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漁村離十方鎮有一個多時辰的車程,馬車搖搖晃晃,眾人都快睡著的時候,鼻尖出現了若隱若現的魚腥味,正是從漁村飄來的。
馬車裏許多人都沒見過海,一時間都有些激動興奮。
村長早早得了命令帶著村民在村口等著他們,一群從沒見過世麵的漁民,看到陌生的馬車駛來,就跪倒了一大片。
庸王顯然沒料到如此的陣仗,趕緊下車,走到村長身邊,想要扶他起來:「鄉親們不必多禮,本官奉朝廷之命前來巡查,給各位添麻煩了。」
然而,村民們並沒有因為他的善意而感到放鬆,反而把頭埋得更低了。村長被他抓住了手臂,顫顫巍巍站起來,眼裏寫滿了驚慌和恐懼。
庸王眉頭一皺,想說點什麽,看著跪倒在地的一大片人,忽然不知該說什麽。
「找兩個人帶我們去看看漁船。」本來的計劃是由村長帶領他們,順便介紹建船以來村裏的發展變化,但眼下這情況顯然不對勁,庸王無疑為難年逾古稀的老村長,補充道:「找兩個身體強壯的年輕人。」
聞言,村長眼裏的擔憂更深,但他又不敢忤逆欽差,還能從人群裏挑出兩個人,說道:「阿華,阿道,你們兩個帶大人去看漁船。」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跪在第一排的兩個小山一樣的漢子站了起來:「知道了,爹。」
原來是村長的兒子。
村裏的人不平整走不了馬車,大家就都下了車,在阿華和阿道的帶領下,往海灘的方向走去。
漁村藏著秘密,阿華和阿道到底沒有村長老練,庸王糖果炮彈齊下,很快,他們兩個沒有一開始警惕了。
海灘離村口有些距離,途中庸王一直跟他們聊天,探聽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比如說大漁船造出來之後,幾個船頭瓜分了掌控權,手把著漁船,他們這些普通漁民不僅上船的時候需要交坐船費,下船的時候還得交保護費。
再比如說有了大船,漁民們卻越來越窮了,很多人甚至一年到頭都在餓肚子。
還有那些年輕漂亮的女孩哥兒,不管他們自身願不願意,許多都被船頭和他們的親戚朋友搶去做了小妾,下場無不悽慘。
這些話大多數都是阿華說的,別看他個頭大,但是隻有十六歲,正是嫉惡如仇的年紀。阿華還有個青梅竹馬的女孩,兩家人早就相看過,本來計劃在去年年底成親,結果出去一趟女孩就被大船頭看上了,兩人的婚事隻能作罷,那個女孩雖然還沒有被拉走,卻是日日坐在家中以淚洗麵。
庸王聽完這些事情,麵色鐵青。
漁船是朝廷花錢建來改善漁民的關係的,沒想到反過來成了危害他們的禍根。
「看來我這一趟並不算白來。」他冷笑著說道。
第37章 眼睛不要了(倒v結束)
白茫茫的海灘上,一群打著赤膊、裸露上半身的漁民赤著腳來來回回,十分忙碌。他們的脊背被沉重的背簍壓彎,天氣微涼卻汗流如注。
阿華順著庸王的視線看過去,解釋道:「他們是在曬鹽,等到了冬天就沒有大太陽了,必須趕在秋雨之前陣風多秒曬鹽。」
庸王點點頭,臉上表情有些沉重。
這些鹽工常年從事超強度體力勞動,腰杆很難再直起來,哪怕卸下了背簍,依然彎著腰走路。而且他們都不穿鞋,腳麵皸裂十分嚴重,縱橫的溝壑裏填滿了泥沙。
旁人隻是看著就眉頭緊皺,而這些真正從事髒活累活的人卻臉色十分正常,或者準確來說,他們臉上沒有一點表情,就像個隻會幹活的提線木偶。
他們一群人突然出現在沙灘上還是很引人注意的,不一會兒的功夫,兩個穿著粗布短打的男子就跑了過來。
庸王的侍衛攔住了他們,一番交流後,侍衛過來通報:「大人,他們是這裏的管事,說已經給您搭建好了臨時乘涼的亭子,請您過去休息,順便聽他們報告工作。」
庸王點點頭,問身邊的阿華:「那兩個人,你認識嗎?」
「認識,一個是海船上的管事,一個是鹽工的管事。」阿華的表情很是憤怒:「就是他,搶走了我的未婚妻。」
阿華的手指著的是其中較為矮小的那個,離得遠還看不清他們的臉。
庸王拍拍他的肩膀:「如果你說的話屬實,本官今日就為你討回公道。」
阿華喜極而泣,直接跪了下來,阿道比他年長些,心思也更重,聞言眸子裏滿是擔憂。欽差可以幫他們一次,但是幫不了一輩子,等他走了,那些人捲土重來,對他們的報復隻怕會更甚。
不過眼下這情景,並不適宜說這些,阿道隻能按捺下來,憂心忡忡的跟在他們身後。
海邊有幾棵生長得極為高大茂盛的樹,管事口中乘涼的茶棚就安置在樹下。
庸王沒有坐他們準備好的竹椅,侍衛不知道從哪裏搬來一個很大的躺椅,庸王半躺下,懶懶的說道:「有什麽要說的快說吧,太陽這麽大,坐一會兒就是滿身的汗。」
聞言,兩個管事的臉上笑意更深,恭恭敬敬的遞上兩三本比手掌更厚的帳本,諂媚道:「大人,這是近三年漁船和鹽場的收支情況,我們老爺聽說您要來視察工作,特意早早的準備好了給您過目。」
小武接過他手中的帳本,遞給了庸王。
