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頁
嬌媚天成:冷麵君王心尖寵 作者:沁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照顧主子不周,不罰一罰,又實在不行。
由此,太皇太後便做主罰了她半年的月銀。
侍女知道太皇太後這番不痛不癢的懲處,著實是放了自己一馬,便跪下來磕頭謝恩。
一時間,問完大皇子的話,太皇太後又將目光放到了秦柳瑟身上,「皇帝這位皇貴妃,倒是很有膽色,居然還會鳧水。」
秦柳瑟聽不出太皇太後這話裏的語氣,是真的讚美還是在怪她不顧形象,便低著頭回話,臉上帶著些不好意思,「臣妾兒時在鄉下長大,跟著家中的大姐姐學過鳧水。」
太皇太後笑道,「難怪了,這回你也受驚了。」
旋即又道,「但往後這種事,能不自己出手,便讓下頭的人來,宮裏頭這麽多人,下頭的人來便可。說一千道一萬,你可是將來的國母,怎能這樣,還像個鄉野丫頭一般,動不動往河裏跳。」
因著秦柳瑟救的人是大皇子,是皇家的金疙瘩,所以太皇太後到底是不好意思真的怪秦柳瑟。
但又不得不用這件事情來鞭策她,往後還得顧著自己的形象。
說實話,秦柳瑟壓根沒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麽,或許因著是民間長大的人,到底沒有那麽多的尊卑情懷,也不將自己當做多金貴的貴女一般。
救人什麽的,對秦柳瑟而言,不過是順手之舉,比起沒麵子,她更怕見死不救後,讓自己更加愧疚折磨。
可對太皇太後這樣在深閨裏長大的姑娘而言,學透了詩書禮儀,便覺得女兒家的形象和名聲更加重要。
這種事情,確實是因著每個人的身份,而有不同的見解。
比如西太後,乃是寒門出身,便覺得這種事情沒什麽,不由為秦柳瑟說了兩句話,「如此仗義救人,太皇太後,本宮倒是覺得,這秦氏頗有俠義心腸。」
但東太後就不這麽覺得了,她自幼尊貴,一向是視人命如草芥的人。
在她的眼裏,除了有身份的人,其他的人的命,便都不是命。
便笑著附和太皇太後道,「本宮倒是覺著太皇太後說的極是,若是今日並非大皇子,而是那尋常人,那全然沒有救人的必要。」
東太後的意思是,若是尋常人掉下去,那便等著宮裏的其他下人來救,能救上來是他命好,救不上來,那也是他的命。
一時間,跟過來的妃嬪也是分作兩派,有的人覺得秦柳瑟這般做,沒必要害得自己顏麵盡失。
不過這些人,是自己真的也這麽覺得,還是為了附和太皇太後,就不好說了。
而有些出身普通,或是出身在武將家裏的,則便站出來為秦柳瑟說話。
譬如那寧貴妃,家中的父親是習武之人,從小她便也有些大大咧咧,不拘小節一些。
習武之人是豪爽氣派一些,是以便替秦柳瑟說道。
「皇貴妃娘娘如此狹義心腸,正當得起這個位置呢,若是不管不顧,隻顧著自己的形象顏麵,那往後又如何禦下,還要禦天下人。今日這事傳出去,京城裏定是人人都要誇上皇貴妃娘娘一句的。」
蕭德妃也笑道,「今日後宮沒有外男,也沒人看到皇貴妃娘娘的儀態,且比起人命,這些都是身外之物,並不要緊,左右大皇子能平安無事,那才是最重要的。」
蕭德妃這話裏頭,又把大皇子給捎帶上了。
