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心上人做的。


    而且,是他命運轉折的開始。


    隻憑著這兩點,這一盤子他就該吃完!


    就著蛋黃酥,他說起了今後的打算。


    有了秀才功名,便可進縣學讀書,以備下一步的鄉試。


    凡是進了縣學的秀才,年末得參加歲考,三年不過者,那就無資格再進縣學免費讀書。


    因此,在讀書一途,他不能鬆懈。


    但苦讀一年,好不容易考取秀才,在進縣學之前,他可以適當玩樂一番,以調整狀態。


    況且,死讀書沒用!


    他朝周延年道:「延年,去年你領著一幫孩子去挖老鼠洞,收穫頗豐,可惜那時我已回了縣城,沒能親眼見證。」


    「今年你可不能落下我。」


    周延年聞言一愣,下意識看向郭厚和周立。


    郭厚笑嗬嗬的道:「他這麽年輕,也不指望他立馬中舉,延年,就讓他跟著你長長見識,多些田野樂趣。」


    他家這小子,五十歲之前中舉就行。


    因此,眼前的頭等大事是娶親!


    周立:「……成,以後延年若是要挖老鼠洞了,就提前一日讓小勁去茶館傳個話。」


    郭信懇聞言立馬道:「謝謝周叔。」


    周立心情複雜,勉強回了一個笑。


    沒說話。


    周康寧倒是無所謂。


    他對郭小公子的確沒有心動的跡象。


    可也談不上討厭。


    想來便來吧。


    敲定此事,郭信懇、郭厚父子倆很快就告辭了。


    等他們父子走了,秦勁收拾他們帶來的禮盒,卻發現其中一個禮盒裏竟是一封厚厚的信。


    信封上寫著寧哥兒親啟幾個字。


    秦勁便將周康寧喚到堂屋,將一麵銅鏡和那封信給了他。


    此次郭信懇給周康寧準備的禮品是銅鏡。


    那銅鏡有一尺多高,還帶底座,不算特別精美,但售價肯定也不便宜。


    周康寧抱著銅鏡回屋,先將銅鏡放到桌子上,而後拆了信。


    信很長。


    準確來說,這不是信。


    這是郭信懇的每日隨記。


    上麵寫著他從東陽縣出發到返回東陽縣這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感。


    用詞尋常,語氣也不過分親昵,就像是與好友閑談一般。


    府城。


    院試。


    這是周康寧未接觸過的世界。


    他讀的很認真,每日得了空閑,便回房間讀信。


    一連讀了四日才將厚厚一遝信紙全部看完。


    這期間,他爹他哥和秦勁一道將冬小麥種了下去。


    秦勁家田地雖多,可小麥種的不多,他家的主食是玉米。


    因此,算上周延年的那兩畝地,秦勁一共種了七畝小麥。


    餘下的那些田地,歇上一個冬日,明年開春好種玉米、黃豆。


    將冬小麥種下去之後,田地裏的活算是沒了。


    秦家每日除了擺攤,便是忙活郭員外的訂單。


    沒有交貨期限,也不怕蛋卷口感變差,因此,家中誰有空,誰就進灶房做一些。


    攢夠一千根,那就交貨。


    當周延年第一次帶著郭信懇、秦圓秦芸秦語一幫人去挖老鼠洞時,秦勁打的大爐子終於完工了。


    這圓桌大爐子,桌麵的直徑有一米。


    秦勁、葉妙的臥房很寬敞,將這大爐子放在炕前,周圍還能再坐一圈人。


    至於煙筒,這裏沒有電鑽,不好在牆體上開孔。


    秦勁就在窗戶上開了一個圓洞,好讓煙筒伸至屋外。


    將煙筒固定好後,接下來就是試驗了。


    看爐子旺不旺,看煙筒會不會跑煙。


    他抱來一堆木柴,又從灶房裏拿了幾根細長的紅薯。


    趙豐、周康寧、還有王秀芹都跑來看熱鬧。


    用麥秸做引子將木柴點燃,而後秦勁將幾根小紅薯放到了下麵的添柴口。


    幹木柴燒的很旺,橙色的火焰自上邊的爐口竄出,有半尺多高。


    但室內無一絲煙氣。


    就好似大灶房中用來做小蛋卷的泥爐子,甭管燒得多旺,但灶房裏沒有一絲煙氣,煙全順著煙囪排到室外了。


    這一幕,不僅葉妙看得驚奇。


    坐在他懷裏的兩個胖娃娃也看得驚奇,大眼睛眨也不眨的盯著爐口的火苗。


    王秀芹將手伸出,靠近火焰烤了烤,順帶摸了摸固定在爐子上的鐵製圓桌。


    這鐵桌已經暖乎乎了,柴火燒得如此旺,要不了多久,這桌麵就該燙手了。


    初冬,氣溫還未到零下。


    此時用這樣的爐子早了些,她連炕都沒捨得燒呢。


    但若是到了冬季,外邊寒風呼嘯,冰雪連天,不敢想像到時候坐在這爐子旁有多舒服。


    而且,瞧瞧這跳動的火苗,太喜人了。


    到時候甭管是燒水做飯還是烘烤衣物,都美得很!


    但有一樣很不美。


    那就是價格。


    「這一個爐子,就要六兩銀子?」她摸著已經有些燙手的鐵製桌麵問秦勁。


    秦勁正拿著木棍撥拉添柴口的小紅薯,聞言點頭:「對,做工比較複雜。而且用料多。」


    添柴口下邊還有一個清灰鬥,可將每日的草木灰清出去,很是便利。


    他又道:「娘,這隻是第一個,我給你和爹打的那個還未完工,得過幾日才能運回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奈娶了小夫郎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曾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曾阿並收藏無奈娶了小夫郎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