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他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除鳥類外已經全部滅絕。
雖然恐龍化石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千萬年,但直到19世紀,人們才知道地球上曾經有這麽奇特的動物存在過。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是一位名叫吉迪昂·曼特爾的英國醫師,而創立“恐龍’’的這一名詞的是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歐文爵士用拉丁文給它們創造了一個名稱,這個拉丁文由兩個詞根組成,前麵的詞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後麵的詞根意思就是“蜥蜴”。從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這一大類彼此有一定的親緣關係、但是卻表現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動物的統稱。中國把這個拉丁名翻譯成了“恐龍”。
東方譯名這種語境裏的“龍”特指該希臘語蜥蜴家族,如主龍、暴龍、異齒龍、梁龍、霸王龍、翼龍、三角龍等。就像“壁虎”的虎字是轉用性質。
侏羅紀是恐龍的鼎盛時期,在三疊紀出現並開始發展的恐龍已迅速成為地球的統治者。各類恐龍濟濟一堂,構成一幅千姿百態的龍的世界。當時除了陸上的身體巨大的迷惑龍、梁龍、腕龍等,水中的魚龍和飛行的翼龍等也大量發展和進化。
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部分非鳥恐龍的寫照。
主要的草食性脊椎動物有原龍腳類和鳥盤目恐龍,以及類似哺乳類的小型爬行類。但晚期,巨大的蜥腳類恐龍占了優勢。這些動物可以同時吃到高與低處的植物;龍腳類主要靠吞下的石頭來磨碎食物。
大型的獸腳類獵食草食性動物;而小型的獸腳類,如腔骨龍類和細顎龍類等則追捕小型獵物,也可能以腐肉為食。
小型獸腳類有:(三疊紀晚期)虛形龍,(侏羅紀早期)虛形龍、合踝龍、快足龍,(侏羅紀晚期)嗜鳥龍。
大型獸腳類有:(侏羅紀早期)雙冠龍、三疊中國龍、時代龍、單脊龍、斑龍、冰脊龍,(侏羅紀中期)單脊龍、斑龍、和平中華盜龍、永川龍、中棘龍、皮爾逖龍,(侏羅紀晚期)單脊龍、異特龍、角鼻龍、依潘龍、食蜥王龍、蠻龍。
對於體形龐大的植食性恐龍來說,力量是最重要的要求。他們的腿骨龐大而結實,足以負擔巨大的身體。同時,他們進化出了一種巧妙的構造,減輕了其他骨骼的重量,而不會造成力量的衰減。
那些體形更小的、行動迅速的恐龍則進化出了一種在現代動物身上也可以看到的特點:薄壁長骨。這種骨骼如同一根空心的管子,薄薄的外壁由重型骨骼構成,而骨骼中央則是輕得多的骨髓。行動迅速的植食性恐龍,如橡樹龍,就有這種薄壁長骨。可以假定這種骨骼是為了減輕重量,從而在逃離天敵時獲得更快的速度。
恐龍整體而言的體型很大。以恐龍作為標準來看,蜥腳下目是其中的巨無霸。在漫長的恐龍時代,即使是體型最小的蜥腳類恐龍也要比他們棲息地內的其他動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腳類則比任何出現在地表的動物都要大出幾個等級。
大部分的恐龍要比大型蜥腳類恐龍小得多。現有的證據表明,恐龍的平均大小在三疊紀、早侏羅紀、晚侏羅紀和白堊紀都不斷變化。大部分獸腳類恐龍的體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間,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動物則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間。恐龍的體重估計值,大多介於1到10噸之間。倫敦國立自然曆史博物館的一個研究指出恐龍的體重平均值約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的哺乳類體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間。
