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青剛笑道:「還是你會拍馬屁。」
兩人在此間言笑晏晏,自然而然落在了旁邊亭子裏坐著的丞相眼中。
見他垂眼沉思的樣子,身邊一官員說道:「大人您不必擔心,下官早就查過,那個袁銘出身草野,除了夫郎的父親是個小小的縣官,幾乎沒有任何背景,他跟厲青剛走得近,對我們不會有太大影響。」
「厲青剛那樣的性子,能在短時間內對他如此寵信,這個袁銘恐怕不是個省油的燈。」袁善喜沉聲道。
剛才說話的官員聞言抬頭看向袁銘的方向,眼中閃過殺意:「如果真是這樣,此人不能留,咱們須得在他成長起來之前斬草除根。」
袁善喜沒有回他這一句,反而沒頭沒腦的問道:「許多人說袁銘長得與我有幾分相似。」
「不過是一群無知之人罷了,鄉野小民怎能與丞相大人比較?」
袁善喜摸了摸下巴:「本管倒是覺得他們說的沒錯。」
「這……」
其他人不知道怎麽接他的話,麵麵相覷。
好在袁善喜並沒有要他們接話的意思,轉而說道:「小蘭再有半年就要及笄,到了該成婚的年紀了。」
圍在他身邊的官員們紛紛眼睛發亮,知道這是丞相發給他們聯姻的暗號。
一時間,一股看不見的暗流在眾人之間湧動。在場沒人不想成為丞相的親家。
另一頭,袁銘和厲青剛被一個小太監帶到了一處偏殿。
厲青剛看著周圍,有些警惕地問道:「現在沒人了,你可以告訴我們你的主子是誰了嗎?」
方才他們在宴會上,這個小太監突然跑過來,給他們示意手中金燦燦的宮牌,說是主子有請。
不等小太監轉身,偏殿緊閉的宮門驟然開了。
「厲大人,袁公子,好久不見。」站在門口的人一身淡黃色錦袍,從不離手的摺扇展開輕輕扇著,可不就是庸王朱羨之!
第99章
三人坐在偏殿裏頭,那名時刻跟著庸王的麵具侍衛給他們倒了茶,之後隱入暗處。
厲青剛的目光在他們身上掃了掃:「沒想到袁銘和殿下早就相識。」
庸王笑道:「本王也沒想到,袁公子竟在老師手下做事。」
「老師?」袁銘微怔。
厲青剛冷肅的麵容稍稍緩和,解釋道:「殿下總是這麽叫,下官哪裏擔得起?不過是在殿下十九歲初入刑部時做了一段時間帶教。」
袁銘點頭,原來如此。
庸王道:「多虧了老師,本王才不至於被人利用陷害,恩情永不會忘。」
厲青剛嘆了口氣:「你哪裏都好,可就是太固執了,當年要不是……怎麽可能到現在隻能做個閑散王爺?」
「都過去了。」庸王道。
袁銘低下頭,眼觀鼻鼻觀心,假裝什麽都沒聽到。
「老師待人嚴格但是真誠,袁公子能在老師手下,算是幸事。此前就聽說袁公子高中狀元,本王不在京城,難以及時送上賀禮,還請袁公子見諒。」
袁銘連忙道:「能讓殿下記著,已是榮幸之至,拜入厲大人手下,更是三生有幸。」
「就屬你會說。」庸王道:「說起來,我們二人已有兩年未見,不知道袁公子可有新書寫好?」
袁銘愣了愣,厲青剛直接問了出來:「什麽新書?」
「老師還不知道吧?袁公子可是一位大作家,本王手裏不少書店都因為他的書節節攀升。」
袁銘臉上露出一絲羞赧:「王爺謬讚了。」
厲青剛也是愛書之人,一下來了興趣:「等我回去後,也得好好看看。」
閑話說完,庸王收斂了笑意,將茶杯輕輕放在桌上:「本王這次回京,過年是一方麵,除此之外還有更主要的事。」
聞言,厲青剛的臉色凝重起來,顯然兩人之前早就有過書信往來。說話之前,他先看了袁銘一眼。
庸王抬起手:「無妨,袁銘早就知道。」
厲青剛嗯了一聲,沒有過多驚訝,問道:「情況如何了?」
庸王撫摸著茶杯邊沿,沉吟道:「探子回報,這一股勢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強,不同於長久以來的群龍無首,他們似乎達成了某種合議。」
厲青剛稍稍思索,道:「莫不是皇室中還有漏網之魚?」
「先皇對前朝皇室之人深惡痛絕,曾下令全國範圍內通緝,一旦露麵殺無赦,如此高壓之下,短短兩年內,負責這項事務的官員幾乎將前朝之人屠盡,老人小孩都不放過,死狀悽慘。他們想報仇可以理解。」
不知是不是袁銘的錯覺,庸王在說這段話時,語氣中帶著明晃晃的厭惡譴責。
厲青剛似乎也有所覺察,含糊道:「前朝與我朝之前本就隔著家仇國恨,不管先皇有沒有發布那樣的命令,註定無法調和。」
庸王抿了抿唇,沒再說什麽。
「王爺可將此事告知皇上了?」厲青剛問道。
庸王搖頭:「我早就承諾過不過問朝堂半點政事,南北相隔兩地,一個閑散王爺卻先知道了這樣的大事,人誰聽了也會覺得不對勁。」
厲青剛看向他:「此事事關重大,不說怕是不行。」
「正是,所以本王今日將兩位找了過來,就是希望你們給我想個法子。」
厲青剛想了想,說道:「微臣記得,南灜王的封地就在西南一帶,而今世子又被招為駙馬,皇上必定會信任他。」
