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東江府已經完成了春耕工作,接下來的是山城的建設和桑基魚塘的挖掘工作。
木千羽想到最近都在忙於民生的工作,軍事方麵的事情也要抓緊一些,不要等到這裏發展起來了,給人抄了老窩。
想想都讓木千羽氣憤不已,奮鬥那麽多年,給逼到不斷南逃,一退再退。
在世道巨變的時候,根本無還手之力,隻扛了一陣子就被人攆到了這東江平原來。
這種無力感令木千羽心裏非常不舒服,心裏不斷冒出要抗爭的念頭。
在現代的時候,無數次幻想自己如果回到了戰爭年代,自己一定會為保衛自己的國家堅決抵抗侵略者,犧牲自己在所不惜。
結果到了這裏,幻想破滅,殘酷的現實讓自己不得不清醒麵對。
不過,木千羽不想坐以待斃,更不想在這裏苟活一世。無論是自己,還是溫史禮和莊子棟等等,他們的親人分散在各州,大家都希望與親人有重聚那天。
東江府絕對不會是偏安一隅的軍事割據勢力,遲早有一天要跟林州人掰掰手腕。
木千羽跟溫史禮打過招呼後,帶人從東江平原向南歸出發,準備與莊子棟商量一下軍事方麵的事情,尤其是對戰備物資的儲備情況和武器升級的事情。
武器裝備的研發基地放在了新開鄉。新開鄉地形更加廣闊,離衛城和蘆葦蕩也近,可以及時為前線提供武器裝備。
木千羽找到莊子棟,谘詢一下現有的武器裝備有哪些。
木千羽這些年一直都忙於民生的事情,軍事方麵的事情算是比較少的。除了參加鎮壓暴亂和平時的安全警戒外,南歸都沒有大的戰爭發生。更何況自己本來就是一個文官,治安問題才是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至於軍事方麵,要上到知府和駐軍那一塊才接觸得到。
隻是南歸有點特別,朝廷前後允許了上百和上千的駐軍存在。就算是這樣子,管理軍事方麵的事情都是由湯昌傑和梁卓遠去完成,木千羽管大方向和後勤方麵。
南歸的軍隊隻參與對內的安全維穩的工作,沒有對外作戰的責任。所以就沒有什麽大型攻擊性武器,比如說弓弩,投石車等。
東江府現有的武器裝備是從川澗府搬運出來的,有弓弩,但沒有投石車,也沒有雲梯。
川澗府原來的城防營士兵滿額人數是一千,佩劍是一千把,盾牌是五百,弓箭有一千把,箭羽兩千支。軍用的弓弩就是電視上出現過的弩車,可以發射大型的鐵箭那種。弩車有六輛,一輛每次能發射三支箭,不能連發,有點費力。
後來經過抵抗消耗了一部分武器裝備,箭羽隻剩五百支了,大型的鐵箭也隻能夠再射一輪。
南歸原來的軍備,有六百士兵去參加北原戰爭了,剩下的兩百千山營士兵和兩百梟衛,加上朝廷獎勵過的兩千支箭羽。
千山營的裝備就剩四百把佩劍,兩百塊盾牌,一千支箭羽。
不過之前從天溪河、洛水河和陽山河裏都能撈到一些武器裝備。
加上衛商弘帶來的武器裝備,以及後麵從天下錢莊購買的鐵料,才勉強裝備了擴張的五千人的千山營士兵。
千月營的士兵,身上穿的都是藤甲,盾牌也是藤牌,隻有手上的刀是鐵的。可是千月營裏的兩千人中有一半人是沒有佩刀的,隻能用竹槍來代替。
千星營的武器裝備都是山族和水族人自己自給自足的,東江府都沒能力為他們提供。
整個東江府目前用的最多武器是竹槍,木棍,嚴重缺乏鐵料製作武器裝備。
為了發展東江平原的種植業,幾乎挪用了所有的鐵料去製作各種農具和建城的工具等等。
東江府最大的任務是保證幾萬人的生存問題,解決這個大問題後才有餘力支持到軍事上來。
可這種情況要改善才行,要不被發現了,所有的一切都會灰飛煙滅。
木千羽這次來南歸就是要找莊子棟商量,盡可能利用手上的現有條件創造更多可能。
木千羽思考過,缺鐵料,影響最大的是近距離攻擊的武器,當然弓箭這些也有影響。
