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漫天飛雪,頑強如南天竹,也被厚厚的積雪壓彎了數根枝條。紅色的小果果在白雪中顯得尤為耀眼。


    屋內炭火燒得劈啪響,茶壺裏冒著熱氣。楊芸兒放下手爐,很自然地為自己添了一盞茶。


    熱氣於兔毫盞內氤氳開來,楊芸兒的思緒隨著茶香飄到了遠方。


    腦海中一幅幅閃現出上輩子救災搶險的新聞畫麵。


    她突然好奇這個時代如何賑災?


    楊芸兒心中有了問題,口中便直接提了出來。


    羅子昂對楊芸兒的好奇心已見怪不怪,他知曉對方並非甘於閨閣三寸地的普通女子,見她今日對賑災感興趣,便詳詳細細解說起來。


    ““娘娘,賑災對策謂之‘荒政’,流程繁複,核心步驟主要包括四個環節:報災、勘災、審戶和發賑。”


    “一旦受災,地方官員須層層上報至朝廷。朝廷接報後,須迅速派出安撫使前往災區,核實災情大小及嚴重程度,謂之勘災。勘察結果會決定後續賑災的策略,比如是否需要調配糧食薪炭,是否需要從戶部撥賑災款,以及後續是否需要災歉減免,即為受災百姓減免稅賦和徭役。”


    楊芸兒一邊聽,一邊用筆在紙上寫寫畫畫。


    羅子昂見了也升起幾分好奇,不由停下解說,問道:“娘娘在做什麽?”


    楊芸兒停住筆一愣,然後眨眨眼說道:“感覺賑災是件複雜的事情,我想繪一張…呃…流程圖,便於記憶和理解。”


    自己學習複雜內容時,會習慣性記筆記,並畫思維導圖或者流程圖,可對著土生土長的古人,怎麽解釋自己這個習慣呢?


    唉,算了,不解釋,再問就裝傻。


    看著羅子昂一臉疑惑,楊芸兒尬笑道:“先生請繼續,我畫完了給先生看。到時先生一看便知。”


    羅子昂收起心緒,繼續解說,“所謂審戶,即核實各州縣災民戶口,並依據受災程度劃分極貧、次貧等級,以備賑濟。發賑便依據審戶等級救助。四道程序缺一不可,互為依據。”


    他一邊說,一邊拿眼睛盯著楊芸兒筆下,隨著對方的筆尖移動,羅子昂的眼睛也逐漸瞪大。


    楊芸兒停下筆,抬頭問羅子昂:“審戶製度可是為了防止地方富戶冒領賑災錢糧?”


    “審戶乃發賑的依據,可防止吏與富民因緣為奸。”


    “災後要一一探訪,這工作量巨大呀。”


    “在其位而謀其事,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擔君之憂,何懼哉!”羅子昂朝天拱一拱手,正色道。


    楊芸兒放下筆,心下歎息,原本看小說,遇到賑災,必有大奸大貪,百姓必哭爹喊娘,餓殍滿地。


    但事實上,這麽大一個帝國,能夠做到文明不斷,源遠流長,必然不止有貪官汙吏,更有先進的製度,智慧的官員,以及能幹而勤快的小吏。


    楊芸兒思索了一下,繼續問道:“如果沒有八皇子,受災的地方官員在道路受阻,等不及朝廷批複的情況下,如何自救。”


    “各地設有常平倉,為災年計,可放糧賑災,可穩定糧價。”


    見楊芸兒不解,羅子昂又補充解釋道:


    ”這是前代賢者提出的製度,經過曆代改良修正,儲糧備荒十分有效。簡言之,通過豐年糴進糧食,荒年平價糶出的方式來平抑物價、緩解災情。先帝要求救災從急,如災情急迫,地方可先調運常平倉糧食救濟,事後再上報朝廷。”


    見側妃聽得認真,羅子昂也來了興致:\"除了常平倉,還有廣惠倉。所謂廣惠倉,是由官府賦稅出資建立,平常用於幫助老幼病殘者,災年也可用以賑災。此外地方也可發起富戶參與平糶和賑濟。有些地方,民間也有義倉,可用於救急。\"


    今天聽課,楊芸兒瞪大的眼睛就就沒有變小過。古人竟能運用價值規律來調劑糧食供應,並達到穩定糧食市場價格的作用?