兩人在此間言笑晏晏,自然而然落在了旁邊亭子裏坐著的丞相眼中。
見他垂眼沉思的樣子,身邊一官員說道:「大人您不必擔心,下官早就查過,那個袁銘出身草野,除了夫郎的父親是個小小的縣官,幾乎沒有任何背景,他跟厲青剛走得近,對我們不會有太大影響。」
「厲青剛那樣的性子,能在短時間內對他如此寵信,這個袁銘恐怕不是個省油的燈。」袁善喜沉聲道。
剛才說話的官員聞言抬頭看向袁銘的方向,眼中閃過殺意:「如果真是這樣,此人不能留,咱們須得在他成長起來之前斬草除根。」
袁善喜沒有回他這一句,反而沒頭沒腦的問道:「許多人說袁銘長得與我有幾分相似。」
「不過是一群無知之人罷了,鄉野小民怎能與丞相大人比較?」
袁善喜摸了摸下巴:「本管倒是覺得他們說的沒錯。」
「這……」
其他人不知道怎麽接他的話,麵麵相覷。
好在袁善喜並沒有要他們接話的意思,轉而說道:「小蘭再有半年就要及笄,到了該成婚的年紀了。」
圍在他身邊的官員們紛紛眼睛發亮,知道這是丞相發給他們聯姻的暗號。
一時間,一股看不見的暗流在眾人之間湧動。在場沒人不想成為丞相的親家。
另一頭,袁銘和厲青剛被一個小太監帶到了一處偏殿。
厲青剛看著周圍,有些警惕地問道:「現在沒人了,你可以告訴我們你的主子是誰了嗎?」
方才他們在宴會上,這個小太監突然跑過來,給他們示意手中金燦燦的宮牌,說是主子有請。
不等小太監轉身,偏殿緊閉的宮門驟然開了。
「厲大人,袁公子,好久不見。」站在門口的人一身淡黃色錦袍,從不離手的摺扇展開輕輕扇著,可不就是庸王朱羨之!
第99章
三人坐在偏殿裏頭,那名時刻跟著庸王的麵具侍衛給他們倒了茶,之後隱入暗處。
厲青剛的目光在他們身上掃了掃:「沒想到袁銘和殿下早就相識。」
庸王笑道:「本王也沒想到,袁公子竟在老師手下做事。」
「老師?」袁銘微怔。
厲青剛冷肅的麵容稍稍緩和,解釋道:「殿下總是這麽叫,下官哪裏擔得起?不過是在殿下十九歲初入刑部時做了一段時間帶教。」
袁銘點頭,原來如此。
庸王道:「多虧了老師,本王才不至於被人利用陷害,恩情永不會忘。」
厲青剛嘆了口氣:「你哪裏都好,可就是太固執了,當年要不是……怎麽可能到現在隻能做個閑散王爺?」
「都過去了。」庸王道。
袁銘低下頭,眼觀鼻鼻觀心,假裝什麽都沒聽到。
「老師待人嚴格但是真誠,袁公子能在老師手下,算是幸事。此前就聽說袁公子高中狀元,本王不在京城,難以及時送上賀禮,還請袁公子見諒。」
袁銘連忙道:「能讓殿下記著,已是榮幸之至,拜入厲大人手下,更是三生有幸。」
「就屬你會說。」庸王道:「說起來,我們二人已有兩年未見,不知道袁公子可有新書寫好?」
袁銘愣了愣,厲青剛直接問了出來:「什麽新書?」
「老師還不知道吧?袁公子可是一位大作家,本王手裏不少書店都因為他的書節節攀升。」
袁銘臉上露出一絲羞赧:「王爺謬讚了。」
厲青剛也是愛書之人,一下來了興趣:「等我回去後,也得好好看看。」
閑話說完,庸王收斂了笑意,將茶杯輕輕放在桌上:「本王這次回京,過年是一方麵,除此之外還有更主要的事。」
聞言,厲青剛的臉色凝重起來,顯然兩人之前早就有過書信往來。說話之前,他先看了袁銘一眼。
庸王抬起手:「無妨,袁銘早就知道。」
厲青剛嗯了一聲,沒有過多驚訝,問道:「情況如何了?」
庸王撫摸著茶杯邊沿,沉吟道:「探子回報,這一股勢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強,不同於長久以來的群龍無首,他們似乎達成了某種合議。」
厲青剛稍稍思索,道:「莫不是皇室中還有漏網之魚?」
「先皇對前朝皇室之人深惡痛絕,曾下令全國範圍內通緝,一旦露麵殺無赦,如此高壓之下,短短兩年內,負責這項事務的官員幾乎將前朝之人屠盡,老人小孩都不放過,死狀悽慘。他們想報仇可以理解。」
不知是不是袁銘的錯覺,庸王在說這段話時,語氣中帶著明晃晃的厭惡譴責。
厲青剛似乎也有所覺察,含糊道:「前朝與我朝之前本就隔著家仇國恨,不管先皇有沒有發布那樣的命令,註定無法調和。」
庸王抿了抿唇,沒再說什麽。
「王爺可將此事告知皇上了?」厲青剛問道。
庸王搖頭:「我早就承諾過不過問朝堂半點政事,南北相隔兩地,一個閑散王爺卻先知道了這樣的大事,人誰聽了也會覺得不對勁。」
厲青剛看向他:「此事事關重大,不說怕是不行。」
「正是,所以本王今日將兩位找了過來,就是希望你們給我想個法子。」
厲青剛想了想,說道:「微臣記得,南灜王的封地就在西南一帶,而今世子又被招為駙馬,皇上必定會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