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大鐵鍋得二百多文,因為沒人找盧鐵匠打玉米脫粒機,盧鐵匠自個兒也沒打了去賣,因此這鐵鍋的錢他得給。
將鐵鍋綁在小推車上,他快步出了城。
這錢來得快,去得也快,今天白幹了。
正感嘆著,身後突然傳來了熟悉的喊聲:「秦勁!」
他扭過頭,見是何虎坐在牛車上正朝他招手,他停下腳步,也揮了下手:「何大哥。」
何虎很快來到秦勁跟前,瞧見小推車上綁著的大鐵鍋,他立馬笑道:「看來你的生意更紅火了,恭喜啊。」
「何大哥就別取笑我了,我那點小生意,就是混口飯吃。」秦勁也笑:「何大哥,你這是要去哪裏?」
「去五裏溝找你,既然碰上了,來,將小推車和鐵鍋搬上來,咱們一起走。」何虎說著跳下牛車。
秦勁有些驚訝:「何大哥,你尋我何事兒?就在這兒說吧,你家裏忙,不必送我,我自個兒可以回去。」
何虎搖頭:「我還是送你回去吧,現在家中不忙了。」
「不忙了?」秦勁吃了一驚。
「對,木料漲價了。而且,城北的張木匠也開始做小推車了,價格比我家的低,我爹就決定歇幾日。」何虎解釋緣由。
做小推車需要用到木料,原本他家堆著許多木料,那是多年攢下來的,但小推車出現後,這些木料迅速被消耗一空。
剛砍的新鮮樹木無法用來製作小推車,水分大,會變形,最起碼要風幹半年才能使用,於是他家就去鄉下收購可用的木料。
收得多了,木料價格就上漲了些許。
其實,這個上漲幅度他家也能接受。
但前兩日,原本在他家交了訂金的客人,突然過來要回了訂金,這事兒不同尋常,他們家趕緊打探,這一打探才知,原來城北的張木匠也開始做小推車了。
價格也比他家的低十文。
所謂同行是冤家,張木匠與他家關係平平,不是他貶低同行,客觀來說,張木匠的手藝的確不如他爹,因此他家的生意比張木匠家要好。
此次他家火急火燎的做小推車,也是擔心被張木匠模仿。
結果張木匠還真開始做小推車了。
不過,張木匠的小推車和秦勁設計的不一樣,張木匠的小推車是獨輪的,輪子比小推車的輪子要高一點兒,而且為了保持平衡,把手那裏有一個支架。
簡單來說,就是縮小版的獨輪車上裝了兩個桶架,整一個四不像,而且比秦勁設計的小推車大了一號。
但價格卻是便宜了十文。
於是,不少客人退了訂金,跑去張木匠家購買小推車。
他阿爹知道後,本想跑去張家鬧一場,但偏偏張木匠隻是借鑑了一部分,沒有完全模仿,他爹勸住了他阿爹。
他自個兒也覺得就算去鬧,那也改不了什麽。
正好,這倆個月家裏所有人都忙得腳不沾地,這麽持續下去也不是辦法,就藉此機會歇一歇吧。
再說了,秦勁又提供了一款兒童推車。
於是他家決定休息好了再開工。
之前給秦勁送小推車時,他們便決定了,若小推車賣得超出他們預料,那就拿出些銀兩分給秦勁。
這兩個月裏,最鼎盛時,他們一日能做十五輛小推車。
可後來木料供應不上,每日的產量就低了,到目前為止,他家賣了將近六百輛車子。
就按照六百輛計算,也忽略掉後來木料價格上浮的那部分成本,籠統來說,一輛小推車他們家能掙個三十文。
六百輛便是十八兩。
他喊了他妻舅過來幹活,得給人家發工錢,工錢發出去三兩,剩下十五兩。
他們全家商量了一下,決定分給秦勁三兩銀子。
他們家這兩個月累死累活的,就占個大頭吧。
秦勁沒想到何虎的來意是要給他送銀子,驚訝過後,他搖頭拒道:「何大哥,我知你們厚道,可這段時日你們的辛苦我看在眼中,這是你們起早貪黑掙的,是你們該得的,我不能要。」
「再者,你們已送了我一輛大板車了,你們沒收錢,我怎好收錢?」
不過,原來何家的利潤和他的小攤子一樣啊……
他小攤子日入二百多文,一個月就是六兩多,接近七兩,何家全家齊上陣忙活兩個月,隻掙了十五兩,若是再給他三兩,那真不如他掙的多了。
想起之前去何家看到的滿院子忙碌景象,這銀子他有些不好意思拿。
他天天嚷嚷他掙的都是血汗錢,何家也是如此啊。
再者,人家已經贈送了十一輛小推車和一輛板車了。
「秦勁,你就拿著吧,要不是你提供了模子,我家可掙不來這麽多銀錢。」何虎說著將剛才放在屁股下的錢袋子拎了起來,裏麵是三貫銅板。
他把錢袋子往秦勁懷裏塞:「以後再有類似的好物件,或者你家翻修房子打新家具,你記著來我家便是。」
其實他阿爹覺得,分給秦勁一兩銀子就夠了,因為出力的是他家,這倆月是真的累。
可他爹覺得,秦勁把兒童推車交給了他家,而且,秦勁也不是普通的鄉下後生,以秦勁的實力,用不了幾年就能置下一份厚實的家底,他們沒必要與這樣的人交惡。
