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有蘸料呢。
芝麻醬裏放些花生碎、蒜泥、辣椒油、香油、醋等,有這些調料在,別說是清水煮白肉了,就是蘸鞋底都好吃!
烤的肉和蔬菜,比不得煮的軟爛。
而且,芝麻醬蘸料與燒烤料的味道截然不同,這頓火鍋,吃得眾人又是讚不絕口。
好吃!
趙豐甚至覺得,若是隻煮些白菜、蘿蔔、豆芽、千張等素菜,那他家完全可以天天吃嘛。
這是秦家第一次吃火鍋。
趙豐、葉妙在葉家時倒是吃過幾次,不過,當時吃的都是素菜,而且,蘸料也一般,跟今日的火鍋比起來,真真差遠了。
趙豐吃過火鍋都對今日的火鍋念念不忘。
頭一次吃火鍋的秦家人更是念念不忘。
連一向不捨得花錢的王秀芹,都仔細記住了蘸料的做法,沒過幾日,就在老院煮起了火鍋。
當然,是全素的。
可架不住蘸料好,而且,她還根據秦勁指點的,擀了些麵條當做主食。
當日因為有烤肉在,眾人已經吃了半飽,於是秦勁就未準備主食。
現在王秀芹自己要煮火鍋,他就讓王秀芹做了些手擀麵。
在秦勁看來,與火鍋最配的主食是燴麵。
沒有燴麵,來點手擀麵也成。
手擀麵上裹滿芝麻醬,那滋味真真絕了,甚至可以直接吃拌麵,無需再煮火鍋了。
這一頓素火鍋,又讓王秀芹吃得心服口服。
反正最貴的就是調料了,其他的白菜蘿蔔豆腐千張麵條等,她家都吃得起。
於是乎,這個冬季,老院吃了好多次火鍋。
大多是素的。
但蘸料準備得足足的。
葉妙也愛上了火鍋。
他比王秀芹捨得花錢,而且,有郭家的訂單在,這個冬季保底有三十兩的收入,就算天天割二斤豬肉吃火鍋,那也吃得起。
不過,涮火鍋還是羊肉味美,於是秦勁就時常買些羊肉回來。
羊肉比豬肉稍稍貴了些。
趙豐一邊吃一邊肉疼。
有時候連葉妙也肉疼,咳,這日子是不是太好了些?
好在臘月初時,盧鐵匠竟主動找上了秦勁,要給秦勁分大爐子的分紅。
原來,經過一個多月的發酵,秦勁「發明」的大爐子,已經風靡東陽縣富人圈了。
盧鐵匠的訂單,現在排到正月底了。
這種大爐子,普通人家買不起。
可手中有錢的,隻要見過,那就捨得買。
大爐子配上火炕,真的能讓房間溫暖如春,簡直是過冬神器!
除了烤火,還能烤些其他的。
家中有娃的,想烤個尿布。
沒娃的,也能烤個衣服。
從前的長筒煤爐子也能烤衣服,不過,這種煤爐子不能讓整個房間都升溫,烤衣服時效率太低了。
但大爐子不同。
有大爐子在,剛洗過的衣服在房間裏晾一日,竟能直接幹了。
還不止一件,好幾件掛進去,能全部都幹了!
但凡家裏有條件的,這誰不心動?冬季曬衣服可太難了。
連縣令大人都遣人去了鐵匠鋪想要買大爐子!
訂單多了,盧鐵匠不由心中犯怵。
這是秦勁的點子,不是他的。
而且,給秦勁打爐子時,複雜的工藝折騰得他腦仁疼,再加上耗時長久,秦勁來取爐子時,他就將價格報的高了些。
高了快一兩的那種……
可漸漸的,他越來越熟練。
打第一個大爐子時,他花了快十日。
現在三日半他就能打一個。
秦勁如今不僅名氣大,還與穀捕頭、郭員外都交好。
另外,也有何家的例子在——他與何木匠挺熟悉的,何家打小推車、滑板車所需的鐵料,都是他打的。
因此,思來想去,他最終決定照搬何家的做法,與秦勁搞分成。
還有,多收的那部分銀子,他也得退回去……
按照他的想法,每打一個爐子,他分給秦勁一百文。
咳,爐子價高,他掙的自然也多。
如今,他已經打了十多個爐子,再加上退給秦勁的銀子,一共是三兩六錢。
至於以後的,等他交了貨,每隔兩個月就與秦勁對一次帳。
還有秦勁之前打的脫粒機,這個東西並沒流傳開來,但與秦勁相熟的人家,像是穀南穀棟張齊嚴家等都打了,這幾家又傳給了更多的人。
因此,這幾年間,陸陸續續他也賣出去三四十個了。
這依舊是秦勁的主意。
既然大爐子要分紅,那脫粒機也不能忘了。
脫粒機雖做工也複雜,可用料少,跟大爐子沒法比,因此售價低。
每賣出一個,他願意分給秦勁二十文。
按照四十個算,那就是八百文。
三兩六錢加上八百文,一共是四兩四錢。
這不算是小錢。
也是秦勁應得的。
之前秦勁不知道脫粒機賣出去了多少,也不知道大爐子已經紅紅火火,但現在盧鐵匠主動將銀子送來,那他肯定收下。
拎著這些錢回了家,將緣由說給葉妙聽,葉妙高興極了。
好傢夥,又是一筆意外之財。
這等於冬日吃的那些羊肉沒花錢啊!
