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太陽係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係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她經常被稱作世界。
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
地球外部圈層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岩石組成,合稱岩石圈。
地殼是地球的表麵層,也是地球上絕大多數有機生命包括人類生存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場所。地殼實際上是由多組斷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塊體組成的,它的外部呈現出高低起伏的形態,因而地殼的厚度並不均勻。
地殼上層為花崗岩層(岩漿岩),主要由矽-鋁氧化物構成;下層為玄武岩層(岩漿岩),主要由矽-鎂氧化物構成。鑽探結果表明,在深達3公裏以上時,每深入100米溫度升高2.5c,到11公裏深處溫度已達200c。
目前所知地殼岩石的年齡絕大多數小於20多億年,即使是最古老的石頭丹麥格陵蘭的岩石也隻有39億年;而天文學家考證地球大約已有46億年的曆史,這說明地球殼層的岩石並非地球的原始殼層,是以後由地球內部的物質通過火山活動和造山活動構成的。
地殼是地球表麵以下、莫霍麵以上的固體外殼,地震波在其中傳播速度比較均勻。地球厚度變化的規律是:地球大範圍固體表麵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
地殼由90多種元素組成,它們多以化合物的形態存在。氧、矽、鋁、鐵、鈣、鈉、鉀、鎂8種元素的質量占地殼總質量的98.04%。其中氧幾乎占1\/2,矽占1\/4。矽酸鹽類礦物在地殼中分布最廣。
地殼的結構基本上有兩種類型,即陸殼和洋殼。
陸殼具有雙層結構,上部為矽鋁層,下部為矽鎂層。地殼厚度各處不一,平均厚度為35km,高大山係地區的地殼較厚,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地殼厚達65km,亞洲青藏高原某些地方超過70km,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約36km。
洋殼主要為矽鎂層,平均厚度為6km。大洋地殼很薄,例如大西洋南部地殼厚度為12km,北冰洋為10km,有些地方的大洋地殼的厚度隻有5km左右。整個地殼平均厚度約17km。
一般認為,地殼上層由較輕的矽鋁物質組成,叫矽鋁層。大洋底部一般缺少矽鋁層;下層由較重的矽鎂物質組成,稱為矽鎂層。大洋地殼主要由矽鎂層組成。
地幔介於地殼與地核之間,由地殼底部一直延伸到地核的外圍,即介於莫霍麵與古登堡麵之間,又稱中間層。厚度約2865公裏,體積占地球總體積的83%,質量為4030x1024g,占地球質量68.1%,平均密度為4.5g\/cm3,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根據地震波速度變化的情況,將地幔分為上下兩層,上部稱為上地幔,下部為下地幔。一般認為上地幔頂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推測是由於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蛻變放熱,將岩石熔融後造成的,可能是岩漿的發源地。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殼共同組成了岩石圈。下地幔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質呈可塑性固態。
從地殼最下層到100-120km深處,除矽鋁物質外,鐵鎂成分增加,類似橄欖岩,稱為上地幔,又稱橄欖岩帶。下層為柔性物質,呈非晶質狀態,大約是鉻的氧化物和鐵鎳的硫化物,稱為下地幔。地震資料說明,大致在70-150km深處,震波傳播速度減弱,形成低速帶,自此向下直到150km深處的地幔物質呈塑性,可以產生對流,稱為軟流圈。這樣,地幔又可分為上地幔、轉變帶和下地幔三層。了解地幔結構與物質狀態,有助於解釋岩漿活動的能量和物質來源,及地殼變動的內動力。
地核指從地下2898km古登堡麵以下向內到地心,一個半徑為3473km的地球核心部分。體積為固體地球總體積的16%。據推測,地核的密度為9.7~13g\/cm3,質量占地球總質量的31.5%,壓力為1.52~3.75x105mpa,溫度為2860~6000c。
地震波顯示,地核內4640km和5155km處尚存在兩處不連續界麵,因而可進一步劃分為外核(2898~4640km)、過渡層(4640~5155km)和內核(5155~6371km)三部分。外核不能傳播橫波、縱波波速降至8.1~8.9km\/s,認為呈液態;內核可傳播橫波,認為具固態特征,過渡層可傳播橫波,但波速很低,認為具有塑性狀態。一般認為地核主要由鐵和鎳組成,可能還含有矽、硫等其它元素。
地核之所以成為實心因為地心引力在此創造出的壓力是地球表麵壓力的300萬倍。地核是的高溫可以達到華氏度,比太陽表麵溫度高上2000度。地核內的鐵流使物質產生巨大的磁場,可以保護地球免受外來射線的幹擾。
岩石圈其在軟流圈之上,是個剛性的固體圈層,它與軟流圈之間沒有截然的界限。岩石圈包括包括屬於地殼的矽鋁層(花崗岩層)、玄武岩層(矽鎂層)和屬於上地幔最上部的超基性岩層(橄欖岩層),厚約60~120km。岩石圈的基底被認為是板塊的基底,板塊在軟流圈麵上滑移。大多數中源地震均發生於此。
地震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地殼內部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使地殼岩層變形、斷裂、錯動,於是便發生地震。超級地震指的是震波極其強烈的大地震,其發生占總地震7%--21%,破壞程度是原子彈的數倍,所以超級地震影響十分廣泛,也是十分具有破壞力。
地震是地球內部介質局部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的震波,從而在一定範圍內引起地球表層快速振動的現象。地震就像刮風、下雨、閃電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地震約500萬次,大部分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發生地會出現持續性的氣候異常,導致地表內部結構變化。
今天探測器可以遨遊太陽係外層空間,但對人類腳下的地球內部卻鞭長莫及。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鑽孔也不過12公裏,連地殼都沒有穿透。科學家隻能通過研究地震波、地磁波和火山爆發來分析地球內部的秘密。
