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家裏有遺言要繼承[快穿] 作者:雕蟲琢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纖白的手指取了信封,懷著滿腹疑雲的顧清嘉拆開了信封,看罷信久久凝語,最後才問:「李將軍現在何處?」
「就在宮門外,將軍還托奴婢傳話說公主若是應了,他便立馬入宮麵聖。」垂首的宮女恭恭敬敬回答。
舒出一口氣,顧清嘉似妥協似無奈,空蕩蕩的心卻又有些惶然:「去吧,告訴他我答應了。」
宮女出了殿門,咚咚咚的腳步聲漸行漸遠,顧清嘉還坐在大殿中央,敞開的朱漆大門滲透出有些冷淡的光明,拉扯出了地上的影子。
「將軍啊…這個時候他還肯娶我……」自語一般低低念完這一句,顧清嘉一改之前的頹沉,反而有種意氣風發,「來人,替本宮更衣,去父皇那裏。」
風雲突變,振英大將軍李紹自請求娶公主顧清嘉,自言早已心悅公主,今生非公主不取,公主聞之動容而泣,皇上感念兩人之情緣,應允。
至此,顧清嘉不用再出宮去尼庵,隻需留在皇宮待嫁,等六月十八十裏紅妝,等六月十八鳳冠霞帔。
悠悠眾口似乎就此堵住,所有人都在感嘆大將軍的如斯深情,和公主的難得良緣。
駙馬還是上一世那個忠良癡情的大將軍,這件事最終落於正軌,就此告一段落,而此時已至五月末,蘇禾所緊張的另一件事即將發生——如果一切照舊而話,離顧長風回皇宮還剩兩天了。
這是最關鍵的最後兩天,他要守好顧長風,時時刻刻寸步不離。
「道長怎麽今日如此緊張我,莫非今日有何不尋常?」顧長風敏銳的發現了蘇禾的不尋常,語氣半是打趣。
「前兩天不是說六皇子在去幹州的路上遇到響馬被擄走了嗎,他向來重商,很少參與朝堂內的鬥爭,也無心皇位,沒想到還是沒有被倖免。」雖然來信說的是被擄生死未卜,但多半是回不來了,現在皇室能擔大任的除了二皇子顧樊易,就隻剩下顧長風這個皇子了。
越是到這個時候,越是這樣的處境,越要處處小心。
上一世顧長風十分順利就回了盛京,希望這一次也一樣。
不過就從顧清嘉的賜婚風波來看,很多事情早已偏離了原軌。
「師叔,外麵來了一群人說是盛京的,還帶著官兵!」
下午時分,日未落盡,終究是有人來打破了這場平靜,掀起波瀾。
當時蘇禾依舊是在顧長風的院子裏,兩人一聽到「盛京」就知道事情絕對不會簡單,一直等兩人去了大廳看清來人,才知事情遠比猜想的要複雜艱險,看來顧長風回盛京之事也已悄然出現偏差。
數十個佩長劍的士兵分列兩邊,氣勢威嚴,廳堂正中央的最前麵站著一個人,錦衣華服,肅穆威嚴,他轉過身看到了顧長風,上下將人一打量,臉上露出半真半假的笑:「這就是本王的三皇弟吧,七年未見沒想到竟長得這般俊逸了。」
來的人竟然是二皇子顧樊易——顧長風上一世的勁敵,最後起義造反的安順王。
他也不是什麽好人,更不是賢君之材,沒有容人之量隻有狠厲陰險的手段。
蘇禾的心驟然一沉。
「不知二哥來找小弟有何事?」顧長風卻是不動聲色,一切如常,「聽聞父皇病榻纏綿,不知現在如何。」
「三弟有心,在這偏僻地方這麽多年也知道惦記父皇。」像是冷諷,如同在說顧長風居心不良一樣。
