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


    這個色膽包天的鄉下小哥兒,惦記的可是招年輕小夥兒!


    如今雖被他的一片誠心打動,可到底不喜歡他,所以見他追的緊,於是心中厭煩?


    ……


    唉。


    他心裏苦哇。


    本就嫌他老,他要是再不追得緊些,這個秦安又怎會選他?


    「懂了。」他一臉沉重的開口:「謝了兄弟,成親的時候,你一定要坐主桌。」


    說罷,他示意秦勁回去擺攤。


    他自個兒卻是雙臂環胸,一臉憂鬱的盯著路邊的麥田,眼珠子轉來轉去。


    年輕小夥有年輕小夥的好,可他也有自己的長處。


    他應發揮他自個兒的優勢!


    上元節後,新年徹底過去,天氣熱了起來,萬物開始復甦。


    秦兵秦文秦力三家買不來紅薯了,無法做澱粉,他們終於歇了口氣兒。


    經過三個月的夜以繼日,如今他們攢下了三千多斤澱粉。


    一日耗費四十斤,能賣上三個月。


    涼粉在半夜便能做好,做好之後由一人送去城門口,餘下的人該幹嘛幹嘛。


    地裏的莊稼缺水了,需要澆灌。另外還得除草,野草鑽出地麵了。


    一同鑽出地麵的還有野菜。


    這日宋來娣從田地裏回來,送來了一大背簍薺薺菜。


    嫩嫩的新葉,瞧之便令人心生歡喜。


    秦勁喜歡極了,涼拌薺菜,薺菜窩窩頭,蒸薺菜,薺菜餃子,他在次日來了個薺菜四吃。


    甭管哪種做法,都鮮極了。


    當然,也可能是一個冬天沒吃到綠葉蔬菜,饞的。


    趙豐看他這麽喜歡,下地澆麥子時,也特意背上背簍搜尋薺菜。


    農活一來,做吃食的時間就少了,身為農家人,還是莊稼要緊,於是甭管是鍋巴還是蛋卷,每日所做的數量都減少許多。


    空出來的時間和體力,趙豐和安哥兒要留著下地。


    安哥兒不再日日跟著秦勁出攤,他自己有三畝地,種的是麥子,雖說成親後就得將這三畝地給賣了,但他決定賣給秦勁。


    這麽一來,田地裏的麥子還是得精心照料。


    其實,最近這段時日,秦勁每日隻售賣蛋卷和千張,就兩樣吃食,他一人足矣。


    根本不需要安哥兒去幫忙。


    安哥兒也是農家人,把莊稼等同於他的小命,這種時期,不等秦勁開口,他就主動提出每日要下地幹活,不再跟著出攤。


    與那人日日相見又如何?


    肯定是田地裏的麥子更重要。


    他忙著幹活,苦的便是穀棟了。


    這下子是真見不著麵了,穀棟總不能跑去五裏溝搞偶遇。


    盼啊盼的,時間終於來到了二月。


    二月初一,一大早媒婆便帶了兩盒點心來五裏溝提親。


    其實,穀棟更想今日就下聘的,可為了安哥兒的名聲著想,他隻能依照此時的習俗,先遣了媒婆登門提親,得了安哥兒的允許,再正式下聘。


    若是提親、下聘同時進行,那旁人要麽覺得他和安哥兒早有苟且,要麽會覺得他在仗勢壓人。


    甭管是哪種,都不吉利,於是他今日隻讓媒婆登門提親。


    安哥兒自立一戶,且與秦書達分了家,媒婆登門,便是與他本人談。


    那媒婆不知他和穀棟早就有了約定,一張巧嘴將穀棟誇的天上有地上無的,他先是一臉羞澀,隨後做出又驚又喜的模樣,等媒婆話音落,隻思考了片刻,便臉頰紅紅的點了頭。


    其實,按照正常流程,安哥兒肯定要多思慮幾日,還要多方打探男方的情況。


    可穀棟等不及,二月初八就是好日子,他等不了了,必須二月初八成親,他讓秦書達給安哥兒帶了話,甭管用什麽理由,總之當日就要答應媒婆的提親。


    於是安哥兒這才表演了一番,認真扮演一個大齡恨嫁剩哥兒,一聽有媒婆提親,便喜得顧不上矜持,匆匆應了下來。


    媒婆一臉笑容回了縣城,尋得穀棟,商定明日送納彩禮。


    納彩禮無需貴重,也不一定非得捉對大雁,娶親萬事都求一個好字,而活禽卻是有隨時死亡的風險,因此,納彩禮都是看雙方條件。


    若是家境不好,那男方送個木梳,女方回個帕子,走走流程就行了。


    若是家境好,則是可以帶上活物甚至金銀。


    穀棟不準備招搖,二月初二,宜合婚訂婚,穀棟、穀南與媒婆一起來秦家送納彩禮:一對銀鐲子,一隻羊。


    穀棟脫下了衙役服,坐的是王家的牛車。而這時節村人忙著下地幹活,因此從村口一路來到秦勁家,並沒有引起太多村人的注意。


    五裏溝的大多數人,都不知安哥兒即將出嫁。


    二月初三,合了八字,挑了二月初八作成親的黃道吉日。


    二月初四,穀棟一大早便來下聘了。


    他帶的聘禮於他自己的家底來說,不算多,白銀五十兩,金鐲子一對,緞一匹,絲一匹,另有各色點心果品。


    這些聘禮裝滿了牛車,亮亮堂堂的擺在牛車上,誰都能瞧見。


    這下子終於引起村人的注意了。


    一些沒下地的老人、小孩,跟著牛車一路行至秦家老院,小孩子不懂事,但老人們卻是開始震驚了。


    秦家老院這邊,連著三戶人家,唯一適齡的隻有秦安。


    這一大牛車的聘禮,竟是給安哥兒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奈娶了小夫郎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曾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曾阿並收藏無奈娶了小夫郎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