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北蠻尚有些實力,雲浦澤決定不能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準備按照以前齊巍弘的打法,派大軍深入到北原進行一次大掃蕩。
要把北蠻人徹底打痛了,打怕了,才不會再生南下的想法。
經過樹林一戰,二十三萬兵力,陣亡了三萬有餘,另外有三萬的兵力受傷程度比較嚴重。
但剩下的十幾萬兵力,足夠對北原進行一次大掃蕩了。
敵人在潰退,而將士們士氣正旺,乘勝追擊剛剛好。
把傷兵留下後,雲浦澤不單自己帶兵出擊,勒馬川和扼北城的守軍也盡出,爭取能擴大戰果。
此時北州的情況還沒傳到青州,辛安琦正在栢都積極備戰。
原先,辛安琦就開始為撤退鹽興做好準備的。
後來,越想越不甘。身為青州的將士,都沒聽說過未戰先逃的。
大魏隻有戰死的將軍,沒有逃跑的將軍。
兩位親王當時沒有逃生的機會嗎?
其實就算有逃生的機會,身為大魏的主將,第一時間都不會做出這種選擇的。
辛安琦明白魏顧城希望他活著,畢竟大魏死的將領夠多了。
可他知道,真的聽從了命令,跑了,自己一定會後悔。
在一段心靈煎熬的日子後,辛安琦還是改變了原來的計劃,決定在栢都與旭日的軍隊決一死戰。
為此,辛安琦親自寫了一封絕筆書,告訴魏顧城,他要違抗聖旨了,來世再做君臣。
辛安琦也向城裏的守軍發布了最新的通告,凡是不想守城的,無論是將士還是百姓,都可以提前撤離,絕不阻攔。
城裏的百姓看到通告後,紛紛收拾東西準備撤離。
他們知道,栢都這一戰必定是凶險萬分的。
大魏在青州西線的防禦力量就剩栢都這裏了,旭日的大軍必然不會放過這一股殘餘的力量。
雙方都會進入到殘酷的攻防當中,直到隻有一方能存活。
大戰之中,難免會傷及無辜,一不小心就嘎在當場了。
反正這次打的都是自己人,換了誰來主政這個地方,隻要有口飯吃就行。
況且,無論是大魏還是旭日,對待地方的百姓還不算太差,跟誰還不是跟。
陳涵煦和辛安琦兩人站在城牆上,目送著那些百姓逃亡的景象。
“將軍,你真的是寬廣仁厚!”
“此戰本來就與城中的百姓無關,把他們牽扯進來,隻會增加多一些無辜的生命。對了,將士們有什麽異動沒?他們其中是不是有人選擇了離開?”
“將軍,你也太小看我們這些將士了。主將選擇死戰,我們又怎麽會選擇做逃兵?我們青州子弟就沒有做逃兵的先例,說出去會被天下人恥笑的。”
辛安琦聽完之後,心裏雖然感到很欣慰,可腦中閃過一個念頭,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自己究竟是對了,還是錯了?
辛安琦無法評價自己的行為,既然選擇了就不要左顧右盼了。
與此同時,趙櫚超向莊子棟請求,自己帶領一支兵馬向栢都方向進行支援。
說是支援,而趙櫚超實際上是想在旭日在擊敗栢都的守軍後,從他們背後進行偷襲,一舉解決掉青州西線殘餘的軍事力量。
栢都的大魏守軍應該是固守不了多久的,會被旭日最後攻下。
到了那個時候,大魏在青州西線所有的力量都會消耗殆盡。
接下來,就是旭日和千羽的戰爭了。
那就不要等到對方恢複元氣的時候再戰,就是趁他們實力削弱之時,捅他們一刀。
莊子棟告訴趙櫚超,魏顧城有傳信給千羽,說是會讓栢都的守軍撤到鹽興,讓他再等等看。
可趙櫚超判斷栢都的守軍可能會選擇留下來死守,因為他們要是想撤早就撤了。
軍情司從栢都傳來的情報,主將辛安琦在有秩序的驅散城中的百姓,還允許手下的士兵脫離軍營。
從種種的跡象來看,整個栢都的守軍似乎都沒有撤離的意願。
