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了眨眼,一縷疑惑悄然浮上他心間,剛才穀捕頭不是在開屏吧……
可安哥兒垂著眼睛,根本沒瞧見啊。
搖了搖頭,他將這個念頭趕出腦海。
他這個想法還是過於大膽了,肯定是他想多了。
他對安哥兒道:「等回去了,讓妙哥兒給你捏捏肩,他會這個。」
「……好。」安哥兒低聲應了下來。
回去後的確得讓妙哥兒給他揉揉,冷不丁碰見那人,比在地裏割了一天麥子還累。
穀棟身子挺得筆直,慢悠悠走出大集後,他拍了下馬肚,□□的駿馬立馬跑了起來。
涼風拂麵,但他的臉色比迎麵的風還要冷。
回想起剛才那個始終低垂著的腦袋,他嗤了一聲,拒絕他時的魄力呢?這會兒倒是裝鵪鶉了!
瞧著跟普通的鄉下小哥兒沒什麽兩樣啊。
真看不出暗地裏竟存著招年輕小夥上門的心思。
嗬。
好一通嘲諷之後,他收緊手中的韁繩,小風如刀,吹的耳朵疼!
其實這種跑腿的活計,他隨便點一個衙役就能做,也不知怎地,他鬼迷了心竅,竟親自跑這一遭了。
但沒白跑。
那個秦安,見識了他這位捕頭的風采,肯定自慚形穢,從今後拒絕他的緣由就從想招年輕小夥改為灰頭土臉自愧不如了。
總算教他出了口氣。
還看不上他。
嗬。
……
他自嘲一笑,雙腿夾緊馬肚催著馬兒快跑,他真是魔怔了,竟然和一個無依無靠的鄉下小哥兒較勁。
讓秦安自卑,於他又有什麽好。
如此苦命之人,好不容易從泥潭中掙脫出來,他竟是想踩上一腳。
真是對不起身上這套衙役服。
定了定神,他收起亂七八糟的心思,打馬直奔王家屯。
民壯屬於半農半役,不會長留縣衙,因此大多來自於縣城以及周邊的村子,若離得遠了,遇事不好通知。
距離縣城十裏內的村子,每村出五個人,明日擇優選取。
這活計雖無俸祿,但穿上衙役服,進出縣衙,那就和普通小民不一樣了。
再者,縣衙收取的那些亂七八糟的規費,大頭入了那些正經官員的腰包,留下的少數便是衙役、小吏的俸祿。
大晉吏治清明,上頭的正經官員不會將這些銀錢全部收走,因為下麵的胥吏沒有俸祿,全靠這些銀子維持生計。
若是將這份銀子全部收走,那麽胥吏肯定會從百姓身上壓榨油水。
這很容易造成官逼民反。
朝廷不許。
偏遠地方的官員可能會罔顧朝廷政令,但東鄉縣距離京城近,甭管是三年一換的縣令還是常駐的縣丞縣尉主簿等官員,都給滿縣衙的胥吏留了份銀子。
也給滿縣的百姓留了活路。
每月收取的規費沒有定數,全看當月的創收,但平均下來,他這個捕頭一年能有個二三百兩。
普通的小吏、衙役,也能分得二三十兩。
但這隻是明麵上的。
暗地裏的收入,那是不必上交的,像是有人鬧事,衙役前去辦案,如若事情不大,且當事人有眼色塞些銀子過來,那這些錢出任務的衙役就自留了。
事情自然也是小事化了。
無人追究。
此次主簿大人要添一位專門負責戶籍登記、核對的書吏,秦書禮送的銀子,大頭入了主簿大人的腰包,小頭則是被負責給他說好話的那位攢典大人給拿了。
如今秦書禮的算盤落空,送出去的銀子自然收不回去了。
進入兩位大人腰包的銀子,也不會拿出來與縣衙眾人平分。
總之,現在年景好,百姓日子過得下去,進了縣衙當差的,那日子隻會更好。
且說秦勁,今日運氣不錯,又是不到中午各項吃食就賣完了,惦記著穀棟的交代,他立馬收攤回村。
到了村口,讓安哥兒、秦文先回家,他去了嚴家,給嚴祥傳話。
一個村子隻有五個名額,且隻要青壯,他一個現代人,對衙門裏的彎彎繞繞知曉不多,但嚴祥懂得。
縣衙的民壯班有五十人,因油水不錯,且不入賤籍,一直都是多人爭搶的香餑餑。
別說是下麵的村子以及縣城裏的人家,一些官宦人家的遠方親戚也瞧得上。
因此,大多人都是充個人數,走個過場,除非特別勇武,不然這種好差事落不到村人身上。
秦勁聽完嚴祥的話語,隻道:「嚴叔,我明白了。但普通村民應是有機會爭取的,我瞧著書達不錯,你覺得呢?」
「秦書達?」嚴祥有些意外。
「書達他生的魁梧,一身力氣,年紀也不大,青、壯倆字全都占了。」
秦家男人個子都高,包括秦書禮秦書達這對兄弟。
而且吧,他總覺得今日穀棟是悄悄開屏了。
開屏的對象自然就是安哥兒。
秦書達身為安哥兒的親二哥,平日裏對安哥兒還算關照,搬家那晚,秦書達天黑之後才回村,顧不上吃飯就匆匆來了荒院安慰安哥兒,並讓安哥兒今後有什麽活計盡管找他。
之前他與葉妙成親,成親前一日,秦書達過來幫忙做雜活,成親當日也送了二十文禮金,比之秦書禮,秦書達可太正常了。
早些年因著朱二紅的關係,他們四兄弟與秦書達這位堂兄弟關係一般,可自打秦書達與秦書禮分了家,秦書達就開始與他們四兄弟正常往來。
可安哥兒垂著眼睛,根本沒瞧見啊。
搖了搖頭,他將這個念頭趕出腦海。
他這個想法還是過於大膽了,肯定是他想多了。
他對安哥兒道:「等回去了,讓妙哥兒給你捏捏肩,他會這個。」
「……好。」安哥兒低聲應了下來。
回去後的確得讓妙哥兒給他揉揉,冷不丁碰見那人,比在地裏割了一天麥子還累。
穀棟身子挺得筆直,慢悠悠走出大集後,他拍了下馬肚,□□的駿馬立馬跑了起來。
涼風拂麵,但他的臉色比迎麵的風還要冷。
回想起剛才那個始終低垂著的腦袋,他嗤了一聲,拒絕他時的魄力呢?這會兒倒是裝鵪鶉了!
