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孤寂,能傾訴衷腸之人寥寥無幾。所以好不容易姐妹相見,張倩倩就像一隻關不上的話匣子,絮絮叨叨說個不停。


    表麵都是瑣碎的日常,楊芸兒卻聽出了掩蓋在瑣碎之下的悲歡與算計。


    “上一次我找了機會,偷偷去看她,已經病得不成樣子了,我聽嬤嬤說,若再不好,就要被挪出宮外,我聽說一旦被挪出去,基本上……”


    看著張倩倩微紅的眼睛,楊芸兒心存悲憫。


    按照張倩倩的說法,李美人是徹底黃了,她小產後心情抑鬱,一個不留神就把楊麗妃得罪個透。


    楊府送美人,不過是為了替麗妃借腹生子,哪由得肚子們有自己的小性子?一個肚子不行,再換幾個都行,府裏自帶美女培訓基地,管夠。


    這不,上一輪朝堂上剛透出廣納後宮的風聲,楊府便率先出手。新送來的美人據說很對景泰帝胃口,目前聖眷正濃,且景泰帝往朝華宮跑的勤,連帶著張更衣也多了承寵的機會。


    對於楊麗妃而言,肚子都一樣,最後從哪一個裏麵出來並不重要。楊芸兒則好奇,景泰帝飲酒半酣,是否分得清他到底上了誰?


    大抵這便是宮中低品階女子的悲哀,可對於熬到妃位的楊氏而言,日日算計別人的肚子,也未必開心吧!


    楊芸兒想到未來,如果李泓暄真成大統……不,自己一定要在他繼承大統之前找好後路,及時遁走。


    楊芸兒費盡心思地打探消息,為李泓暄出謀劃策,甚至不自覺地卷入了皇位之爭,一方麵為了自保,另一層動機,便是向李老板示好,以期在將來,能為自己的安全隱退爭取更多籌碼。


    身為打工妃,總要做一點美好的夢,楊芸兒有時也會在心裏期望,說不定離開時能獲得一筆豐厚的遣散費作為回報。


    張倩倩能力有限,出了昭華宮範圍,她便一無所知。她不知道北地的雪災,也不知道八皇子的野心。


    但是好在她聽話、性子也恭順,因此得了楊麗妃的青眼,又是沐了皇恩的,故而被楊麗妃時刻帶在身旁侍候。這樣一來,張倩倩雖不知天下事,但對昭華宮裏的一舉一動,倒是十分熟悉。


    “我看到娘娘得了北地送來的雪蓮,據說是胡族雪山之珍品,極為罕見。”張倩倩對吃特別感興趣,楊芸兒就順著這條線索從吃食上打聽,果然得到了這則秘聞。


    張倩倩壓低聲音說道:“據說娘娘當年生十殿下時虧得厲害,而這個雪蓮乃養血調經之聖品,相當難得。以雪蓮為主,輔以枸杞、紅花,再以每日清晨自宮外取來的玉泉水煎熬,娘娘用了一個多月,氣色果然好了許多。”


    出自北地的雪蓮?


    補氣色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雪蓮的來路。


    楊芸兒眸中精光一閃,卻故作豔羨之態:“如此稀罕之物,想必隻有宮中貢品方能得見。”


    聞言,張倩倩吐了吐舌頭,神秘兮兮地壓低嗓音道:“聽說不是宮中的貢品,是單送給我們娘娘的,娘娘不讓外頭知曉,每次都在昭華殿內茶房直接熬製,這火候可要緊了,我替娘娘看過幾回爐子呢!”


    楊芸兒瞪大了眼睛,驚問道:“看爐子?你如何做起下人的活計來了?”


    張倩倩身子微微瑟縮,聲音細若蚊吟:“自那兩個來了後,競相服侍娘娘。我也看明白了,李美人那樣的最終卻……我本就沒有李美人的姿色,隻能守著做奴婢的本份,在楊府時,這些事我也是做慣的。”言罷,她頭垂得更低了。


    楊芸兒歎了一口氣,伸出手去,輕輕拍了拍張倩倩圓潤的肩膀,溫言勸慰:“她讓你看著這麽重要的吃食,也是信任你的。在這宮中,能夠平安健康地活著便是最大的福分。看個爐子不算什麽,咱什麽活幹不來?”