    在市場糧價低的時候,適當提高糧價進行大量收購,使朝廷儲藏糧食的大穀倉和地方倉廩均充盈,也可以防止豐收年“穀賤傷農”。而遇到饑荒則低價出售或賑貸,以緩解災情,並防止那些欲借災荒時囤積居奇、無視民生死者作惡。


    楊芸兒忍不住連連點頭稱是,然後刷刷刷在紙上塗塗畫畫。


    她真心覺得,別的穿越者來到古代拯救了世界,而自己這個穿越者,來到古代卻是奔著學習知識來的。


    弄完後,她皺了皺眉,又抽了一張宣紙,重新謄寫一遍,才叫了羅先生前來觀看。


    楊芸兒畫的流程圖邏輯清晰,箭頭指向明確,一下子將四個步驟及相互作用都囊括其中,簡潔明了。


    羅子昂當即拍手稱讚:“娘娘何處學得這一作圖技藝?令謀驚歎。”


    楊芸兒靦腆笑笑,在古人的智慧麵前,偶也隻能畫畫圖,發點小光了。


    於是她十分謙虛的表示:“隨便塗塗,先生不笑話我就好,這個很容易學的,塗習慣後,萬物皆可塗,嗬嗬嗬。”


    “嗬嗬嗬。”羅子昂也跟著發出驚訝卻帶著尷尬的笑聲。他知曉側妃對其有所隱瞞,但自己又何嚐不是?不如點到即止,不破壞友誼。


    彼此互讚結束,楊芸兒收回心思,正了正容色,問道:


    “正如先生所說,救災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需要調度有方,臨危不懼,且還是個細致活兒,八皇子原是一個冷門王子,對比咱們王爺在上書房的課業,不知那位突然擔任安撫使,有這樣的能力嗎?”


    羅子昂望著窗戶外的雪,李泓暄當年被引導躺平是為了自救,誰知道這孩子躺著躺著真的平了呢。


    至於那一位,還真不好說,先前在宮中,也是於皇後眼皮子底下藏得極好。


    思忖片刻,羅子昂如實說道:


    “救災雖繁難,但都有章可循,各州縣都可照章自救。隻是若涉及中央撥銀撥糧,則會慢些,且如今大雪阻道,即便撥了錢糧,遠水也接不了近渴,主要還是看各州縣長官的能力,至於八殿下麽,謀對其不了解,真不好說。”


    這人還不熟,先生不好說。


    楊芸兒此時聯想到了上輩子空降的富二代主管,隨便遊走一圈,活是下麵人幹的,功勞卻歸了那主管。還有隔壁部門一位受寵的經理,明明隻做了一點點活,但在做報告時可以將拔了一顆小蔥這樣的事包裝成整理了整個花園,偏還得老板喜歡。


    這八王子會是哪個路數呢?


    見側妃一副浮想聯翩的樣子,羅子昂出聲提醒道:“他進京隨身帶著藥材與錢糧,很難說他的動機。我們且等一等,人來了京中,自然能知曉其為人。”


    “先生人手夠麽?”


    楊芸兒是閑不住的性子,此時已經沉浸於局中:“若人手夠,事後再派些人去調查一下那些州縣的實際救災情況,對比朝堂那些朝臣的奏報,看看八殿下賑災是否名副其實。”


    楊芸兒走到院門口,看著院子裏被壓彎的南天竹,緊了緊手爐,說道:“京中的雪也不見停,京郊的百姓不知能否撐得過這個年。”


    羅子昂向前走了幾步,與楊芸兒並肩站立,說道:“聽說南邊的雪也很大,百年未遇。”


    “先生怎麽知道?”


    “這是漕幫那邊得來的消息,不會錯。”


    楊芸兒轉過頭,抬頭看著羅子昂,心中一疑,先生也關注漕幫?“王爺有生意在南邊?”


    “並沒有!”


    看著羅子昂眼神躲閃,楊芸兒心中更疑,不過兩人各自守著禮貌界限,求同存異,她便不再多問。


    今日這課足夠盡興。明天開始,老板在家,自己也得跟著收斂起來。


    臨走時,楊芸兒隨手折了一支南天竹紅果,想了想,還是對羅先生說道:“既然對手已動,我們也該準備起來了。看樣子災情還會擴大,王爺總要擔些責任了。”


    【為了寫雪災,查了一些關於古代災難案例和救災製度,越查越有趣,所謂為愛發電,也並不僅僅是碼字寫文,也包括以此為線索,逼自己去查閱更多東西。隻可惜這次小說起得倉促,日更枷鎖套在頭上,無法仔細研究。隻能草草看個皮毛。這本寫完,得做一段積累,再開下一本,希望能做得更好】


    【這次發現了常平倉製度,是一個收獲。“豐則糴,歉則糶,以利民也”,常平的概念源於戰國時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糴,漢武帝時,桑弘羊發展了上述思想,創立平準法,依仗政府掌握的大量錢帛物資,在京師賤收貴賣以平抑物價。經過後世曆代發展,形成製度,在政治清明時期,能發揮作用,遇到禮崩樂壞的時代,也因執行中層層疏漏而背離初衷,甚至廢止。但不得不說,這麽早就能運用價值規律,讓我很佩服,因此特意加了一章。按照度娘的說法,“美國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起就將宋代王安石新政中的常平倉政策引入了羅斯福新政”——此言真假難辨,但也可為老祖宗的智慧自豪一下下,希望大家不要嫌棄這一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穿越成側妃,咱不卷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竹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竹君並收藏學霸穿越成側妃,咱不卷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