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這一戰,五十三萬的兵力就剩十五萬了,還賠上了祖宏愷這位猛將。
沈新宇怎麽會不心痛?
中州和北州的人口雖多,半年內應該能再征集到二十到三十萬左右的兵丁。
可這些新征集上來的兵丁,沒有上過戰場的經驗,怎麽會是敵人的對手?
除非是從邊軍那裏抽調,那就可以在明年繼續對千羽進行攻擊。
但是曲平這一戰損失這麽大,朝堂上必定會出現不同的聲音。
就算雲浦澤之前立過多少戰功,恐怕都難以抵消得了。
可能會有大臣會提出罷免雲浦澤上將軍之職,或者是明升暗降。
天下大亂以來,旭日屢次對外作戰,有成功也有失敗。
隻不過,旭日除了中州和北州,失去的那些地盤至今都收不回來。
本來收複了盛州的大片土地,結果現在就剩下一個仙臨城了。
就目前仙臨城的狀況,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大家都對仙臨城持著樂觀的態度,認為隻要仙臨河還在旭日水師的控製範圍,仙臨城就永不會陷落。
沈新宇心裏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樂觀,他是體會到木千羽的詭異。
萬一對方真的是上天庇佑之人,仙臨城又怎麽會是他的絆腳石?
這些年,沈新宇好不容易逐漸成熟,整個人都沉穩起來。
可是就在這一刻,心裏徹底破防了,對自己產生了懷疑,也對南征大業的懷疑。
曲平的戰果一旦公布,最壞的情況就是三公九卿都反對朝廷繼續對外用兵,提出休養生息的建議。
旭日打了那麽多年的仗,確實是需要休養生息一段時間。
你是休息了,敵人可不會在原地等你的。
千羽現在擁有四州之地,當你在休養生息,他們會在默默的發展壯大。
雙方再次開戰的時候,實力差距會被拉大。
明知道會是這種後果,沈新宇也沒辦法,必須讓整個帝國停一下,調整戰略,詳細規劃好下一步的行動。
於是,沈新宇整理了情緒,回到禦書房後便下令把步戰飛等大臣都召回,準備上朝討論旭日的未來方向。
步戰飛接到沈新宇的旨意後,心裏猜到了曲平一戰的大致結果。
如果是大勝的話,朝廷早就弄到世人皆知了。
在旨意中,步戰飛隻是被告知回旭日城參加朝會,這無非就是讓眾大臣回來商議怎麽為大戰失敗擦屁股而已。
步戰飛感歎道:“這木千羽真的是旭日的克星,有他總沒好事。”
在林州的榆林城裏,梁卓遠收到內閣的傳信,原本一直緊張的心情終於放鬆了下來。
對於甘如昕和黎祁山的死,他是感到非常的惋惜。
隻是在梁卓遠的心裏,整個千羽沒了誰都行,但陛下就不能沒了。
梁卓遠清楚,就算目前是由皇後掌管著整個內閣,也可以調動所有的兵力。
但是,誰都知道整個千羽的核心就是陛下。
當初楊天師、莊大都督和溫首輔等人都是因為陛下一人踩跑到南歸那個鬼地方去的。
也隻有陛下才有那麽多奇思妙想,才真心實意的為底層的百姓著想。
所有的將領都可以戰死,唯獨陛下不行。
不過,林州軍團的覆滅和黎祁山的死確實會在林州引發較大的動蕩。
這一年來,林州各部族積壓的一些不好情緒都爆發了出來,發生了多次械鬥。
還好有池經業在,妥善處理了那些事件,阻止了更大的動亂發生。
柳君盛和洛鳳青被雙雙調離,梁卓遠手底下能用的除了池經業就是木千河了。
要不是西線兵團把林州的主要勢力給清除掉了,像柳君盛這些高級將領被調離了,會惹出多大的麻煩。
梁卓遠把池經業找了過來,向他告知曲平大戰的情況,商議一下怎麽開展下一步的工作。
池經業了解完戰況後,與梁卓遠同樣的心情,還好陛下沒事。
“啟稟州牧大人,以下官之見,我們暫不可以向林州各部通報大戰的結果。”
“我們可以先讓各部族的人在他們的城池裏建立英烈祠,想必他們不會拒絕這個提議。不過,他們會把自己的族人葬在自己的族地裏。如果建立英烈山的話,應該會反對。”
“其實我們可以換種說法,讓他們在族地裏單獨空出一個地方是用安葬他們的英雄的。這樣一來,既不會與內閣的提議有出入,也不會與這裏的風俗相衝。”
“不錯,你這個建議好!隻是,如果不告訴他們大戰的結果,會不會讓他們有所猜疑?”
