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恢複高考
七零穿書假千金後,她溜之大吉 作者:三小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叉著腰到自家閑房去,找找有啥比較好拿的東西。
搜了一番無果,幹脆左手提著茶壺,右手提著暖壺。
“哎呦,蘇老二蘇老二,俺瞅著那咋看著這麽像你家老大呢?”
正端著碗,仰頭喝水的男人,眯著眼睛瞅。
地裏弓著腰幹活的蘇家兩口子,聽見聲音,直起腰,用手遮著太陽眯著眼瞅:
“就是俺家大閨女,給俺們送水來了。”
“哎呦,老二你家閨女兒怕是又給帶啥好東西了吧?俺就沒見你家閨女兒哪回回來是空著手的。”
趙嬸子笑嗬嗬的把鋤頭往地裏一撐,瞅著:“你家這娃是個好的,別看是半路上才回來的。可這女娃以後肯定是個孝順的,你們兩口子以後就等著享福吧。”
“是嘞是嘞,俺們下麵那兩小的也不賴。”
幾個女人說起蘇老二家的幾個娃,全都點著頭誇。
王老太撇撇嘴,“這嫁出去的閨女兒潑出去的水,成天回娘家,淨拿著婆家的東西貼補娘家。”
“就是,也就是村長兩口子人好。這要是俺家兒媳婦兒這種,看老娘不收拾她。”
蘇曉曉一走過來就聽見尖酸刻薄的話,掏掏耳朵,眯著眼睛看過去:
“爹娘,你呢先喝著,我給我公公婆婆也送一壺綠豆湯過去。”
“今天的綠豆湯,我還特意多加了些糖,甜滋滋的。
你們可得看住了,有些人吃不到,眼紅嫉妒的嘞,大老遠走過來就聞見一股酸味兒。”
王老婆子幾人嫉妒的眼都紅了,瞪著眼,嘴角都快撇到下巴殼上了。
嘴裏說著不稀罕,可那眼珠子恨不得黏在茶壺上。
蘇家兩口子性子柔和,就覺得大家都是一個大隊的,說話做事也都和和氣氣的。
這會兒看幾個老婆子背後說自家閨女兒,心裏雖然不高興的很,明麵上也還過得去。
隻不過,之後就沒再跟幾人再搭話閑聊。
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秋收時節。
雖然早就過了三伏天,可搶收的時候,頂著大太陽賣力做活。
也還是曬的能脫一層皮。
因著家裏秋收的原因,小夫妻倆也就帶著小黃小黑回了鄉下。
每天往返於縣城和大隊。
好賴也能幫著家裏做做飯,幹點雜活兒。
小兩口分工合作,一個幫著娘家做飯,一個幫著婆家做飯。
蘇曉曉心疼自家爹娘弟妹,就每天雷打不動的熬骨頭湯,雞蛋變著花樣的做。
因著蘇曉曉是供銷社售貨員的關係,給家裏拿吃食什麽的,也都沒人有過懷疑。
自己這個係統老六已經好一段一時間沒出隨機任務了,好在時不時的做做日常任務,物資什麽的也還夠用。
最近往家拿的,也大都是係統裏的獎勵,還有些供銷社工作人員內部價領的。
“老三,又是你自己做的飯?”
其實,陸二嫂早就看見三弟媳提著飯給蘇家送,這會兒故意問自己三小叔子。
陸振軍也沒看自己二嫂,先給自己爹娘舀飯,舀骨頭湯。
“嗯。”
陸母沒搭兒媳婦的話,隻把勺子接過來,開始給一家老小舀飯,勺子隨便一顛,就差不多能估摸準每個人的量。
陸二嫂接過自己的飯,不太高興的衝著陸二哥嘀咕:“你看看都是老陸家的媳婦兒,你媳婦兒跟著你在地裏賣力收糧食,人家媳婦兒倒好,天天回娘家給娘家做好飯。”
陸二哥皺眉,扯扯自己媳婦兒讓她小點兒聲:
“人家二弟妹是工人,回來幫幫娘家也正常,再說了,老三不也幫著咱一大家做好飯。省的你每天累哼哼的回家做飯。”
原本就沒理的陸二嫂,一噎。
其實心裏都知道,就是心裏羨慕的很。
“再說了,老三媳婦兒哪回回來沒給咱家娃吃好吃的?咱家不也沾了人老三媳婦兒的光,吃的用的,沒有人家,你跑斷腿哇能搞上?”