    “你可知雪蓮是誰送來的?”楊芸兒拉回被帶偏的話題,繼續追問。


    張倩倩想了想,搖了搖頭,她並沒有那麽複雜的心思,有挖掘探聽細節。


    楊芸兒隻得打住,默默將此事先記在心上。


    兩人又絮絮叨叨閑聊了一會,張更衣不敢耽誤太久,依依不舍地起身道別,匆匆回正殿複命去了。


    嫣紅已幫楊芸兒重新理完妝,見楊嬤嬤尚未歸來,楊芸兒大大方方和嫣紅將張倩倩方才送來的點心以及自帶的肉幹都吃得精光。


    宮宴雖好,但肯定吃不盡興,不如先抽空給肚子墊個底。


    回到麗妃正殿謝恩時,前頭的大儺儀已經開場。


    皇城司精心挑選的勇士們戴上麵具,身著五彩斑斕的服飾,手持‘金槍’、‘龍旗’。他們簇擁著‘將軍’、‘鎮殿門神’、‘判官’以及由教坊伶人扮演的鍾馗、小妹等眾多神仙。一路威風凜凜,從深宮之內驅逐邪祟至宮門之外,以此祈求來年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這一年一度的盛大儀式不僅是宮中大事,也是百姓們翹首以盼的盛景。人們早早地聚集在宮門之外,隻為一睹大儺隊伍的風采,共同祈願新年的吉祥如意。


    後宮的嬪妃們無法親臨現場觀看,為了彌補缺憾,便遣幾波小黃門到前頭,輪流替主子觀看熱鬧,再分批回來細細描述。這樣一來,她們也仿佛親自參與了這場盛事。


    此刻,麗妃殿中,一位小黃門正繪聲繪色為麗妃講述前頭的熱鬧景象。


    “娘娘可知今年扮演門神的是誰?”小黃門一臉喜氣,故意賣了個關子,隨即又笑嘻嘻地揭曉答案,“竟是八皇子殿下呢!”


    他說得興起時,表情特別生動。


    “殿下卸下裝扮的那一刻,皇上都笑得合不攏嘴。直說怪不得今年的門神有書生氣度,隻是瘦了點。”


    楊芸兒聞言一驚,那位不是應該奮鬥在救災一線,與百姓同甘共苦麽?怎麽到宮裏頭演起儺戲來了?


    果然,麗妃也跟著皺起了眉頭,小黃門見主子麵帶疑惑,立馬解釋道:


    “娘娘,照理說,八殿下半個月前就該到京城了,隻為著北邊受災的百姓才耽誤下來。緊趕慢趕今日淩晨才趕到。這一入城就給皇帝準備了驚喜。咱這八皇子可真有孝心啊!”


    楊麗妃聞言,神色複雜,眸光在不經意間掃過身邊的三位美人,她們的肚子如今都還空空如也。


    楊芸兒注意到麗妃臉上微表情的變化,心中不禁感慨。


    在宮中,豈有簡單的熱鬧?每一場熱鬧背後,都隱藏著權謀與算計。


    ——分割線——


    【儺是一種驅逐疫鬼的儀式。始自上古,最早應該屬於巫術的祭禮儀式,後世逐漸演變成為一種禮俗。


    《後漢書·禮儀誌》記載漢代宮廷大儺儀包括扮相凶惡猙獰的方相氏與十二神獸,這些角色一直保留到唐代,據說盛唐猶以為國家之典禮,至宋則直以戲視之,由鍾馗,小妹等民間故事中的神仙,替代了最初的神獸。


    看來世俗化與娛樂化,是從古到今的趨勢。


    《東京夢華錄》-北宋末年宮廷大儺儀:至除日,禁中呈大儺儀,並用皇城親事官、諸班直戴假麵,繡畫色衣,執金槍龍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偉,貫全副金鍍銅甲,裝將軍。用鎮殿將軍二人,亦介胄,裝門神。教坊南河炭醜惡魁肥,裝判官,又裝鍾馗小妹、土地、灶神之類,共千餘人,自禁中''驅崇’出南薰門外轉龍彎,謂之''埋崇’而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穿越成側妃,咱不卷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竹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竹君並收藏學霸穿越成側妃,咱不卷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