“大人,這不用過於擔心。自從各部族開始建立自己獨立的城池後,他們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上麵了。”
“雖然他們也擔心在外作戰的族人,但是戰場上死人是正常的。我們這樣跟他們說,隨著戰事越來越多,朝廷要讓我們提前為那些陣亡的將士安排好後事等等。”
“況且林州對外的各處要道都被我們嚴密管控著,他們怎麽可能會收到外界來的消息?”
“還有,當他們開始擁有自己的城池之後,就會打破他們生存模式,從而會產生利益分割。”
“以前有著林氏一族在,他們不得不團結。如今林氏一族沒了,當然要積極為自己的部族爭取利益最大化了。”
“我們對於他們是外來者,本應該是團結一致把我們排斥出去的。可眼下他們實力受損,又不得不依賴我們的力量。”
“加上我們的將士跟他們進行了聯姻,有了更深一層的聯係。下官覺得林州軍團的覆滅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我們可以換種思路。”
“哦?你有什麽想法?”
“下官覺得,我們可以把陣亡的將士名單分成一批。在公平第一批的時候,州牧大人和千河殿下親自去這些陣亡的將士所在的部族送去朝廷的榮譽牌匾,還給烈士的家屬送錢,送地。許諾他們,朝廷會把他們治病和讀書等等的費用都給包了。而且如果不想在林州發展的,可以向州府提出,讓他們到外麵去生活,當然條件依然不會變。”
“那些貴族老爺可能不會覺得有什麽,但是那些普通的百姓呢?我們還要大張旗鼓的為那些將士立碑,把他們的事跡記錄在帝國史中。反正落葉商行已經在這裏慢慢發展壯大了,各種書籍也在大量印刷。”
“我們大量出售這些書籍,同時讓學堂裏的老師不斷給學生宣傳英雄的事跡,下官相信壞事也會變成好事的。”
“黎氏一族那邊也不用過於擔心,有千河殿下在,他們亂不起來。”
梁卓遠聽完池經業的分析後,便讓他按照這些建議開展工作。
沈新宇怎麽會不心痛?
中州和北州的人口雖多,半年內應該能再征集到二十到三十萬左右的兵丁。
可這些新征集上來的兵丁,沒有上過戰場的經驗,怎麽會是敵人的對手?
除非是從邊軍那裏抽調,那就可以在明年繼續對千羽進行攻擊。
但是曲平這一戰損失這麽大,朝堂上必定會出現不同的聲音。
就算雲浦澤之前立過多少戰功,恐怕都難以抵消得了。
可能會有大臣會提出罷免雲浦澤上將軍之職,或者是明升暗降。
天下大亂以來,旭日屢次對外作戰,有成功也有失敗。
隻不過,旭日除了中州和北州,失去的那些地盤至今都收不回來。
本來收複了盛州的大片土地,結果現在就剩下一個仙臨城了。
就目前仙臨城的狀況,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大家都對仙臨城持著樂觀的態度,認為隻要仙臨河還在旭日水師的控製範圍,仙臨城就永不會陷落。
沈新宇心裏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樂觀,他是體會到木千羽的詭異。
萬一對方真的是上天庇佑之人,仙臨城又怎麽會是他的絆腳石?