“俺,俺就是說說,你看你這人咋說這麽一大串呢。”
自知理虧的陸二嫂,趕緊閉嘴往碗裏扒飯。
陸母衝著自己三兒子低聲說:“別搭理你二嫂,時不時的腦子抽抽一下,你二哥能管的住。”
陸振軍其實挺生氣的,自己媳婦兒又沒吃她的大米,管的挺寬。
不過對自己這個二嫂的性子也了解,人不壞,就是嘴巴上不太好,好在是自家二哥壓的住。
“爹娘,你們先吃著,我去我嶽父那邊看看。”
陸振軍說著提著給媳婦兒的湯,懷裏還揣了幾顆雞蛋。
“爹娘,曉曉,小妹小弟。”
“哎,振軍快來一塊兒吃。”
蘇父蘇母說著就給女婿騰地方。
蘇曉曉笑眯眯的接過男人遞來的雞蛋,搖頭:“我不想喝湯,你喝了吧。”
最近可能是骨頭湯喝的比較多,蘇曉曉這兩天就不怎麽喜歡喝。
看自家媳婦兒打哈欠,陸振軍就說讓媳婦兒先回家歇著,這邊還有自己呢。
“行。那我就先回去眯會兒,最近這天氣悶的老犯困。”
“趕緊回去吧。”
兩口子也心疼自家閨女兒,每天上著班不說,還得趕回來給家裏做飯。
村裏的閑言碎語,一家人也不是不知道。
好在是親家一家人好,女婿也不在意,還時不時的幫著幹活。
蘇母笑眯眯的幫女婿又舀飯:“小三,多吃點兒。”
“嗯,謝謝娘。”
蘇母搖頭失笑:“你這孩子也太客氣了,咱都是一家人。”
蘇父點頭:“你娘說的對,在自己家就不用這麽客氣。”
到了10月12這天,國務院正式宣布——恢複高考。
此消息一經宣布,全國上下皆是沸騰,舉國歡慶。
瞬間傳遍全國上下。
青山大隊
凡是家裏有念書的娃,對此全都高興歡呼。
原想著讓自家娃念個高中,可以的話能考上中專,以後可就是板上釘釘的工人。
這麽一來,誰家不想自家能出個大學生。
下鄉插隊的知青們更是喜極而泣,紛紛抱頭痛哭。
此時看到回城的希望,哭到不能自已。
一些看不見回城的知青,為了生存,早就選擇了與當地人結合。
此時,這些家庭的平靜全都被打破。
搜了一番無果,幹脆左手提著茶壺,右手提著暖壺。
“哎呦,蘇老二蘇老二,俺瞅著那咋看著這麽像你家老大呢?”
正端著碗,仰頭喝水的男人,眯著眼睛瞅。
地裏弓著腰幹活的蘇家兩口子,聽見聲音,直起腰,用手遮著太陽眯著眼瞅:
“就是俺家大閨女,給俺們送水來了。”
“哎呦,老二你家閨女兒怕是又給帶啥好東西了吧?俺就沒見你家閨女兒哪回回來是空著手的。”
趙嬸子笑嗬嗬的把鋤頭往地裏一撐,瞅著:“你家這娃是個好的,別看是半路上才回來的。可這女娃以後肯定是個孝順的,你們兩口子以後就等著享福吧。”
“是嘞是嘞,俺們下麵那兩小的也不賴。”
幾個女人說起蘇老二家的幾個娃,全都點著頭誇。
王老太撇撇嘴,“這嫁出去的閨女兒潑出去的水,成天回娘家,淨拿著婆家的東西貼補娘家。”
“就是,也就是村長兩口子人好。這要是俺家兒媳婦兒這種,看老娘不收拾她。”
蘇曉曉一走過來就聽見尖酸刻薄的話,掏掏耳朵,眯著眼睛看過去:
“爹娘,你呢先喝著,我給我公公婆婆也送一壺綠豆湯過去。”
“今天的綠豆湯,我還特意多加了些糖,甜滋滋的。
你們可得看住了,有些人吃不到,眼紅嫉妒的嘞,大老遠走過來就聞見一股酸味兒。”
王老婆子幾人嫉妒的眼都紅了,瞪著眼,嘴角都快撇到下巴殼上了。
嘴裏說著不稀罕,可那眼珠子恨不得黏在茶壺上。
蘇家兩口子性子柔和,就覺得大家都是一個大隊的,說話做事也都和和氣氣的。
這會兒看幾個老婆子背後說自家閨女兒,心裏雖然不高興的很,明麵上也還過得去。
隻不過,之後就沒再跟幾人再搭話閑聊。
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秋收時節。
雖然早就過了三伏天,可搶收的時候,頂著大太陽賣力做活。
也還是曬的能脫一層皮。
因著家裏秋收的原因,小夫妻倆也就帶著小黃小黑回了鄉下。
每天往返於縣城和大隊。
好賴也能幫著家裏做做飯,幹點雜活兒。
小兩口分工合作,一個幫著娘家做飯,一個幫著婆家做飯。
蘇曉曉心疼自家爹娘弟妹,就每天雷打不動的熬骨頭湯,雞蛋變著花樣的做。
因著蘇曉曉是供銷社售貨員的關係,給家裏拿吃食什麽的,也都沒人有過懷疑。
自己這個係統老六已經好一段一時間沒出隨機任務了,好在時不時的做做日常任務,物資什麽的也還夠用。
最近往家拿的,也大都是係統裏的獎勵,還有些供銷社工作人員內部價領的。
“老三,又是你自己做的飯?”
