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血染金殿
學霸穿越成側妃,咱不卷了 作者:紫竹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禦史今日難得栽了大跟鬥。他胸腔不停起伏,嘴裏一時說不出話來,但大腦卻在飛速運轉。
顯然他方才輕敵了。
今日登聞鼓響,陳禦史想著自己門口的大糞,鉚足勁打算一擊命中,誰料自己火力太猛,僅幾句話便撂倒了六王妃。
陳禦史本想一鼓作氣,孰料中間被六王妃暈倒生生打斷。
畢竟事涉皇家血脈,他心頭多少加了一層顧忌。火力也緩了下來。單單六王妃拿來的血衣證據,並不足以為六王爺徹底翻盤。
當那個年紀輕輕的側妃上場時,陳禦史並沒有將其放在眼裏,甚至收了收火力,以為不過是六王府的小尾巴,幾句話就能把人轟走。
誰知這小女子才是今日大戲的主角,陳禦史確是再而衰,三而竭,一個不留神著了道,失了先手,後續便陷入被動。
偏這小女子,還環環相扣,連續出招,陳禦史就這麽一步步跌入對方事先挖好的大坑中。
如今一個謀害皇嗣的大帽子扣下來,陳禦史有些吃不消。
他抬頭望了眼禦座之上的景泰帝,見對方坐得穩穩當當,看自己的眼神帶著玩味之色。
陳禦史心中一片冰冷,恍然間大徹大悟,皇帝恐怕和這小女子是一路的。
想通了這一點,陳禦史雖滿心苦澀,卻又傲然挺起了胸,他自認並非輸給眼前微末女子,而是敗在了帝王心術之下。
往日自己一貫生猛,皇帝早就對他不滿,這一點陳禦史是有自知之明的。
但他本寒微,能走到這一步,靠得是和世家千絲萬縷的關係,既然自己選擇被拱出來當出頭椽子,必然得時刻立住人設。
皇帝對自己早已動了殺心,如今竟不惜假手以婦孺!
陳禦史咬咬牙,眯著眼睛看了看大殿之內的金絲楠木柱,有點硬啊!
若沒記錯,這已是自己當上禦史後,第三回盯住了這根柱子,看來今天這一次終於要動真格了。
與其背負汙名,不如放手一搏,或許還能絕處逢生。
這是禦史的最後一招。
可究竟是自己的骨頭硬,還是那根木頭硬?
陳禦史再次抬頭望向禦座,此刻景泰帝接過內侍遞來得茶,悠然呷了一口。
那端著茶杯的手,養得白而肥厚。
陳禦史暗想,若一會禦柱下真的染上鮮血,可否汙了這雙表麵幹幹淨淨,實則在背後攪弄風雲的手?
猶疑間,陳禦史感受到老搭檔劉大夫投向自己的目光,對方暗示明顯。
罷了,陳禦史暗歎一聲,默默點了點頭。
收到訊號,劉大夫也開始醞釀悲憤情緒。
然而,這些老狐狸未曾留意,他們的眉眼官司都被楊芸兒看在眼裏。
順著陳禦史的目光,楊芸兒也注意到了那根又大又硬的柱子。
楊芸兒鼻子輕輕哼了一聲,不動聲色的挪了挪步子,卡好站位,與跪在一旁的嫣紅成掎角之勢。
這些男人們大可不必自命不凡。
禦史們一罵二鬧三撞柱的戲碼,與後宅婦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伎倆如出一轍。
果然,一息之後,陳禦史眸中掠過一抹決絕狠戾之色,驀地上前一步,不跪不拜,徑直向景泰帝拱手而稟:
“臣陳太涼,一生耿直,起於寒微,蒙君恩賜,忝居高位,自當盡忠竭力,死而後已!身為言官,不畏生死,豈容他人隨意汙我名節!今日既驚擾了皇嗣,臣願將性命賠於六王妃。”
說時遲,那時快,陳禦史抬腳就要撞柱子。
楊芸兒側身撲過去攔截,卻被從斜方飛出的一個身影撞開,重重跌坐於地,砸得尾椎生疼。
與此同時,那身影未曾止步,直接如炮彈般將陳禦史撞開。
來人正是用足了一身功夫的嫣紅。
可憐陳禦史半老骨頭,幾乎被撞散架,四仰八叉躺在地上,哼哼不起。瞬間被卸了戰鬥力。
劉大夫剛醞釀起的一腔悲憤被突如其來的意外給驚散,轉而換成滿腔怒火,大喝一聲:“哪裏來的賤婢?大膽!禦前侍衛何在,趕緊拖出去!打死!”