這些年,沈新宇好不容易逐漸成熟,整個人都沉穩起來。
可是就在這一刻,心裏徹底破防了,對自己產生了懷疑,也對南征大業的懷疑。
曲平的戰果一旦公布,最壞的情況就是三公九卿都反對朝廷繼續對外用兵,提出休養生息的建議。
旭日打了那麽多年的仗,確實是需要休養生息一段時間。
你是休息了,敵人可不會在原地等你的。
千羽現在擁有四州之地,當你在休養生息,他們會在默默的發展壯大。
雙方再次開戰的時候,實力差距會被拉大。
明知道會是這種後果,沈新宇也沒辦法,必須讓整個帝國停一下,調整戰略,詳細規劃好下一步的行動。
於是,沈新宇整理了情緒,回到禦書房後便下令把步戰飛等大臣都召回,準備上朝討論旭日的未來方向。
步戰飛接到沈新宇的旨意後,心裏猜到了曲平一戰的大致結果。
如果是大勝的話,朝廷早就弄到世人皆知了。
在旨意中,步戰飛隻是被告知回旭日城參加朝會,這無非就是讓眾大臣回來商議怎麽為大戰失敗擦屁股而已。
步戰飛感歎道:“這木千羽真的是旭日的克星,有他總沒好事。”
在林州的榆林城裏,梁卓遠收到內閣的傳信,原本一直緊張的心情終於放鬆了下來。
對於甘如昕和黎祁山的死,他是感到非常的惋惜。
隻是在梁卓遠的心裏,整個千羽沒了誰都行,但陛下就不能沒了。
梁卓遠清楚,就算目前是由皇後掌管著整個內閣,也可以調動所有的兵力。
但是,誰都知道整個千羽的核心就是陛下。
當初楊天師、莊大都督和溫首輔等人都是因為陛下一人踩跑到南歸那個鬼地方去的。
也隻有陛下才有那麽多奇思妙想,才真心實意的為底層的百姓著想。
所有的將領都可以戰死,唯獨陛下不行。
不過,林州軍團的覆滅和黎祁山的死確實會在林州引發較大的動蕩。
這一年來,林州各部族積壓的一些不好情緒都爆發了出來,發生了多次械鬥。
還好有池經業在,妥善處理了那些事件,阻止了更大的動亂發生。
柳君盛和洛鳳青被雙雙調離,梁卓遠手底下能用的除了池經業就是木千河了。
要不是西線兵團把林州的主要勢力給清除掉了,像柳君盛這些高級將領被調離了,會惹出多大的麻煩。
梁卓遠把池經業找了過來,向他告知曲平大戰的情況,商議一下怎麽開展下一步的工作。
池經業了解完戰況後,與梁卓遠同樣的心情,還好陛下沒事。
“啟稟州牧大人,以下官之見,我們暫不可以向林州各部通報大戰的結果。”
“我們可以先讓各部族的人在他們的城池裏建立英烈祠,想必他們不會拒絕這個提議。不過,他們會把自己的族人葬在自己的族地裏。如果建立英烈山的話,應該會反對。”
“其實我們可以換種說法,讓他們在族地裏單獨空出一個地方是用安葬他們的英雄的。這樣一來,既不會與內閣的提議有出入,也不會與這裏的風俗相衝。”
“不錯,你這個建議好!隻是,如果不告訴他們大戰的結果,會不會讓他們有所猜疑?”
“大人,這不用過於擔心。自從各部族開始建立自己獨立的城池後,他們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上麵了。”
“雖然他們也擔心在外作戰的族人,但是戰場上死人是正常的。我們這樣跟他們說,隨著戰事越來越多,朝廷要讓我們提前為那些陣亡的將士安排好後事等等。”
“況且林州對外的各處要道都被我們嚴密管控著,他們怎麽可能會收到外界來的消息?”
“還有,當他們開始擁有自己的城池之後,就會打破他們生存模式,從而會產生利益分割。”
“以前有著林氏一族在,他們不得不團結。如今林氏一族沒了,當然要積極為自己的部族爭取利益最大化了。”
“我們對於他們是外來者,本應該是團結一致把我們排斥出去的。可眼下他們實力受損,又不得不依賴我們的力量。”
“加上我們的將士跟他們進行了聯姻,有了更深一層的聯係。下官覺得林州軍團的覆滅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我們可以換種思路。”
“哦?你有什麽想法?”
“下官覺得,我們可以把陣亡的將士名單分成一批。在公平第一批的時候,州牧大人和千河殿下親自去這些陣亡的將士所在的部族送去朝廷的榮譽牌匾,還給烈士的家屬送錢,送地。許諾他們,朝廷會把他們治病和讀書等等的費用都給包了。而且如果不想在林州發展的,可以向州府提出,讓他們到外麵去生活,當然條件依然不會變。”
“那些貴族老爺可能不會覺得有什麽,但是那些普通的百姓呢?我們還要大張旗鼓的為那些將士立碑,把他們的事跡記錄在帝國史中。反正落葉商行已經在這裏慢慢發展壯大了,各種書籍也在大量印刷。”
“我們大量出售這些書籍,同時讓學堂裏的老師不斷給學生宣傳英雄的事跡,下官相信壞事也會變成好事的。”
“黎氏一族那邊也不用過於擔心,有千河殿下在,他們亂不起來。”
梁卓遠聽完池經業的分析後,便讓他按照這些建議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