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
地球外部圈層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岩石組成,合稱岩石圈。
地殼是地球的表麵層,也是地球上絕大多數有機生命包括人類生存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場所。地殼實際上是由多組斷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塊體組成的,它的外部呈現出高低起伏的形態,因而地殼的厚度並不均勻。
地殼上層為花崗岩層(岩漿岩),主要由矽-鋁氧化物構成;下層為玄武岩層(岩漿岩),主要由矽-鎂氧化物構成。鑽探結果表明,在深達3公裏以上時,每深入100米溫度升高2.5c,到11公裏深處溫度已達200c。
目前所知地殼岩石的年齡絕大多數小於20多億年,即使是最古老的石頭丹麥格陵蘭的岩石也隻有39億年;而天文學家考證地球大約已有46億年的曆史,這說明地球殼層的岩石並非地球的原始殼層,是以後由地球內部的物質通過火山活動和造山活動構成的。
地殼是地球表麵以下、莫霍麵以上的固體外殼,地震波在其中傳播速度比較均勻。地球厚度變化的規律是:地球大範圍固體表麵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
地殼由90多種元素組成,它們多以化合物的形態存在。氧、矽、鋁、鐵、鈣、鈉、鉀、鎂8種元素的質量占地殼總質量的98.04%。其中氧幾乎占1\/2,矽占1\/4。矽酸鹽類礦物在地殼中分布最廣。
地殼的結構基本上有兩種類型,即陸殼和洋殼。
陸殼具有雙層結構,上部為矽鋁層,下部為矽鎂層。地殼厚度各處不一,平均厚度為35km,高大山係地區的地殼較厚,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地殼厚達65km,亞洲青藏高原某些地方超過70km,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約36km。
洋殼主要為矽鎂層,平均厚度為6km。大洋地殼很薄,例如大西洋南部地殼厚度為12km,北冰洋為10km,有些地方的大洋地殼的厚度隻有5km左右。整個地殼平均厚度約17km。
一般認為,地殼上層由較輕的矽鋁物質組成,叫矽鋁層。大洋底部一般缺少矽鋁層;下層由較重的矽鎂物質組成,稱為矽鎂層。大洋地殼主要由矽鎂層組成。
地幔介於地殼與地核之間,由地殼底部一直延伸到地核的外圍,即介於莫霍麵與古登堡麵之間,又稱中間層。厚度約2865公裏,體積占地球總體積的83%,質量為4030x1024g,占地球質量68.1%,平均密度為4.5g\/cm3,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根據地震波速度變化的情況,將地幔分為上下兩層,上部稱為上地幔,下部為下地幔。一般認為上地幔頂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推測是由於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蛻變放熱,將岩石熔融後造成的,可能是岩漿的發源地。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殼共同組成了岩石圈。下地幔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質呈可塑性固態。
從地殼最下層到100-120km深處,除矽鋁物質外,鐵鎂成分增加,類似橄欖岩,稱為上地幔,又稱橄欖岩帶。下層為柔性物質,呈非晶質狀態,大約是鉻的氧化物和鐵鎳的硫化物,稱為下地幔。地震資料說明,大致在70-150km深處,震波傳播速度減弱,形成低速帶,自此向下直到150km深處的地幔物質呈塑性,可以產生對流,稱為軟流圈。這樣,地幔又可分為上地幔、轉變帶和下地幔三層。了解地幔結構與物質狀態,有助於解釋岩漿活動的能量和物質來源,及地殼變動的內動力。
地核指從地下2898km古登堡麵以下向內到地心,一個半徑為3473km的地球核心部分。體積為固體地球總體積的16%。據推測,地核的密度為9.7~13g\/cm3,質量占地球總質量的31.5%,壓力為1.52~3.75x105mpa,溫度為2860~6000c。
地震波顯示,地核內4640km和5155km處尚存在兩處不連續界麵,因而可進一步劃分為外核(2898~4640km)、過渡層(4640~5155km)和內核(5155~6371km)三部分。外核不能傳播橫波、縱波波速降至8.1~8.9km\/s,認為呈液態;內核可傳播橫波,認為具固態特征,過渡層可傳播橫波,但波速很低,認為具有塑性狀態。一般認為地核主要由鐵和鎳組成,可能還含有矽、硫等其它元素。
地核之所以成為實心因為地心引力在此創造出的壓力是地球表麵壓力的300萬倍。地核是的高溫可以達到華氏度,比太陽表麵溫度高上2000度。地核內的鐵流使物質產生巨大的磁場,可以保護地球免受外來射線的幹擾。
岩石圈其在軟流圈之上,是個剛性的固體圈層,它與軟流圈之間沒有截然的界限。岩石圈包括包括屬於地殼的矽鋁層(花崗岩層)、玄武岩層(矽鎂層)和屬於上地幔最上部的超基性岩層(橄欖岩層),厚約60~120km。岩石圈的基底被認為是板塊的基底,板塊在軟流圈麵上滑移。大多數中源地震均發生於此。
地震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地殼內部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使地殼岩層變形、斷裂、錯動,於是便發生地震。超級地震指的是震波極其強烈的大地震,其發生占總地震7%--21%,破壞程度是原子彈的數倍,所以超級地震影響十分廣泛,也是十分具有破壞力。
地震是地球內部介質局部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的震波,從而在一定範圍內引起地球表層快速振動的現象。地震就像刮風、下雨、閃電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地震約500萬次,大部分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發生地會出現持續性的氣候異常,導致地表內部結構變化。
今天探測器可以遨遊太陽係外層空間,但對人類腳下的地球內部卻鞭長莫及。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鑽孔也不過12公裏,連地殼都沒有穿透。科學家隻能通過研究地震波、地磁波和火山爆發來分析地球內部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