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朝堂圍攻
都市,末世,異界,我樂瘋了 作者:氣定神閑的湯姆凱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昆的轎子一上路,
就成了街頭巷尾的焦點。
八名轎夫步伐整齊,轎簾微微晃動,雕花的流雲紋在晨光下顯得格外耀眼。
李昆穩穩地坐在轎子裏,手中隨意撥弄著腰間的玉佩,閉目養神。
外麵的大街早已熱鬧起來,
無論是哪個朝代,
那個星球,
起來最早的,永遠是勞動人民!
......
百姓們熙熙攘攘,見到這支氣勢浩蕩的隊伍,豪華的陣仗,都紛紛退到道路兩旁。
“哎,你看,那不是平北侯的轎子嗎?”一個賣糖葫蘆的小販眯著眼,看著那頂雕花轎子,驚訝地問身邊的人。
“平北侯?他不是在邊關嗎,怎麽突然回來了?”
“是啊,怎麽大家都不知道?難不成吃了敗仗,不敢聲張?”一個挑著擔子的夥計放下肩上的擔子。
平北侯當初的捷報到達京都之後,
丞相曹敬安並沒有公開,
而且私下還派人宣傳平北侯李昆的種種劣跡!
“聽說這位侯爺沒打勝仗就灰溜溜地回來了。”
旁邊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接話道:
“估計是,這平北侯啊,可跟他爹和幾個哥哥沒得比。聽說出征路上胡作非為,強搶民女,真是壞透了!”
另一個滿臉皺紋的老頭歎了口氣,點頭附和:
“他爹李霸天和三位哥哥,哪一個不是大乾的柱石?
戰功赫赫,威名遠揚。
可他呢,不學無術,仗著平北侯的名頭,橫行無忌,丟盡了李家的臉!”
“看看這轎子,多氣派!這排場,嘖嘖,比上回丞相家的大公子還誇張。”
“對啊,真是個敗家子,看看這排場,八抬大轎,儀仗隊這麽長,上個朝至於嗎?”有人忍不住嘟囔,語氣裏滿是嘲諷。
“可不嘛,他老爹當年進宮,也就騎匹馬,簡單得很。哪像他這麽高調!”一人冷笑著說道。
“噓,小聲點,被他的人聽到了可不好。”
“怕什麽,我說的是實話!”
......
李昆坐在轎子裏,閉目養神,耳朵卻聽得清清楚楚。
他嘴角微微勾起,心裏冷哼一聲:“這狗丞相,輿論工作做的挺好啊”
不過這種高調的出場方式,
效果還是很好的,
不到一上午的時間,整個京都都知道平北侯回京了,
比李昆上次在當鋪救嫂子的宣傳效果好多了!
.......
到了午門外,
晨風微涼,
大臣們已經在等候上朝。
他們三五成群地站著,彼此交談。
當李昆的隊伍出現時,眾人不約而同地安靜下來。
“是平北侯來了。”
“快看,他今天還真是擺足了架子!”
文官們互相遞了個眼色,紛紛往後退了幾步,和李昆保持距離。
“離他遠點,免得惹上麻煩。”
“聽說丞相就準備收拾他了”
......
平北侯李坤雖然繼承了官位,領侍衛內大臣,是武官之首,
但武將們也對他避之不及。
“這小子據說脾氣不太好,
據說回來第一天就把兵部尚書,
孫家二公子給打殘了,
咱還是少接觸為妙。”
“就是,我們可不想被牽連。”
......
遠處,李昆的轎子緩緩停下,
李昆從轎子上下來,掃了一眼四周,
原本還在竊竊私語的的官員們立刻調整站姿,有些人甚至下意識又後退了幾步,仿佛李昆是個瘟神。
李昆嘴角微微一揚,
“避我如蛇蠍?怕就對了,今天就讓他們再怕一點。”
然後轉身對鄭小虎說道:“小虎,等我入宮之後,你們就先回去吧”
“侯爺,你下朝之後怎麽辦?”
李昆負手而立,“這不用擔心,我擔心的是今天說不定有大動作,你回去通知國師和王管家,守好侯府!”
聽到這裏,鄭小虎麵色一驚:“小的明白,那侯爺注意安全”
......
不多時,
午門鍾聲敲響,
宮門緩緩打開,一名太監尖著嗓子喊道:“文武百官,午門上朝!”
大臣們聞聲,紛紛整理衣冠,排隊進入午門。
魚貫而入,走向朝堂。
李昆排在武官之首,神情自若。
邁步走進太極殿,目光掃了一圈,朝堂恢宏,氣勢逼人。
不過朝堂上,一人端坐文官之首的位置,
那人四十出頭,身穿玄色緋袍,胸前繡有祥雲紋樣,頭戴翼善冠,腰係玉帶,手持朝笏。
李昆回憶了一下,
這個人就是狗丞相,
曹敬安,
他已經早就進來了,他有特權,不需要在午門等候。
......
