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稻田養鴨
穿越農家:帶著崽崽去逃荒 作者:莫問悠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相公回來了,買的東西都已經放到雜物間了。”
張夕夕點點頭,去了雜物間,看了一下留下兩袋陳米沒動。
把糯米和小米以及五斤豬肉提著去了廚房,既然有了野豬肉,這家養的就留著自己家吃吧!
張夕夕出來對孫秀秀說道;“廚房裏的豬肉先醃著,今晚就燉一隻野雞,剩下的抹上鹽掛著。”
孫秀秀應聲道:“哎!”
“東家,這些野豬肉怎麽處理!”
“這些就放在這,等一下送到下麵給做工的人吃。”張夕夕看著野豬肉說道。
“東家,你可真大方,從沒有見過像你這樣厚待下人的主家。”
張夕夕笑了笑,“到我家的人,隻要幹活賣力對我盡忠盡責,我都不會虧待他們的。”
說完話,周福背著一背簍的牧草回來了,張夕夕看到連忙招呼道:“周福,你把牧草曬到院子裏就行,以後可以多割些草回來,牲畜吃不完的就把它曬幹了存著。”
“好的,東家!”
周福背著背簍過來,把牧草晾曬到了院子裏的過道上,“東家,地裏的牧草還有很多,院子裏應該曬不下,要不就曬到外麵的荒地上,最近這幾天陽光好,不用幾天就曬幹了。”
張夕夕看了一下藍藍的天空,這幾天應該 不會下雨。
“行,那這件事就交給你了,你現在去把馬車備好,我們送一些東西到下麵的廚房。”
周福先把今天買東西剩下的銀子和賬目匯報給張夕夕後,才去套了馬車。
張夕夕他們把三袋紅薯,兩大袋米和野豬肉抬上了馬車,張夕夕又去廚房拿了一些調料過來,實則是現從係統商城裏買的,鹽買的最多。
東西都裝上車後,周福趕著馬車出門了。
這麽多東西放到下麵也不用擔心,下麵的廚房被王大牛他們重新擴建了一下很結實,而且隻留了一道門,晚上王大牛他們就在附近休息,一般不會有人過來偷拿。
晚上大寶他們回來,看到糖葫蘆可把大寶高興壞了,嘴裏一直說著,“娘,你真是太好了,我最喜歡的就是娘了!”
轉眼十天就過去了,水稻苗可以移栽了,村裏人忙著栽了幾天的秧苗,張夕夕和孫秀秀也去幫忙張家栽了幾天的秧苗。
張夕夕以前雖然栽過秧,但那是在試驗田裏,行距株距都測量好了用機械栽的,哪像現在這麽多的田地都是用人力,把十多畝的田栽完,她感覺自己的老腰都直不起來了。
唉!古代的勞動人民真的傷不起啊!
回到家裏休息了兩天,張夕夕和孫秀秀才緩過來,同時張夕夕也決定自家下次栽秧要多請些人,自家的人就不用去了。
張夕夕從係統商城裏買了三顆養生丸,還剩下一萬多的幸運值。
唔!這幸運值也不夠花,還有很多想買的沒錢買呀!
雖然牧草收割後,幸運值上漲了不少,但花的比漲的多多了,不過該買的還是得買。
這天,張夕夕自己吃了一顆養生丸,就帶著一袋大米和剩下的兩顆養生丸來到了張家。
一進院子,就看到陳氏和小陳氏在給菜園子除草,“娘,大嫂,忙著呢!”
陳氏看到閨女來了,把手裏的雜草丟在地上,就出了菜園子迎了上去,打趣道:“又帶啥好東西來了!”
“這是上好的大米,你們不要省著吃啊!”
陳氏接過大米,拉著張夕夕就去了廚房,“早上做的糯米糕,還想等一會兒給你們送過去,你來了等一下就帶點回去吧!”
張夕夕拿起一塊糯米糕就喂入了嘴裏,“娘,你做的就是好吃!”
陳氏笑嗔了張夕夕一眼,才把大米裝進了米缸。
吃了幾塊,張夕夕又把養生丸掏出來遞給陳氏,“娘,這個養生丸給你和爹的,最近太累了你們補補身子。”
“知道了,還是閨女好!”
陳氏接過了盒子,慎重的放進了懷裏。
張夕夕出了廚房就看到在院子裏閑逛的鴨子,突然想到一個養鴨子的好方法。
“娘,我跟你說個事兒!”
