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是旭日跟大魏在青州開戰,而旭日跟千羽在盛州開戰,那個時候千羽和大魏雙雙牽製著旭日。
結果,魏顧城不按套路出招,直接讓大魏並入到千羽。
之後,千羽的中線兵團更是橫掃了盛州的西線,就剩仙臨一座城了。
旭日想再度南征,可選擇作戰的地點就太多了。
這種不確定的戰爭因素,會使整個千羽的軍事布局漏洞百出。
剛好,青州拿到手了,就提前跟金晨開戰。
在木千羽的內心深處,有一個仇是必須要報的。
那就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雖然當初金晨與旭日打的是國仗,自己父母是因為守城而戰死,是為國捐軀,不算私仇。
可這一切都跟金晨有關,是金晨左左下的命令,是和他的兒子金晨澤奚親自帶的兵。
不過,金晨一簇死的老慘了,就剩金晨雲汐了,而且她的夫家也被殺個精光了。
按理來說,仇都不用報了,敵人已經遭天譴了。
但是,木千羽覺得金晨存在一天,那就是一根刺。金晨雲汐可以被饒恕,但金晨王朝不可以。
正好,千羽下一個目標就是金晨,那就打它。
既然要把旭日給吸引到南邊來,那就拋出一個他們拒絕不了誘餌。
千羽把大榆打敗了,收了大魏,擁有天下最多的地盤,還研發了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
加上這些年,禮部大量的印發了《南溪夢錄》的神明篇,木千羽神話色彩越發濃厚。
所有的這一切,好像都歸功於木千羽一個人。
換作哪方勢力,都會第一時間想到,維係整個千羽帝國的正常運轉,木千羽就是關鍵。
所以,木千羽離開了千羽的核心保護區,到達了金州的最前線。
東線兵團那二十八萬人,不多也不少,剛剛好,足夠能對敵人產生致命的誘惑了。
旭日和金晨的想法非常簡單,把木千羽給弄死了,千羽帝國怕是很快就煙消雲散了,什麽狗屁神明使者,都土崩瓦解了。
況且,把千羽給打敗了,能獲得多少地盤,天下一統的曙光即將到來。
隻不過,旭日高調的跑去打浩陽,搞的木千羽都差點以為自己的計劃要落空了。
看來,自己是想多了,旭日怎麽會放過如此好的機會,這不就是來了嗎?
木千羽從旭日這次動用的兵力上來分析,旭日之所以要高調去攻打浩陽,一是給對方製造麻煩,二是為了暗中調兵遣將和運輸物資。
有一點是木千羽沒想到的,那就是旭日和金晨會投入那麽龐大的兵力,這絕對是百年難得一遇。
要在南邊打大仗,內閣也有過預案,軍策司做過大量的推演。
總體計劃都是根據軍部的要求製定的,可木千羽要求自己親臨前線這個計劃事前是沒有告訴過他們的。
另外,木千羽製定了兩個方案,一是把袁城戰從林州調了過來,再從西線軍團和千風營的訓練營中挑選最精銳的戰士出來,讓他們組建一支一千人的重甲騎兵。
木千羽想過,真實的重甲騎兵並不是很多的,上萬的都非常驚人的了。
他記得秦王李世民的玄甲軍是三千人,就能橫掃竇建德的十萬大軍了。
像蒙古什麽十萬鐵騎,也不是全身披甲的。
這一支重甲騎兵是集齊了千羽的最高水平了,必定能在戰場上大放光彩。
這件事情內閣是知道的,還特意全部開綠燈。
二是,在青州東線準備了一支援軍,人數上不算很多,但他們有比較特殊的地方,到時候作戰大家就知道了。
木千羽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尤其是軍事方麵。可他清楚,戰爭打的是綜合國力,隻要實力夠了,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而且千羽上下,有那麽多軍事人才,就算自己的計劃做的不太好,也會有人查漏補缺的。
有句名言是這樣子說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自己這個愚者,總能想出一個妙招的。