楊芸兒點些發懵,這嫣紅咋這麽生猛,居然沒按劇本來啊。
自己也算有點功夫在身,針對禦史觸柱風險的既定預案是自己和嫣紅一左一右拖住發難禦史,並沒有說要當場把人撞廢啊。
今日崔姐姐和嫣紅,一個兩個都超水平發揮啊!
此刻見劉大夫對嫣紅發難,楊芸兒當然要回護,也顧不上自己屁股的劇痛,一骨碌爬起來厲聲嗬斥道:
“真是不知好歹。明明是我的婢女救了陳大人的命,居然就這麽要打要殺的,這究竟是誰的朝堂,由得您憑著自己喜好胡亂指揮麽!”
“你!”
看著被自己氣得說不出話的劉大夫,楊芸兒正欲再接再厲。
卻看到地上的嫣紅匍匐爬到自己跟前,對著景泰帝重重磕了三個響頭。
“陛下容稟,奴婢父母皆死於天佑元年蜀中大旱後的饑荒。但恐怕朝中大人們沒有幾人還記得那次大災,我也是到了京城才知,這也怨不得京裏的大人們,所有的災情報告早消散在進京路上。那一年京中有大喜事,怎容得民間小災小難來煞風景。”
嫣紅滿眼嘲諷之色,與與平日沉默寡言,埋頭做事的大丫鬟形象,竟判若兩人。
“陛下!”這時人群中又有朝臣發急了。
“讓這丫頭說完!”沒等那人一句話說出,景泰帝已強勢打斷!天佑元年,好日子啊!
有了皇帝撐腰,嫣紅得以毫無顧忌地一口氣陳述冤情。
楊芸兒望著這個與她朝夕相處丫鬟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嫣紅從未在人前提及自己的過往,即便是自己有意與她談心(34章),對方也是守口如瓶。
這是個有心事的姑娘,在今天這個關鍵時刻,能用講故事的方式訴說過往,可見沒跟自己白混這麽久,這是想通了。
楊芸兒此刻信心滿滿。
“我們這樣的災民,得不到任何救助。父母長姐都去了後,我和小弟得人收養。蒼天有眼,讓我輾轉跟了側妃娘娘,又跟著娘娘來到王府,這是奴婢這輩子最大的福分。這次雪災,奴婢看著娘娘和王爺忙裏忙外,甚至徹夜不眠,奴婢想,如果當年蜀中官員有王爺和娘娘一半的愛民之心,奴婢父母親眷便不會成了那道旁餓殍。”
說到這裏,嫣紅已經淚流滿麵,她又重重磕了一個頭。
“今日既然衝撞了朝堂之上的大人,奴婢不敢苟活,也不敢拖累我家娘娘和王爺,他們是頂頂好的人。奴婢願意賠命。”
說著嫣紅含淚回頭,神色決絕,對著楊芸兒磕頭道:“娘娘說的好日子,奴婢怕是看不到了。隻希望奴婢的弟弟以及城外的百姓,能有此福分。娘娘之恩,容嫣紅來世再報。”
說著,嫣紅飛身而起。朝著那根楠木柱子哐的一聲撞過去。
看著嫣紅的身子一點點軟下去。楊芸兒隻覺得身子有些發僵。
此刻,她心中還存著僥幸。這本也是預案裏備著的最後一條路。
原本楊芸兒是準備親自上的,還和碧桃設計了發型,可以將顏料調的假血包藏在發髻之中,隻要蹭破一些油皮就可以了,諒太醫也不敢拿自己怎樣。
是嫣紅主動請纓,要攬了這攤活,理由是她有功夫傍身,力度會掌握的更好。
但嫣紅是不是演的太逼真了?
此刻大堂上鴉雀無聲,楊芸兒隻覺得心跳加速,這不對,這血不對!
早有內侍上前探了探嫣紅鼻息,回道:“不好了,人沒了!”
不,這不可能,嫣紅一定是用了閉氣之法。
楊芸兒滿眼不可置信,嫣紅怎麽可能會這麽傻!明明自己有能力掌握局麵的啊!