大臣們按照品級站好,文武百官分列兩側。
丞相曹敬安也讓人撤了椅子,站在文官之首的位置!
片刻之後,
太監尖著嗓子喊道:“皇上駕到,太後駕到!”
一群宮女太監簇擁著兩人進入太極殿。
龍椅之上,小皇帝端坐,年僅十歲,長的眉清目秀,身穿明黃色龍袍,雙手扶著龍案,表情卻有些緊張。
珠簾後,太後端坐,
李昆從簾幕的縫隙中,隱約可見她的絕美容顏和無盡魅力。
年輕美豔,魅力無窮!
眉宇間透著一股威嚴。
隨著兩人坐定,
百官齊齊跪拜,山呼之聲震耳欲聾。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平身。”
小皇帝的聲音微微發顫,顯然底氣不足。
大臣們起身,肅然站立。
......
曹敬安站在文官最前方,目光深沉地看了李昆一眼。
太監尖聲喊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大殿內一片寂靜,片刻後,
禦史大夫姚孝儒踏前一步,手中的朝笏舉過頭頂,沉聲開口:“啟稟皇上,臣有本奏!”
小皇帝的目光下意識看向珠簾後的太後。珠簾微微晃動,太後似乎點了點頭。
“準奏。”
小皇帝的聲音顯得有些稚嫩。
姚孝儒臉色嚴肅,挺直了腰板,聲音抑揚頓挫:
“臣,禦史大夫姚孝儒,聯名大理寺卿高慶元、刑部尚書何德昌,共參平北侯李昆!”
李昆眉頭微皺,心中暗道:“果然來了。”
小皇帝有些緊張,問道:“愛卿所參何事?”
姚孝儒正色道:“平北侯李昆,在邊關之時,恃功自傲,視軍紀如無物,
據報,他私吞軍餉,將士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李昆在出征途中大肆收刮民脂民膏,強搶民女,殘害百姓!
此次上朝,平北侯所乘轎子,與朝中一品官同製,且出行時聲勢浩大,非大乾公爵、親王不得享用!
平北侯此舉,不僅僭越祖製,擾亂朝綱!
臣以為,
平北侯李昆,仗著祖蔭在朝中橫行霸道,其父雖有大功,但他本人德行不足,
需即刻召其入獄候查,方能還朝廷公正!”
話音剛落,
百官之中,出列了一大片人,
“臣戶部尚書趙澤衍複議!”
“臣工部尚書程浩南複議!”
“臣複議!”
“臣複議!”
“臣等複議!”
......
就成了街頭巷尾的焦點。
八名轎夫步伐整齊,轎簾微微晃動,雕花的流雲紋在晨光下顯得格外耀眼。
李昆穩穩地坐在轎子裏,手中隨意撥弄著腰間的玉佩,閉目養神。
外麵的大街早已熱鬧起來,
無論是哪個朝代,
那個星球,
起來最早的,永遠是勞動人民!
......
百姓們熙熙攘攘,見到這支氣勢浩蕩的隊伍,豪華的陣仗,都紛紛退到道路兩旁。
“哎,你看,那不是平北侯的轎子嗎?”一個賣糖葫蘆的小販眯著眼,看著那頂雕花轎子,驚訝地問身邊的人。
“平北侯?他不是在邊關嗎,怎麽突然回來了?”
“是啊,怎麽大家都不知道?難不成吃了敗仗,不敢聲張?”一個挑著擔子的夥計放下肩上的擔子。
平北侯當初的捷報到達京都之後,
丞相曹敬安並沒有公開,
而且私下還派人宣傳平北侯李昆的種種劣跡!
“聽說這位侯爺沒打勝仗就灰溜溜地回來了。”
旁邊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接話道:
“估計是,這平北侯啊,可跟他爹和幾個哥哥沒得比。聽說出征路上胡作非為,強搶民女,真是壞透了!”
另一個滿臉皺紋的老頭歎了口氣,點頭附和:
“他爹李霸天和三位哥哥,哪一個不是大乾的柱石?
戰功赫赫,威名遠揚。
可他呢,不學無術,仗著平北侯的名頭,橫行無忌,丟盡了李家的臉!”
“看看這轎子,多氣派!這排場,嘖嘖,比上回丞相家的大公子還誇張。”
“對啊,真是個敗家子,看看這排場,八抬大轎,儀仗隊這麽長,上個朝至於嗎?”有人忍不住嘟囔,語氣裏滿是嘲諷。
“可不嘛,他老爹當年進宮,也就騎匹馬,簡單得很。哪像他這麽高調!”一人冷笑著說道。
“噓,小聲點,被他的人聽到了可不好。”
“怕什麽,我說的是實話!”
......
李昆坐在轎子裏,閉目養神,耳朵卻聽得清清楚楚。
他嘴角微微勾起,心裏冷哼一聲:“這狗丞相,輿論工作做的挺好啊”
不過這種高調的出場方式,
效果還是很好的,
不到一上午的時間,整個京都都知道平北侯回京了,
比李昆上次在當鋪救嫂子的宣傳效果好多了!
