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紈絝侯府世子vs驕縱小公主10
快穿:炮灰男配要翻身 作者:一個平平無奇的撲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棟前段時間也製作了一批鏡子,隻成功了十幾個。
大一些的鏡子不好製作出來,隻能等工匠技術成熟之後,再試著製作大鏡子。
公主又得了一個新的鏡子,比上次那個大了許多。
鏡子在勳貴家眷中非常的流行,就連三皇子的王妃都過來詢問到哪裏可以購買。
公主送了她一個,樂得她找不著北。
京都有頭有臉的夫人,都有一麵鏡子,她堂堂一個王妃,要是沒有鏡子,那該多丟份。
公主沒有因為三皇子而難為她,已經讓她不勝感激。
......
三年時間很快便過去了,周棟有了一兒一女,公主生的是雙胞胎。
生孩子那一天,周棟在外麵走來走去,公主懷孕的時候,他聽到太醫說是雙胞胎,當場嚇得腿都軟了。
古代的醫療條件太差,生雙胞胎的時候,萬一有點問題,可能就會一失兩命。
為了能保證公主順利生產,周棟在她懷孕期間,每天監督她運動。
並且不讓她吃太多的東西,保證能讓每個胎兒保持在四斤左右。
這樣順產的時候會輕鬆許多,也不會有胎兒過大,生不出來的問題。
“駙馬,生了,公主生了龍鳳胎!”接生嬤嬤第一時間衝出房間向駙馬報喜。
周棟大喜,公主府與侯府的每個下人都獎勵了十兩銀子。
看著在繈褓裏的嬰兒,周棟皺了皺眉頭,這孩子長的也太醜了。
皮膚都皺起來了,像兩個小老頭一樣。
公主慢慢轉醒:“孩子怎麽樣了?抱過來讓我看看。”
嬤嬤抱到公主的身邊,她看著這兩個孩子,臉上露出了與周棟相似的表情。
嬤嬤趕緊安慰道:“公主,剛生下的孩子都是這樣的,長一長就會變好看。”
公主看著揪心,讓嬤嬤將孩子抱走,眼不見為淨。
小孩一個月便長得白白胖胖,兩個明明是龍鳳胎,但長得卻極為相似。
看起來眉眼像周棟多一些,臉型像極了公主。
辦滿月宴的那一天,宮裏也來人了,皇帝與皇後不能出宮,但讓太監傳了旨。
封周棟之女為安陽郡主,周棟之子隻能繼承忠勇侯府的爵位。
如果兩人再有了孩子,可能會分別的。
一般情況下,剛滿月的孩子是不能封為郡主的,可周棟為皇室貢獻過大。
這幾年,他將大鏡子製作出來,一舉替代琉璃成了奢侈品。
皇帝的內庫的銀子堆得滿滿的,花起來也不心疼。
他嫌窗戶的紙影響光照,更是製作出來了玻璃,給每個窗戶都安裝上,光照更好,住起來也比較舒服。
......