其實,陸二嫂早就看見三弟媳提著飯給蘇家送,這會兒故意問自己三小叔子。
陸振軍也沒看自己二嫂,先給自己爹娘舀飯,舀骨頭湯。
“嗯。”
陸母沒搭兒媳婦的話,隻把勺子接過來,開始給一家老小舀飯,勺子隨便一顛,就差不多能估摸準每個人的量。
陸二嫂接過自己的飯,不太高興的衝著陸二哥嘀咕:“你看看都是老陸家的媳婦兒,你媳婦兒跟著你在地裏賣力收糧食,人家媳婦兒倒好,天天回娘家給娘家做好飯。”
陸二哥皺眉,扯扯自己媳婦兒讓她小點兒聲:
“人家二弟妹是工人,回來幫幫娘家也正常,再說了,老三不也幫著咱一大家做好飯。省的你每天累哼哼的回家做飯。”
原本就沒理的陸二嫂,一噎。
其實心裏都知道,就是心裏羨慕的很。
“再說了,老三媳婦兒哪回回來沒給咱家娃吃好吃的?咱家不也沾了人老三媳婦兒的光,吃的用的,沒有人家,你跑斷腿哇能搞上?”
“俺,俺就是說說,你看你這人咋說這麽一大串呢。”
自知理虧的陸二嫂,趕緊閉嘴往碗裏扒飯。
陸母衝著自己三兒子低聲說:“別搭理你二嫂,時不時的腦子抽抽一下,你二哥能管的住。”
陸振軍其實挺生氣的,自己媳婦兒又沒吃她的大米,管的挺寬。
不過對自己這個二嫂的性子也了解,人不壞,就是嘴巴上不太好,好在是自家二哥壓的住。
“爹娘,你們先吃著,我去我嶽父那邊看看。”
陸振軍說著提著給媳婦兒的湯,懷裏還揣了幾顆雞蛋。
“爹娘,曉曉,小妹小弟。”
“哎,振軍快來一塊兒吃。”
蘇父蘇母說著就給女婿騰地方。
蘇曉曉笑眯眯的接過男人遞來的雞蛋,搖頭:“我不想喝湯,你喝了吧。”
最近可能是骨頭湯喝的比較多,蘇曉曉這兩天就不怎麽喜歡喝。
看自家媳婦兒打哈欠,陸振軍就說讓媳婦兒先回家歇著,這邊還有自己呢。
“行。那我就先回去眯會兒,最近這天氣悶的老犯困。”
“趕緊回去吧。”
兩口子也心疼自家閨女兒,每天上著班不說,還得趕回來給家裏做飯。
村裏的閑言碎語,一家人也不是不知道。
好在是親家一家人好,女婿也不在意,還時不時的幫著幹活。
蘇母笑眯眯的幫女婿又舀飯:“小三,多吃點兒。”
“嗯,謝謝娘。”
蘇母搖頭失笑:“你這孩子也太客氣了,咱都是一家人。”
蘇父點頭:“你娘說的對,在自己家就不用這麽客氣。”
到了10月12這天,國務院正式宣布——恢複高考。
此消息一經宣布,全國上下皆是沸騰,舉國歡慶。
瞬間傳遍全國上下。
青山大隊
凡是家裏有念書的娃,對此全都高興歡呼。
原想著讓自家娃念個高中,可以的話能考上中專,以後可就是板上釘釘的工人。
這麽一來,誰家不想自家能出個大學生。
下鄉插隊的知青們更是喜極而泣,紛紛抱頭痛哭。
此時看到回城的希望,哭到不能自已。
一些看不見回城的知青,為了生存,早就選擇了與當地人結合。
此時,這些家庭的平靜全都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