.......
到了午門外,
晨風微涼,
大臣們已經在等候上朝。
他們三五成群地站著,彼此交談。
當李昆的隊伍出現時,眾人不約而同地安靜下來。
“是平北侯來了。”
“快看,他今天還真是擺足了架子!”
文官們互相遞了個眼色,紛紛往後退了幾步,和李昆保持距離。
“離他遠點,免得惹上麻煩。”
“聽說丞相就準備收拾他了”
......
平北侯李坤雖然繼承了官位,領侍衛內大臣,是武官之首,
但武將們也對他避之不及。
“這小子據說脾氣不太好,
據說回來第一天就把兵部尚書,
孫家二公子給打殘了,
咱還是少接觸為妙。”
“就是,我們可不想被牽連。”
......
遠處,李昆的轎子緩緩停下,
李昆從轎子上下來,掃了一眼四周,
原本還在竊竊私語的的官員們立刻調整站姿,有些人甚至下意識又後退了幾步,仿佛李昆是個瘟神。
李昆嘴角微微一揚,
“避我如蛇蠍?怕就對了,今天就讓他們再怕一點。”
然後轉身對鄭小虎說道:“小虎,等我入宮之後,你們就先回去吧”
“侯爺,你下朝之後怎麽辦?”
李昆負手而立,“這不用擔心,我擔心的是今天說不定有大動作,你回去通知國師和王管家,守好侯府!”
聽到這裏,鄭小虎麵色一驚:“小的明白,那侯爺注意安全”
......
不多時,
午門鍾聲敲響,
宮門緩緩打開,一名太監尖著嗓子喊道:“文武百官,午門上朝!”
大臣們聞聲,紛紛整理衣冠,排隊進入午門。
魚貫而入,走向朝堂。
李昆排在武官之首,神情自若。
邁步走進太極殿,目光掃了一圈,朝堂恢宏,氣勢逼人。
不過朝堂上,一人端坐文官之首的位置,
那人四十出頭,身穿玄色緋袍,胸前繡有祥雲紋樣,頭戴翼善冠,腰係玉帶,手持朝笏。
李昆回憶了一下,
這個人就是狗丞相,
曹敬安,
他已經早就進來了,他有特權,不需要在午門等候。
......
大臣們按照品級站好,文武百官分列兩側。
丞相曹敬安也讓人撤了椅子,站在文官之首的位置!
片刻之後,
太監尖著嗓子喊道:“皇上駕到,太後駕到!”
一群宮女太監簇擁著兩人進入太極殿。
龍椅之上,小皇帝端坐,年僅十歲,長的眉清目秀,身穿明黃色龍袍,雙手扶著龍案,表情卻有些緊張。
珠簾後,太後端坐,
李昆從簾幕的縫隙中,隱約可見她的絕美容顏和無盡魅力。
年輕美豔,魅力無窮!
眉宇間透著一股威嚴。
隨著兩人坐定,
百官齊齊跪拜,山呼之聲震耳欲聾。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平身。”
小皇帝的聲音微微發顫,顯然底氣不足。
大臣們起身,肅然站立。
......
曹敬安站在文官最前方,目光深沉地看了李昆一眼。
太監尖聲喊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大殿內一片寂靜,片刻後,
禦史大夫姚孝儒踏前一步,手中的朝笏舉過頭頂,沉聲開口:“啟稟皇上,臣有本奏!”
小皇帝的目光下意識看向珠簾後的太後。珠簾微微晃動,太後似乎點了點頭。
“準奏。”
小皇帝的聲音顯得有些稚嫩。
姚孝儒臉色嚴肅,挺直了腰板,聲音抑揚頓挫:
“臣,禦史大夫姚孝儒,聯名大理寺卿高慶元、刑部尚書何德昌,共參平北侯李昆!”
李昆眉頭微皺,心中暗道:“果然來了。”
小皇帝有些緊張,問道:“愛卿所參何事?”
姚孝儒正色道:“平北侯李昆,在邊關之時,恃功自傲,視軍紀如無物,
據報,他私吞軍餉,將士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李昆在出征途中大肆收刮民脂民膏,強搶民女,殘害百姓!
此次上朝,平北侯所乘轎子,與朝中一品官同製,且出行時聲勢浩大,非大乾公爵、親王不得享用!
平北侯此舉,不僅僭越祖製,擾亂朝綱!
臣以為,
平北侯李昆,仗著祖蔭在朝中橫行霸道,其父雖有大功,但他本人德行不足,
需即刻召其入獄候查,方能還朝廷公正!”
話音剛落,
百官之中,出列了一大片人,
“臣戶部尚書趙澤衍複議!”
“臣工部尚書程浩南複議!”
“臣複議!”
“臣複議!”
“臣等複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