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發展中的人類社會


    自古以來,地球上出現過的動物數不勝數。但群體數量再大,頂多叫做族群,能稱為“社會”的隻有人類了。


    人類社會,是全部社會關係的總和,人類活動範圍,由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構成的整體,具有一定的結構與功能,按照一定規律而運動變化。


    在漢語中,“社“指古時祭地神之所,“會“是眾人之聚合。“社“與“會“聯用,最早見於北宋理學家程頤所說的“鄉民為社會“,意為眾人會合、結為社團。英語、法語、德語的單詞裏,都有“結合“之意,19世紀80年代初,日本學者譯為“社會“,意即人類社會。


    人類社會是整個自然界的一個特殊部分,是在自然界發展一定階段上隨著人類的產生而出現的。


    人類社會的形成主要不是人的生理組織與機製進化的生物學過程,而是以勞動為基礎的人類共同活動和相互交往等社會關係形成的過程。人類的直接祖先曾經是一種群居動物,它們在嚴酷的大自然麵前不得不以群體的聯合力量和集體活動來彌補個體能力的不足。


    人類祖先的群體關係的社會本能,是從猿進化到人的最重要的杠杆之一。同勞動的發展相適應,這種群體關係越來越廣泛和密切,終於隨著人類的出現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關係。


    人類的社會關係和猿類的群體關係、人類社會和動物社會,存在著發生學上的淵源關係,在活動方式上也有某些相似之處。但二者具有本質的區別:


    生存方式不同。包括從昆蟲到猿類的許多動物的群居習性,是一種盲目的、無意識的本能現象,是在動物有機體適應個體生存和物種延續需要的過程中長期進化的自然結果。人類所結成的社會則以新的謀生方式,以有意識、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動,即以勞動為基礎。人類的一切社會關係都是直接或間接適應勞動生產的需要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勞動是使人類和動物區別開來的第一個曆史行動,也是人類社會不同於“動物社會“的根本標誌。人類所特有的生存方式,決定人類社會所具有的人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內容、形式、性質、特點都與“動物社會“有著根本的不同。


    延續方式不同。動物的世代延續,是通過種性遺傳實現的。在自然條件相對穩定的條件下,動物的本能行為是很少發生變化的。人類社會的世代延續,是通過積累起的遺傳,即社會性繼承實現的。人類的每一代人都不是簡單地重複前一代人的活動,而是在繼承前一代人的勞動成果,繼承現實的生產力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社會關係,繼承以語言文字等形式存在的文化知識成果的基礎上,進行新的創造活動,從而使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提高,使社會生活、社會關係不斷豐富和發展。


    運動規律不同。某些動物群體在覓食、防禦、棲息和遷徙中具有的“分工“和“協作“等“社會行為“,都是受適應環境、生存競爭等自然規律支配的純粹生物現象。人類社會是本質上不同於生物有機體和生物群體的社會有機體,它除遵循自然規律外,還有它自身特有的不同於自然規律的社會規律,如生產方式發展規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規律,等等。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雖然都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但它們的內容不同,其實現的形式也不同。自然規律表現於無意識的自然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社會規律則是通過有意識有目的的人的活動來實現。


    社會和人不僅在起源上是同步的,而且在人類社會形成之後仍然並且永遠處於不可分割的聯係之中。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人的存在是社會的前提,沒有一個個現實的人的存在,也就沒有社會。


    人是社會的主體,一切社會活動都是人的活動,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人是無所不在的。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存在,體現在人的活動之中。離開人去認識和研究社會,不僅沒有意義,而且是根本不可能的。


    人總是社會的人。人類社會是每個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基地和環境,它規定著人的現實的存在和本質。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係,離開人類社會就無法理解現實的活動著的人。因而,人類社會不是抽象的單個人的機械相加,而是由處於現實活動中、現實關係中的社會的人形成的相互聯係和相互作用的有機係統。人和社會的有機統一,是從總體上正確把握人類社會的一個基本觀點。離開這一基本觀點既無法理解人,也無法理解人類社會。


    人類社會具有複雜的結構。主要包含著:個人關係、群體關係和社會製度三個不同層次:


