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汴京城門打開了。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剛剛灑在汴京城那雄偉的城牆上,城門緩緩開啟的聲音,如同喚醒了整座城市的巨鍾。


    封城三日之後,這一天終於迎來了開放的日子,城內外的空氣仿佛都因此而沸騰起來。


    城門內外,人群早已聚集如潮,百態眾生皆在此刻匯聚成一幅生動的畫麵。


    士子們對似乎對即將到來的旅程充滿了期待;


    商賈們肩挑手提,貨物琳琅滿目,眼中閃爍著對商機的渴望;


    百姓們或攜家帶口,或三五成群,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久違的輕鬆與歡笑。


    正聽著有個士子道:“昨天聽說,夾馬營戰馬一瀉千裏,驅散了群眾。”有人挖苦的說著。


    “馬糞將軍趙匡胤!”


    “真是想的妙招,威風啊!”


    “哈哈哈……”


    隨著城門的完全敞開,一股人流洪流瞬間湧動,城內外的人們迫不及待地相互穿行。


    進城的人群中,有人急匆匆地向市集趕去,出城的人則背著行囊準備遠行。


    城門口的守衛雖然早有準備,但麵對如此龐大的人流,也不免有些手忙腳亂。


    盡管如此,還是偶爾會發生一些小插曲,兩輛滿載貨物的馬車差點撞在一起,或是幾個頑皮的孩子在人群中穿梭嬉鬧……


    柴榮和趙匡胤臉氣的臉色發紫,看著城門口川流不停的人,聽著士子百姓的嘲諷。


    “昨天究竟是怎麽回事?”柴榮怒不可遏的問著。


    “卑職估計是前天夜裏,夾馬營中,士卒全體出動,有小賊在糧草裏混了些瀉藥,戰馬中午回去進食,下午就突發狀況……”趙匡胤慚愧的說著。


    “混賬東西!”柴榮怒氣衝衝的說著。


    王樸撚著胡須,長歎一聲道:“有可能刺殺契丹使者,大鬧東京城,偷襲夾馬營,這三件事一夥人所做的。”


    “竟然連他們是誰都不知道。”


    柴榮咬著牙說著,頭上青筋鼓起。


    連續四天來沒有一天睡個安穩覺。


    王樸看著城門處滾滾而動的人流,無奈道:“他們也可能這群人,就混在人群中,敵在暗處,我們在明處,確實不好抓。”


    “此子行事周密,一環扣一環,實在難纏。”


    “宵小之輩,全都是小道!日後讓我抓到必定挫骨揚灰,才能消我心頭之恨。”柴榮吐了口氣。


    “府尹大人,那契丹使者的事情怎麽辦?”趙匡胤呐呐的問了一句。


    “先抓了幾名燕雲十六州北邊流民,讓他們頂罪,就說是他們仇恨契丹人,才大鬧館驛,把這個事情壓下去。”柴榮無奈的說著。


    “遵命,主公!”王樸和趙匡胤領命答應著。


    兩頭都頂著巨大的壓力,柴榮若是不結案,他也沒法交代。


    此時李從嘉正帶著親衛馬成達,離開汴京城,前往京兆府長安城。


    “走去長安城!”


    “駕!駕!”


    二人打馬如飛,陸路出發,從開封出發,經洛陽、華陰、潼關最終到達長安。


    十月的天空,清澈如洗,微涼的秋風輕輕拂過臉龐,帶著一絲絲初冬的氣息。


    李從嘉與馬成達,兩人一主一仆,離開了繁華喧囂的汴京城,踏上了一條通往長安城的古道。


    他此行的目的破壞和談,盜取朗州機密軍情,都已經完成。


    李從嘉一路上輕鬆快意,隻覺大好男兒,應當縱馬馳騁天下,看著沿途風光景色,記著兩岸地形。


    他們首先經過的是河南府洛陽城,這座曾經輝煌一時的古都,如今雖已不再擁有往日的繁華,但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依然讓人感到震撼。


    穿過洛陽城,兩人不禁放慢了速度,欣賞著路邊那些曆經滄桑卻依然屹立不倒的古跡。


    李從嘉偶爾會停下馬來,指著某處殘垣斷壁,想起這裏曾發生過的往事,言語間流露出對曆史的敬畏之情。


    大唐洛陽城,這個時代最繁華的都城。


    黃巢起義,一把大火,燒成了白地,埋下了五代十國的亂世伏筆。


    李從嘉看到洛陽城,不禁感慨……


    離開洛陽後,道路變得更加蜿蜒曲折,兩邊的風景也漸漸由人文景觀轉變為自然風光。


    山巒起伏,層林盡染,金黃與深綠交織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李從嘉與馬成達兩人縱馬疾馳,任由涼爽的秋風吹拂麵頰,心中的豪情壯誌仿佛隨著馬蹄聲一起飛揚。


    沿途的小村莊裏,村民們見到這兩位風塵仆仆的旅人,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關中之地已經開始秋收了。


    當他們來到華陰時,已是夕陽西下。


    兩人決定在一家小酒肆中稍作歇息,順便打聽前往京兆府的最佳路線。


    落日的餘暉灑在古老的城牆之上,給這座古城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


    李從嘉與馬成達走進了一家位於華陰的小酒肆,屋內已有幾位客人圍坐在幾張木桌旁,輕聲交談著。


    酒肆內的氣氛溫馨而熱鬧,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酒香。


    兩人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點了幾樣小菜和一壺溫熱的米酒。


    不遠處的一張桌子旁,幾位客人正熱烈地討論著。


    旁邊一個穿著樸素的農夫模樣的人說道:“我表哥去年上華山采藥,差點迷路,幸虧遇到了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一指點開迷霧,指引他下了山。回來後他說,那位老者極有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陳摶老祖!”


    “你們知道嗎?陳摶老祖並非凡人,他是天上的仙人下凡,專為救世而來。”


    一位留著長須的老人語氣神秘地說,周圍的人都聚精會神地聽著。


    “是啊!”


    另一位穿著華麗的商旅模樣的中年人附和道:“我聽聞他曾騎鶴遨遊四海,一日之內往返萬裏,連龍宮的寶物都能取來,那可是真正的神通廣大。”


    “最令人稱奇的是!”一個年輕武者激動地加入對話。


    “他能在夢中傳授天下武學,隻要有人真心求學,即便是在夢中也能獲得真傳。據說,有人曾因夢見陳摶老祖而獲得了絕世武功,醒來後竟發現自己能夠飛簷走壁。”


    先前的長須老人繼續說道。


    “陳摶老祖還能夠預知未來,他所著的《易龍圖》更是蘊含了天地間的至理,能解世間一切疑難。據說他曾在石室中閉關千年,隻為悟透天機。”


    “千年?”旁邊一位少女驚訝地問道。


    “那他豈不是已經活了千歲?”


    “這正是他的神奇之處!”


    長須老人點頭道:“陳摶老祖已經超越了凡人的界限,他的壽命無盡,他的智慧無窮。據說,他現在就隱居在華山之巔。”


    馬成達聽得入了神,李從嘉卻不信又那麽神!


    陳摶?


    李從嘉聞言一愣,心中暗道:“這是道教睡仙人,陳摶祖師嗎,他應該就是唐末宋初的養生學家,氣功大師!”


    馬成達眼睛瞪圓,仔細聽著,好奇的看著李從嘉道:“主公,咱們去華山上看一看這位隱世高人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晴空蒼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晴空蒼鷹並收藏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