從現有的狀況較好的骨架來看,最高和最重的恐龍是長頸巨龍(原名布氏腕龍)。長頸巨龍的化石在1907年至1912年間發現於坦桑尼亞。從多具大小相近的個體所組合而成的骨架模型,現正展示於柏林洪堡博物館,該模型高12米,長22.5米,預期活體的重量在30到60噸之間。最長的恐龍是27米長的梁龍,是在1907年發現於美國懷俄明州,現展示於賓州匹茲堡的卡內基自然曆史博物館。
恐龍與其他爬行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他們的站立姿態和行進方式,恐龍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態,其四肢構建在其軀體的正下方位置。這樣的架構比其他各類的爬行動物(如鱷類,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為有利。根據恐龍腰帶的構造特征不同,可以劃分為兩大類:蜥臀目、鳥臀目。二者間的區別主要在於其腰帶結構。
大部分的蜥臀目恐龍都具有往前突出的恥骨,而鳥臀目恐龍的每根恥骨都向後傾斜。除臀部結構不同外,兩類恐龍在生活及行為特征上也不同。蜥臀目恐龍包括以四肢行走的草食性蜥腳類恐龍,以及幾乎用兩肢行走的肉食性獸腳類恐龍。
蜥臀目的腰帶從側麵看是三射型,恥骨在腸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則向後延伸,這樣的結構與蜥蜴相似。
鳥臀目的腰帶,腸骨前後都大大擴張,恥骨前側有一個大的前恥骨突,伸在腸骨的下方,後側更是大大延伸與坐骨平行伸向腸骨前下方。因此,骨盆從側麵看是四射型(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區別)。
蜥腳形類主要生活在晚三疊世至白堊紀,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大型的素食恐龍。頭小,脖子長,尾巴長,牙齒成小匙狀。蜥腳亞目的著名代表有產於中國四川、甘肅晚侏羅紀由19節頸椎組成的脖子長度約等於體長的一半的馬門溪龍,世界上已知體形最大的陸地動物--易碎雙腔龍。
獸腳類生活在晚三疊世至白堊紀。他們大多為肉食性,兩足行走,趾端長有銳利的爪子,頭部很發達,為最聰明的一類。嘴裏長著匕首或小刀一樣的利齒,暴龍是著名代表,其餘如異特龍、南方巨獸龍、棘龍等也頗具名氣。
草食性恐龍能夠吃到的植物受限於它們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龍為了吃到高處的植物葉子,會用後肢站立。肉食性恐龍以草食性恐龍和其他動物為食。各種恐龍不同的覓食方式也會在它們的牙齒上體現出來。
銳利的牙齒和爪子是肉食類恐龍獵食的武器。暴龍類恐龍會尋找落單的草食性恐龍,因此常常單獨行動。而有些恐龍則會群體行動,鎖定獵物後蜂擁而上,並用腳爪的第二根指頭割開獵物的腹部。
草食性恐龍一般會有一些特殊的“裝備”來對付肉食性恐龍的攻擊,這些裝備有時是堅韌的皮甲、骨棒或骨釘,有時是有力的尾巴。如棒槌龍等。大型草食性恐龍會集體行動,一旦受到威脅,就會集體堅守陣地並反擊。
爬行動物是產卵的,恐龍也應該是這樣。但直到20世紀20年代,一支美國探險隊到蒙古尋找恐龍化石時,才獲得最初的證據。
科學家不隻找到了恐龍的遺骨,還找到了它們留下的巢和巢裏的蛋。這些恐龍都是一種小型的角龍--原角龍。活著時,他的大小就像一隻現代的羊。他的蛋是鵝卵形的,大約寬75厘米,長15厘米,多至30隻,以蛋尖向內,在巢中螺旋狀排列。巢位於沙中的一個窪處,因為原角龍生活在一個多沙的地方。很多雌龍似乎在同一個集中產卵。很偶然,在其中一個巢中,找到了一隻吃蛋恐龍--一偷蛋龍的化石骨骼。看來似乎這隻動物在偷襲這巢時,被沙暴壓死了。自那以後,很多其他種類恐龍的蛋相繼被發現了。
恐龍蛋的直徑通常在10厘米--15厘米之間。在中國河南西峽縣出土的一種恐龍蛋化石,長直徑達30厘米,短直徑12厘米,這在國內是很罕見的。
恐龍蛋屬羊膜卵,其他爬行動物以及雞鴨等產的蛋也是羊膜卵。羊膜卵的外麵包有一層既堅固又耐幹燥的鈣質外殼,殼上有許多小氣孔是供胚眙發育時呼吸空氣用的“窗口”。恐龍蛋殼厚2毫米--7毫米,是世界上最厚的蛋殼。在蛋殼的裏麵,含有一個大卵黃,為胚眙供應養料:個被羊膜包裹的羊膜囊,其中充滿了羊水,胚胎沉漫在羊水中。另外還有一個囊,是存放排泄物用的。
