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下各州收完水稻後,統計好第一季水稻的收獲情況,戰爭的氣息開始濃鬱起來。


    大榆王朝經過上下討論,還是暫時停止對外的擴張攻勢,開始把林州的民眾遷移到盛州和望州來,把這兩州打造成牢固的前沿陣地。


    但有一個問題是大榆王朝必須要立刻解決的,那就是土地的分配問題。


    原先大榆王朝實行戰功分配土地製,這對於是林州方麵的民眾來說,這是大大好事。可是盛州和望州的原居民就慘了,自己的土地被占領不說,就算後麵被征召入伍了,分得的戰功少的可憐,那土地分的自然就少了。


    所以現在盛州和望州的土地是被林州十八部落的人占據了大部分,原來的百姓都差不多淪為了林州人的附庸和奴隸。


    大榆王朝的皇帝林星飛根本不想改變這種情況,自己覺得林州人出來打天下就是為了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多的土地。


    天下各州,就林州生活在林中,土地貧瘠,能種植的東西不多,大部分都是靠打獵為生。


    如果不是後來聖天沒了,逃了那麽多人到了林州,為林州帶來了人口和技術,使得林州有了飛速的發展,恐怕就沒今天占領盛州和望州的能力。


    盛州人和望州人好日子過的太久了,也是該時候讓林州人過上一些好日子了。


    當然林星飛也不會把盛州和望州的百姓壓榨的太厲害,以後還是要靠他們種植糧食和參與戰爭的。


    大榆王朝鼓勵大家與林州十八部的人通婚,隻要成為林州人,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生存資源。


    林星飛想讓其他人認同林州的文化,改變他們的習俗和生活習慣。


    旭日王朝無論從朝堂還是到民間,都沒有發出要對哪裏發動戰爭,詭異得很。


    浩陽王朝的沈重海也是搞不懂自己的哥哥定親王在想什麽,與自己腦海中的哥哥的風格一點都不像。


    按照定親王的脾性,早就打過河來了,哪會像現在按兵不動,隔岸觀火。


    金州和東州除了邊境有些摩擦外,基本都沒有大的動靜,雙方都非常默契。


    在大家以為會安生一些日子之時,在中州的柴羽飛給定親王去了一封密信。


    定親王收到柴羽飛的密信時,稍稍有點疑惑,想著是不是中州方麵出現了什麽問題。


    不過,打開密信細讀一番後。定親王開始對這位中州州牧有了新的看法,原來自己把對方小看了。


    柴羽飛在密信裏麵介紹了自己計劃,準備派人佯攻靠近金州的滄瀾城,然後自己帶領五千輕騎由水師運送進入到盛州的最西邊,至於後續的行動方案不便透露,成功後再細報。


    定親王雖然搞不懂柴羽飛這樣子做的目的是什麽,但被他大膽的行為所驚到。


    一支五千人的輕騎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就連攻城都做不到,除非有內應?就算被攻下了城池,可又守不住,打下來有什麽用呢?


    以前隻聽說過柴羽飛在望州的政績還不錯,沒聽過他軍事上有什麽建樹。


    這樣子潛入盛州會不會太過冒進了,到時候被敵人切斷了退路,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定親王考慮到,不想朝廷白白失去這麽一位出色的州牧,決定不批準這次行動。


    可剛想回複否定的書信時,定親王停頓了一下,不知道為什麽,感覺這柴羽飛能成事,就改變了主意讓他冒險一次。


    為了柴羽飛這冒險的行為,定親王決定讓中州的水師和其他的大軍對盛州發起猛烈的攻擊,給敵人造成嚴重的錯覺。


    柴羽飛收到定親王的批準後,終於是鬆了一口氣。自己這樣子做當然不是衝動,據自己收到盛州方麵的消息,如果讓大榆王朝長期以往的經營下去,盛州的百姓會慢慢歸附於林州,到時候朝廷想收回都很難了。


