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千羽以為楊天師到來後就會問自己關於那白澤神明的事情,完全不是,仿佛都沒有這件事情。
楊天師表示會在南歸這裏長住一段時間,希望能讓他幫忙做點什麽,用來填補他在這裏的住宿和夥食費用。
這樣的大神,連皇帝都請不動的人,哪敢收他的錢。要是被當今陛下知道了,會被罵成什麽樣子,估計都會氣到直接派梟衛把自己拉出去打一頓了。
可木千羽是領教過南陵人的性格,非常固執。一旦決定的事情,十頭牛都拉不動那種。
可南歸這裏有什麽適合天師做的?要不建一座道觀,讓楊天師在這裏傳道?反正南歸至今都沒有一座正式的道觀,連個道士都沒有。正好道教的超級大神在這裏,順便培養一批道士,以後紅白事都可以找他們來主持。
楊天師聽了木千羽建議當場否決了,表示培養道士不在他的管理範圍,五行教內部有專人培養新人的,還用不上天師出馬,而且天師是不隨便收徒弟的。
草率了,木千羽覺得自己思考問題過於簡單了,甚至有點愚蠢了。可有什麽工作既體麵又能適合天師的?
突然,木千羽靈光一現,弱弱問道:“楊天師您可否願意教教孩子們讀書?”
在南歸,先生絕對是有地位又體麵,教書育人是一件偉大的事業,相信楊天師不會拒絕的。
果然,楊天師答應了。
木千羽說道:“楊天師是這樣子的,南歸這裏開辦了官學和民學,民學我老師在教,官學是由我兼顧的,目前是非常吃力的。我的意思是讓您代勞一下,暫時代替一下我教一下官學,是否可行?”
木千羽是非常忐忑的,怕楊天師會排斥教官學,認為那些是官家子弟,就不想教了。
楊天師聽了之後非常直爽的答應了,一點排斥感都沒有。木千羽把自己的疑惑告訴了楊天師,問他為什麽教官學。
楊天師就說了一句話:“難道官家的子弟就不是這個天下的百姓了嗎?”
木千羽本想說這些子弟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家的孩子,而是官員的孩子啊,但又想了想,楊天師的意思是不是天下的孩子在他眼裏都是一樣的,沒有階級之分?
住宿的地方安排在官學學堂那邊,可以方便教學。不過還是會派人加強周邊的安全警戒,還有避免大家去騷擾到學堂的正常教學。
楊天師在這裏長住的信息,不單是南歸這裏知道了,消息傳到了柴羽飛和京師的梟衛府。
柴羽飛千等萬等,都不見楊天師的到來,誰知道一不留神已經跑到了南歸縣了,真的是神出鬼沒。
按楊天師這般的做法,是告訴別人,不要去打擾他。
柴羽飛原先還想親自陪同楊天師去南歸的,如今計劃落空,心裏總歸有點遺憾。
既然楊天師不想被打擾,那自己就不去了。
隨即柴羽飛下令,把楊天師到達南歸縣的消息封鎖起來,除了相關人員知道外,一律不能外傳。讓沿途各府縣取消接待楊天師的準備,以免造成鋪張浪費,也防止有官員鑽空子,打著接待天師的旗號,亂花朝廷的錢。
梟衛府收到消息後立刻稟報了皇帝,皇帝叮囑梟衛府,讓南歸的梟衛不要輕易打擾到這位天師,楊天師想去哪都不能阻攔,更不能有任何閃失,出了什麽問題負責人可以自裁了。
朱哲海說道:“陛下,可是楊天師隻是暫時代替一下木千羽作為官學的先生。朝廷規定,官學的老師是不能輕易離開的,楊天師這樣的情況是不是不符合規矩了?”