瞧著跟普通的鄉下小哥兒沒什麽兩樣啊。
真看不出暗地裏竟存著招年輕小夥上門的心思。
嗬。
好一通嘲諷之後,他收緊手中的韁繩,小風如刀,吹的耳朵疼!
其實這種跑腿的活計,他隨便點一個衙役就能做,也不知怎地,他鬼迷了心竅,竟親自跑這一遭了。
但沒白跑。
那個秦安,見識了他這位捕頭的風采,肯定自慚形穢,從今後拒絕他的緣由就從想招年輕小夥改為灰頭土臉自愧不如了。
總算教他出了口氣。
還看不上他。
嗬。
……
他自嘲一笑,雙腿夾緊馬肚催著馬兒快跑,他真是魔怔了,竟然和一個無依無靠的鄉下小哥兒較勁。
讓秦安自卑,於他又有什麽好。
如此苦命之人,好不容易從泥潭中掙脫出來,他竟是想踩上一腳。
真是對不起身上這套衙役服。
定了定神,他收起亂七八糟的心思,打馬直奔王家屯。
民壯屬於半農半役,不會長留縣衙,因此大多來自於縣城以及周邊的村子,若離得遠了,遇事不好通知。
距離縣城十裏內的村子,每村出五個人,明日擇優選取。
這活計雖無俸祿,但穿上衙役服,進出縣衙,那就和普通小民不一樣了。
再者,縣衙收取的那些亂七八糟的規費,大頭入了那些正經官員的腰包,留下的少數便是衙役、小吏的俸祿。
大晉吏治清明,上頭的正經官員不會將這些銀錢全部收走,因為下麵的胥吏沒有俸祿,全靠這些銀子維持生計。
若是將這份銀子全部收走,那麽胥吏肯定會從百姓身上壓榨油水。
這很容易造成官逼民反。
朝廷不許。
偏遠地方的官員可能會罔顧朝廷政令,但東鄉縣距離京城近,甭管是三年一換的縣令還是常駐的縣丞縣尉主簿等官員,都給滿縣衙的胥吏留了份銀子。
也給滿縣的百姓留了活路。
每月收取的規費沒有定數,全看當月的創收,但平均下來,他這個捕頭一年能有個二三百兩。
普通的小吏、衙役,也能分得二三十兩。
但這隻是明麵上的。
暗地裏的收入,那是不必上交的,像是有人鬧事,衙役前去辦案,如若事情不大,且當事人有眼色塞些銀子過來,那這些錢出任務的衙役就自留了。
事情自然也是小事化了。
無人追究。
此次主簿大人要添一位專門負責戶籍登記、核對的書吏,秦書禮送的銀子,大頭入了主簿大人的腰包,小頭則是被負責給他說好話的那位攢典大人給拿了。
如今秦書禮的算盤落空,送出去的銀子自然收不回去了。
進入兩位大人腰包的銀子,也不會拿出來與縣衙眾人平分。
總之,現在年景好,百姓日子過得下去,進了縣衙當差的,那日子隻會更好。
且說秦勁,今日運氣不錯,又是不到中午各項吃食就賣完了,惦記著穀棟的交代,他立馬收攤回村。
到了村口,讓安哥兒、秦文先回家,他去了嚴家,給嚴祥傳話。
一個村子隻有五個名額,且隻要青壯,他一個現代人,對衙門裏的彎彎繞繞知曉不多,但嚴祥懂得。
縣衙的民壯班有五十人,因油水不錯,且不入賤籍,一直都是多人爭搶的香餑餑。
別說是下麵的村子以及縣城裏的人家,一些官宦人家的遠方親戚也瞧得上。
因此,大多人都是充個人數,走個過場,除非特別勇武,不然這種好差事落不到村人身上。
秦勁聽完嚴祥的話語,隻道:「嚴叔,我明白了。但普通村民應是有機會爭取的,我瞧著書達不錯,你覺得呢?」
「秦書達?」嚴祥有些意外。
「書達他生的魁梧,一身力氣,年紀也不大,青、壯倆字全都占了。」
秦家男人個子都高,包括秦書禮秦書達這對兄弟。
而且吧,他總覺得今日穀棟是悄悄開屏了。
開屏的對象自然就是安哥兒。
秦書達身為安哥兒的親二哥,平日裏對安哥兒還算關照,搬家那晚,秦書達天黑之後才回村,顧不上吃飯就匆匆來了荒院安慰安哥兒,並讓安哥兒今後有什麽活計盡管找他。
之前他與葉妙成親,成親前一日,秦書達過來幫忙做雜活,成親當日也送了二十文禮金,比之秦書禮,秦書達可太正常了。
早些年因著朱二紅的關係,他們四兄弟與秦書達這位堂兄弟關係一般,可自打秦書達與秦書禮分了家,秦書達就開始與他們四兄弟正常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