倆人一個會說,一個敢說,又因著位份夠高,說話也比較有分量。
一時間,秦柳瑟便向蕭德妃和寧貴妃都投去了感激的眼神。
皇太後怪罪歸怪罪,但並不像東太後那樣見不得秦柳瑟的好。
是以,聽過這些人說後,心裏頭的怨念也消退了不少。
東太後見狀,有意又要添油加醋幾句,卻在這時候永嘉帝開了口。
不過他並沒有跟秦柳瑟說話,也沒有替她向太皇太後求情,而是看向朱萬喜問道,「扇子撈起來了嗎?」
朱萬喜點點頭,朝外麵知會一聲,立刻有公公用托盤捧著撈起來的扇子進來,給永嘉帝看,「皇上,原封不動從湖邊呈過來的。」
大皇子原本心情已經好受不少,一時間看到這扇子,心裏頭是一半喜一半愁。
高興的是扇子被撈起來了,不高興的是,泡了水,隻怕已經沒用了。
這扇子是摺紙扇,紙製的扇麵,一旦泡了水就沒用了。
便是曬幹了、風幹了,那紙也不復原樣,而是硬邦邦的。
小皇子眨巴著眼睛,包著淚珠子,但又不想落淚。
秦柳瑟過去摟著他的肩膀,輕輕拍著,安慰他說,「等回頭那扇子幹了,咱們除了紙麵,用那木骨架再做一支可好?」
雖然這樣也不過是杯水車薪,但到底有個骨架,大皇子隻撅著嘴點點頭。
永嘉帝指著那盤上的扇子,看向伺候大皇子的侍女,「今日這般涼爽,大皇子也得用扇子扇風?」
侍女趕緊搖搖頭,「回皇上,並沒有。這扇子原是大皇子藏在兜裏的,拜了月亮,便掛在身上,並沒有拿在手上。隻不知怎麽了,許是掉下來了,不知怎的就掉到湖裏去了,這才出了後頭的事兒。」
永嘉帝聽她這麽說,看了她幾眼,挑挑眉,已然察覺出這事的不對勁。
秦柳瑟也早有這個想法,因著這扇子是摺扇,如果沒有撐開,直接掉落,那麽應該是直接沉到湖底的。
沒有扇麵撐開,怎麽會飄在湖麵上?<="<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由此,太皇太後便做主罰了她半年的月銀。
侍女知道太皇太後這番不痛不癢的懲處,著實是放了自己一馬,便跪下來磕頭謝恩。
一時間,問完大皇子的話,太皇太後又將目光放到了秦柳瑟身上,「皇帝這位皇貴妃,倒是很有膽色,居然還會鳧水。」
秦柳瑟聽不出太皇太後這話裏的語氣,是真的讚美還是在怪她不顧形象,便低著頭回話,臉上帶著些不好意思,「臣妾兒時在鄉下長大,跟著家中的大姐姐學過鳧水。」
太皇太後笑道,「難怪了,這回你也受驚了。」
旋即又道,「但往後這種事,能不自己出手,便讓下頭的人來,宮裏頭這麽多人,下頭的人來便可。說一千道一萬,你可是將來的國母,怎能這樣,還像個鄉野丫頭一般,動不動往河裏跳。」
因著秦柳瑟救的人是大皇子,是皇家的金疙瘩,所以太皇太後到底是不好意思真的怪秦柳瑟。
但又不得不用這件事情來鞭策她,往後還得顧著自己的形象。
說實話,秦柳瑟壓根沒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麽,或許因著是民間長大的人,到底沒有那麽多的尊卑情懷,也不將自己當做多金貴的貴女一般。
救人什麽的,對秦柳瑟而言,不過是順手之舉,比起沒麵子,她更怕見死不救後,讓自己更加愧疚折磨。
可對太皇太後這樣在深閨裏長大的姑娘而言,學透了詩書禮儀,便覺得女兒家的形象和名聲更加重要。
這種事情,確實是因著每個人的身份,而有不同的見解。
