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疊紀是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重要的成煤期。


    二疊紀開始於距今約2.99億年,延至2.5億年,共經曆了4500萬年,分早、中、晚三個世。


    1841年英國地質學家在烏拉爾山脈西坡發現一套發育完整,含有化石較多的地層,可以作為二疊紀標準剖麵,並依出露地點卡瑪河上遊的彼爾姆地區命名為permian係。英文permian即源於俄文的音譯,中譯二疊係是根據二分性明顯的德國地方性名稱dyas的意譯而來。德國二疊紀地層可明顯地分為兩部分,下部為紅色砂岩,稱赤底統(陸相),上部為鎂質灰岩,稱鎂灰岩統(海相)。


    二疊紀的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古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加劇,世界範圍內的許多地槽封閉並陸續形成褶皺山係,古板塊間逐漸拚接形成聯合古陸(盤古大陸,又稱泛大陸)。陸地麵積的進一步擴大,海洋範圍的縮小,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促進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預示著生物發展史上一個新時期的到來。


    二疊紀是生物界的重要演化時期。海生無脊椎動物中主要門類仍是筳類、珊瑚、腕足類和菊石,但組成成分發生了重要變化。節肢動物的三葉蟲隻剩下少數代表,腹足類和雙殼類有了新的發展。二疊紀末,四射珊瑚、橫板珊瑚、筳類、三葉蟲全都絕滅;腕足類大大減少,僅存少數類別。


    脊椎動物在二疊紀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魚類中的軟骨魚類和硬骨魚類等有了新發展,軟骨魚類中出現了許多新類型,軟骨硬鱗魚類迅速發展。兩棲類進一步繁盛。爬行動物中的杯龍類在二疊紀有了新發展;中龍類遊泳於河流或湖泊中,以巴西和南非的中龍為代表;盤龍類見於石炭紀晚期和二疊紀早期;獸孔類則是二疊紀中、晚期和三疊紀的似哺乳爬行動物,世界各地皆有發現。


    早二疊世的植物界麵與晚二疊世相似,仍以節蕨、石鬆、真蕨、種子蕨類為主。晚期有較大變化,鱗木類、蘆木類、種子蕨、柯達樹等趨於衰微、滅絕,代之以較耐旱的裸子植物,出現了銀杏、蘇鐵、本內蘇鐵、鬆柏類等裸子植物,開始呈現中生帶的麵貌。


    二疊紀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最重要的有岩鹽、鉀鹽、磷、銅、錳等。


    蒸發岩類主要見於美國西部得克薩斯州、德國的鎂灰岩盆地以及荷蘭、英國、丹麥和波蘭等地。岩鹽多分布於白俄羅斯、俄羅斯。二疊紀的煤,不論質和量均居重要地位,主要產地有西伯利亞中、北部,中國,印度,澳大利亞,南非,津巴布韋和剛果。西半球在此時期無重要煤礦。


    石油和天然氣主要產於美國的俄克拉何馬州和得克薩斯州,俄羅斯的歐洲部分,荷蘭和德國等地。


    磷礦見於美國的蒙大拿州、愛達荷州、懷俄明州等地,俄羅斯烏拉爾山西部,中國東南部的江蘇、浙江和福建等地。


    銅礦見於德國的含銅頁岩層。中國西南地區亦有與玄武岩關係密切的沉積銅礦。


    錳礦見於中國南方陸表海的淺水含錳矽質岩層中。


    二疊紀末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估計地球上有96%的物種滅絕,其中95%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三葉蟲、海蠍以及重要珊瑚類群全部消失。陸棲的單弓類群動物和許多爬行類群也滅絕了。這次大滅絕使得占領海洋近3億年的主要生物從此衰敗並消失,讓位於新生物種類,生態係統也獲得了一次最徹底地更新,為恐龍類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


    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的過程與成因仍在爭議中。根據不同的研究,這次滅絕事件可分為一至三個階段。第一個小型高峰可能因為環境的逐漸改變,原因可能是海平麵改變、海洋缺氧、盤古大陸形成引起的幹旱氣候;而後來的高峰則是迅速、劇烈的,原因可能是撞擊事件、超級火山爆發、或是海平麵驟變,引起甲烷水合物的大量釋放,持續時間約6萬年。


    總結一下這場滅絕事件中的災難因素為:立方千米的碎岩;數萬億立方千米,覆蓋整個陸地的岩漿、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氣體;全球氣溫高達70攝氏度;連下數萬年的酸雨;40萬年的長夜、極低的含氧量,缺氧的海洋、蒸發的海水……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構成了地球發生過的最嚴重災難--西伯利亞暗色岩滅絕事件。


    一次次的滅絕事件是十分慘烈的,然而每次的大滅絕都為下一次生物進化鋪平道路,也是不爭的事實。科學界普遍認為,二疊紀末的大滅絕事件是地球曆史從古生代向中生代轉折的裏程碑。其它各次大滅絕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種類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也沒有使生物演化進程產生如此重大的轉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滴水的遇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79AgKu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79AgKu並收藏一滴水的遇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