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敗光好友家業的二愣子(15)
快穿:以前沒得選現在想做個好人 作者:橙子味的鈴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為何與我合作?”
看著李當家皺著鼻子,陳遠道先是四處觀望了周圍,這才低聲說道,
“我隻相信李兄,我留在秒城拿下墨南歌的茶肆,此事一過,我分李兄四成。”
說罷,他舉起四根手指晃了晃。
“若是叫旁人,指不定茶肆被瓜分得一幹二淨。”
聽到這句話,李當家心裏這才放下疑心。
但那四成得益,李當家覺得少了些,他可覺得自己最辛苦。
他並不清楚陳遠道心中的陰謀詭計,反而認真地談論,“六成。”
陳遠道心裏暗笑,等李當家辦成,他又怎麽可能給?
不過是哄他罷了。
他臉上露出了為難的神色,李當家瞥了一眼,冷哼一聲,“京城遙遠,沒有六成我不會去。”
他去京城前可要做很多事情,想想就麻煩。
雖說茶肆他讓掌櫃掌管著,可那賬本他天天看。
李當家總覺得茶肆裏的人都貪財,唯恐自己的錢財在他不在的時間被他人竊取。
他可是冒著風險去,必須要六成。
再者,萬一皇上不悅,遷怒他,他可就?
“這……”陳遠道遲疑了片刻,然後看著李當家長長歎了口氣,“行。”
李當家露出得意的笑容,外邊的人都說他不是做生意的料子,看看,他這不是很聰明。
六成利!
“我這上京告禦狀,這也沒有證據……”
他沒有證據就告禦狀,皇上恐怕會大怒。
若是沒有拍死墨南歌和知府,這之後他若是被他們報複,不堪設想。
李當家還是很怕死的,他心裏打著退堂鼓,想了想還是想要拒絕。
但陳遠道並沒有給他猶豫的餘地。
“李兄這不礙事,我買通了墨南歌船上的人,一齊帶去便是。”
聽到這,李當家也被他的話繞了進去,自然沒了剛才的念頭。
“至於知府……”
陳遠道頓了頓,從懷裏掏出一塊布,他拿起布抖了抖,上麵密密麻麻寫著字,還有不少的紅手印。
“這是我寫的,其他茶商已經畫押。”
“靠這麽一張布就能判知府的罪名?”李當家鄙夷不屑地接了過來。
看到李當家這副嘴臉,陳遠道偷偷翻了個白眼。
“李兄看了便知。”
聞言,那塊寫滿密密麻麻字的布塊被李當家平鋪在桌子上,他低下頭細細看了起來。
他看得震驚地吧唧了一下嘴,然後是大喜,“有這,一定能拉下知府大人。”
畢竟,李當家可不信知府沒有貪汙。
唯一破解之法,便是拿出賬本給皇上。
可是,自古有哪個官員是完全清白的。
“李兄這兩日就啟程吧,要比知府早。”
陳遠道勝券在握的樣子,李當家隻當是這件必然成功。
“好。”
……
因為前陣子的風頭,墨南歌在茶肆忙了好一陣。
今日他才理清茶肆裏大大小小的事,品嚐著從各地搜羅的茶葉茶湯,爭取獲得係統的第三個茶方。
墨南歌坐在椅子上,麵前是裝有青綠色茶湯的鈴蘭杯。
他品得勞累,這才歇息了片刻。
他細長的手指捏起茶杯,望著那杯茶湯陷入回想。
前半個月茯磚茶送到知府以後,知府第三天就滿滿當當的出發。
算了算時日,這個時間應該是到了京城。
畢竟江南一帶去往京城並不遙遠。
是的,此時的知府已經到了京城,見到了皇上。
皇上正值壯年,高坐在龍椅上,不怒自威。
底下是一眾大臣,以皇上為尊。
此時的大臣用憐憫的眼神看向秒城知府,回想前日有人告禦狀,他們就歎氣。
看來這李易寧還不知道現在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真是可憐至極。
李易寧是知府的名字。
也有的大臣是記恨李易寧的,因為李易寧是正四品官員,恨不得拉下他,自己上了當秒城知府。
知府疑惑不解,他似乎看到了大臣們憐憫、幸災樂禍的眼神。
不理解。
不明白。
他搖了搖頭,隻當他們是覺得他好久沒上京城。
不過幸災樂禍是何種意思?
