我也為村子裏折騰過不少,大多就是怎麽擴大耕地麵積。怎麽讓糧食增產,怎麽消滅這些雜草。也想過做些副業,那十幾棵的紅棗樹,就是我前些年帶著村民種植的。
當時在山裏種了幾十顆,就活了那十幾顆。棗樹結的不多,成熟後,賣去公社的收購點,一年也就收入幾十塊錢。”
“收購點給什麽價位。”
“八毛。”
“城裏的紅棗都賣到一塊五了。這樣,今年咱們不賣給收購站,我幫咱們找出路。”
老書記看完這報告後,連連說了好幾個,寫的好,寫得好啊!
“我們村子有希望了,峰全,好好的配合薑幹事。”
羅峰全點頭應著。如果這些真成了,耕地麵積少又能咋滴,他們有錢可以買公社的糧食了。
一旁的王會計道:“薑幹事,這上麵的幾個提議,你覺得哪個更可行?”
薑糖看了幾位前輩一眼,發現他們都在等著自己的回答,就沒再客氣:“我覺得都能做,養兔子花費不了多少時間,草咱們也不缺。
種菜,我想,這事兒咱們村裏不搞集體,就讓村裏人自己種,不管是路邊,還是院子裏,還是山上,看誰種的多。”
老書記道:“種菜不集體?”
“書記,我發現,咱們村子裏的人多,地少,多人幹活快,為了磨工,幹活比較懶散,可能是養成習慣了。但咱們背靠著山,大山有許多地方是可以開發的。
讓他們集體開發,他們肯定不會多上心。
但你跟他們說,今年秋季村裏收蔬菜,給自己家掙錢,你看他們自己積極不積極。不說村頭路邊了,犄角旮旯裏他們都能給你整理好種上菜。
更別說那些可以開發的山了。
種上幾年的蔬菜,村裏的土地也多了,村民也富起來了。不兩全其美?如果以後想收回土地,大隊長就提前和她們說,個人開荒出來的土地,今年可以免費讓他們種,種的蔬菜秋季村裏回收,年後歸村裏集體所有,最好寫個認同書,讓他們集體按手印,這樣以免以後扯皮。”
但凡扯上利益,就沒有人不動心的。
老書記覺得這事兒可行。
“薑幹事的這個報告寫的好,我們都覺得可行,但還是要開個會討論下,早點兒定下來。”
羅隊長又問了據薑糖一句:“薑幹事覺得種什麽蔬菜合適?”
“種些能放的,冬瓜南瓜,梅豆角,絲瓜最好是嫩的時候摘下來當菜賣,量大一些,茄子可以種一些。可以跟村民說幾樣蔬菜,咱們到時候就收這幾樣。還有,村裏山裏的野菜也很多,城裏人也稀罕這個。”
薑糖說了很多能少成本,又能快速賣錢的方案。
但前提,她得給村裏人找到銷路。
茶葉包裝好後,村裏人給薑糖放到了車後座上。
有不少人說要送她到公社坐車。
薑糖一一拒絕,她自己騎著自行車,路上沒人的時候,還能把茶葉放到空間裏。
再說了,村子到公社的路是真不好走。
她在路上還遇到了周書記和趙幹事騎著車子去柳林隊視察種植工作。
“周書記,趙幹事,好巧。”薑糖一邊打著招呼,一邊下了車。
周書記笑道:“薑幹事,這是要去哪兒,我本來還想著下午過去那邊看看你呢。”
“我幫村裏人往城裏跑一趟,處理點兒茶葉。”
周書記一愣:“茶葉?”隨即又笑了:“草頭村家家戶戶都喜歡喝茶葉。”
周書記還以為她要幫忙去加工呢,沒多問,轉頭和她介紹著身邊的人:“薑幹事,這位是馬順義同誌,是柳林村的包隊幹部,馬幹事,這位是油頭草和紗羅村的包隊幹部薑糖同誌。”
馬順義看上去二十多歲,身材高大,濃眉大眼,皮膚有些黝黑,想來是因為長年在農村的原因。
薑糖笑著跟他握了握手。
馬順義早知道草頭村和紗羅村來了個包隊幹部,還以為上麵會派過來個實幹的,要徹底改變兩個村子的困境了呢。