一場大雪過後,皇帝不知道什麽原因,受了涼,一直好不了。
周棟總感覺有些不對勁,按照道理,宮內太醫這麽多,皇帝應該早好了。
拖拖遝遝這麽長時間,身體還沒有痊愈,他猜想可能是皇帝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朝堂的局勢也越發風險,就連周棟也能感覺到風雨欲來。
皇上不上朝,讓三皇子與太子一起監國。
這讓三皇子覺得有希望,蹦噠的越來越歡。
太子倍感壓力,行事越來越謹慎。
朝堂的一件大事,將現有的平衡打破。
冀州幹旱,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地。
皇帝降旨,由三皇子去賑災,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曆朝曆代,賑災都不是一件美差,對於貪官來講,這是撈油水的好機會。
可對於三皇子來說,是做出成績的好機會,他相信隻要能將這件事情做的漂亮,皇帝看到他的能力,肯定會記在心裏。
等到太子被廢,那他肯定是下一任太子的最佳人選。
一想到這裏,三皇子的幹勁更足了,帶著手下的謀士商量賑災的方案。
希望能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讓災民們能對他這個三皇子感恩戴德。
各地已經調撥好糧食,紛紛趕赴災區,救災如救火,一刻也不能耽擱。
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三皇子按照謀士給出的方案,對下級官員做了布置。
正當他覺得一切順利的時候,不知道從哪裏湧出一群難民,竟然造反了,將縣令殺害。
此事讓朝野震驚,沒想到朝廷派三皇子賑災後,竟然還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皇帝更是氣得吐血,昏迷了兩天才醒了過來。
醒來之後的第一件事情,更是怒斥三皇子賑災不力,竟然讓流民發生暴動。
讓他連夜回京都,然後再另派官員前往賑災。
“太子,你覺得何人去賑災較為妥當?”皇帝看著跪在下邊的太子,開口問道。
太子這兩天也忙得焦頭爛額,雖然隻是一小股流民作亂,但他擔心其它地方也會有人響應,到時候控製不住,隻能出動軍隊來朝廷鎮壓,到那個時候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了。
一般情況下,百姓隻要能吃上飯,不被餓死,都不會發生暴亂。
可這次卻有些邪乎,朝廷撥給三皇子的糧食格外的富裕,救災之後還能剩下一些。
可這麽寬裕的糧食,竟然沒能發到百姓的手上,這中間的種種,讓太子不敢再想下去。
“兒臣認為還應該選擇一個懂人情事幫的人過去,賑災並不是一個人就能解決,還需要全體官員上下一心,才能將糧食送到百姓的手裏。”
皇帝點了點頭,對於太子的回答他很滿意。
當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能識人用人,三皇子就是不會用人,選擇了不合適的人來賑災,才釀下如此大禍。
就算三皇子是他的兒子,回京之後,也會有一番懲罰。
不過在賑災的人選上,還需要仔細考量,這次不能再發生與上次一樣的事情。
......
沒幾天,周棟便接到旨意,讓他與太子一同賑災。
此次賑災非同小可,為了能安穩災民的心,特意派出太子這個儲君。
周棟接旨的時候,愣了許多,這麽重要的事情,皇帝怎麽會讓他過去。
世人誰不知道忠勇侯世子隻懂得做生意,而不懂得治國之道。
這次皇帝可是將他往火坑裏推,要是賑災出了紕漏,那他回京都後肯定會受到懲罰。
倘若這次賑災成功,那他以後的好日子就會結束。
大一些的鏡子不好製作出來,隻能等工匠技術成熟之後,再試著製作大鏡子。
公主又得了一個新的鏡子,比上次那個大了許多。
鏡子在勳貴家眷中非常的流行,就連三皇子的王妃都過來詢問到哪裏可以購買。
公主送了她一個,樂得她找不著北。
京都有頭有臉的夫人,都有一麵鏡子,她堂堂一個王妃,要是沒有鏡子,那該多丟份。
公主沒有因為三皇子而難為她,已經讓她不勝感激。
......
三年時間很快便過去了,周棟有了一兒一女,公主生的是雙胞胎。
生孩子那一天,周棟在外麵走來走去,公主懷孕的時候,他聽到太醫說是雙胞胎,當場嚇得腿都軟了。
古代的醫療條件太差,生雙胞胎的時候,萬一有點問題,可能就會一失兩命。
為了能保證公主順利生產,周棟在她懷孕期間,每天監督她運動。
並且不讓她吃太多的東西,保證能讓每個胎兒保持在四斤左右。
這樣順產的時候會輕鬆許多,也不會有胎兒過大,生不出來的問題。
“駙馬,生了,公主生了龍鳳胎!”接生嬤嬤第一時間衝出房間向駙馬報喜。
周棟大喜,公主府與侯府的每個下人都獎勵了十兩銀子。
看著在繈褓裏的嬰兒,周棟皺了皺眉頭,這孩子長的也太醜了。
皮膚都皺起來了,像兩個小老頭一樣。
公主慢慢轉醒:“孩子怎麽樣了?抱過來讓我看看。”
嬤嬤抱到公主的身邊,她看著這兩個孩子,臉上露出了與周棟相似的表情。
嬤嬤趕緊安慰道:“公主,剛生下的孩子都是這樣的,長一長就會變好看。”
公主看著揪心,讓嬤嬤將孩子抱走,眼不見為淨。
小孩一個月便長得白白胖胖,兩個明明是龍鳳胎,但長得卻極為相似。
看起來眉眼像周棟多一些,臉型像極了公主。
辦滿月宴的那一天,宮裏也來人了,皇帝與皇後不能出宮,但讓太監傳了旨。
封周棟之女為安陽郡主,周棟之子隻能繼承忠勇侯府的爵位。
如果兩人再有了孩子,可能會分別的。
一般情況下,剛滿月的孩子是不能封為郡主的,可周棟為皇室貢獻過大。
這幾年,他將大鏡子製作出來,一舉替代琉璃成了奢侈品。
皇帝的內庫的銀子堆得滿滿的,花起來也不心疼。
他嫌窗戶的紙影響光照,更是製作出來了玻璃,給每個窗戶都安裝上,光照更好,住起來也比較舒服。
......