他想不出個所以然,便不再理會。
他還是按照以往上貢的流程,把貢品敬獻。
不多時,一排排隨從端著貢品上來。
知府根據順序做起介紹。
“這是西湖藕粉,吃了可美容養顏……”
“這是槜李,吃起來細嫩多汁,味鮮甜爽口……”
“這是湖蟹……”
見到墨南歌的茶葉盒子端了上來,他準備念墨南歌的茶葉,但停頓了一會兒,然後又繼續念到,
“桂花窯龍泓,前所未有的新製茶,香氣馥鬱……”
“金花茯磚茶,香清不粗,江南茶商特有茶葉,視為珍品。”
隨從將精美的盒子端向前,皇上麵無表情地看著那個烏黑的木盒子。
金花茯磚茶?
盒子上麵十分精美,花紋精致,但皇上卻擺手讓人退了下去。
“皇上就是這些了。”
說罷,知府拱了拱手,恭敬得說道。
知府感到奇怪,皇上明明讓他上貢墨南歌的茶葉,現在卻不願意多看一眼。
皇上掀起眼皮,緊抿著唇終於開啟,皇上吐出一句話來,
“鈴城的知府!該當何罪?”
知府眼裏從茫然到惶恐。
他看著發怒的皇上,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不明所以。
“不知臣何罪之有?”
“朕最恨欺壓百姓的貪官,這茶你又欺騙朕,罪加一等。”
皇上臉上陰沉無光,大手拍著龍椅的扶手。
他的目光投向貢品之中,那幾盒茶。
而聽到皇上的話,知府處於懵逼狀態,又立馬回過神來。
“皇上冤枉啊!還請明鑒!”
他就說那些大臣怎麽會露出憐憫的眼神,敢情他們都知道皇上憤怒。
可要說墨南歌那茶,也許他還有些心虛。
但說他是貪官他是不承認的。
茶稅這件事,他也隻打算實行一段時間,答應墨南歌也隻是順水推舟。
“李易寧我看你是不想做知府了,秒城的百姓都告到朕的麵前!你還不知罪!”
皇上甩出前日收到的布帛。
這是李當家上門告的禦狀。
上麵密密麻麻的文字寫著知府的罪行,寫著知府不顧茶商死活提高茶稅等等行為,他們茶商敢怒不敢言,懷疑知府昧下茶稅,請求皇上做主。
看著李當家皺著鼻子,陳遠道先是四處觀望了周圍,這才低聲說道,
“我隻相信李兄,我留在秒城拿下墨南歌的茶肆,此事一過,我分李兄四成。”
說罷,他舉起四根手指晃了晃。
“若是叫旁人,指不定茶肆被瓜分得一幹二淨。”
聽到這句話,李當家心裏這才放下疑心。
但那四成得益,李當家覺得少了些,他可覺得自己最辛苦。
他並不清楚陳遠道心中的陰謀詭計,反而認真地談論,“六成。”
陳遠道心裏暗笑,等李當家辦成,他又怎麽可能給?
不過是哄他罷了。
他臉上露出了為難的神色,李當家瞥了一眼,冷哼一聲,“京城遙遠,沒有六成我不會去。”
他去京城前可要做很多事情,想想就麻煩。
雖說茶肆他讓掌櫃掌管著,可那賬本他天天看。
李當家總覺得茶肆裏的人都貪財,唯恐自己的錢財在他不在的時間被他人竊取。
他可是冒著風險去,必須要六成。
再者,萬一皇上不悅,遷怒他,他可就?
“這……”陳遠道遲疑了片刻,然後看著李當家長長歎了口氣,“行。”
李當家露出得意的笑容,外邊的人都說他不是做生意的料子,看看,他這不是很聰明。
六成利!