躺在一邊的陳禦史,仰望屋頂,歎了口氣,今日這金鑾殿內,果然還是沾了血啊!隻是不知這丫鬟的命,是否也在帝王的算計之內?
顯然他方才輕敵了。
今日登聞鼓響,陳禦史想著自己門口的大糞,鉚足勁打算一擊命中,誰料自己火力太猛,僅幾句話便撂倒了六王妃。
陳禦史本想一鼓作氣,孰料中間被六王妃暈倒生生打斷。
畢竟事涉皇家血脈,他心頭多少加了一層顧忌。火力也緩了下來。單單六王妃拿來的血衣證據,並不足以為六王爺徹底翻盤。
當那個年紀輕輕的側妃上場時,陳禦史並沒有將其放在眼裏,甚至收了收火力,以為不過是六王府的小尾巴,幾句話就能把人轟走。
誰知這小女子才是今日大戲的主角,陳禦史確是再而衰,三而竭,一個不留神著了道,失了先手,後續便陷入被動。
偏這小女子,還環環相扣,連續出招,陳禦史就這麽一步步跌入對方事先挖好的大坑中。
如今一個謀害皇嗣的大帽子扣下來,陳禦史有些吃不消。
他抬頭望了眼禦座之上的景泰帝,見對方坐得穩穩當當,看自己的眼神帶著玩味之色。
陳禦史心中一片冰冷,恍然間大徹大悟,皇帝恐怕和這小女子是一路的。
想通了這一點,陳禦史雖滿心苦澀,卻又傲然挺起了胸,他自認並非輸給眼前微末女子,而是敗在了帝王心術之下。
往日自己一貫生猛,皇帝早就對他不滿,這一點陳禦史是有自知之明的。
但他本寒微,能走到這一步,靠得是和世家千絲萬縷的關係,既然自己選擇被拱出來當出頭椽子,必然得時刻立住人設。
皇帝對自己早已動了殺心,如今竟不惜假手以婦孺!
陳禦史咬咬牙,眯著眼睛看了看大殿之內的金絲楠木柱,有點硬啊!
若沒記錯,這已是自己當上禦史後,第三回盯住了這根柱子,看來今天這一次終於要動真格了。
與其背負汙名,不如放手一搏,或許還能絕處逢生。
這是禦史的最後一招。
可究竟是自己的骨頭硬,還是那根木頭硬?
陳禦史再次抬頭望向禦座,此刻景泰帝接過內侍遞來得茶,悠然呷了一口。
那端著茶杯的手,養得白而肥厚。
陳禦史暗想,若一會禦柱下真的染上鮮血,可否汙了這雙表麵幹幹淨淨,實則在背後攪弄風雲的手?
猶疑間,陳禦史感受到老搭檔劉大夫投向自己的目光,對方暗示明顯。
罷了,陳禦史暗歎一聲,默默點了點頭。
收到訊號,劉大夫也開始醞釀悲憤情緒。
然而,這些老狐狸未曾留意,他們的眉眼官司都被楊芸兒看在眼裏。
順著陳禦史的目光,楊芸兒也注意到了那根又大又硬的柱子。
楊芸兒鼻子輕輕哼了一聲,不動聲色的挪了挪步子,卡好站位,與跪在一旁的嫣紅成掎角之勢。
這些男人們大可不必自命不凡。
禦史們一罵二鬧三撞柱的戲碼,與後宅婦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伎倆如出一轍。
果然,一息之後,陳禦史眸中掠過一抹決絕狠戾之色,驀地上前一步,不跪不拜,徑直向景泰帝拱手而稟:
“臣陳太涼,一生耿直,起於寒微,蒙君恩賜,忝居高位,自當盡忠竭力,死而後已!身為言官,不畏生死,豈容他人隨意汙我名節!今日既驚擾了皇嗣,臣願將性命賠於六王妃。”
說時遲,那時快,陳禦史抬腳就要撞柱子。
楊芸兒側身撲過去攔截,卻被從斜方飛出的一個身影撞開,重重跌坐於地,砸得尾椎生疼。
與此同時,那身影未曾止步,直接如炮彈般將陳禦史撞開。
來人正是用足了一身功夫的嫣紅。
可憐陳禦史半老骨頭,幾乎被撞散架,四仰八叉躺在地上,哼哼不起。瞬間被卸了戰鬥力。
劉大夫剛醞釀起的一腔悲憤被突如其來的意外給驚散,轉而換成滿腔怒火,大喝一聲:“哪裏來的賤婢?大膽!禦前侍衛何在,趕緊拖出去!打死!”