    朝廷長期對盛州沒有任何動作,所有的人都會覺得朝廷已經完全失去對盛州收回的能力,一但造成這樣的事實,旭日真的就無力回天了。


    朝廷上下,能動的幾乎就剩自己了。身為中州的州牧,大家的第一感覺就是不會打仗,隻能是個父母官而已。


    柴羽飛不禁想起了當年與父親經營盛州的時候,與當時的武帝展開對戰的情景。


    父親教會了自己很多東西,無論是怎麽治理地方還是如何用兵方麵,都有涉獵。


    柴羽飛這次行動不是攻城,也不是進行掠奪,而是進行一種強有力的威懾。


    不久後,旭日朝廷正式對盛州發起了進攻,水師猛烈攻擊了盛州的東邊,搞的滄瀾城的守軍緊張不已。


    林星飛被旭日搞的有點懵,想不到放棄了對東州的攻勢,轉過頭來打自己。


    林星飛命令林昭翼死守滄瀾城,同時讓安津的黎晉鵬派出兩萬士兵去支援,不過擔心旭日是聲東擊西,打滄瀾是假,打安津是真,並沒有大幅度的調動盛州的軍隊。


    旭日這一動,讓其它勢力矚目起來。尤其是浩陽,沈重海猜測這是不是旭日發的煙霧彈,讓東州方麵放鬆警惕。


    因為滄瀾城也靠近金州,嚇的金州方麵加強了岸邊的防禦力量,生怕旭日一不小心跑到金州這裏來,再和青州雙麵夾擊,不死都脫層皮。


    當所有的注意力被轉移後,柴羽飛帶著五千輕騎渡過了淩江到達了盛州的岸邊。


    其實這盛州,柴羽飛比誰都熟,畢竟這是他長大的地方。


    柴羽飛帶著軍隊直撲倉古山脈,然後在倉古山脈的地方放了一把火。


    由於長時間的幹燥不下雨,倉古山脈的山林一瞬間就別點燃了。驚天的大火迅速蔓延,一直竄到了林州境內。


    柴羽飛得手後帶人潛伏到倉山城外,隻要等到他們大開城門出去救火,或者出去報信,就殺進城去,隻有一個任務燒毀裏麵的倉庫。


    倉山城是林州出盛州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中轉站,裏麵儲備的物資不少。


    果然不出柴羽飛所料,倉山城的人被倉古山脈的大火吸引住了,派出了大量的人手。


    柴羽飛抓準機會,一路衝殺進去,裏麵的人都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柴羽飛他們殺進去了。


    柴羽飛等人就衝著目標殺過去,把倉庫燒了之後就跑,一點眷戀都沒有。


    完成任務後,柴羽飛等人一刻都不停留,直接到達岸邊讓水師送他們回去。


    柴羽飛得手後,旭日就停止了進攻,這時候傻子都知道倉古山脈和倉山城是誰下的黑手了。


    林星飛氣到差點吐血了,倉山城被毀了那麽多物資,更可氣的是倉古山脈的那把火禍及到了林州。


    林州的人都覺得要完了,這火要把林州都要燒完了。


    可惜天不絕林州,上天來了一場暴雨,終於是把火給熄滅了。


    柴羽飛知道後,並不覺得可惜。其實自己那樣子做,有點傷天和了,隻是這個操作好像跟某個縣令學的。


    其它各方勢力是被旭日這一操作給嚇住了,覺得有點太殘忍。可仔細想想,好像從開戰到現在,大家都不怎麽光彩,偷襲,屠殺沒少幹,比起旭日也幹淨不了多少。


    旭日的這次行動,讓大家重新認識了這中州州牧,這叫柴羽飛的是個狠人。大家分析了一下旭日朝廷,發現狠人不少,就連地方官都能有如此膽識。


    這一把火是把各方勢力整抑鬱了,旭日怎麽隨隨便便就能拿出一個人才,往後的仗怎麽打。


    旭日的皇帝沈新宇和定親王都沒想到柴羽飛來了這麽一下,大大提高了大家的士氣。


    盛州的百姓感觸的最深的,覺得朝廷有隨時打過來的可能。


    經柴羽飛這一折騰,各方勢力的邊境防禦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加強,誰知道這位仁兄什麽時候給自己來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開荒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回家種番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回家種番薯並收藏穿越從開荒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