陳氏看著張夕夕興奮的樣子,連忙問道:“啥事兒!”
張夕夕連忙把稻田養魚跟陳氏說了,陳氏聽得一愣一愣的。
“這稻田養鴨真有你說的這麽好!”
“當然,不僅可以除雜草,讓鴨子長得快,還能預防蝗災呢!”
陳氏白了張夕夕一眼,“不要烏鴉嘴,什麽蝗災不蝗災的。”
張夕夕摸了摸鼻子,“娘,我這不是說預防嘛,鴨子把稻田裏的蝗蟲都吃了,蝗蟲就不會來霍霍糧食了呀!”
陳氏想了一會,才說道:“明天我讓你二哥去鎮上買些鴨子回來試一下,成了之後再告訴村裏人!”
“娘,多買幾隻回來,回來了告訴我一下,我給它們喂點藥水,預防病害。”
“行!”
事情說完了,陳氏讓張夕夕留下吃飯,張夕夕推說要去割牧草帶著一大盤糯米糕就回家去了。
一百畝的牧草靠周福一個人肯定是忙不完的,反正她閑著也是閑著趁這幾天天氣好,用她的大力氣多割些牧草回來曬幹。
張夕夕割牧草割的得心應手,把鐮刀後麵接長一些,就成了割草機,也不用彎腰,割了一片後,再把它弄到地裏去曬著,果然還是這種簡單費力的工作適合她呀!
就這樣到第二天中午,牧草已經割了七八畝,幸運值也獲得了幾千個。
下午張文宏買了鴨子回來,就來了張夕夕家,張夕夕把提前買好的靈泉水提了出來,回到張家,喂給了鴨子。
三十多隻鴨子喝了靈泉水,看著好像更精神了一些,“娘,你們先把鴨子在家養個七八天再把它放到稻田裏去。”
“你不早說,早知道過個七八天才去買鴨子了。”陳氏生氣道。
張夕夕連忙解釋道:“鴨子買回來在家裏養幾天才能適應新的環境,免得個別鴨子死了影響到全部,還有就是鴨子放到稻田裏,晚上你們看是在田埂邊搭個鴨舍還是趕回家來。”
張夕夕點點頭,去了雜物間,看了一下留下兩袋陳米沒動。
把糯米和小米以及五斤豬肉提著去了廚房,既然有了野豬肉,這家養的就留著自己家吃吧!
張夕夕出來對孫秀秀說道;“廚房裏的豬肉先醃著,今晚就燉一隻野雞,剩下的抹上鹽掛著。”
孫秀秀應聲道:“哎!”
“東家,這些野豬肉怎麽處理!”
“這些就放在這,等一下送到下麵給做工的人吃。”張夕夕看著野豬肉說道。
“東家,你可真大方,從沒有見過像你這樣厚待下人的主家。”
張夕夕笑了笑,“到我家的人,隻要幹活賣力對我盡忠盡責,我都不會虧待他們的。”
說完話,周福背著一背簍的牧草回來了,張夕夕看到連忙招呼道:“周福,你把牧草曬到院子裏就行,以後可以多割些草回來,牲畜吃不完的就把它曬幹了存著。”
“好的,東家!”
周福背著背簍過來,把牧草晾曬到了院子裏的過道上,“東家,地裏的牧草還有很多,院子裏應該曬不下,要不就曬到外麵的荒地上,最近這幾天陽光好,不用幾天就曬幹了。”
張夕夕看了一下藍藍的天空,這幾天應該 不會下雨。
“行,那這件事就交給你了,你現在去把馬車備好,我們送一些東西到下麵的廚房。”
周福先把今天買東西剩下的銀子和賬目匯報給張夕夕後,才去套了馬車。
張夕夕他們把三袋紅薯,兩大袋米和野豬肉抬上了馬車,張夕夕又去廚房拿了一些調料過來,實則是現從係統商城裏買的,鹽買的最多。
東西都裝上車後,周福趕著馬車出門了。
這麽多東西放到下麵也不用擔心,下麵的廚房被王大牛他們重新擴建了一下很結實,而且隻留了一道門,晚上王大牛他們就在附近休息,一般不會有人過來偷拿。
晚上大寶他們回來,看到糖葫蘆可把大寶高興壞了,嘴裏一直說著,“娘,你真是太好了,我最喜歡的就是娘了!”