不過,他還惦記著秦勁目前沒有金首飾的事,便想讓秦勁去買個金首飾。
芝麻醬裏放些花生碎、蒜泥、辣椒油、香油、醋等,有這些調料在,別說是清水煮白肉了,就是蘸鞋底都好吃!
烤的肉和蔬菜,比不得煮的軟爛。
而且,芝麻醬蘸料與燒烤料的味道截然不同,這頓火鍋,吃得眾人又是讚不絕口。
好吃!
趙豐甚至覺得,若是隻煮些白菜、蘿蔔、豆芽、千張等素菜,那他家完全可以天天吃嘛。
這是秦家第一次吃火鍋。
趙豐、葉妙在葉家時倒是吃過幾次,不過,當時吃的都是素菜,而且,蘸料也一般,跟今日的火鍋比起來,真真差遠了。
趙豐吃過火鍋都對今日的火鍋念念不忘。
頭一次吃火鍋的秦家人更是念念不忘。
連一向不捨得花錢的王秀芹,都仔細記住了蘸料的做法,沒過幾日,就在老院煮起了火鍋。
當然,是全素的。
可架不住蘸料好,而且,她還根據秦勁指點的,擀了些麵條當做主食。
當日因為有烤肉在,眾人已經吃了半飽,於是秦勁就未準備主食。
現在王秀芹自己要煮火鍋,他就讓王秀芹做了些手擀麵。
在秦勁看來,與火鍋最配的主食是燴麵。
沒有燴麵,來點手擀麵也成。
手擀麵上裹滿芝麻醬,那滋味真真絕了,甚至可以直接吃拌麵,無需再煮火鍋了。
這一頓素火鍋,又讓王秀芹吃得心服口服。
反正最貴的就是調料了,其他的白菜蘿蔔豆腐千張麵條等,她家都吃得起。
於是乎,這個冬季,老院吃了好多次火鍋。
大多是素的。
但蘸料準備得足足的。
葉妙也愛上了火鍋。
他比王秀芹捨得花錢,而且,有郭家的訂單在,這個冬季保底有三十兩的收入,就算天天割二斤豬肉吃火鍋,那也吃得起。
不過,涮火鍋還是羊肉味美,於是秦勁就時常買些羊肉回來。
羊肉比豬肉稍稍貴了些。
趙豐一邊吃一邊肉疼。
有時候連葉妙也肉疼,咳,這日子是不是太好了些?
好在臘月初時,盧鐵匠竟主動找上了秦勁,要給秦勁分大爐子的分紅。
原來,經過一個多月的發酵,秦勁「發明」的大爐子,已經風靡東陽縣富人圈了。
盧鐵匠的訂單,現在排到正月底了。
這種大爐子,普通人家買不起。
可手中有錢的,隻要見過,那就捨得買。
大爐子配上火炕,真的能讓房間溫暖如春,簡直是過冬神器!
除了烤火,還能烤些其他的。
家中有娃的,想烤個尿布。
沒娃的,也能烤個衣服。
從前的長筒煤爐子也能烤衣服,不過,這種煤爐子不能讓整個房間都升溫,烤衣服時效率太低了。
但大爐子不同。
有大爐子在,剛洗過的衣服在房間裏晾一日,竟能直接幹了。
還不止一件,好幾件掛進去,能全部都幹了!
但凡家裏有條件的,這誰不心動?冬季曬衣服可太難了。
連縣令大人都遣人去了鐵匠鋪想要買大爐子!
訂單多了,盧鐵匠不由心中犯怵。
這是秦勁的點子,不是他的。
而且,給秦勁打爐子時,複雜的工藝折騰得他腦仁疼,再加上耗時長久,秦勁來取爐子時,他就將價格報的高了些。
高了快一兩的那種……
可漸漸的,他越來越熟練。
打第一個大爐子時,他花了快十日。
現在三日半他就能打一個。
秦勁如今不僅名氣大,還與穀捕頭、郭員外都交好。
另外,也有何家的例子在——他與何木匠挺熟悉的,何家打小推車、滑板車所需的鐵料,都是他打的。
因此,思來想去,他最終決定照搬何家的做法,與秦勁搞分成。
還有,多收的那部分銀子,他也得退回去……
按照他的想法,每打一個爐子,他分給秦勁一百文。
咳,爐子價高,他掙的自然也多。
如今,他已經打了十多個爐子,再加上退給秦勁的銀子,一共是三兩六錢。
至於以後的,等他交了貨,每隔兩個月就與秦勁對一次帳。
還有秦勁之前打的脫粒機,這個東西並沒流傳開來,但與秦勁相熟的人家,像是穀南穀棟張齊嚴家等都打了,這幾家又傳給了更多的人。
因此,這幾年間,陸陸續續他也賣出去三四十個了。
這依舊是秦勁的主意。
既然大爐子要分紅,那脫粒機也不能忘了。
脫粒機雖做工也複雜,可用料少,跟大爐子沒法比,因此售價低。
每賣出一個,他願意分給秦勁二十文。
按照四十個算,那就是八百文。
三兩六錢加上八百文,一共是四兩四錢。
這不算是小錢。
也是秦勁應得的。
之前秦勁不知道脫粒機賣出去了多少,也不知道大爐子已經紅紅火火,但現在盧鐵匠主動將銀子送來,那他肯定收下。
拎著這些錢回了家,將緣由說給葉妙聽,葉妙高興極了。
好傢夥,又是一筆意外之財。
這等於冬日吃的那些羊肉沒花錢啊!
不過,他還惦記著秦勁目前沒有金首飾的事,便想讓秦勁去買個金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