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十月份,稻穀快成熟了,池塘裏麵的蓮藕也差不多能挖了,兔子在快速增長,明年可以分下去各家各戶養了。
離接收俘虜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木千羽把新開鄉的人,全部召集了回來,集中全部人手去開發落葉穀。
木千羽根據落葉穀的地形做了區域劃分,以河為分界線,分北區和南區。
北區從入穀口沿山而建兵營,倉庫,木千羽養老院子,磨坊,養蜂場,集體宿舍,最後出穀口再建兵營。
出入穀口都建渡口,兵營,派人扼守兩個穀口。集體宿舍靠近養蜂場建廚房,宿舍中間建澡堂,靠近兵營處建化糞池。
從出穀口兵營沿河岸往回走,建雞舍鴨舍和豬圈。其它空地部分開發為農田,閑時可以種菜等,北區的規劃基本是這樣子。
南區從入穀口沿山而建兵營,酒坊,藥坊,醬油坊,廚房,集體宿舍,化糞池,造紙坊,磚窯瓦窯陶窯,最後出穀口建兵營渡口。
從出穀口建雞舍鴨舍和豬圈。其它空地部分和北區規劃的一樣,種植水稻等。
木千羽把落葉穀是初期開發計劃告訴了三位娘子,以後這地方就是自家養老的地方了,要好好開發。
慕淑雲建議取消豬圈雞舍鴨舍,因為前些日子就知道風是從出穀口吹進來的,到時候滿山穀都是糞便的味道,叫人怎麽生活。
木千羽一聽,就知道自己有多傻了,妥妥的化學攻擊,還好是跟自己家娘子先說了,要不肯定被大家笑死,這麽低級的錯誤都能犯。
木千羽思考了一下決定把豬圈這這些放到南區的造紙坊後麵的山上,養走地雞走地鴨。
鑒於風是從出穀口進來的,磚窯瓦窯陶窯的通風口全部通向山上,並且後期工程在三個窯前麵建擋風牆。
木千羽之所以這樣規劃,是按照這地形來思考的。這個山穀,從上往下來開,呈橢圓形,入穀口和出穀口位於橢圓的兩端。規劃中的所有房子,全部都在橢圓形的凹麵。
三個窯受風的影響是整個穀恰好是最小的,放在其它位置都不合適,而且三個窯是必須要建的,總不能從陽平這裏運下去,浪費太多時間了,本來時間就緊。
這次燒磚的泥土,木千羽打算從醬油坊後麵挖取,在那裏準備挖一個山洞從來,這個山洞是用來做冰窖的。
前期規劃,第一步建三個窯,第二步建集體宿舍,第三步是倉庫和兵營。完成第一步才有足夠的材料建其它建築,要趕在俘虜到來之前完成集體宿舍,第三步如果來不及完善,就建小一點的。
木千羽把自己的規劃圖畫了出來,不過,酒坊,醬油坊和造紙坊隱藏起來,隻需要讓他們知道這裏這些地方建什麽房子就行,具體功能作用不用知道。
這次開荒幾乎抽調了所有的青壯男子,部分婦女,隻留了少部分人留守陽平。
在此人手基礎下,木千羽親自去到山族和水族,請求他們盡最大的可能抽調人手,一起幫忙去開發落葉穀。
山族族長洛明川和水族祭司依婆婆知道木千羽是沒辦法了,這是自己女婿第一親自懇求自己伸出援手的。
這次三族人加起來有一千多人,經過去年到現在的不斷開荒,大家都有經驗了,分好小組,所有的工作都有序的開展起來。
這是第一次開發落葉穀,有很多的雜草灌木等等,首先要清理這些東西才能開展開荒工作。
一如既往,做好隔火帶,用火攻。十月份大部分的雜草都枯萎了,燒起來一點都不費勁。
有人在放火,有人在河邊準備架建筒車,有人在挖水渠,整個山穀突然有了生氣。
為了節省時間,不用跑來跑去,很多人直接在河邊搭起了竹棚,表示工期完成期間吃住都在這邊了。
可惜人手是有了,還是缺工具,大部分人都沒有鐵工具,隻能做簡易的工具來代替,上級是既想馬跑又不想馬吃草。
以前學曆史,元朝的時候,一條村幾乎是共用一把菜刀,木千羽當時覺得元朝防止漢人造反,已經到了這種極端了嗎?