但前幾天聽紗羅村的孫隊長說是個繡花枕頭,他還不信。
今天見了,果然...名不虛傳。
薑糖如果要是知道馬順義這麽吐槽她,肯定會祖宗十八代問候一遍。
見這馬順義也沒多熱情,她正好還有事,就沒和周書記,趙幹事多聊,騎著車就走了。
等人走遠,馬順義才和周書記道:“這薑幹事...可真是年輕啊,活力足。”
周書記自然聽出了他話的意思,笑笑沒回話。
這段時間,有人一提起油頭草村的包隊幹部,保準都會向馬幹事這般輕視。
但隻有他和王主任,包括趙幹事知道,就憑人家姑娘一天內弄來三百噸的化肥,就不簡單。
羅隊長示意了下薑糖,起身又叫了會計,一起去了屋裏。
幾人到了屋裏後,也沒關門,但聲音很小,老書記道:“菜咱們這山邊上,路邊上都能種,秋季的實話,絲瓜,南瓜,冬瓜,隨便種不用管它都能結很多,這些東西也便宜啊。”
薑糖道:“便宜不怕,有量就行啊。就不說賣給廠裏,或者哪個單位,我弄一些在我們大院,也能幫村裏換些生活用票或者糧食。
我們城裏到了冬季最缺的就是蔬菜。”
羅隊長想了一會兒,道:“行啊,不種也就那樣了,隻要能賣錢,不管多少,積少成多。
一年四季,不同的蔬菜很多,咱們弄點兒這,做點兒那,到年底,村民們也能落不少錢。”
薑糖見他們都同意,笑著把她連夜寫的一個方案給了羅隊長:“書記,隊長,這是我為咱們村子的發展寫的一個初步的方案。你們得空了可以看看。
我觀察過咱們村子的土地,山頭。
發現東邊第二個山頭樹木不多,坡度不大,陽光照射充足,稍微修整一下,移栽茶樹也行,種植蔬菜也行。
她旁邊的那個小山頭上,我發現了十幾顆紅棗樹,不知道秋季能結多少,但這也能賣錢。
還有,咱們村子的草確實多,但我發現野兔子也多。
我覺得,這裏適合養兔子,合理利用,用這些草去養兔子賣錢,又不占用村民的時間。兩全其美。
目前我在村子裏觀察到,能想出的方案就這些。老書記,羅隊長,王會計,你們可以看一看,除了茶葉,咱們可以往哪個方向發展。”
羅隊長瞅過去看了老書記手裏薑糖寫的報告。
暗道,不愧是省裏下來的人,他娘的,如果當時他不是和孫茂成因為化肥的事兒賭氣,讓薑幹事弄化肥。
沒有像孫茂成那痞貨嘲諷薑幹事,要不然真就失去了一個幫忙致富的好幹部。
不過他雖然沒像孫茂成那般,但對薑幹事也沒多少期待的,畢竟一個十六七歲的女娃,能有多大能耐,來了這些日子,都沒特意給她安排活。
他以為薑幹事這幾天在地裏,山裏跑來跑去,隻是做樣子而已,沒想到是弄這個呢。
省裏選下來的人沒有一個是花拳繡腿,他應該相信組織的。
看看才來幾天,報告就寫出來了。
致富的法子好幾個:“之前我也為村子裏折騰過不少,大多就是怎麽擴大耕地麵積。怎麽讓糧食增產,怎麽消滅這些雜草。也想過做些副業,那十幾棵的紅棗樹,就是我前些年帶著村民種植的。
當時在山裏種了幾十顆,就活了那十幾顆。棗樹結的不多,成熟後,賣去公社的收購點,一年也就收入幾十塊錢。”
“收購點給什麽價位。”
“八毛。”
“城裏的紅棗都賣到一塊五了。這樣,今年咱們不賣給收購站,我幫咱們找出路。”
老書記看完這報告後,連連說了好幾個,寫的好,寫得好啊!
“我們村子有希望了,峰全,好好的配合薑幹事。”
羅峰全點頭應著。如果這些真成了,耕地麵積少又能咋滴,他們有錢可以買公社的糧食了。
一旁的王會計道:“薑幹事,這上麵的幾個提議,你覺得哪個更可行?”
