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齊宣叩見陛下,問陛下安。”
乾元帝召見齊宣,齊宣抱著頭盔,步伐匆匆的進了紫宸殿,叩拜乾元帝。
“如月不必多禮,你起來吧,朕安。”
如月是遠在北疆的齊璨取給齊宣的字,不光是希望他如月一般,也是應了他們分別時的月亮,讓齊宣心裏多些慰籍。
“是。”齊宣起身:“不知陛下召見臣,有何要事吩咐。”
乾元帝笑著擺擺手:“朕沒什麽事,不過是叫你來,同你說說閑話而已。”
“你在禁軍待著可好?”
“臣一切都好,禁軍是陛下的利刃,精銳之兵也一切都好。”
“好啊,虎父無犬子,朕心甚慰,想來你父親看到你如今這般也會很高興的。”
乾元帝仔細看他:“你呀,長的多像江大小姐,卻不顯女氣,行事作風也活脫脫的跟你父親一個樣。”
齊宣笑了:“我也是占了皮相的便宜。”
“聽說你弟弟隨你父母在北疆,幫忙安撫百姓,小小的人,竟然能做的麵麵俱到,真是個好孩子啊。”
“我母親說嶽兒同她像,說不定日後會是個做買賣的好料子。”
乾元帝心情大好:“怎麽不說日後也是個混官場的好料子呢。”齊宣不敢多言,隻是跟著笑。
“如月來京城幾年了?”
“回陛下的話,過了今年,臣就上京六年了。”
那麽快就五年多了,乾元帝看著齊宣,五年足夠他看著齊宣從一個少年長成男人。
毫不客氣的說,乾元帝在齊宣身上費了很大的心血,無論是文治武功,哪怕齊宣鬆懈差事,可這些有乾元帝盯著,齊宣是一刻未曾落下。
晟朝開國不到兩百年,就曾麵臨過無人領兵的困境,北麵突厥和匈奴虎視眈眈,騷擾邊境,時不時的就要南下。
朝臣忍辱負重多年,出了一位馬上天子,馬上天子培養出一位少年將軍,這讓晟朝人意識到,良將不可缺,自那之後,每一代皇帝都會特別注重培養將士。
乾元帝也一樣,自齊宣上京的第一天,他就選中了齊宣,雖然這其中不排除受齊宣父母的影響。
“五年多了,你未曾見過父母一麵,可怨朕?”
北疆送來的每一封戰報,都帶著齊璨的私信,還有他遞上來的折子,除了例行公事以外,每一封都有關心齊宣。
尤其是今年,乾元帝在北疆的探子來報,齊璨幾次負傷,可他都沒說過,隻是關切齊宣,這一番拳拳愛子之心,讓乾元帝都生出來幾分愧疚來。
“臣不敢說怨,也不敢說不怨,但臣要說食君之祿為君分憂,臣也是受萬民供養,臣父在邊關廝殺,臣在京保衛陛下,這些都是臣與臣父的職責。”
“至於怨不怨,那都是沒有的,臣有的隻是思念親人之情,還請陛下恕罪。”
齊宣沒有一口否定的表忠心,而是坦誠的說,這樣隻會讓乾元帝更加愧疚。
“唉,你一家都是忠臣,是朕對不住你家。”
齊宣馬上就跪下了:“陛下這是哪裏的話,豈不是折煞了臣!”
