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方便了官員們後來的行事。
他們找到一個剛下山的道士,請求對方誅殺繁花鎮上所有妖族。
道士應了,除妖衛道是他的職責所在。
鎮上的妖族平日裏是那麽信任他們的鄰居,這些柔弱短命的凡人。
他們更不相信這種信任在某一天會危及到他們的性命。
道士甚至沒有出什麽力,一瓶毒藥就搞定了被官員們邀請到家中的所有妖族。
當這些化形後與凡人相差無幾的妖躺在地上抽搐著吐白沫時,一個個都變成了原形。
官員們看著一地的熊掌,雞冠,馬腳……心裏一陣後怕,好在將這些妖族除掉了。
此事不宜張揚,知情的官員悄悄把地上的屍體拉走,埋在荒無人煙的地方。
他們希望,永遠不要有人發現真相。
但官員們沒想到,鎮上最小的妖,一株月見草,此時卻堂而皇之地待在江府。
若不是江財主怕月見中途反悔,請道士來封印月見的妖力,沒有人知道江府的大小姐早就私奔了,留下來一隻妖混淆人目。
無獨有偶。
江財主請的這位道士,和官員找到的道士,是同一人。
道士起先義正嚴辭地要求江財主交出府上藏匿的妖。
江財主拒絕了,拿出一袋黃金。
道士不為所動。
江財主拿出兩袋黃金。
道士依然拒絕,但這次他猶豫了。
江財主再拿出黃金。
……
當江財主拿出第五袋黃金時,道士匍匐在他的腳下,感激涕零地表示衷心,願為江財主所驅使,一直到他被趕出江府。
月見是什麽時候知道真相,誰也不知道。
當她自刎後,移植到繁花鎮上的鮮花仿佛活過來一樣,尤其以十裏繁花道最為盛。
繁花鎮終於成了一座真正繁花盛滿地的鎮子。
可除了繁花道下安葬的妖族,其他人誰也笑不出來。
想出這種歹計的官員有一個算一個,全部得到應有的懲罰。
但關於江府的處置,君王的想法,卻有些匪夷所思。
君王將真正的江念帶回王城,卻沒有對江家做出任何處置。
當然,在王城等待著江念的,除了富貴榮華,還有一直視她為眼中釘的皇後。
繁花鎮發生的這一切,赫融還不知道,此時的他還在沉睡。
江家到底在這一場浩劫中受到影響,不復之前的富貴。
沒過多久,江家人搬出了江府,這座富貴非常的府邸,被另外一位富商買下,這戶人家姓趙。
等從沉睡中清醒的赫融返回繁花鎮時,他發現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月見,他最關心的月見,早已香消玉殞。
赫融後悔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
如果赫融留在繁花鎮,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後麵發生的這一切?
赫融的怒火波及到整座城鎮。
一把熊熊烈火,整個繁花鎮,除了那一條十裏繁華道,所有東西都在燃燒。
但赫融猶不罷休,他發誓,一定要讓兇手血債血還。
就在這時,赫融知道了月見和江府之間的糾葛。
那天夜晚,等大火焚燒殆盡,江府隻剩下一地鮮血。
整個過程中,赫融化隻做錯了一件事——
他心火過盛,太過衝動,以至於忽略了江家早已搬走的可能性。
剛搬進來的趙家人,一夜葬身火海之中,隻有一位後人出遠門歷練,僥倖逃過一劫。
不錯,據江老太的猜測,將麻稈兒帶走的,就是那名趙府後人。
但江老太老神在在地說道,「你們且放寬心,這位姓趙的後人,雖然與妖族隔著血海深仇,但不至於拿無辜稚子開刀,此間應當存在些誤會。」
話音未落,君臨微卻突然變了臉色。
無辜稚子,可倘若麻稈兒是妖非人呢?