比如西太後,乃是寒門出身,便覺得這種事情沒什麽,不由為秦柳瑟說了兩句話,「如此仗義救人,太皇太後,本宮倒是覺得,這秦氏頗有俠義心腸。」
但東太後就不這麽覺得了,她自幼尊貴,一向是視人命如草芥的人。
在她的眼裏,除了有身份的人,其他的人的命,便都不是命。
便笑著附和太皇太後道,「本宮倒是覺著太皇太後說的極是,若是今日並非大皇子,而是那尋常人,那全然沒有救人的必要。」
東太後的意思是,若是尋常人掉下去,那便等著宮裏的其他下人來救,能救上來是他命好,救不上來,那也是他的命。
一時間,跟過來的妃嬪也是分作兩派,有的人覺得秦柳瑟這般做,沒必要害得自己顏麵盡失。
不過這些人,是自己真的也這麽覺得,還是為了附和太皇太後,就不好說了。
而有些出身普通,或是出身在武將家裏的,則便站出來為秦柳瑟說話。
譬如那寧貴妃,家中的父親是習武之人,從小她便也有些大大咧咧,不拘小節一些。
習武之人是豪爽氣派一些,是以便替秦柳瑟說道。
「皇貴妃娘娘如此狹義心腸,正當得起這個位置呢,若是不管不顧,隻顧著自己的形象顏麵,那往後又如何禦下,還要禦天下人。今日這事傳出去,京城裏定是人人都要誇上皇貴妃娘娘一句的。」
蕭德妃也笑道,「今日後宮沒有外男,也沒人看到皇貴妃娘娘的儀態,且比起人命,這些都是身外之物,並不要緊,左右大皇子能平安無事,那才是最重要的。」
蕭德妃這話裏頭,又把大皇子給捎帶上了。
倆人一個會說,一個敢說,又因著位份夠高,說話也比較有分量。
一時間,秦柳瑟便向蕭德妃和寧貴妃都投去了感激的眼神。
皇太後怪罪歸怪罪,但並不像東太後那樣見不得秦柳瑟的好。
是以,聽過這些人說後,心裏頭的怨念也消退了不少。
東太後見狀,有意又要添油加醋幾句,卻在這時候永嘉帝開了口。
不過他並沒有跟秦柳瑟說話,也沒有替她向太皇太後求情,而是看向朱萬喜問道,「扇子撈起來了嗎?」
朱萬喜點點頭,朝外麵知會一聲,立刻有公公用托盤捧著撈起來的扇子進來,給永嘉帝看,「皇上,原封不動從湖邊呈過來的。」
大皇子原本心情已經好受不少,一時間看到這扇子,心裏頭是一半喜一半愁。
高興的是扇子被撈起來了,不高興的是,泡了水,隻怕已經沒用了。
這扇子是摺紙扇,紙製的扇麵,一旦泡了水就沒用了。
便是曬幹了、風幹了,那紙也不復原樣,而是硬邦邦的。
小皇子眨巴著眼睛,包著淚珠子,但又不想落淚。
秦柳瑟過去摟著他的肩膀,輕輕拍著,安慰他說,「等回頭那扇子幹了,咱們除了紙麵,用那木骨架再做一支可好?」
雖然這樣也不過是杯水車薪,但到底有個骨架,大皇子隻撅著嘴點點頭。
永嘉帝指著那盤上的扇子,看向伺候大皇子的侍女,「今日這般涼爽,大皇子也得用扇子扇風?」
侍女趕緊搖搖頭,「回皇上,並沒有。這扇子原是大皇子藏在兜裏的,拜了月亮,便掛在身上,並沒有拿在手上。隻不知怎麽了,許是掉下來了,不知怎的就掉到湖裏去了,這才出了後頭的事兒。」
永嘉帝聽她這麽說,看了她幾眼,挑挑眉,已然察覺出這事的不對勁。
秦柳瑟也早有這個想法,因著這扇子是摺扇,如果沒有撐開,直接掉落,那麽應該是直接沉到湖底的。
沒有扇麵撐開,怎麽會飄在湖麵上?<="<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