    1由人的勞動生產活動形成的人同自然界的關係,實現著社會與自然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構成為生產力係統;


    2在勞動生產活動中形成的人和人的聯係,使生產力獲得具體的社會形式,構成生產關係體係;


    3以生產關係為社會的基礎而派生出的其他各種社會關係,建立起由政治法律製度和設施以及政治法律觀點、各門社會科學、道德、哲學、藝術、宗教等意識形態組成的龐大的上層建築係統。具體劃分為5個層次:


    1生產力的狀況;


    2被生產力所製約的經濟關係;


    3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生長起來的社會政治製度;


    4一部分由經濟直接決定的,一部分由生長在經濟上的全部社會政治製度所決定的社會中的人的心理;


    5反映這種心理特性的各種思想體係。


    每個基本係統中都包括由各種要素構成的更具體的組織和係統。同時,還有由特定的社會關係或紐帶聯結起來的人群共同體,如氏族、部落、家庭、民族等等。


    這些人群共同體,不能簡單劃入生產力、生產關係或上層建築中的任何一領域。像家庭和民族這類人群共同體,既體現一定的物質的、經濟的關係,又體現一定的心理的、思想的關係。此外,社會中還有與各基本領域相聯係的各種社會現象,如教育、語言等。


    把統一的社會機體分解為不同社會生活基本領域,隻是對社會結構的一般考察,而現實存在的具體社會結構,是一個複雜的動態係統。隨著曆史的發展,社會的聯係越來越廣泛和密切,社會的結構越來越複雜和豐富。社會結構的複雜性要求人們,對於各種社會現象隻有將它擺在社會體係的整體聯係中,才能確切地把握它。


    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農業發明以前,人類社會的發展動力主要來自自然界的威脅;農業發明後,以土地為根據的競爭關係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


    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輪廓: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自然曆史過程。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在人們的活動中形成的,是人們社會活動的規律,它的實現和發揮作用離不開人們的社會活動,特別是離不開人們自覺創造曆史的活動。人們的意識,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係、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人們的實踐能力及其所達到的結果,取決於他們所處的社會曆史條件,歸根到底取決於生產力水平及其社會形式。人類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矛盾體係,其中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社會的基本矛盾,它在階級社會中表現為階級矛盾、階級鬥爭。


    由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形成人類社會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經曆著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它的初級階段)這五種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基本輪廓。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裏成熟以前,是不會出現的。不同社會經濟製度有不同的價值標準。每個曆史時代都有自己的特殊規律,因而不同曆史時代有不同的曆史規律。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於生產什麽,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麽勞動資料生產。


    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與多樣性


    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既是統一的過程,又實現於複雜多樣的形式和過程之中。這種統一性和多樣性的統一,表現在:


    1依次更替的五種典型的社會形態並不排斥具體發展過程中的過渡性。曆史上前後相續的兩種社會形態之間,例如在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之間、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之間,就存在過家庭奴隸製、隸農製這類兼有兩種社會經濟製度特征的過渡形態。此外,由於各種複雜的國際和國內條件,還有一些不同於五種典型社會的特殊形態,象近代中國那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就屬於這一類。


    2五種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是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的基本途徑,但在一定曆史條件下,某些地區和民族可以越過這一發展序列中的一個甚至幾個階段。例如,在西羅馬帝國廢墟上興起的封建社會的影響下,歐洲原來的一些原始部落就跨過奴隸製階段直接建立封建國家。中國未經過典型的資本主義階段而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同時,中國境內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分別從封建製、奴隸製甚至原始部落的社會狀態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3屬於同一類社會形態的各個國家和民族,它們之間既有本質上的共同性,又有各自的具體特點。同樣是資本主義社會,都以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製為基礎,但在意大利、法國、英國、美國等國之間就有許多不同之處。


    4人類社會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有時還會出現曆史的倒退。例如資產階級革命中出現的封建勢力複辟,就是一種倒退。但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是不可阻擋的。


    曆史潮流滾滾向前,勢不可擋。


    相信最終:先進總會取代落後,光明總會照亮黑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滴水的遇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79AgKu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79AgKu並收藏一滴水的遇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