沈新宇回道:“這沒事,朕直接下一道旨意,允許楊天師可以這樣子做。其實就算沒有朕這道旨意,朕相信天下沒任何人會指責楊天師的做法的。”
朱哲海想想也是,如果被朝中大臣知道這件事,恐怕一致請求陛下修改法令都有可能,也隻有楊天師有這份特殊了。
梁卓遠收到梟衛府下來的命令,緊張萬分,這可是內部下達最高級別的命令了。
這件事難辦,派梟衛貼身保護,太過顯眼了,也會惹楊天師不喜。不派,上級肯定覺得自己工作沒做到位。
這道命令簡直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那唯有讓梟衛扮成普通老百姓安排在楊天師周圍布防吧,就算被看出來了,也沒辦法的了。
七月一號正式開學了,官學的子弟不提有多高興了,知道今年的老師換了楊天師,從自己父母口中就知道這是一位怎麽樣子人物。
民辦的子弟羨慕死了官學的子弟,感慨同人不同命,連慕文韜都想跑去官學那邊做學生了。
木千羽把大家對於楊天師來的反應都看在眼裏,沒想到是這般的狂熱。內心是十分尊重這位天師的,從楊天師口中得知,從五行教到南歸,不單是走路這麽簡單,除了當了衣服去做善事,還沿路乞討。
乞討是楊天師覺得心裏有愧,他覺得蝗災的時候,沒有幫到更多的人,通過乞討與那些流民同甘共苦。
途中,還會找各種零散的工作去做,隻要別人要他,他就去幹。每次乞討和幹活得來的錢,在保證自己溫飽基礎上就會分給那些需要幫助的百姓。
所以為什麽大家都不知道楊天師在哪裏,這也是讓大家等了好長時間不見人影的原因。
這樣子的人,怎能不令人尊重?
更讓木千羽奇怪的是,為什麽楊天師不問神明的事情?他來這裏就不就是為了搞清楚那《南溪夢錄》裏麵的神話嗎?
難道說想通過留在這裏生活一段時間,找出自己的破綻,最後給自己來個絕殺?
木千羽想破頭都想不出來,唯有讓自己忙碌起來,南歸還有太多太多事情等著自己去處理了。
楊天師除了平時的教書,一有空就會跟在木千羽身邊,搞得木千羽都快神經了。
生怕這位天師突然給自己念一道什麽咒語,或者畫一張什麽符給自己驅邪。
後來發現楊天師純粹是好奇而已,每次都是看了又看,還會時不時與人交流。
為了隱藏身份,大家都叫楊天師為楊先生。
大家慢慢習慣木大人身邊跟著楊先生,想見楊先生,就等待木大人什麽時候來。
南歸就出現了一個現象,時不時有人問,木大人什麽時候來。
一開始木千羽還以為大家找他有什麽事情,一問才得知原來大家都隻是想見楊先生而已。
隨著楊天師在這裏生活了一段時間,大家沒有原來那般的狂熱,但依然保持著極大的熱情。
木千羽想到:“楊天師在這裏住習慣了,是不是不想走了?不可能,他想,五行教未必肯啊?對哦,五行教怎麽允許楊天師在外逗留這麽長時間,自己教裏的老大長時間不在真的可以嗎?”
楊天師表示會在南歸這裏長住一段時間,希望能讓他幫忙做點什麽,用來填補他在這裏的住宿和夥食費用。
這樣的大神,連皇帝都請不動的人,哪敢收他的錢。要是被當今陛下知道了,會被罵成什麽樣子,估計都會氣到直接派梟衛把自己拉出去打一頓了。
可木千羽是領教過南陵人的性格,非常固執。一旦決定的事情,十頭牛都拉不動那種。
可南歸這裏有什麽適合天師做的?要不建一座道觀,讓楊天師在這裏傳道?反正南歸至今都沒有一座正式的道觀,連個道士都沒有。正好道教的超級大神在這裏,順便培養一批道士,以後紅白事都可以找他們來主持。
楊天師聽了木千羽建議當場否決了,表示培養道士不在他的管理範圍,五行教內部有專人培養新人的,還用不上天師出馬,而且天師是不隨便收徒弟的。
草率了,木千羽覺得自己思考問題過於簡單了,甚至有點愚蠢了。可有什麽工作既體麵又能適合天師的?
突然,木千羽靈光一現,弱弱問道:“楊天師您可否願意教教孩子們讀書?”
在南歸,先生絕對是有地位又體麵,教書育人是一件偉大的事業,相信楊天師不會拒絕的。
果然,楊天師答應了。
木千羽說道:“楊天師是這樣子的,南歸這裏開辦了官學和民學,民學我老師在教,官學是由我兼顧的,目前是非常吃力的。我的意思是讓您代勞一下,暫時代替一下我教一下官學,是否可行?”
木千羽是非常忐忑的,怕楊天師會排斥教官學,認為那些是官家子弟,就不想教了。
楊天師聽了之後非常直爽的答應了,一點排斥感都沒有。木千羽把自己的疑惑告訴了楊天師,問他為什麽教官學。
楊天師就說了一句話:“難道官家的子弟就不是這個天下的百姓了嗎?”
木千羽本想說這些子弟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家的孩子,而是官員的孩子啊,但又想了想,楊天師的意思是不是天下的孩子在他眼裏都是一樣的,沒有階級之分?