羊膜卵構造精巧、合理,在陸地上不會幹涸、失水,胚胎在裏麵既安全又舒適。與青蛙等兩棲動物的卵相比,條件不知好多少倍。青蛙的卵必須產在水中,一離開水它就不能成活;就是不離開水,成活率也有限。所以青蛙一次要產數十到數千顆卵,以提高成活率。
羊膜的出現是脊椎動物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的飛躍,是動物生殖方麵的一大進步,為他們在陸地上繁殖後代創造了必需的條件。
美國科學家發現,恐龍像鴕鳥與鴿子一樣,采用坐窩孵蛋的方式鵯出後代,這是古生物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發現,這使人類對恐龍的認識又前進了一大步。
世界各地發現的恐龍蛋大約有數千枚之多,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素食恐龍生的。美國紐約自然曆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最近發表報告說,他們與蒙古科學家組成的考古隊在戈壁大沙漠中發現了一處保存異常完好的恐龍化石。這是生活在7000萬年--8000萬年前的一種食肉性恐龍化石,化石清楚地顯示,恐龍死前正在孵蛋。它坐在窩上,窩內有15枚恐龍蛋,它的腿微微彎曲,其前爪叉開並伸向後方,似在護著自己的卵。此情此景,與今天的鴕鳥和子、母雞孵蛋的形式並無兩樣。從化石上看,該恐龍很像今天的鴕鳥,隻是他的尾巴較長而脖子短。
美蒙聯合考察隊成員、紐約自然曆史博物館鳥類學部研究員路易斯·查蓬指出,對鳥類化石及新發現的恐龍化石進行分析研究,並參照已有的文獻及解剖圖可以看出,鳥類與恐龍有許多共同的地方。在戈壁大沙漠中的發現,第一次證實鳥與恐龍在行為上有著共同點,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他們都是自己孵蛋育出後代。
紐約自然曆史博物館與蒙古科學院組成的古生物考察隊,自1990年以來一直在戈壁沙漠裏從事考古發掘。他們是在一處名為烏哈一托爾戈特的地方,發現這一極其珍貴恐龍化石的,該地區已被列為恐龍化石保護區。
雖然恐龍化石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千萬年,但直到19世紀,人們才知道地球上曾經有這麽奇特的動物存在過。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是一位名叫吉迪昂·曼特爾的英國醫師,而創立“恐龍’’的這一名詞的是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歐文爵士用拉丁文給它們創造了一個名稱,這個拉丁文由兩個詞根組成,前麵的詞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後麵的詞根意思就是“蜥蜴”。從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這一大類彼此有一定的親緣關係、但是卻表現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動物的統稱。中國把這個拉丁名翻譯成了“恐龍”。
東方譯名這種語境裏的“龍”特指該希臘語蜥蜴家族,如主龍、暴龍、異齒龍、梁龍、霸王龍、翼龍、三角龍等。就像“壁虎”的虎字是轉用性質。
侏羅紀是恐龍的鼎盛時期,在三疊紀出現並開始發展的恐龍已迅速成為地球的統治者。各類恐龍濟濟一堂,構成一幅千姿百態的龍的世界。當時除了陸上的身體巨大的迷惑龍、梁龍、腕龍等,水中的魚龍和飛行的翼龍等也大量發展和進化。
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部分非鳥恐龍的寫照。
主要的草食性脊椎動物有原龍腳類和鳥盤目恐龍,以及類似哺乳類的小型爬行類。但晚期,巨大的蜥腳類恐龍占了優勢。這些動物可以同時吃到高與低處的植物;龍腳類主要靠吞下的石頭來磨碎食物。
大型的獸腳類獵食草食性動物;而小型的獸腳類,如腔骨龍類和細顎龍類等則追捕小型獵物,也可能以腐肉為食。
小型獸腳類有:(三疊紀晚期)虛形龍,(侏羅紀早期)虛形龍、合踝龍、快足龍,(侏羅紀晚期)嗜鳥龍。