“我這上京告禦狀,這也沒有證據……”
他沒有證據就告禦狀,皇上恐怕會大怒。
若是沒有拍死墨南歌和知府,這之後他若是被他們報複,不堪設想。
李當家還是很怕死的,他心裏打著退堂鼓,想了想還是想要拒絕。
但陳遠道並沒有給他猶豫的餘地。
“李兄這不礙事,我買通了墨南歌船上的人,一齊帶去便是。”
聽到這,李當家也被他的話繞了進去,自然沒了剛才的念頭。
“至於知府……”
陳遠道頓了頓,從懷裏掏出一塊布,他拿起布抖了抖,上麵密密麻麻寫著字,還有不少的紅手印。
“這是我寫的,其他茶商已經畫押。”
“靠這麽一張布就能判知府的罪名?”李當家鄙夷不屑地接了過來。
看到李當家這副嘴臉,陳遠道偷偷翻了個白眼。
“李兄看了便知。”
聞言,那塊寫滿密密麻麻字的布塊被李當家平鋪在桌子上,他低下頭細細看了起來。
他看得震驚地吧唧了一下嘴,然後是大喜,“有這,一定能拉下知府大人。”
畢竟,李當家可不信知府沒有貪汙。
唯一破解之法,便是拿出賬本給皇上。
可是,自古有哪個官員是完全清白的。
“李兄這兩日就啟程吧,要比知府早。”
陳遠道勝券在握的樣子,李當家隻當是這件必然成功。
“好。”
……
因為前陣子的風頭,墨南歌在茶肆忙了好一陣。
今日他才理清茶肆裏大大小小的事,品嚐著從各地搜羅的茶葉茶湯,爭取獲得係統的第三個茶方。
墨南歌坐在椅子上,麵前是裝有青綠色茶湯的鈴蘭杯。
他品得勞累,這才歇息了片刻。
他細長的手指捏起茶杯,望著那杯茶湯陷入回想。
前半個月茯磚茶送到知府以後,知府第三天就滿滿當當的出發。
算了算時日,這個時間應該是到了京城。
畢竟江南一帶去往京城並不遙遠。
是的,此時的知府已經到了京城,見到了皇上。
皇上正值壯年,高坐在龍椅上,不怒自威。
底下是一眾大臣,以皇上為尊。
此時的大臣用憐憫的眼神看向秒城知府,回想前日有人告禦狀,他們就歎氣。
看來這李易寧還不知道現在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真是可憐至極。
李易寧是知府的名字。
也有的大臣是記恨李易寧的,因為李易寧是正四品官員,恨不得拉下他,自己上了當秒城知府。
知府疑惑不解,他似乎看到了大臣們憐憫、幸災樂禍的眼神。
不理解。
不明白。
他搖了搖頭,隻當他們是覺得他好久沒上京城。
不過幸災樂禍是何種意思?
他想不出個所以然,便不再理會。
他還是按照以往上貢的流程,把貢品敬獻。
不多時,一排排隨從端著貢品上來。
知府根據順序做起介紹。
“這是西湖藕粉,吃了可美容養顏……”
“這是槜李,吃起來細嫩多汁,味鮮甜爽口……”
“這是湖蟹……”
見到墨南歌的茶葉盒子端了上來,他準備念墨南歌的茶葉,但停頓了一會兒,然後又繼續念到,
“桂花窯龍泓,前所未有的新製茶,香氣馥鬱……”
“金花茯磚茶,香清不粗,江南茶商特有茶葉,視為珍品。”
隨從將精美的盒子端向前,皇上麵無表情地看著那個烏黑的木盒子。
金花茯磚茶?
盒子上麵十分精美,花紋精致,但皇上卻擺手讓人退了下去。
“皇上就是這些了。”
說罷,知府拱了拱手,恭敬得說道。
知府感到奇怪,皇上明明讓他上貢墨南歌的茶葉,現在卻不願意多看一眼。
皇上掀起眼皮,緊抿著唇終於開啟,皇上吐出一句話來,
“鈴城的知府!該當何罪?”
知府眼裏從茫然到惶恐。
他看著發怒的皇上,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不明所以。
“不知臣何罪之有?”
“朕最恨欺壓百姓的貪官,這茶你又欺騙朕,罪加一等。”
皇上臉上陰沉無光,大手拍著龍椅的扶手。
他的目光投向貢品之中,那幾盒茶。
而聽到皇上的話,知府處於懵逼狀態,又立馬回過神來。
“皇上冤枉啊!還請明鑒!”
他就說那些大臣怎麽會露出憐憫的眼神,敢情他們都知道皇上憤怒。
可要說墨南歌那茶,也許他還有些心虛。
但說他是貪官他是不承認的。
茶稅這件事,他也隻打算實行一段時間,答應墨南歌也隻是順水推舟。
“李易寧我看你是不想做知府了,秒城的百姓都告到朕的麵前!你還不知罪!”
皇上甩出前日收到的布帛。
這是李當家上門告的禦狀。
上麵密密麻麻的文字寫著知府的罪行,寫著知府不顧茶商死活提高茶稅等等行為,他們茶商敢怒不敢言,懷疑知府昧下茶稅,請求皇上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