住宿的地方安排在官學學堂那邊,可以方便教學。不過還是會派人加強周邊的安全警戒,還有避免大家去騷擾到學堂的正常教學。
楊天師在這裏長住的信息,不單是南歸這裏知道了,消息傳到了柴羽飛和京師的梟衛府。
柴羽飛千等萬等,都不見楊天師的到來,誰知道一不留神已經跑到了南歸縣了,真的是神出鬼沒。
按楊天師這般的做法,是告訴別人,不要去打擾他。
柴羽飛原先還想親自陪同楊天師去南歸的,如今計劃落空,心裏總歸有點遺憾。
既然楊天師不想被打擾,那自己就不去了。
隨即柴羽飛下令,把楊天師到達南歸縣的消息封鎖起來,除了相關人員知道外,一律不能外傳。讓沿途各府縣取消接待楊天師的準備,以免造成鋪張浪費,也防止有官員鑽空子,打著接待天師的旗號,亂花朝廷的錢。
梟衛府收到消息後立刻稟報了皇帝,皇帝叮囑梟衛府,讓南歸的梟衛不要輕易打擾到這位天師,楊天師想去哪都不能阻攔,更不能有任何閃失,出了什麽問題負責人可以自裁了。
朱哲海說道:“陛下,可是楊天師隻是暫時代替一下木千羽作為官學的先生。朝廷規定,官學的老師是不能輕易離開的,楊天師這樣的情況是不是不符合規矩了?”
沈新宇回道:“這沒事,朕直接下一道旨意,允許楊天師可以這樣子做。其實就算沒有朕這道旨意,朕相信天下沒任何人會指責楊天師的做法的。”
朱哲海想想也是,如果被朝中大臣知道這件事,恐怕一致請求陛下修改法令都有可能,也隻有楊天師有這份特殊了。
梁卓遠收到梟衛府下來的命令,緊張萬分,這可是內部下達最高級別的命令了。
這件事難辦,派梟衛貼身保護,太過顯眼了,也會惹楊天師不喜。不派,上級肯定覺得自己工作沒做到位。
這道命令簡直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那唯有讓梟衛扮成普通老百姓安排在楊天師周圍布防吧,就算被看出來了,也沒辦法的了。
七月一號正式開學了,官學的子弟不提有多高興了,知道今年的老師換了楊天師,從自己父母口中就知道這是一位怎麽樣子人物。
民辦的子弟羨慕死了官學的子弟,感慨同人不同命,連慕文韜都想跑去官學那邊做學生了。
木千羽把大家對於楊天師來的反應都看在眼裏,沒想到是這般的狂熱。內心是十分尊重這位天師的,從楊天師口中得知,從五行教到南歸,不單是走路這麽簡單,除了當了衣服去做善事,還沿路乞討。
乞討是楊天師覺得心裏有愧,他覺得蝗災的時候,沒有幫到更多的人,通過乞討與那些流民同甘共苦。
途中,還會找各種零散的工作去做,隻要別人要他,他就去幹。每次乞討和幹活得來的錢,在保證自己溫飽基礎上就會分給那些需要幫助的百姓。
所以為什麽大家都不知道楊天師在哪裏,這也是讓大家等了好長時間不見人影的原因。
這樣子的人,怎能不令人尊重?
更讓木千羽奇怪的是,為什麽楊天師不問神明的事情?他來這裏就不就是為了搞清楚那《南溪夢錄》裏麵的神話嗎?
難道說想通過留在這裏生活一段時間,找出自己的破綻,最後給自己來個絕殺?
木千羽想破頭都想不出來,唯有讓自己忙碌起來,南歸還有太多太多事情等著自己去處理了。
楊天師除了平時的教書,一有空就會跟在木千羽身邊,搞得木千羽都快神經了。
生怕這位天師突然給自己念一道什麽咒語,或者畫一張什麽符給自己驅邪。
後來發現楊天師純粹是好奇而已,每次都是看了又看,還會時不時與人交流。
為了隱藏身份,大家都叫楊天師為楊先生。
大家慢慢習慣木大人身邊跟著楊先生,想見楊先生,就等待木大人什麽時候來。
南歸就出現了一個現象,時不時有人問,木大人什麽時候來。
一開始木千羽還以為大家找他有什麽事情,一問才得知原來大家都隻是想見楊先生而已。
隨著楊天師在這裏生活了一段時間,大家沒有原來那般的狂熱,但依然保持著極大的熱情。
木千羽想到:“楊天師在這裏住習慣了,是不是不想走了?不可能,他想,五行教未必肯啊?對哦,五行教怎麽允許楊天師在外逗留這麽長時間,自己教裏的老大長時間不在真的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