一場大雪過後,皇帝不知道什麽原因,受了涼,一直好不了。
周棟總感覺有些不對勁,按照道理,宮內太醫這麽多,皇帝應該早好了。
拖拖遝遝這麽長時間,身體還沒有痊愈,他猜想可能是皇帝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朝堂的局勢也越發風險,就連周棟也能感覺到風雨欲來。
皇上不上朝,讓三皇子與太子一起監國。
這讓三皇子覺得有希望,蹦噠的越來越歡。
太子倍感壓力,行事越來越謹慎。
朝堂的一件大事,將現有的平衡打破。
冀州幹旱,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地。
皇帝降旨,由三皇子去賑災,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曆朝曆代,賑災都不是一件美差,對於貪官來講,這是撈油水的好機會。
可對於三皇子來說,是做出成績的好機會,他相信隻要能將這件事情做的漂亮,皇帝看到他的能力,肯定會記在心裏。
等到太子被廢,那他肯定是下一任太子的最佳人選。
一想到這裏,三皇子的幹勁更足了,帶著手下的謀士商量賑災的方案。
希望能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讓災民們能對他這個三皇子感恩戴德。
各地已經調撥好糧食,紛紛趕赴災區,救災如救火,一刻也不能耽擱。
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三皇子按照謀士給出的方案,對下級官員做了布置。
正當他覺得一切順利的時候,不知道從哪裏湧出一群難民,竟然造反了,將縣令殺害。
此事讓朝野震驚,沒想到朝廷派三皇子賑災後,竟然還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皇帝更是氣得吐血,昏迷了兩天才醒了過來。
醒來之後的第一件事情,更是怒斥三皇子賑災不力,竟然讓流民發生暴動。
讓他連夜回京都,然後再另派官員前往賑災。
“太子,你覺得何人去賑災較為妥當?”皇帝看著跪在下邊的太子,開口問道。
太子這兩天也忙得焦頭爛額,雖然隻是一小股流民作亂,但他擔心其它地方也會有人響應,到時候控製不住,隻能出動軍隊來朝廷鎮壓,到那個時候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了。
一般情況下,百姓隻要能吃上飯,不被餓死,都不會發生暴亂。
可這次卻有些邪乎,朝廷撥給三皇子的糧食格外的富裕,救災之後還能剩下一些。
可這麽寬裕的糧食,竟然沒能發到百姓的手上,這中間的種種,讓太子不敢再想下去。
“兒臣認為還應該選擇一個懂人情事幫的人過去,賑災並不是一個人就能解決,還需要全體官員上下一心,才能將糧食送到百姓的手裏。”
皇帝點了點頭,對於太子的回答他很滿意。
當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能識人用人,三皇子就是不會用人,選擇了不合適的人來賑災,才釀下如此大禍。
就算三皇子是他的兒子,回京之後,也會有一番懲罰。
不過在賑災的人選上,還需要仔細考量,這次不能再發生與上次一樣的事情。
......
沒幾天,周棟便接到旨意,讓他與太子一同賑災。
此次賑災非同小可,為了能安穩災民的心,特意派出太子這個儲君。
周棟接旨的時候,愣了許多,這麽重要的事情,皇帝怎麽會讓他過去。
世人誰不知道忠勇侯世子隻懂得做生意,而不懂得治國之道。
這次皇帝可是將他往火坑裏推,要是賑災出了紕漏,那他回京都後肯定會受到懲罰。
倘若這次賑災成功,那他以後的好日子就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