乾元帝連忙扶他:“你不用惶恐,朕隻是有感而發。”
有朝一日,齊宣肯定會回到北疆,但絕不是現在。
君臣又是一番掏心掏肺的敘話,真情演技五五分吧。
“你說你老大不小了,我聽說,你連個妾室通房都沒有,身邊也沒有個人伺候,不如朕給你尋個親事。”
乾元帝子嗣不多,比起先帝那更是少,偏偏這些皇子皇女們的婚事又不是很順,所以乾元帝對做媒這件事,異常的執著。
“臣還無意成家,這些小事,怎麽好勞煩陛下。”
乾元帝沒聽見一樣,自顧自的扒拉人選:“朕的皇三女,溫柔端正又不失大家風範,不僅書讀的好,騎馬射箭,樣樣都好,配你也是合適。”
他越想越滿意,少年將軍配天家皇女,怎麽想怎麽配。
齊宣冷汗都下來了,但麵上還是笑吟吟的:“臣是粗人,公主金枝玉葉,臣不敢妄想,再說臣已有了心上人,怎麽好讓陛下做那棒打鴛鴦之人。”
乾元帝沒在意他拒絕,倒是對他口中的心上人特別感興趣:“哦,你還有個心上人呢,是什麽人,說與朕聽聽啊。”
齊宣默默歎氣,在心裏跟沈荒說了聲“對不住”。
“是在我還在淮南時遇到的,我對她一見傾心,她生的可好,人也好,像澤世明珠,也像月亮。”
齊宣說起沈荒,那真是忍不住的開心。
“那這姑娘是誰家的姑娘,你可打聽好了,定下來沒有。”
“臣還不知,臣上京來的匆忙,書信來往而已。”
書信也沒有,全靠齊宣自己編。
“這樣啊,那這姑娘家世如何?”京城裏結親,講究門當戶對,乾元帝是皇帝,自然注重這個。
齊宣搖頭:“這些臣一概不知,臣的母親說了,隻要臣喜歡,人也是個好的,那他們也不管什麽家世。”
“你們家還真是,隻管隨緣啊。”
齊家起身布衣,乃是耕讀世家,早年的時候,家裏有人寵妻滅妻,鬧得那是妻離子散,所以齊家家規,不許納妾置外室。
於娶妻一事上,更在乎娶妻娶賢,隨緣從心。齊璨和江疏鴻就是你們來的,
齊家在沒落,齊璨也是世家子,而江疏鴻家哪怕混到皇商首富,那也是商戶,大晟的商戶地位高了不少,那也不是能和世家比肩的,可齊家不在意,讓江疏鴻風風光光的過了門。
先不提上麵說的,齊璨這一家都不注重這個,皇帝親封的安國公,門第已經夠高的了,確實不需要姻親支持了。
“行了,過一段時間,朕準你回趟淮南,也好把這事定一定,到時候朕還能喝杯喜酒。”
這件事可定不下來,齊宣連人都見不到。
“陛下開口,那臣這份喜酒,定會讓陛下吃到。”
乾元帝召見齊宣,齊宣抱著頭盔,步伐匆匆的進了紫宸殿,叩拜乾元帝。
“如月不必多禮,你起來吧,朕安。”
如月是遠在北疆的齊璨取給齊宣的字,不光是希望他如月一般,也是應了他們分別時的月亮,讓齊宣心裏多些慰籍。
“是。”齊宣起身:“不知陛下召見臣,有何要事吩咐。”
乾元帝笑著擺擺手:“朕沒什麽事,不過是叫你來,同你說說閑話而已。”
“你在禁軍待著可好?”
“臣一切都好,禁軍是陛下的利刃,精銳之兵也一切都好。”
“好啊,虎父無犬子,朕心甚慰,想來你父親看到你如今這般也會很高興的。”
乾元帝仔細看他:“你呀,長的多像江大小姐,卻不顯女氣,行事作風也活脫脫的跟你父親一個樣。”
齊宣笑了:“我也是占了皮相的便宜。”
“聽說你弟弟隨你父母在北疆,幫忙安撫百姓,小小的人,竟然能做的麵麵俱到,真是個好孩子啊。”
“我母親說嶽兒同她像,說不定日後會是個做買賣的好料子。”
乾元帝心情大好:“怎麽不說日後也是個混官場的好料子呢。”齊宣不敢多言,隻是跟著笑。
“如月來京城幾年了?”
“回陛下的話,過了今年,臣就上京六年了。”
那麽快就五年多了,乾元帝看著齊宣,五年足夠他看著齊宣從一個少年長成男人。
毫不客氣的說,乾元帝在齊宣身上費了很大的心血,無論是文治武功,哪怕齊宣鬆懈差事,可這些有乾元帝盯著,齊宣是一刻未曾落下。
晟朝開國不到兩百年,就曾麵臨過無人領兵的困境,北麵突厥和匈奴虎視眈眈,騷擾邊境,時不時的就要南下。
朝臣忍辱負重多年,出了一位馬上天子,馬上天子培養出一位少年將軍,這讓晟朝人意識到,良將不可缺,自那之後,每一代皇帝都會特別注重培養將士。
乾元帝也一樣,自齊宣上京的第一天,他就選中了齊宣,雖然這其中不排除受齊宣父母的影響。
“五年多了,你未曾見過父母一麵,可怨朕?”