因此,木千羽想從遠程武器方麵下手,利用大量的遠程武器來彌補近戰武器的短缺。
木千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投石車。旭日裝備的投石車是比較原始和落後的,結構複雜,射程又短。
木千羽記得宋朝時期的那種遠程投石車,移動方便,射程又遠,自己的想法的把投石車改成這樣子的。
木千羽玩過一款經典的攻城遊戲,裏麵就有各種攻城武器,後來自己也在網上去了解過這些投石車的構造。
令自己最興奮的是,在遊戲裏用那種遠程的投石車,把火球投到敵方的城池中去,破壞力超強。
成吉思汗鐵木真最喜歡的就是這種遠程投石車,每次攻城都會用這種投石車給敵方城池瘋狂發射好幾輪才發起衝鋒。
木千羽覺得把這種投石車弄出來,然後配上高粱酒和魚油這些燃料,就可以重現鐵木真當年攻城的震撼場麵。
弓弩方麵進行改造。既然可以發射鐵箭,那能不能發生竹子和木頭做的箭。
如果發射的力度足夠大的情況下,不要求威力如鐵箭那樣,隻要保證能射死人就行。要是弩車足夠多,一起使用的威力還是有的。
木千羽在倉庫裏麵發現了以前留下來的鱷魚皮,有很多。這些用來做靴子,做皮甲也未嚐不可。
木千羽把藍商君找來,根據的自己要求開始畫出投石車、弩車和靴子的樣式圖。
經過不斷修改後得到了草圖,然後木千羽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莊子棟。
莊子棟看後覺得可行,並補充要加緊製造多一點船隻,利用這裏水網密布的地理環境,可以給敵人出其不意的攻擊。
木千羽突然想到了,可以學習一下歐洲維京人的那種船隻,小而快捷,十分適合這裏的環境。
大的戰船暫時沒有這個條件,而且製造起來非常複雜和非常耗時間,得不償失。
木千羽和莊子棟商量過後,就開始吩咐下去製造這些武器裝備。
木千羽想到最近都在忙於民生的工作,軍事方麵的事情也要抓緊一些,不要等到這裏發展起來了,給人抄了老窩。
想想都讓木千羽氣憤不已,奮鬥那麽多年,給逼到不斷南逃,一退再退。
在世道巨變的時候,根本無還手之力,隻扛了一陣子就被人攆到了這東江平原來。
這種無力感令木千羽心裏非常不舒服,心裏不斷冒出要抗爭的念頭。
在現代的時候,無數次幻想自己如果回到了戰爭年代,自己一定會為保衛自己的國家堅決抵抗侵略者,犧牲自己在所不惜。
結果到了這裏,幻想破滅,殘酷的現實讓自己不得不清醒麵對。
不過,木千羽不想坐以待斃,更不想在這裏苟活一世。無論是自己,還是溫史禮和莊子棟等等,他們的親人分散在各州,大家都希望與親人有重聚那天。
東江府絕對不會是偏安一隅的軍事割據勢力,遲早有一天要跟林州人掰掰手腕。
木千羽跟溫史禮打過招呼後,帶人從東江平原向南歸出發,準備與莊子棟商量一下軍事方麵的事情,尤其是對戰備物資的儲備情況和武器升級的事情。
武器裝備的研發基地放在了新開鄉。新開鄉地形更加廣闊,離衛城和蘆葦蕩也近,可以及時為前線提供武器裝備。
木千羽找到莊子棟,谘詢一下現有的武器裝備有哪些。
木千羽這些年一直都忙於民生的事情,軍事方麵的事情算是比較少的。除了參加鎮壓暴亂和平時的安全警戒外,南歸都沒有大的戰爭發生。更何況自己本來就是一個文官,治安問題才是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至於軍事方麵,要上到知府和駐軍那一塊才接觸得到。
隻是南歸有點特別,朝廷前後允許了上百和上千的駐軍存在。就算是這樣子,管理軍事方麵的事情都是由湯昌傑和梁卓遠去完成,木千羽管大方向和後勤方麵。