薑糖看了幾位前輩一眼,發現他們都在等著自己的回答,就沒再客氣:“我覺得都能做,養兔子花費不了多少時間,草咱們也不缺。
種菜,我想,這事兒咱們村裏不搞集體,就讓村裏人自己種,不管是路邊,還是院子裏,還是山上,看誰種的多。”
老書記道:“種菜不集體?”
“書記,我發現,咱們村子裏的人多,地少,多人幹活快,為了磨工,幹活比較懶散,可能是養成習慣了。但咱們背靠著山,大山有許多地方是可以開發的。
讓他們集體開發,他們肯定不會多上心。
但你跟他們說,今年秋季村裏收蔬菜,給自己家掙錢,你看他們自己積極不積極。不說村頭路邊了,犄角旮旯裏他們都能給你整理好種上菜。
更別說那些可以開發的山了。
種上幾年的蔬菜,村裏的土地也多了,村民也富起來了。不兩全其美?如果以後想收回土地,大隊長就提前和她們說,個人開荒出來的土地,今年可以免費讓他們種,種的蔬菜秋季村裏回收,年後歸村裏集體所有,最好寫個認同書,讓他們集體按手印,這樣以免以後扯皮。”
但凡扯上利益,就沒有人不動心的。
老書記覺得這事兒可行。
“薑幹事的這個報告寫的好,我們都覺得可行,但還是要開個會討論下,早點兒定下來。”
羅隊長又問了據薑糖一句:“薑幹事覺得種什麽蔬菜合適?”
“種些能放的,冬瓜南瓜,梅豆角,絲瓜最好是嫩的時候摘下來當菜賣,量大一些,茄子可以種一些。可以跟村民說幾樣蔬菜,咱們到時候就收這幾樣。還有,村裏山裏的野菜也很多,城裏人也稀罕這個。”
薑糖說了很多能少成本,又能快速賣錢的方案。
但前提,她得給村裏人找到銷路。
茶葉包裝好後,村裏人給薑糖放到了車後座上。
有不少人說要送她到公社坐車。
薑糖一一拒絕,她自己騎著自行車,路上沒人的時候,還能把茶葉放到空間裏。
再說了,村子到公社的路是真不好走。
她在路上還遇到了周書記和趙幹事騎著車子去柳林隊視察種植工作。
“周書記,趙幹事,好巧。”薑糖一邊打著招呼,一邊下了車。
周書記笑道:“薑幹事,這是要去哪兒,我本來還想著下午過去那邊看看你呢。”
“我幫村裏人往城裏跑一趟,處理點兒茶葉。”
周書記一愣:“茶葉?”隨即又笑了:“草頭村家家戶戶都喜歡喝茶葉。”
周書記還以為她要幫忙去加工呢,沒多問,轉頭和她介紹著身邊的人:“薑幹事,這位是馬順義同誌,是柳林村的包隊幹部,馬幹事,這位是油頭草和紗羅村的包隊幹部薑糖同誌。”
馬順義看上去二十多歲,身材高大,濃眉大眼,皮膚有些黝黑,想來是因為長年在農村的原因。
薑糖笑著跟他握了握手。
馬順義早知道草頭村和紗羅村來了個包隊幹部,還以為上麵會派過來個實幹的,要徹底改變兩個村子的困境了呢。
但前幾天聽紗羅村的孫隊長說是個繡花枕頭,他還不信。
今天見了,果然...名不虛傳。
薑糖如果要是知道馬順義這麽吐槽她,肯定會祖宗十八代問候一遍。
見這馬順義也沒多熱情,她正好還有事,就沒和周書記,趙幹事多聊,騎著車就走了。
等人走遠,馬順義才和周書記道:“這薑幹事...可真是年輕啊,活力足。”
周書記自然聽出了他話的意思,笑笑沒回話。
這段時間,有人一提起油頭草村的包隊幹部,保準都會向馬幹事這般輕視。
但隻有他和王主任,包括趙幹事知道,就憑人家姑娘一天內弄來三百噸的化肥,就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