對於即將到來的大戰,木千羽終於鬆了口氣,自己等到了。
隨後,木千羽宣布東線兵團進入戰爭狀態。
戰場是定在曲平這一區域了,因此要在周邊構建大量的防禦工事。
不想一上來就守城,而是在曲平城外設立一道防線,等敵人突破之後再進入守城戰。
這都是因為東線兵團調來的物資不少,尤其是那投石車,全部都放在城裏位置不太夠。
木千羽打算把第六軍團和第八軍團放在與金晨對抗的位置,而第九軍團和林州軍團則是用來對抗旭日。
在第八軍團那裏抽出兩萬戰士去裝備重甲,組成重甲步兵。
第六軍團相對弱一些,必須要給他們配備強一點的隊友。
袁城戰的那支騎兵會配合第九軍團和林州軍團,共同作戰。
旭日的大軍中是有騎兵的,人數為兩萬左右,聽說都是輕騎兵為主,他們的武甲軍還沒恢複。
曲平周邊安置點的百姓都被通知要疏散,符合條件的可以就地入伍,剩下不符合條件的讓他們東移,前往晴沂的安置點,那邊的落葉商行人員會接應他們。
最終,有兩萬百姓就地應征入伍,剩下有一萬多的百姓自行前往晴沂的安置點。
這曲平的百姓,入伍情緒還是挺高的。
他們都清楚知道千羽對於當兵的政策,是千羽內部福利最好的一條了。
千羽規定了無論是當官,還是享受各項福利等等,當兵是最重要的指標,沒有之一。
很多百姓以前沒有讀書的機會,更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自己可能會戰死,但自己的子孫後代就有了一條晉升的通道。
而且在他們心裏,覺得要是千羽被打敗了,安置點的一切都沒有了。
自己再也不想回到當初那一貧如洗,沒錢治病的日子裏。
木千羽知道這消息後,覺得示範區的作用是顯示出來了,在曲平所做的工作總算沒白費,對此次大戰的信心又多了一分。
可惜時間有點趕了,要是晴沂那邊時間長一些,或許又能征集到幾萬人馬過來。
結果,魏顧城不按套路出招,直接讓大魏並入到千羽。
之後,千羽的中線兵團更是橫掃了盛州的西線,就剩仙臨一座城了。
旭日想再度南征,可選擇作戰的地點就太多了。
這種不確定的戰爭因素,會使整個千羽的軍事布局漏洞百出。
剛好,青州拿到手了,就提前跟金晨開戰。
在木千羽的內心深處,有一個仇是必須要報的。
那就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雖然當初金晨與旭日打的是國仗,自己父母是因為守城而戰死,是為國捐軀,不算私仇。
可這一切都跟金晨有關,是金晨左左下的命令,是和他的兒子金晨澤奚親自帶的兵。
不過,金晨一簇死的老慘了,就剩金晨雲汐了,而且她的夫家也被殺個精光了。
按理來說,仇都不用報了,敵人已經遭天譴了。
但是,木千羽覺得金晨存在一天,那就是一根刺。金晨雲汐可以被饒恕,但金晨王朝不可以。
正好,千羽下一個目標就是金晨,那就打它。
既然要把旭日給吸引到南邊來,那就拋出一個他們拒絕不了誘餌。
千羽把大榆打敗了,收了大魏,擁有天下最多的地盤,還研發了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
加上這些年,禮部大量的印發了《南溪夢錄》的神明篇,木千羽神話色彩越發濃厚。
所有的這一切,好像都歸功於木千羽一個人。
換作哪方勢力,都會第一時間想到,維係整個千羽帝國的正常運轉,木千羽就是關鍵。
所以,木千羽離開了千羽的核心保護區,到達了金州的最前線。
東線兵團那二十八萬人,不多也不少,剛剛好,足夠能對敵人產生致命的誘惑了。
旭日和金晨的想法非常簡單,把木千羽給弄死了,千羽帝國怕是很快就煙消雲散了,什麽狗屁神明使者,都土崩瓦解了。
況且,把千羽給打敗了,能獲得多少地盤,天下一統的曙光即將到來。
隻不過,旭日高調的跑去打浩陽,搞的木千羽都差點以為自己的計劃要落空了。
看來,自己是想多了,旭日怎麽會放過如此好的機會,這不就是來了嗎?