莊子棟知道這些情況,他也搞不懂辛安琦是怎麽想的。
按理來說,魏顧城的命令就相當於是聖旨,下麵的將士應該不會抗旨不遵。
隻是,莊子棟把他代入到辛安琦的位置去想了想,換作是自己,好像也做不出未戰而逃的抉擇。
他瞬間就明白了辛安琦的意圖,也懂得這是身為青州人的驕傲。
沒錯,天下各州,就算青州子弟最為好戰,也是特別驕傲的性格。
或者說,內心中帶有點堅毅不屈,不會輕易服輸,敢跟敵人較勁。
就算是木千羽,性格是三人中偏弱的一個,也是夠膽親臨戰場,與大榆的狼騎兵開戰的主。
這種性格是天生的,想改確實有點難。
莊子棟無奈歎了口氣,看來辛安琦真的是要違抗魏顧成的聖旨了。
他也猜到了趙櫚超的想法,是借機一次性解決了青州西線的問題。
趙櫚超這個想法不算大膽,也不算新奇,是大多數將領都會這樣子想。
旭日的將領同樣會想到,或許會提前做些防備措施。
不過,莊子棟分析了一下祖宏愷作戰風格。他這個人極具攻擊性,麾下的軍隊受到他的影響,都是猛衝猛打的。
以祖宏愷的性格,根本就不會怕後麵有人去偷襲他。
在盛州的時候,就連是嶽山都差點難以跟他抗衡,能與嶽山匹敵的對手。
趙櫚超沒跟對方交過手,隻知道對方實力很強。
不過,趙櫚超有足夠的信心去戰勝對方。
夏丘這裏有五萬的將士的從林州那邊過來的,有豐富的叢林山地作戰的經驗。
青州子弟的單兵素質是非常不錯,可是青州的精銳就隻有魏顧城手上那支才是。
栢都那支也不錯,但作戰經驗少了些。
祖宏愷麾下的那些青州將士,有不少是新征集上來的,戰場經曆還不多,像樣的大戰都沒有。
真的要比的話,夏丘那五萬將士遠不是祖宏愷和辛安琦手下那些青州子弟能比的。
這就是趙櫚超最大的信心來源,況且這支將士已經更換了軍監所配備過來的最新武器裝備。
莊子棟思考一陣子,還是同意了趙櫚超的計劃,就利用這次栢都之戰,一次性解決青州西線的問題。
要把北蠻人徹底打痛了,打怕了,才不會再生南下的想法。
經過樹林一戰,二十三萬兵力,陣亡了三萬有餘,另外有三萬的兵力受傷程度比較嚴重。
但剩下的十幾萬兵力,足夠對北原進行一次大掃蕩了。
敵人在潰退,而將士們士氣正旺,乘勝追擊剛剛好。
把傷兵留下後,雲浦澤不單自己帶兵出擊,勒馬川和扼北城的守軍也盡出,爭取能擴大戰果。
此時北州的情況還沒傳到青州,辛安琦正在栢都積極備戰。
原先,辛安琦就開始為撤退鹽興做好準備的。
後來,越想越不甘。身為青州的將士,都沒聽說過未戰先逃的。
大魏隻有戰死的將軍,沒有逃跑的將軍。
兩位親王當時沒有逃生的機會嗎?
其實就算有逃生的機會,身為大魏的主將,第一時間都不會做出這種選擇的。
辛安琦明白魏顧城希望他活著,畢竟大魏死的將領夠多了。
可他知道,真的聽從了命令,跑了,自己一定會後悔。
在一段心靈煎熬的日子後,辛安琦還是改變了原來的計劃,決定在栢都與旭日的軍隊決一死戰。
為此,辛安琦親自寫了一封絕筆書,告訴魏顧城,他要違抗聖旨了,來世再做君臣。
辛安琦也向城裏的守軍發布了最新的通告,凡是不想守城的,無論是將士還是百姓,都可以提前撤離,絕不阻攔。
城裏的百姓看到通告後,紛紛收拾東西準備撤離。
他們知道,栢都這一戰必定是凶險萬分的。
大魏在青州西線的防禦力量就剩栢都這裏了,旭日的大軍必然不會放過這一股殘餘的力量。
雙方都會進入到殘酷的攻防當中,直到隻有一方能存活。
大戰之中,難免會傷及無辜,一不小心就嘎在當場了。
反正這次打的都是自己人,換了誰來主政這個地方,隻要有口飯吃就行。
況且,無論是大魏還是旭日,對待地方的百姓還不算太差,跟誰還不是跟。
陳涵煦和辛安琦兩人站在城牆上,目送著那些百姓逃亡的景象。
“將軍,你真的是寬廣仁厚!”