南歸的軍隊隻參與對內的安全維穩的工作,沒有對外作戰的責任。所以就沒有什麽大型攻擊性武器,比如說弓弩,投石車等。
東江府現有的武器裝備是從川澗府搬運出來的,有弓弩,但沒有投石車,也沒有雲梯。
川澗府原來的城防營士兵滿額人數是一千,佩劍是一千把,盾牌是五百,弓箭有一千把,箭羽兩千支。軍用的弓弩就是電視上出現過的弩車,可以發射大型的鐵箭那種。弩車有六輛,一輛每次能發射三支箭,不能連發,有點費力。
後來經過抵抗消耗了一部分武器裝備,箭羽隻剩五百支了,大型的鐵箭也隻能夠再射一輪。
南歸原來的軍備,有六百士兵去參加北原戰爭了,剩下的兩百千山營士兵和兩百梟衛,加上朝廷獎勵過的兩千支箭羽。
千山營的裝備就剩四百把佩劍,兩百塊盾牌,一千支箭羽。
不過之前從天溪河、洛水河和陽山河裏都能撈到一些武器裝備。
加上衛商弘帶來的武器裝備,以及後麵從天下錢莊購買的鐵料,才勉強裝備了擴張的五千人的千山營士兵。
千月營的士兵,身上穿的都是藤甲,盾牌也是藤牌,隻有手上的刀是鐵的。可是千月營裏的兩千人中有一半人是沒有佩刀的,隻能用竹槍來代替。
千星營的武器裝備都是山族和水族人自己自給自足的,東江府都沒能力為他們提供。
整個東江府目前用的最多武器是竹槍,木棍,嚴重缺乏鐵料製作武器裝備。
為了發展東江平原的種植業,幾乎挪用了所有的鐵料去製作各種農具和建城的工具等等。
東江府最大的任務是保證幾萬人的生存問題,解決這個大問題後才有餘力支持到軍事上來。
可這種情況要改善才行,要不被發現了,所有的一切都會灰飛煙滅。
木千羽這次來南歸就是要找莊子棟商量,盡可能利用手上的現有條件創造更多可能。
木千羽思考過,缺鐵料,影響最大的是近距離攻擊的武器,當然弓箭這些也有影響。
因此,木千羽想從遠程武器方麵下手,利用大量的遠程武器來彌補近戰武器的短缺。
木千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投石車。旭日裝備的投石車是比較原始和落後的,結構複雜,射程又短。
木千羽記得宋朝時期的那種遠程投石車,移動方便,射程又遠,自己的想法的把投石車改成這樣子的。
木千羽玩過一款經典的攻城遊戲,裏麵就有各種攻城武器,後來自己也在網上去了解過這些投石車的構造。
令自己最興奮的是,在遊戲裏用那種遠程的投石車,把火球投到敵方的城池中去,破壞力超強。
成吉思汗鐵木真最喜歡的就是這種遠程投石車,每次攻城都會用這種投石車給敵方城池瘋狂發射好幾輪才發起衝鋒。
木千羽覺得把這種投石車弄出來,然後配上高粱酒和魚油這些燃料,就可以重現鐵木真當年攻城的震撼場麵。
弓弩方麵進行改造。既然可以發射鐵箭,那能不能發生竹子和木頭做的箭。
如果發射的力度足夠大的情況下,不要求威力如鐵箭那樣,隻要保證能射死人就行。要是弩車足夠多,一起使用的威力還是有的。
木千羽在倉庫裏麵發現了以前留下來的鱷魚皮,有很多。這些用來做靴子,做皮甲也未嚐不可。
木千羽把藍商君找來,根據的自己要求開始畫出投石車、弩車和靴子的樣式圖。
經過不斷修改後得到了草圖,然後木千羽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莊子棟。
莊子棟看後覺得可行,並補充要加緊製造多一點船隻,利用這裏水網密布的地理環境,可以給敵人出其不意的攻擊。
木千羽突然想到了,可以學習一下歐洲維京人的那種船隻,小而快捷,十分適合這裏的環境。
大的戰船暫時沒有這個條件,而且製造起來非常複雜和非常耗時間,得不償失。
木千羽和莊子棟商量過後,就開始吩咐下去製造這些武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