木千羽從旭日這次動用的兵力上來分析,旭日之所以要高調去攻打浩陽,一是給對方製造麻煩,二是為了暗中調兵遣將和運輸物資。
有一點是木千羽沒想到的,那就是旭日和金晨會投入那麽龐大的兵力,這絕對是百年難得一遇。
要在南邊打大仗,內閣也有過預案,軍策司做過大量的推演。
總體計劃都是根據軍部的要求製定的,可木千羽要求自己親臨前線這個計劃事前是沒有告訴過他們的。
另外,木千羽製定了兩個方案,一是把袁城戰從林州調了過來,再從西線軍團和千風營的訓練營中挑選最精銳的戰士出來,讓他們組建一支一千人的重甲騎兵。
木千羽想過,真實的重甲騎兵並不是很多的,上萬的都非常驚人的了。
他記得秦王李世民的玄甲軍是三千人,就能橫掃竇建德的十萬大軍了。
像蒙古什麽十萬鐵騎,也不是全身披甲的。
這一支重甲騎兵是集齊了千羽的最高水平了,必定能在戰場上大放光彩。
這件事情內閣是知道的,還特意全部開綠燈。
二是,在青州東線準備了一支援軍,人數上不算很多,但他們有比較特殊的地方,到時候作戰大家就知道了。
木千羽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尤其是軍事方麵。可他清楚,戰爭打的是綜合國力,隻要實力夠了,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而且千羽上下,有那麽多軍事人才,就算自己的計劃做的不太好,也會有人查漏補缺的。
有句名言是這樣子說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自己這個愚者,總能想出一個妙招的。
對於即將到來的大戰,木千羽終於鬆了口氣,自己等到了。
隨後,木千羽宣布東線兵團進入戰爭狀態。
戰場是定在曲平這一區域了,因此要在周邊構建大量的防禦工事。
不想一上來就守城,而是在曲平城外設立一道防線,等敵人突破之後再進入守城戰。
這都是因為東線兵團調來的物資不少,尤其是那投石車,全部都放在城裏位置不太夠。
木千羽打算把第六軍團和第八軍團放在與金晨對抗的位置,而第九軍團和林州軍團則是用來對抗旭日。
在第八軍團那裏抽出兩萬戰士去裝備重甲,組成重甲步兵。
第六軍團相對弱一些,必須要給他們配備強一點的隊友。
袁城戰的那支騎兵會配合第九軍團和林州軍團,共同作戰。
旭日的大軍中是有騎兵的,人數為兩萬左右,聽說都是輕騎兵為主,他們的武甲軍還沒恢複。
曲平周邊安置點的百姓都被通知要疏散,符合條件的可以就地入伍,剩下不符合條件的讓他們東移,前往晴沂的安置點,那邊的落葉商行人員會接應他們。
最終,有兩萬百姓就地應征入伍,剩下有一萬多的百姓自行前往晴沂的安置點。
這曲平的百姓,入伍情緒還是挺高的。
他們都清楚知道千羽對於當兵的政策,是千羽內部福利最好的一條了。
千羽規定了無論是當官,還是享受各項福利等等,當兵是最重要的指標,沒有之一。
很多百姓以前沒有讀書的機會,更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自己可能會戰死,但自己的子孫後代就有了一條晉升的通道。
而且在他們心裏,覺得要是千羽被打敗了,安置點的一切都沒有了。
自己再也不想回到當初那一貧如洗,沒錢治病的日子裏。
木千羽知道這消息後,覺得示範區的作用是顯示出來了,在曲平所做的工作總算沒白費,對此次大戰的信心又多了一分。
可惜時間有點趕了,要是晴沂那邊時間長一些,或許又能征集到幾萬人馬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