現在南歸這種情況,比元朝的好很多,至少沒有出現一條村一把菜刀的誇張程度,但這也大大限製了南歸的發展,這就叫真正的有想幹實事的心,卻沒有幹實事的條件。
空有一腔熱情,啥事都幹不了的無奈心情。木千羽以前隻是在紙上讀出了辛棄疾的無奈,可實際情況根本體會不到,離的太遠了。
現在輪到自己為官一方了,才真正知道事事艱辛,還好自己的願望不大,隻願自己管轄的地方的百姓吃飽穿暖就行,要不肯定憋屈死的心都有。什麽報國無門,壯誌未酬輪番在自己身上上演,哪受得了。
木千羽也想通過這次三族人合作開發落葉穀,加強大家的團結與合作,尤其是蠻族到來是一個很大的變數,如果出現什麽突發狀況,三族人聯合起來的力量是很大的,不相信在自己的地頭還搞不定這些俘虜,讓他們反了天不成。
另外一個原因是,山族和水族之前的聯姻,相當於把風險嫁接給了自己,讓自己接了這麽大的一個雷,不讓他們出點力,都對不起自己,總不能讓他們把自己當猴耍了吧。
在開發的過程中,出現了一點小意外,出穀口的地方居然爬上了幾條鱷魚,當時把大家都嚇懵了,應該說把山族和水族人嚇傻了,因為他們隻知道有鱷魚,見過鱷魚肉,可真正活的鱷魚沒見過。
木千羽他們一下子就反應過來,立馬把鱷魚給捕殺掉,嶽山建議留一條,圈養起來,到時候用來震懾蠻族。木千羽看到山族和水族的反應,覺得是個好主意。隻不過有點好奇是,這兩族在這裏生活這麽長時間了,真的一次都沒碰到過鱷魚嗎?
後麵他們解釋木千羽的三夫人依景秀的上一任丈夫就是要到落葉穀這邊意外身亡的,從此再也沒人敢踏足這邊了。
不是,木千羽是問他們的祖先應該有到過這邊吧,他們表示不知道,可能有,但這麽久了又沒記載,經過這些年的瘧疾殘害,寨裏的老人也走了很多,不記得也很正常。
算了,這些年久已遠的事情不考究了,知道也沒用,還是顧好眼前的事情吧。
想不到的是,通過三族人的努力,短短一個月,集體宿舍,兵營和倉庫都基本建好了,真的是人多力量大啊。
木千羽發現南歸這裏的人基本都是成熟的工匠了,建房子啥的都不成問題了,連自己這個半吊子也學的有模有樣了。
水稻要收割了,蓮藕要挖了,玉米要收了,田裏的魚也要抓了。木千羽讓大家返回各家準備豐收,落葉穀以後的開發就要交給那些蠻族了,不能光養她們不幹活的,純浪費糧食的事堅決不幹。
木千羽看到落葉穀這個自己以後養老的地方在慢慢成型。
離接收俘虜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木千羽把新開鄉的人,全部召集了回來,集中全部人手去開發落葉穀。
木千羽根據落葉穀的地形做了區域劃分,以河為分界線,分北區和南區。
北區從入穀口沿山而建兵營,倉庫,木千羽養老院子,磨坊,養蜂場,集體宿舍,最後出穀口再建兵營。
出入穀口都建渡口,兵營,派人扼守兩個穀口。集體宿舍靠近養蜂場建廚房,宿舍中間建澡堂,靠近兵營處建化糞池。
從出穀口兵營沿河岸往回走,建雞舍鴨舍和豬圈。其它空地部分開發為農田,閑時可以種菜等,北區的規劃基本是這樣子。
南區從入穀口沿山而建兵營,酒坊,藥坊,醬油坊,廚房,集體宿舍,化糞池,造紙坊,磚窯瓦窯陶窯,最後出穀口建兵營渡口。
從出穀口建雞舍鴨舍和豬圈。其它空地部分和北區規劃的一樣,種植水稻等。
木千羽把落葉穀是初期開發計劃告訴了三位娘子,以後這地方就是自家養老的地方了,要好好開發。
慕淑雲建議取消豬圈雞舍鴨舍,因為前些日子就知道風是從出穀口吹進來的,到時候滿山穀都是糞便的味道,叫人怎麽生活。
木千羽一聽,就知道自己有多傻了,妥妥的化學攻擊,還好是跟自己家娘子先說了,要不肯定被大家笑死,這麽低級的錯誤都能犯。
木千羽思考了一下決定把豬圈這這些放到南區的造紙坊後麵的山上,養走地雞走地鴨。
鑒於風是從出穀口進來的,磚窯瓦窯陶窯的通風口全部通向山上,並且後期工程在三個窯前麵建擋風牆。
木千羽之所以這樣規劃,是按照這地形來思考的。這個山穀,從上往下來開,呈橢圓形,入穀口和出穀口位於橢圓的兩端。規劃中的所有房子,全部都在橢圓形的凹麵。
三個窯受風的影響是整個穀恰好是最小的,放在其它位置都不合適,而且三個窯是必須要建的,總不能從陽平這裏運下去,浪費太多時間了,本來時間就緊。