大型獸腳類有:(侏羅紀早期)雙冠龍、三疊中國龍、時代龍、單脊龍、斑龍、冰脊龍,(侏羅紀中期)單脊龍、斑龍、和平中華盜龍、永川龍、中棘龍、皮爾逖龍,(侏羅紀晚期)單脊龍、異特龍、角鼻龍、依潘龍、食蜥王龍、蠻龍。
對於體形龐大的植食性恐龍來說,力量是最重要的要求。他們的腿骨龐大而結實,足以負擔巨大的身體。同時,他們進化出了一種巧妙的構造,減輕了其他骨骼的重量,而不會造成力量的衰減。
那些體形更小的、行動迅速的恐龍則進化出了一種在現代動物身上也可以看到的特點:薄壁長骨。這種骨骼如同一根空心的管子,薄薄的外壁由重型骨骼構成,而骨骼中央則是輕得多的骨髓。行動迅速的植食性恐龍,如橡樹龍,就有這種薄壁長骨。可以假定這種骨骼是為了減輕重量,從而在逃離天敵時獲得更快的速度。
恐龍整體而言的體型很大。以恐龍作為標準來看,蜥腳下目是其中的巨無霸。在漫長的恐龍時代,即使是體型最小的蜥腳類恐龍也要比他們棲息地內的其他動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腳類則比任何出現在地表的動物都要大出幾個等級。
大部分的恐龍要比大型蜥腳類恐龍小得多。現有的證據表明,恐龍的平均大小在三疊紀、早侏羅紀、晚侏羅紀和白堊紀都不斷變化。大部分獸腳類恐龍的體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間,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動物則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間。恐龍的體重估計值,大多介於1到10噸之間。倫敦國立自然曆史博物館的一個研究指出恐龍的體重平均值約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的哺乳類體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間。
從現有的狀況較好的骨架來看,最高和最重的恐龍是長頸巨龍(原名布氏腕龍)。長頸巨龍的化石在1907年至1912年間發現於坦桑尼亞。從多具大小相近的個體所組合而成的骨架模型,現正展示於柏林洪堡博物館,該模型高12米,長22.5米,預期活體的重量在30到60噸之間。最長的恐龍是27米長的梁龍,是在1907年發現於美國懷俄明州,現展示於賓州匹茲堡的卡內基自然曆史博物館。
恐龍與其他爬行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他們的站立姿態和行進方式,恐龍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態,其四肢構建在其軀體的正下方位置。這樣的架構比其他各類的爬行動物(如鱷類,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為有利。根據恐龍腰帶的構造特征不同,可以劃分為兩大類:蜥臀目、鳥臀目。二者間的區別主要在於其腰帶結構。
大部分的蜥臀目恐龍都具有往前突出的恥骨,而鳥臀目恐龍的每根恥骨都向後傾斜。除臀部結構不同外,兩類恐龍在生活及行為特征上也不同。蜥臀目恐龍包括以四肢行走的草食性蜥腳類恐龍,以及幾乎用兩肢行走的肉食性獸腳類恐龍。
蜥臀目的腰帶從側麵看是三射型,恥骨在腸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則向後延伸,這樣的結構與蜥蜴相似。
鳥臀目的腰帶,腸骨前後都大大擴張,恥骨前側有一個大的前恥骨突,伸在腸骨的下方,後側更是大大延伸與坐骨平行伸向腸骨前下方。因此,骨盆從側麵看是四射型(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區別)。
蜥腳形類主要生活在晚三疊世至白堊紀,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大型的素食恐龍。頭小,脖子長,尾巴長,牙齒成小匙狀。蜥腳亞目的著名代表有產於中國四川、甘肅晚侏羅紀由19節頸椎組成的脖子長度約等於體長的一半的馬門溪龍,世界上已知體形最大的陸地動物--易碎雙腔龍。
獸腳類生活在晚三疊世至白堊紀。他們大多為肉食性,兩足行走,趾端長有銳利的爪子,頭部很發達,為最聰明的一類。嘴裏長著匕首或小刀一樣的利齒,暴龍是著名代表,其餘如異特龍、南方巨獸龍、棘龍等也頗具名氣。