「我這次來,就是奉了父皇之命的。」話鋒一轉,再不掩飾眼中的寒意,「前些日子父皇查到雲家餘孽猶存,在暗地裏私通北戎,所以今日特意叫我來審你,你說,藏在朝中的國賊都有哪些?」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還沒調查清楚就以安上了「國賊」的名頭,明顯就是故意構陷,置於說是皇上的意思,真假幾分還未可知。
顧樊易本意就是想給顧長風一個下馬威,顧長風卻是麵不改色:「皇兄誤會了,我一直都在道觀裏,皇兄也知我七年未曾回宮,哪裏會知道朝堂上的事?」
「你說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顧樊易冷笑,「那我還聽說你大逆不道,在這裏私設靈堂祭拜妖婦,可是真的?」
「妖婦」二字咬字極重,刺耳非常,顧長風眼底微寒卻依舊隱忍不發:「並無。」並無所謂的「妖婦」,那是他的母後。
「那好,你們都聽到三殿下怎麽說的,現在給我搜,任何一個角落都不許放過!」顧樊易今天親自過來就是為了置顧長風於死地,族家私通北戎加上私設祠堂,這兩項罪名足以要了他的命。
士兵聞聲欲動,蘇禾適時站出來:「且慢。」
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了一直沉默的白衣道長身上,他之前靜默一旁如清雲一般,現在眉眼泛出淩厲頗顯威儀,如流光利劍鋒刃寒霜。
「三殿下如何也是皇子,若要處置還需有聖上聖旨,不知二殿下可有帶來皇上禦印聖旨?」蘇禾不徐不疾,從容自若。
「你是何人,竟敢在此放肆。」顧樊易明顯不悅。
「殿下可依照例律治小民的罪,但是還請殿下拿出聖旨。」
沒想到小小一個道人竟也如此放肆,顧樊易惱怒:「本殿下是奉聖上口諭,輪得到你喧譁造次!」
「口諭。」蘇禾淡淡重複,「那就是空口無憑。」
「你!——」顧樊易氣急敗壞,環視一圈猶猶豫豫的士兵,大喊,「還愣著幹什麽,你們敢違抗聖令嗎,給我搜!等找到證據把這個夥同顧長風的妖道也給我抓起來!」
「就在宮門外,將軍還托奴婢傳話說公主若是應了,他便立馬入宮麵聖。」垂首的宮女恭恭敬敬回答。
舒出一口氣,顧清嘉似妥協似無奈,空蕩蕩的心卻又有些惶然:「去吧,告訴他我答應了。」
宮女出了殿門,咚咚咚的腳步聲漸行漸遠,顧清嘉還坐在大殿中央,敞開的朱漆大門滲透出有些冷淡的光明,拉扯出了地上的影子。
「將軍啊…這個時候他還肯娶我……」自語一般低低念完這一句,顧清嘉一改之前的頹沉,反而有種意氣風發,「來人,替本宮更衣,去父皇那裏。」
風雲突變,振英大將軍李紹自請求娶公主顧清嘉,自言早已心悅公主,今生非公主不取,公主聞之動容而泣,皇上感念兩人之情緣,應允。
至此,顧清嘉不用再出宮去尼庵,隻需留在皇宮待嫁,等六月十八十裏紅妝,等六月十八鳳冠霞帔。
悠悠眾口似乎就此堵住,所有人都在感嘆大將軍的如斯深情,和公主的難得良緣。
駙馬還是上一世那個忠良癡情的大將軍,這件事最終落於正軌,就此告一段落,而此時已至五月末,蘇禾所緊張的另一件事即將發生——如果一切照舊而話,離顧長風回皇宮還剩兩天了。
這是最關鍵的最後兩天,他要守好顧長風,時時刻刻寸步不離。
「道長怎麽今日如此緊張我,莫非今日有何不尋常?」顧長風敏銳的發現了蘇禾的不尋常,語氣半是打趣。
「前兩天不是說六皇子在去幹州的路上遇到響馬被擄走了嗎,他向來重商,很少參與朝堂內的鬥爭,也無心皇位,沒想到還是沒有被倖免。」雖然來信說的是被擄生死未卜,但多半是回不來了,現在皇室能擔大任的除了二皇子顧樊易,就隻剩下顧長風這個皇子了。
