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華陽對於季鳴城所發生的事情暫時還無法知曉,但眼前即將發生的攻城之戰,將是他第一次見識。


    東線兵團作戰計劃更改的第三天,木華陽便與莊子棟一起出發前往晴沂城。


    五月四日,木華陽和莊子棟等人便到達了前線的軍中大營。


    第九軍團和林州軍團已經對晴沂城進行了團團包圍,一處後路都不留。


    以前是圍三缺一,給敵人一條逃跑的生路。


    由於第八軍團在季鳴城有軍事行動,木華陽可不想曲平和晴沂兩處的敵人跑回去給趙櫚超製造不必要的麻煩。


    圍城之後,千羽的將士們對曲平和晴沂兩個地方的守軍進行了勸降。


    曲平那邊反饋回來的消息,金晨的守軍將領孫哲銳可能有投誠的意向,秦岱銘將會親自約見對方出城相談。


    而晴沂這邊的情況就不樂觀了!


    守城的主將是殷修謹,是金晨太尉殷堅秉一族的人,對金晨雲汐是忠心耿耿,決心與城池共存亡。


    那就是沒得談了,唯有攻城一條路可走。


    根據軍情司的情報,晴沂城了基本沒什麽百姓了。


    在千羽宣戰的那個時候,殷修謹就提前把城裏的百姓都給遣散掉了,隻留下部分負責後勤的壯丁。


    城裏有守軍五萬人馬,與曲平那邊相當。


    木華陽了解了一下金州目前那幾個重要的城池,除了瑞城,其它地方的駐軍其實並不多了。


    有五萬以上的兵力,在金州算是防守比較強的城池了。


    在木華陽來的路上,莊子棟拿出了幾本關於金州的資料。


    其中包括人文、地理、曆史等等。


    軍情司這些年,在金州搜集了大量的情報。


    金州有多少個府縣,有多少兵力,重點城池的駐軍情況,主將是誰,人物性格如何都有詳細的介紹。


    木華陽還驚奇的看到,在地理方麵,有些民間小路都會被標注出來。


    有些民間軼事也會被收錄起來。


    金晨的政治生態,經濟環境,整個社會如何運轉的都有記錄。


    木華陽從來沒想過,朝廷會收集如此詳盡的信息。


    莊子棟告訴他,他的父皇木千羽,每次對一個地方開戰之前,都會提前好些年就派出大量的人員潛伏進去,把那個地方的情報盡量詳細收錄下令。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其實,在木千羽的心裏,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特別聰慧的人,也不是一個軍事天才。


    但他讀了那麽多曆史,知道一樣東西,隻要有足夠的情報來源,加上收攏比自己聰明的人才,打起仗來總不會吃大虧。


    木千羽是無比痛恨曾經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的那小日本,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學習一下的,那就是那些小日本鬼子,在進行侵華戰爭之前,就開展長達幾十年的情報收集。


    所以,木千羽是十分注重情報收集這一塊的工作。


    除了軍情司,還有青葉的探子,也會收集相關的情報回去。


    木千羽不想打那種沒把握,無情報之戰。


    隻不過,這些機密文件可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


    以前,千羽的高層裏就那麽幾個人可見。


    除了木千羽,剩下的就是莊子棟和三個兵團的總督了。


    在去年開完作戰會議後,木千羽放寬了限製,各個軍團的主將都可以查閱了,但前提是必須有軍情司的人員在一旁監督,絕對不可以把這些東西給帶回家。


    有了這些情報,各個軍團麵對接下來的戰事更加有信心了。


    趙櫚超就趕不上這個好事情,要不就不會碰到各種難事了,隻能等到嶽山與他會合才可以知曉了。


    木華陽看完那些資料之後,心中無比的感慨,終於也是知道了自己的父皇為什麽總是不急於對外發動戰爭。


    這些資料不但是可以幫助軍隊贏得戰爭,更是能幫朝廷的治理這個天下。


    以前肯定是有人做過這樣子的事情,但木華陽相信是沒人做到如此詳細和係統。


    因為資料內容裏麵說到了一個很新的詞—生產資料。


    木華陽覺得非常之新奇,應該是自己父皇想出來的,畢竟外公和楊天師都沒教過這樣的知識。


    這些資料是木千羽讓莊子棟帶在身上,隨時拿出來給木華陽查閱。


    不是木千羽不想給木華陽看,而是以前收集的情報都沒整理匯總起來,查看起來需要自己歸檔分類。


    後來木千羽召集了一部分的人,按照他的要求進行分門別類,一一歸檔整理。


    整理好的資料相當一本本厚厚的地方百科,詳盡記錄著當地的一切,包括人、地和事。


    這樣的工作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木千羽才這麽遲給木華陽來看這些東西。


    到達晴沂外的時候,木華陽終於是看完了。


    他頓時對此次進攻金州有了極大的信心。


    當然這些資料都會有滯後的可能,軍情司會隨時更新相關的情報。


    隨後,木華陽開始視察兩個軍團的將士以及物資的準備情況。


    第九軍團和林州軍團,總兵力十四萬。


    此外,莊子棟還把潛伏在青州的那些千風營據點的戰士全部調了出來,組成太子的近衛軍,兵力有一萬人左右。


    在木華陽來青州之前,木千羽從禁軍和皇城衛裏挑選了一萬精兵給木華陽做隨從。


    也就是說木華陽身邊就有了兩萬的近衛軍將士。


    莊子棟覺得戰線還會拉的很長,後勤需要更多的人員保障,同時向湯昌傑發出了請求,讓他再征集多五萬的兵力到前線來。


    曲平那邊,千山衛加第六軍團就有十七萬人了,晴沂這邊還是少了些。


    為了區分各路軍團,秦岱銘那一路為左路軍,嶽山和趙櫚超那一路為中路軍,而木華陽這邊的為右路軍。


    中路軍作為先鋒軍,兵力不在於多。左右兩路的兵力要相當,不能拉開太多。


    莊子棟是對於兵力上有所不滿,但軍事物資上,個人是表示認可的。


    朝廷調來了一千台投石車到右路軍這邊,數量是非常可觀的。


    木華陽是想到,父皇很有可能就從收集的情報上知道,晴沂這邊的敵人必定是會死守到底,便盡可能的調來更多的攻城武器。


    不過,木華陽了解過以往的攻城戰例,很少會動用過千的投石車的,好像在林州那邊多一些。


    但深入再想多一層,隨著帝國的實力日益增強,那些攻城武器必定會生產更多,以後每攻一座城就動用過千的投石車應該不是什麽特別驚訝的事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開荒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回家種番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回家種番薯並收藏穿越從開荒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