楊芸兒點些發懵,這嫣紅咋這麽生猛,居然沒按劇本來啊。
自己也算有點功夫在身,針對禦史觸柱風險的既定預案是自己和嫣紅一左一右拖住發難禦史,並沒有說要當場把人撞廢啊。
今日崔姐姐和嫣紅,一個兩個都超水平發揮啊!
此刻見劉大夫對嫣紅發難,楊芸兒當然要回護,也顧不上自己屁股的劇痛,一骨碌爬起來厲聲嗬斥道:
“真是不知好歹。明明是我的婢女救了陳大人的命,居然就這麽要打要殺的,這究竟是誰的朝堂,由得您憑著自己喜好胡亂指揮麽!”
“你!”
看著被自己氣得說不出話的劉大夫,楊芸兒正欲再接再厲。
卻看到地上的嫣紅匍匐爬到自己跟前,對著景泰帝重重磕了三個響頭。
“陛下容稟,奴婢父母皆死於天佑元年蜀中大旱後的饑荒。但恐怕朝中大人們沒有幾人還記得那次大災,我也是到了京城才知,這也怨不得京裏的大人們,所有的災情報告早消散在進京路上。那一年京中有大喜事,怎容得民間小災小難來煞風景。”
嫣紅滿眼嘲諷之色,與與平日沉默寡言,埋頭做事的大丫鬟形象,竟判若兩人。
“陛下!”這時人群中又有朝臣發急了。
“讓這丫頭說完!”沒等那人一句話說出,景泰帝已強勢打斷!天佑元年,好日子啊!
有了皇帝撐腰,嫣紅得以毫無顧忌地一口氣陳述冤情。
楊芸兒望著這個與她朝夕相處丫鬟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嫣紅從未在人前提及自己的過往,即便是自己有意與她談心(34章),對方也是守口如瓶。
這是個有心事的姑娘,在今天這個關鍵時刻,能用講故事的方式訴說過往,可見沒跟自己白混這麽久,這是想通了。
楊芸兒此刻信心滿滿。
“我們這樣的災民,得不到任何救助。父母長姐都去了後,我和小弟得人收養。蒼天有眼,讓我輾轉跟了側妃娘娘,又跟著娘娘來到王府,這是奴婢這輩子最大的福分。這次雪災,奴婢看著娘娘和王爺忙裏忙外,甚至徹夜不眠,奴婢想,如果當年蜀中官員有王爺和娘娘一半的愛民之心,奴婢父母親眷便不會成了那道旁餓殍。”
說到這裏,嫣紅已經淚流滿麵,她又重重磕了一個頭。
“今日既然衝撞了朝堂之上的大人,奴婢不敢苟活,也不敢拖累我家娘娘和王爺,他們是頂頂好的人。奴婢願意賠命。”
說著嫣紅含淚回頭,神色決絕,對著楊芸兒磕頭道:“娘娘說的好日子,奴婢怕是看不到了。隻希望奴婢的弟弟以及城外的百姓,能有此福分。娘娘之恩,容嫣紅來世再報。”
說著,嫣紅飛身而起。朝著那根楠木柱子哐的一聲撞過去。
看著嫣紅的身子一點點軟下去。楊芸兒隻覺得身子有些發僵。
此刻,她心中還存著僥幸。這本也是預案裏備著的最後一條路。
原本楊芸兒是準備親自上的,還和碧桃設計了發型,可以將顏料調的假血包藏在發髻之中,隻要蹭破一些油皮就可以了,諒太醫也不敢拿自己怎樣。
是嫣紅主動請纓,要攬了這攤活,理由是她有功夫傍身,力度會掌握的更好。
但嫣紅是不是演的太逼真了?
此刻大堂上鴉雀無聲,楊芸兒隻覺得心跳加速,這不對,這血不對!
早有內侍上前探了探嫣紅鼻息,回道:“不好了,人沒了!”
不,這不可能,嫣紅一定是用了閉氣之法。
楊芸兒滿眼不可置信,嫣紅怎麽可能會這麽傻!明明自己有能力掌握局麵的啊!
躺在一邊的陳禦史,仰望屋頂,歎了口氣,今日這金鑾殿內,果然還是沾了血啊!隻是不知這丫鬟的命,是否也在帝王的算計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