越是到這個時候,越是這樣的處境,越要處處小心。
上一世顧長風十分順利就回了盛京,希望這一次也一樣。
不過就從顧清嘉的賜婚風波來看,很多事情早已偏離了原軌。
「師叔,外麵來了一群人說是盛京的,還帶著官兵!」
下午時分,日未落盡,終究是有人來打破了這場平靜,掀起波瀾。
當時蘇禾依舊是在顧長風的院子裏,兩人一聽到「盛京」就知道事情絕對不會簡單,一直等兩人去了大廳看清來人,才知事情遠比猜想的要複雜艱險,看來顧長風回盛京之事也已悄然出現偏差。
數十個佩長劍的士兵分列兩邊,氣勢威嚴,廳堂正中央的最前麵站著一個人,錦衣華服,肅穆威嚴,他轉過身看到了顧長風,上下將人一打量,臉上露出半真半假的笑:「這就是本王的三皇弟吧,七年未見沒想到竟長得這般俊逸了。」
來的人竟然是二皇子顧樊易——顧長風上一世的勁敵,最後起義造反的安順王。
他也不是什麽好人,更不是賢君之材,沒有容人之量隻有狠厲陰險的手段。
蘇禾的心驟然一沉。
「不知二哥來找小弟有何事?」顧長風卻是不動聲色,一切如常,「聽聞父皇病榻纏綿,不知現在如何。」
「三弟有心,在這偏僻地方這麽多年也知道惦記父皇。」像是冷諷,如同在說顧長風居心不良一樣。
「我這次來,就是奉了父皇之命的。」話鋒一轉,再不掩飾眼中的寒意,「前些日子父皇查到雲家餘孽猶存,在暗地裏私通北戎,所以今日特意叫我來審你,你說,藏在朝中的國賊都有哪些?」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還沒調查清楚就以安上了「國賊」的名頭,明顯就是故意構陷,置於說是皇上的意思,真假幾分還未可知。
顧樊易本意就是想給顧長風一個下馬威,顧長風卻是麵不改色:「皇兄誤會了,我一直都在道觀裏,皇兄也知我七年未曾回宮,哪裏會知道朝堂上的事?」
「你說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顧樊易冷笑,「那我還聽說你大逆不道,在這裏私設靈堂祭拜妖婦,可是真的?」
「妖婦」二字咬字極重,刺耳非常,顧長風眼底微寒卻依舊隱忍不發:「並無。」並無所謂的「妖婦」,那是他的母後。
「那好,你們都聽到三殿下怎麽說的,現在給我搜,任何一個角落都不許放過!」顧樊易今天親自過來就是為了置顧長風於死地,族家私通北戎加上私設祠堂,這兩項罪名足以要了他的命。
士兵聞聲欲動,蘇禾適時站出來:「且慢。」
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了一直沉默的白衣道長身上,他之前靜默一旁如清雲一般,現在眉眼泛出淩厲頗顯威儀,如流光利劍鋒刃寒霜。
「三殿下如何也是皇子,若要處置還需有聖上聖旨,不知二殿下可有帶來皇上禦印聖旨?」蘇禾不徐不疾,從容自若。
「你是何人,竟敢在此放肆。」顧樊易明顯不悅。
「殿下可依照例律治小民的罪,但是還請殿下拿出聖旨。」
沒想到小小一個道人竟也如此放肆,顧樊易惱怒:「本殿下是奉聖上口諭,輪得到你喧譁造次!」
「口諭。」蘇禾淡淡重複,「那就是空口無憑。」
「你!——」顧樊易氣急敗壞,環視一圈猶猶豫豫的士兵,大喊,「還愣著幹什麽,你們敢違抗聖令嗎,給我搜!等找到證據把這個夥同顧長風的妖道也給我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