這次燒磚的泥土,木千羽打算從醬油坊後麵挖取,在那裏準備挖一個山洞從來,這個山洞是用來做冰窖的。
前期規劃,第一步建三個窯,第二步建集體宿舍,第三步是倉庫和兵營。完成第一步才有足夠的材料建其它建築,要趕在俘虜到來之前完成集體宿舍,第三步如果來不及完善,就建小一點的。
木千羽把自己的規劃圖畫了出來,不過,酒坊,醬油坊和造紙坊隱藏起來,隻需要讓他們知道這裏這些地方建什麽房子就行,具體功能作用不用知道。
這次開荒幾乎抽調了所有的青壯男子,部分婦女,隻留了少部分人留守陽平。
在此人手基礎下,木千羽親自去到山族和水族,請求他們盡最大的可能抽調人手,一起幫忙去開發落葉穀。
山族族長洛明川和水族祭司依婆婆知道木千羽是沒辦法了,這是自己女婿第一親自懇求自己伸出援手的。
這次三族人加起來有一千多人,經過去年到現在的不斷開荒,大家都有經驗了,分好小組,所有的工作都有序的開展起來。
這是第一次開發落葉穀,有很多的雜草灌木等等,首先要清理這些東西才能開展開荒工作。
一如既往,做好隔火帶,用火攻。十月份大部分的雜草都枯萎了,燒起來一點都不費勁。
有人在放火,有人在河邊準備架建筒車,有人在挖水渠,整個山穀突然有了生氣。
為了節省時間,不用跑來跑去,很多人直接在河邊搭起了竹棚,表示工期完成期間吃住都在這邊了。
可惜人手是有了,還是缺工具,大部分人都沒有鐵工具,隻能做簡易的工具來代替,上級是既想馬跑又不想馬吃草。
以前學曆史,元朝的時候,一條村幾乎是共用一把菜刀,木千羽當時覺得元朝防止漢人造反,已經到了這種極端了嗎?
現在南歸這種情況,比元朝的好很多,至少沒有出現一條村一把菜刀的誇張程度,但這也大大限製了南歸的發展,這就叫真正的有想幹實事的心,卻沒有幹實事的條件。
空有一腔熱情,啥事都幹不了的無奈心情。木千羽以前隻是在紙上讀出了辛棄疾的無奈,可實際情況根本體會不到,離的太遠了。
現在輪到自己為官一方了,才真正知道事事艱辛,還好自己的願望不大,隻願自己管轄的地方的百姓吃飽穿暖就行,要不肯定憋屈死的心都有。什麽報國無門,壯誌未酬輪番在自己身上上演,哪受得了。
木千羽也想通過這次三族人合作開發落葉穀,加強大家的團結與合作,尤其是蠻族到來是一個很大的變數,如果出現什麽突發狀況,三族人聯合起來的力量是很大的,不相信在自己的地頭還搞不定這些俘虜,讓他們反了天不成。
另外一個原因是,山族和水族之前的聯姻,相當於把風險嫁接給了自己,讓自己接了這麽大的一個雷,不讓他們出點力,都對不起自己,總不能讓他們把自己當猴耍了吧。
在開發的過程中,出現了一點小意外,出穀口的地方居然爬上了幾條鱷魚,當時把大家都嚇懵了,應該說把山族和水族人嚇傻了,因為他們隻知道有鱷魚,見過鱷魚肉,可真正活的鱷魚沒見過。
木千羽他們一下子就反應過來,立馬把鱷魚給捕殺掉,嶽山建議留一條,圈養起來,到時候用來震懾蠻族。木千羽看到山族和水族的反應,覺得是個好主意。隻不過有點好奇是,這兩族在這裏生活這麽長時間了,真的一次都沒碰到過鱷魚嗎?
後麵他們解釋木千羽的三夫人依景秀的上一任丈夫就是要到落葉穀這邊意外身亡的,從此再也沒人敢踏足這邊了。
不是,木千羽是問他們的祖先應該有到過這邊吧,他們表示不知道,可能有,但這麽久了又沒記載,經過這些年的瘧疾殘害,寨裏的老人也走了很多,不記得也很正常。
算了,這些年久已遠的事情不考究了,知道也沒用,還是顧好眼前的事情吧。
想不到的是,通過三族人的努力,短短一個月,集體宿舍,兵營和倉庫都基本建好了,真的是人多力量大啊。
木千羽發現南歸這裏的人基本都是成熟的工匠了,建房子啥的都不成問題了,連自己這個半吊子也學的有模有樣了。
水稻要收割了,蓮藕要挖了,玉米要收了,田裏的魚也要抓了。木千羽讓大家返回各家準備豐收,落葉穀以後的開發就要交給那些蠻族了,不能光養她們不幹活的,純浪費糧食的事堅決不幹。
木千羽看到落葉穀這個自己以後養老的地方在慢慢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