庸王手下的店鋪無數,翻開隻看了一眼就瞧見裏麵漏洞重重地作假。
馬車裏許多人都沒見過海,一時間都有些激動興奮。
村長早早得了命令帶著村民在村口等著他們,一群從沒見過世麵的漁民,看到陌生的馬車駛來,就跪倒了一大片。
庸王顯然沒料到如此的陣仗,趕緊下車,走到村長身邊,想要扶他起來:「鄉親們不必多禮,本官奉朝廷之命前來巡查,給各位添麻煩了。」
然而,村民們並沒有因為他的善意而感到放鬆,反而把頭埋得更低了。村長被他抓住了手臂,顫顫巍巍站起來,眼裏寫滿了驚慌和恐懼。
庸王眉頭一皺,想說點什麽,看著跪倒在地的一大片人,忽然不知該說什麽。
「找兩個人帶我們去看看漁船。」本來的計劃是由村長帶領他們,順便介紹建船以來村裏的發展變化,但眼下這情況顯然不對勁,庸王無疑為難年逾古稀的老村長,補充道:「找兩個身體強壯的年輕人。」
聞言,村長眼裏的擔憂更深,但他又不敢忤逆欽差,還能從人群裏挑出兩個人,說道:「阿華,阿道,你們兩個帶大人去看漁船。」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跪在第一排的兩個小山一樣的漢子站了起來:「知道了,爹。」
原來是村長的兒子。
村裏的人不平整走不了馬車,大家就都下了車,在阿華和阿道的帶領下,往海灘的方向走去。
漁村藏著秘密,阿華和阿道到底沒有村長老練,庸王糖果炮彈齊下,很快,他們兩個沒有一開始警惕了。
海灘離村口有些距離,途中庸王一直跟他們聊天,探聽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比如說大漁船造出來之後,幾個船頭瓜分了掌控權,手把著漁船,他們這些普通漁民不僅上船的時候需要交坐船費,下船的時候還得交保護費。
再比如說有了大船,漁民們卻越來越窮了,很多人甚至一年到頭都在餓肚子。
還有那些年輕漂亮的女孩哥兒,不管他們自身願不願意,許多都被船頭和他們的親戚朋友搶去做了小妾,下場無不悽慘。
這些話大多數都是阿華說的,別看他個頭大,但是隻有十六歲,正是嫉惡如仇的年紀。阿華還有個青梅竹馬的女孩,兩家人早就相看過,本來計劃在去年年底成親,結果出去一趟女孩就被大船頭看上了,兩人的婚事隻能作罷,那個女孩雖然還沒有被拉走,卻是日日坐在家中以淚洗麵。
庸王聽完這些事情,麵色鐵青。
漁船是朝廷花錢建來改善漁民的關係的,沒想到反過來成了危害他們的禍根。
「看來我這一趟並不算白來。」他冷笑著說道。
第37章 眼睛不要了(倒v結束)
白茫茫的海灘上,一群打著赤膊、裸露上半身的漁民赤著腳來來回回,十分忙碌。他們的脊背被沉重的背簍壓彎,天氣微涼卻汗流如注。
阿華順著庸王的視線看過去,解釋道:「他們是在曬鹽,等到了冬天就沒有大太陽了,必須趕在秋雨之前陣風多秒曬鹽。」
庸王點點頭,臉上表情有些沉重。
這些鹽工常年從事超強度體力勞動,腰杆很難再直起來,哪怕卸下了背簍,依然彎著腰走路。而且他們都不穿鞋,腳麵皸裂十分嚴重,縱橫的溝壑裏填滿了泥沙。
旁人隻是看著就眉頭緊皺,而這些真正從事髒活累活的人卻臉色十分正常,或者準確來說,他們臉上沒有一點表情,就像個隻會幹活的提線木偶。
他們一群人突然出現在沙灘上還是很引人注意的,不一會兒的功夫,兩個穿著粗布短打的男子就跑了過來。
庸王的侍衛攔住了他們,一番交流後,侍衛過來通報:「大人,他們是這裏的管事,說已經給您搭建好了臨時乘涼的亭子,請您過去休息,順便聽他們報告工作。」
庸王點點頭,問身邊的阿華:「那兩個人,你認識嗎?」
「認識,一個是海船上的管事,一個是鹽工的管事。」阿華的表情很是憤怒:「就是他,搶走了我的未婚妻。」
阿華的手指著的是其中較為矮小的那個,離得遠還看不清他們的臉。
庸王拍拍他的肩膀:「如果你說的話屬實,本官今日就為你討回公道。」
阿華喜極而泣,直接跪了下來,阿道比他年長些,心思也更重,聞言眸子裏滿是擔憂。欽差可以幫他們一次,但是幫不了一輩子,等他走了,那些人捲土重來,對他們的報復隻怕會更甚。
不過眼下這情景,並不適宜說這些,阿道隻能按捺下來,憂心忡忡的跟在他們身後。
海邊有幾棵生長得極為高大茂盛的樹,管事口中乘涼的茶棚就安置在樹下。
庸王沒有坐他們準備好的竹椅,侍衛不知道從哪裏搬來一個很大的躺椅,庸王半躺下,懶懶的說道:「有什麽要說的快說吧,太陽這麽大,坐一會兒就是滿身的汗。」
聞言,兩個管事的臉上笑意更深,恭恭敬敬的遞上兩三本比手掌更厚的帳本,諂媚道:「大人,這是近三年漁船和鹽場的收支情況,我們老爺聽說您要來視察工作,特意早早的準備好了給您過目。」
小武接過他手中的帳本,遞給了庸王。
庸王手下的店鋪無數,翻開隻看了一眼就瞧見裏麵漏洞重重地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