“此戰本來就與城中的百姓無關,把他們牽扯進來,隻會增加多一些無辜的生命。對了,將士們有什麽異動沒?他們其中是不是有人選擇了離開?”
“將軍,你也太小看我們這些將士了。主將選擇死戰,我們又怎麽會選擇做逃兵?我們青州子弟就沒有做逃兵的先例,說出去會被天下人恥笑的。”
辛安琦聽完之後,心裏雖然感到很欣慰,可腦中閃過一個念頭,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自己究竟是對了,還是錯了?
辛安琦無法評價自己的行為,既然選擇了就不要左顧右盼了。
與此同時,趙櫚超向莊子棟請求,自己帶領一支兵馬向栢都方向進行支援。
說是支援,而趙櫚超實際上是想在旭日在擊敗栢都的守軍後,從他們背後進行偷襲,一舉解決掉青州西線殘餘的軍事力量。
栢都的大魏守軍應該是固守不了多久的,會被旭日最後攻下。
到了那個時候,大魏在青州西線所有的力量都會消耗殆盡。
接下來,就是旭日和千羽的戰爭了。
那就不要等到對方恢複元氣的時候再戰,就是趁他們實力削弱之時,捅他們一刀。
莊子棟告訴趙櫚超,魏顧城有傳信給千羽,說是會讓栢都的守軍撤到鹽興,讓他再等等看。
可趙櫚超判斷栢都的守軍可能會選擇留下來死守,因為他們要是想撤早就撤了。
軍情司從栢都傳來的情報,主將辛安琦在有秩序的驅散城中的百姓,還允許手下的士兵脫離軍營。
從種種的跡象來看,整個栢都的守軍似乎都沒有撤離的意願。
莊子棟知道這些情況,他也搞不懂辛安琦是怎麽想的。
按理來說,魏顧城的命令就相當於是聖旨,下麵的將士應該不會抗旨不遵。
隻是,莊子棟把他代入到辛安琦的位置去想了想,換作是自己,好像也做不出未戰而逃的抉擇。
他瞬間就明白了辛安琦的意圖,也懂得這是身為青州人的驕傲。
沒錯,天下各州,就算青州子弟最為好戰,也是特別驕傲的性格。
或者說,內心中帶有點堅毅不屈,不會輕易服輸,敢跟敵人較勁。
就算是木千羽,性格是三人中偏弱的一個,也是夠膽親臨戰場,與大榆的狼騎兵開戰的主。
這種性格是天生的,想改確實有點難。
莊子棟無奈歎了口氣,看來辛安琦真的是要違抗魏顧成的聖旨了。
他也猜到了趙櫚超的想法,是借機一次性解決了青州西線的問題。
趙櫚超這個想法不算大膽,也不算新奇,是大多數將領都會這樣子想。
旭日的將領同樣會想到,或許會提前做些防備措施。
不過,莊子棟分析了一下祖宏愷作戰風格。他這個人極具攻擊性,麾下的軍隊受到他的影響,都是猛衝猛打的。
以祖宏愷的性格,根本就不會怕後麵有人去偷襲他。
在盛州的時候,就連是嶽山都差點難以跟他抗衡,能與嶽山匹敵的對手。
趙櫚超沒跟對方交過手,隻知道對方實力很強。
不過,趙櫚超有足夠的信心去戰勝對方。
夏丘這裏有五萬的將士的從林州那邊過來的,有豐富的叢林山地作戰的經驗。
青州子弟的單兵素質是非常不錯,可是青州的精銳就隻有魏顧城手上那支才是。
栢都那支也不錯,但作戰經驗少了些。
祖宏愷麾下的那些青州將士,有不少是新征集上來的,戰場經曆還不多,像樣的大戰都沒有。
真的要比的話,夏丘那五萬將士遠不是祖宏愷和辛安琦手下那些青州子弟能比的。
這就是趙櫚超最大的信心來源,況且這支將士已經更換了軍監所配備過來的最新武器裝備。
莊子棟思考一陣子,還是同意了趙櫚超的計劃,就利用這次栢都之戰,一次性解決青州西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