北疆送來的每一封戰報,都帶著齊璨的私信,還有他遞上來的折子,除了例行公事以外,每一封都有關心齊宣。
尤其是今年,乾元帝在北疆的探子來報,齊璨幾次負傷,可他都沒說過,隻是關切齊宣,這一番拳拳愛子之心,讓乾元帝都生出來幾分愧疚來。
“臣不敢說怨,也不敢說不怨,但臣要說食君之祿為君分憂,臣也是受萬民供養,臣父在邊關廝殺,臣在京保衛陛下,這些都是臣與臣父的職責。”
“至於怨不怨,那都是沒有的,臣有的隻是思念親人之情,還請陛下恕罪。”
齊宣沒有一口否定的表忠心,而是坦誠的說,這樣隻會讓乾元帝更加愧疚。
“唉,你一家都是忠臣,是朕對不住你家。”
齊宣馬上就跪下了:“陛下這是哪裏的話,豈不是折煞了臣!”
乾元帝連忙扶他:“你不用惶恐,朕隻是有感而發。”
有朝一日,齊宣肯定會回到北疆,但絕不是現在。
君臣又是一番掏心掏肺的敘話,真情演技五五分吧。
“你說你老大不小了,我聽說,你連個妾室通房都沒有,身邊也沒有個人伺候,不如朕給你尋個親事。”
乾元帝子嗣不多,比起先帝那更是少,偏偏這些皇子皇女們的婚事又不是很順,所以乾元帝對做媒這件事,異常的執著。
“臣還無意成家,這些小事,怎麽好勞煩陛下。”
乾元帝沒聽見一樣,自顧自的扒拉人選:“朕的皇三女,溫柔端正又不失大家風範,不僅書讀的好,騎馬射箭,樣樣都好,配你也是合適。”
他越想越滿意,少年將軍配天家皇女,怎麽想怎麽配。
齊宣冷汗都下來了,但麵上還是笑吟吟的:“臣是粗人,公主金枝玉葉,臣不敢妄想,再說臣已有了心上人,怎麽好讓陛下做那棒打鴛鴦之人。”
乾元帝沒在意他拒絕,倒是對他口中的心上人特別感興趣:“哦,你還有個心上人呢,是什麽人,說與朕聽聽啊。”
齊宣默默歎氣,在心裏跟沈荒說了聲“對不住”。
“是在我還在淮南時遇到的,我對她一見傾心,她生的可好,人也好,像澤世明珠,也像月亮。”
齊宣說起沈荒,那真是忍不住的開心。
“那這姑娘是誰家的姑娘,你可打聽好了,定下來沒有。”
“臣還不知,臣上京來的匆忙,書信來往而已。”
書信也沒有,全靠齊宣自己編。
“這樣啊,那這姑娘家世如何?”京城裏結親,講究門當戶對,乾元帝是皇帝,自然注重這個。
齊宣搖頭:“這些臣一概不知,臣的母親說了,隻要臣喜歡,人也是個好的,那他們也不管什麽家世。”
“你們家還真是,隻管隨緣啊。”
齊家起身布衣,乃是耕讀世家,早年的時候,家裏有人寵妻滅妻,鬧得那是妻離子散,所以齊家家規,不許納妾置外室。
於娶妻一事上,更在乎娶妻娶賢,隨緣從心。齊璨和江疏鴻就是你們來的,
齊家在沒落,齊璨也是世家子,而江疏鴻家哪怕混到皇商首富,那也是商戶,大晟的商戶地位高了不少,那也不是能和世家比肩的,可齊家不在意,讓江疏鴻風風光光的過了門。
先不提上麵說的,齊璨這一家都不注重這個,皇帝親封的安國公,門第已經夠高的了,確實不需要姻親支持了。
“行了,過一段時間,朕準你回趟淮南,也好把這事定一定,到時候朕還能喝杯喜酒。”
這件事可定不下來,齊宣連人都見不到。
“陛下開口,那臣這份喜酒,定會讓陛下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