轉眼十天就過去了,水稻苗可以移栽了,村裏人忙著栽了幾天的秧苗,張夕夕和孫秀秀也去幫忙張家栽了幾天的秧苗。
張夕夕以前雖然栽過秧,但那是在試驗田裏,行距株距都測量好了用機械栽的,哪像現在這麽多的田地都是用人力,把十多畝的田栽完,她感覺自己的老腰都直不起來了。
唉!古代的勞動人民真的傷不起啊!
回到家裏休息了兩天,張夕夕和孫秀秀才緩過來,同時張夕夕也決定自家下次栽秧要多請些人,自家的人就不用去了。
張夕夕從係統商城裏買了三顆養生丸,還剩下一萬多的幸運值。
唔!這幸運值也不夠花,還有很多想買的沒錢買呀!
雖然牧草收割後,幸運值上漲了不少,但花的比漲的多多了,不過該買的還是得買。
這天,張夕夕自己吃了一顆養生丸,就帶著一袋大米和剩下的兩顆養生丸來到了張家。
一進院子,就看到陳氏和小陳氏在給菜園子除草,“娘,大嫂,忙著呢!”
陳氏看到閨女來了,把手裏的雜草丟在地上,就出了菜園子迎了上去,打趣道:“又帶啥好東西來了!”
“這是上好的大米,你們不要省著吃啊!”
陳氏接過大米,拉著張夕夕就去了廚房,“早上做的糯米糕,還想等一會兒給你們送過去,你來了等一下就帶點回去吧!”
張夕夕拿起一塊糯米糕就喂入了嘴裏,“娘,你做的就是好吃!”
陳氏笑嗔了張夕夕一眼,才把大米裝進了米缸。
吃了幾塊,張夕夕又把養生丸掏出來遞給陳氏,“娘,這個養生丸給你和爹的,最近太累了你們補補身子。”
“知道了,還是閨女好!”
陳氏接過了盒子,慎重的放進了懷裏。
張夕夕出了廚房就看到在院子裏閑逛的鴨子,突然想到一個養鴨子的好方法。
“娘,我跟你說個事兒!”
陳氏看著張夕夕興奮的樣子,連忙問道:“啥事兒!”
張夕夕連忙把稻田養魚跟陳氏說了,陳氏聽得一愣一愣的。
“這稻田養鴨真有你說的這麽好!”
“當然,不僅可以除雜草,讓鴨子長得快,還能預防蝗災呢!”
陳氏白了張夕夕一眼,“不要烏鴉嘴,什麽蝗災不蝗災的。”
張夕夕摸了摸鼻子,“娘,我這不是說預防嘛,鴨子把稻田裏的蝗蟲都吃了,蝗蟲就不會來霍霍糧食了呀!”
陳氏想了一會,才說道:“明天我讓你二哥去鎮上買些鴨子回來試一下,成了之後再告訴村裏人!”
“娘,多買幾隻回來,回來了告訴我一下,我給它們喂點藥水,預防病害。”
“行!”
事情說完了,陳氏讓張夕夕留下吃飯,張夕夕推說要去割牧草帶著一大盤糯米糕就回家去了。
一百畝的牧草靠周福一個人肯定是忙不完的,反正她閑著也是閑著趁這幾天天氣好,用她的大力氣多割些牧草回來曬幹。
張夕夕割牧草割的得心應手,把鐮刀後麵接長一些,就成了割草機,也不用彎腰,割了一片後,再把它弄到地裏去曬著,果然還是這種簡單費力的工作適合她呀!
就這樣到第二天中午,牧草已經割了七八畝,幸運值也獲得了幾千個。
下午張文宏買了鴨子回來,就來了張夕夕家,張夕夕把提前買好的靈泉水提了出來,回到張家,喂給了鴨子。
三十多隻鴨子喝了靈泉水,看著好像更精神了一些,“娘,你們先把鴨子在家養個七八天再把它放到稻田裏去。”
“你不早說,早知道過個七八天才去買鴨子了。”陳氏生氣道。
張夕夕連忙解釋道:“鴨子買回來在家裏養幾天才能適應新的環境,免得個別鴨子死了影響到全部,還有就是鴨子放到稻田裏,晚上你們看是在田埂邊搭個鴨舍還是趕回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