以後秦勁要想打家具,那肯定來找他們何家,此時失去的銀子,將來肯定還能賺回來的。
將鐵鍋綁在小推車上,他快步出了城。
這錢來得快,去得也快,今天白幹了。
正感嘆著,身後突然傳來了熟悉的喊聲:「秦勁!」
他扭過頭,見是何虎坐在牛車上正朝他招手,他停下腳步,也揮了下手:「何大哥。」
何虎很快來到秦勁跟前,瞧見小推車上綁著的大鐵鍋,他立馬笑道:「看來你的生意更紅火了,恭喜啊。」
「何大哥就別取笑我了,我那點小生意,就是混口飯吃。」秦勁也笑:「何大哥,你這是要去哪裏?」
「去五裏溝找你,既然碰上了,來,將小推車和鐵鍋搬上來,咱們一起走。」何虎說著跳下牛車。
秦勁有些驚訝:「何大哥,你尋我何事兒?就在這兒說吧,你家裏忙,不必送我,我自個兒可以回去。」
何虎搖頭:「我還是送你回去吧,現在家中不忙了。」
「不忙了?」秦勁吃了一驚。
「對,木料漲價了。而且,城北的張木匠也開始做小推車了,價格比我家的低,我爹就決定歇幾日。」何虎解釋緣由。
做小推車需要用到木料,原本他家堆著許多木料,那是多年攢下來的,但小推車出現後,這些木料迅速被消耗一空。
剛砍的新鮮樹木無法用來製作小推車,水分大,會變形,最起碼要風幹半年才能使用,於是他家就去鄉下收購可用的木料。
收得多了,木料價格就上漲了些許。
其實,這個上漲幅度他家也能接受。
但前兩日,原本在他家交了訂金的客人,突然過來要回了訂金,這事兒不同尋常,他們家趕緊打探,這一打探才知,原來城北的張木匠也開始做小推車了。
價格也比他家的低十文。
所謂同行是冤家,張木匠與他家關係平平,不是他貶低同行,客觀來說,張木匠的手藝的確不如他爹,因此他家的生意比張木匠家要好。
此次他家火急火燎的做小推車,也是擔心被張木匠模仿。
結果張木匠還真開始做小推車了。
不過,張木匠的小推車和秦勁設計的不一樣,張木匠的小推車是獨輪的,輪子比小推車的輪子要高一點兒,而且為了保持平衡,把手那裏有一個支架。
簡單來說,就是縮小版的獨輪車上裝了兩個桶架,整一個四不像,而且比秦勁設計的小推車大了一號。
但價格卻是便宜了十文。
於是,不少客人退了訂金,跑去張木匠家購買小推車。
他阿爹知道後,本想跑去張家鬧一場,但偏偏張木匠隻是借鑑了一部分,沒有完全模仿,他爹勸住了他阿爹。
他自個兒也覺得就算去鬧,那也改不了什麽。
正好,這倆個月家裏所有人都忙得腳不沾地,這麽持續下去也不是辦法,就藉此機會歇一歇吧。
再說了,秦勁又提供了一款兒童推車。
於是他家決定休息好了再開工。
之前給秦勁送小推車時,他們便決定了,若小推車賣得超出他們預料,那就拿出些銀兩分給秦勁。
這兩個月裏,最鼎盛時,他們一日能做十五輛小推車。
可後來木料供應不上,每日的產量就低了,到目前為止,他家賣了將近六百輛車子。
就按照六百輛計算,也忽略掉後來木料價格上浮的那部分成本,籠統來說,一輛小推車他們家能掙個三十文。
六百輛便是十八兩。
他喊了他妻舅過來幹活,得給人家發工錢,工錢發出去三兩,剩下十五兩。
他們全家商量了一下,決定分給秦勁三兩銀子。
他們家這兩個月累死累活的,就占個大頭吧。
秦勁沒想到何虎的來意是要給他送銀子,驚訝過後,他搖頭拒道:「何大哥,我知你們厚道,可這段時日你們的辛苦我看在眼中,這是你們起早貪黑掙的,是你們該得的,我不能要。」
「再者,你們已送了我一輛大板車了,你們沒收錢,我怎好收錢?」
不過,原來何家的利潤和他的小攤子一樣啊……
他小攤子日入二百多文,一個月就是六兩多,接近七兩,何家全家齊上陣忙活兩個月,隻掙了十五兩,若是再給他三兩,那真不如他掙的多了。
想起之前去何家看到的滿院子忙碌景象,這銀子他有些不好意思拿。
他天天嚷嚷他掙的都是血汗錢,何家也是如此啊。
再者,人家已經贈送了十一輛小推車和一輛板車了。
「秦勁,你就拿著吧,要不是你提供了模子,我家可掙不來這麽多銀錢。」何虎說著將剛才放在屁股下的錢袋子拎了起來,裏麵是三貫銅板。
他把錢袋子往秦勁懷裏塞:「以後再有類似的好物件,或者你家翻修房子打新家具,你記著來我家便是。」
其實他阿爹覺得,分給秦勁一兩銀子就夠了,因為出力的是他家,這倆月是真的累。
可他爹覺得,秦勁把兒童推車交給了他家,而且,秦勁也不是普通的鄉下後生,以秦勁的實力,用不了幾年就能置下一份厚實的家底,他們沒必要與這樣的人交惡。
以後秦勁要想打家具,那肯定來找他們何家,此時失去的銀子,將來肯定還能賺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