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昭笑了笑,這樣的結果他等了很久,現在終於可以如釋重負了。


    從答應和秋秋談戀愛開始,他的顧慮一直都在。


    他全心地愛著這個女孩。


    這樣優秀而獨立的女人,他怎麽不愛,在愛之外更生出了崇拜。


    她有文化、有魄力還有膽量,把李莊白肉店做得那麽有名氣,那麽有影響力,她在他心裏是神,是厲害的人。


    這崇拜讓他倍感壓力,更覺得自己無能,沒本事。


    他能幹嘛呢?念書不多,隻會做菜。


    雖然他是王一刀欽定的大徒弟,但是和王秋秋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他如誇父追日般去努力改變自己,去提升自己,希望自己配得上他心中的女神,結果卻不盡人意,身心疲累。


    他怎麽也追不上那太陽,追不上王秋秋的步伐。


    甚至,有時王一刀叫他去陪有些商業往來的客人,他怯場又緊張,如一個躲在後台不敢上場的小孩。


    他總是怕,總是畏懼。


    他的磁場和氣場給人一種小家子的感覺,壓不住全場,更像是一個逃兵上不了戰場。


    隻有回到後廚他才感覺到舒適不難受,後廚才是他的主場。


    他和王秋秋真是兩個世界的人。


    “祝你幸福!”馬昭道。


    沒有挽留,沒有糾纏更沒有舍不得,王秋秋很失望。這是她曾經愛過的男人嗎?那麽怯弱,那麽不懂挽留。


    她有些失望。


    “你一點都不反對,一點都不難受,一點都不考慮下就同意了?”


    她多希望他能挽留他們的愛情。


    馬昭隻是笑著,那笑容如高原上孤零零盛開的黃蓮花,燦爛裏有著苦澀。


    “我給不了你幸福,隻會做菜!”馬昭苦惱地道。


    這段時間,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和王秋秋床上恩愛時,盡量地滿足這個女孩,揮灑他的汗水和消耗他的體力。


    他覺得唯一能做就是在性愛上給予她滿足。


    但是,靠性和諧來維持三觀不合的感情,很累。


    人對情感的需求是多層次的,特別是對於受過高等教育的王秋秋來說,她無法從馬昭的身上得到精神的愉悅和精神的供養。


    一日三餐,他們聊的隻有做菜,賣菜,客人等,其他話題,馬昭接不住,也談論不了。


    “你愛我嗎?”王秋秋道。


    “愛,我們還是做回兄妹吧,大家都自在。我依然可以在你喝醉後給你煮醋湯。我也隻能做這些,其他的你說的,我聽不懂,我理解起來也費勁。


    你是一個好女孩,但是我們不合適。”馬昭道。


    這是真誠的實話,也實事求是。


    王秋秋的爆脾氣騰一下就上來, 又瞬間悶了回去。


    眼前的男人是一個真誠善良的人,哪怕和理想中的他相差甚遠。


    “好吧!”王秋秋道。


    她有些失望。


    這個男人連挽留自己的勇氣都沒有,這段時間把店給他經營,給他股份,似乎這些都不是他要的禮物,他要的生活,他是一個小富則安的男人。


    自己是不是在揠苗助長了?


    他拚命地努力,希望能配得上她給予自己的愛情,可惜人的努力是有上限,他很辛苦也沒辦到。


    她拚命地向下兼容地迎合他的自尊心,包容他,理解他,卻漸漸發現她喜歡的人不是自己期望的那樣。


    這樣的感情,不同頻很累。


    分手,何嚐不是一種解脫呐?


    王秋秋和馬昭分手後,王一刀是第一個知道的,其次是常晴。


    “你想過以後和馬昭怎麽相處沒?”王一刀道。


    在他的預計中,這兩人再談幾個月戀愛就該結婚生子了。


    “這有什麽,從小怎麽相處就怎麽相處啊,還是兄妹啊。”王秋秋道。


    “是不是你要求太高?


    秋秋,過日子那有那麽多要求啊?能踏實,有責任就行了。


    馬昭我知道,他是一個好孩子,哪天你吃不上飯了,他不會讓你餓肚子,是一個有責任心的男人。你還想圖啥,哪些花裏胡哨的浪漫,不重要。”


    王一刀從幾十年的人生經曆出發來勸女兒,他不希望女兒在感情路上多受波折。


    “他是一個好人,好哥哥,但是不是我要的好老公。老漢兒,現在誰還吃不起飯啊?


    你喜歡常姨,你不就是喜歡她身上那股勁兒,她是路邊要飯的,你會給她飯吃,不見得你會娶回家吧。”王秋秋道。


    “我喜歡你常姨,她是叫花子也喜歡。”王一刀道。


    “哈哈,好嘛。我成了叫花子,馬昭也會喜歡我的。現在,他就是不喜歡我太優秀了,他覺得有壓力。”王秋秋道。


    “什麽意思啊?女人太優秀了不好嗎?”王一刀道。


    “老王,你不懂。”王秋秋拍了拍王一刀的肩膀。


    和馬昭分手後,王秋秋還是痛苦了好一段時間。


    畢竟她曾經付出過感情,對馬昭也是用過心。


    這段時間她老晚上醉酒,醉完酒又哭,哭了又喝。


    馬昭也好不到哪去,他也喝悶酒,心裏如刀割火燒一般難受,一想到王秋秋就難受。


    不過理智告訴他,他和王秋秋是過不到一起的,必須斷舍離。


    有時人的感情是無法靠理智去平衡,得交給時間。


    時間會告訴你答案,也會讓你遺忘很多事和人,時間不夠久,痛苦就不會減少。


    常晴也安慰過王秋秋和馬昭,不過旁人的暖心安慰本是出於好意,但是也有一個弊端:會不斷讓當事人回憶起此前的感情,反而增加痛苦,加強記憶,無法遺忘,適得其反。


    這事得慢慢來,得分散注意力。


    後來,常晴就推薦王秋秋去李天亮那逛逛,取取經,李莊白肉店要更好地發展,還是要做品牌推廣的,現在可都主打短視頻宣傳。


    在北京上班的那段時間,王秋秋在互聯網大廠待過,回到宜城接了父親的店,一直事情都圍繞著線下開店做事。


    這線上這塊她不是沒想過,但是一直沒怎麽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拐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地魚子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地魚子醬並收藏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拐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