草食性恐龍能夠吃到的植物受限於它們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龍為了吃到高處的植物葉子,會用後肢站立。肉食性恐龍以草食性恐龍和其他動物為食。各種恐龍不同的覓食方式也會在它們的牙齒上體現出來。
銳利的牙齒和爪子是肉食類恐龍獵食的武器。暴龍類恐龍會尋找落單的草食性恐龍,因此常常單獨行動。而有些恐龍則會群體行動,鎖定獵物後蜂擁而上,並用腳爪的第二根指頭割開獵物的腹部。
草食性恐龍一般會有一些特殊的“裝備”來對付肉食性恐龍的攻擊,這些裝備有時是堅韌的皮甲、骨棒或骨釘,有時是有力的尾巴。如棒槌龍等。大型草食性恐龍會集體行動,一旦受到威脅,就會集體堅守陣地並反擊。
爬行動物是產卵的,恐龍也應該是這樣。但直到20世紀20年代,一支美國探險隊到蒙古尋找恐龍化石時,才獲得最初的證據。
科學家不隻找到了恐龍的遺骨,還找到了它們留下的巢和巢裏的蛋。這些恐龍都是一種小型的角龍--原角龍。活著時,他的大小就像一隻現代的羊。他的蛋是鵝卵形的,大約寬75厘米,長15厘米,多至30隻,以蛋尖向內,在巢中螺旋狀排列。巢位於沙中的一個窪處,因為原角龍生活在一個多沙的地方。很多雌龍似乎在同一個集中產卵。很偶然,在其中一個巢中,找到了一隻吃蛋恐龍--一偷蛋龍的化石骨骼。看來似乎這隻動物在偷襲這巢時,被沙暴壓死了。自那以後,很多其他種類恐龍的蛋相繼被發現了。
恐龍蛋的直徑通常在10厘米--15厘米之間。在中國河南西峽縣出土的一種恐龍蛋化石,長直徑達30厘米,短直徑12厘米,這在國內是很罕見的。
恐龍蛋屬羊膜卵,其他爬行動物以及雞鴨等產的蛋也是羊膜卵。羊膜卵的外麵包有一層既堅固又耐幹燥的鈣質外殼,殼上有許多小氣孔是供胚眙發育時呼吸空氣用的“窗口”。恐龍蛋殼厚2毫米--7毫米,是世界上最厚的蛋殼。在蛋殼的裏麵,含有一個大卵黃,為胚眙供應養料:個被羊膜包裹的羊膜囊,其中充滿了羊水,胚胎沉漫在羊水中。另外還有一個囊,是存放排泄物用的。
羊膜卵構造精巧、合理,在陸地上不會幹涸、失水,胚胎在裏麵既安全又舒適。與青蛙等兩棲動物的卵相比,條件不知好多少倍。青蛙的卵必須產在水中,一離開水它就不能成活;就是不離開水,成活率也有限。所以青蛙一次要產數十到數千顆卵,以提高成活率。
羊膜的出現是脊椎動物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的飛躍,是動物生殖方麵的一大進步,為他們在陸地上繁殖後代創造了必需的條件。
美國科學家發現,恐龍像鴕鳥與鴿子一樣,采用坐窩孵蛋的方式鵯出後代,這是古生物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發現,這使人類對恐龍的認識又前進了一大步。
世界各地發現的恐龍蛋大約有數千枚之多,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素食恐龍生的。美國紐約自然曆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最近發表報告說,他們與蒙古科學家組成的考古隊在戈壁大沙漠中發現了一處保存異常完好的恐龍化石。這是生活在7000萬年--8000萬年前的一種食肉性恐龍化石,化石清楚地顯示,恐龍死前正在孵蛋。它坐在窩上,窩內有15枚恐龍蛋,它的腿微微彎曲,其前爪叉開並伸向後方,似在護著自己的卵。此情此景,與今天的鴕鳥和子、母雞孵蛋的形式並無兩樣。從化石上看,該恐龍很像今天的鴕鳥,隻是他的尾巴較長而脖子短。
美蒙聯合考察隊成員、紐約自然曆史博物館鳥類學部研究員路易斯·查蓬指出,對鳥類化石及新發現的恐龍化石進行分析研究,並參照已有的文獻及解剖圖可以看出,鳥類與恐龍有許多共同的地方。在戈壁大沙漠中的發現,第一次證實鳥與恐龍在行為上有著共同點,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他們都是自己孵蛋育出後代。
紐約自然曆史博物館與蒙古科學院組成的古生物考察隊,自1990年以來一直在戈壁沙漠裏從事考古發掘。他們是在一處名為烏哈一托爾戈特的地方,發現這一極其珍貴恐龍化石的,該地區已被列為恐龍化石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