他心下一沉,若真如此,恐怕麻稈兒現在,凶多吉少。
或許普通凡人無法察覺,但君臨微心中可是一清二楚。
雖然麻稈兒表現與同階段的孩童並無差異,但隻要熟悉妖族習性的修士仔細觀察,就能發現縈繞在麻稈兒身上的微弱妖氣。
很淡很淡,幾乎淡到無法發現的地步。
但這股妖氣,是從麻稈兒體內散發出來的,這說明不可能是麻稈兒接觸到妖族有關的物件。
初來繁花鎮,君臨微隻覺得怪異。
但當宋宴長期與麻稈兒趙樁等人一同去書塾時,君臨微一下就發現了端倪。
經過他的觀察,麻稈兒三人都是小孩心性,不存在害人的心思。
思及宋宴難得碰到同年齡段的人一同交朋友,君臨微就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確切地來說,鐵蛋,麻稈兒,趙樁,三個人身上都纏繞著妖氣。
可趙樁又與前兩者的情況不一樣。
他身上的妖氣,帶著死亡的氣息。不過想到事情發生在本來就詭異的繁花鎮,好像也就沒那麽奇怪了。
突然得知一個與妖族不共戴天的人搶走了一隻妖,她究竟想要做什麽,答案不言而喻。
君臨微當下就拎著宋宴離開。
根據江老太所說,趙家後人,此時多半就在十裏繁華道的起點,昔日的江府舊址。
此外,江老太告訴君臨微,距離趙家滿門被屠,剛好間隔了整整五十年,今天,就是趙家所有人的忌日。
他們找到一個剛下山的道士,請求對方誅殺繁花鎮上所有妖族。
道士應了,除妖衛道是他的職責所在。
鎮上的妖族平日裏是那麽信任他們的鄰居,這些柔弱短命的凡人。
他們更不相信這種信任在某一天會危及到他們的性命。
道士甚至沒有出什麽力,一瓶毒藥就搞定了被官員們邀請到家中的所有妖族。
當這些化形後與凡人相差無幾的妖躺在地上抽搐著吐白沫時,一個個都變成了原形。
官員們看著一地的熊掌,雞冠,馬腳……心裏一陣後怕,好在將這些妖族除掉了。
此事不宜張揚,知情的官員悄悄把地上的屍體拉走,埋在荒無人煙的地方。
他們希望,永遠不要有人發現真相。
但官員們沒想到,鎮上最小的妖,一株月見草,此時卻堂而皇之地待在江府。
若不是江財主怕月見中途反悔,請道士來封印月見的妖力,沒有人知道江府的大小姐早就私奔了,留下來一隻妖混淆人目。
無獨有偶。
江財主請的這位道士,和官員找到的道士,是同一人。
道士起先義正嚴辭地要求江財主交出府上藏匿的妖。
江財主拒絕了,拿出一袋黃金。
道士不為所動。
江財主拿出兩袋黃金。
道士依然拒絕,但這次他猶豫了。
江財主再拿出黃金。
……
當江財主拿出第五袋黃金時,道士匍匐在他的腳下,感激涕零地表示衷心,願為江財主所驅使,一直到他被趕出江府。
月見是什麽時候知道真相,誰也不知道。
當她自刎後,移植到繁花鎮上的鮮花仿佛活過來一樣,尤其以十裏繁花道最為盛。
繁花鎮終於成了一座真正繁花盛滿地的鎮子。
可除了繁花道下安葬的妖族,其他人誰也笑不出來。
想出這種歹計的官員有一個算一個,全部得到應有的懲罰。
但關於江府的處置,君王的想法,卻有些匪夷所思。
君王將真正的江念帶回王城,卻沒有對江家做出任何處置。
當然,在王城等待著江念的,除了富貴榮華,還有一直視她為眼中釘的皇後。
繁花鎮發生的這一切,赫融還不知道,此時的他還在沉睡。
江家到底在這一場浩劫中受到影響,不復之前的富貴。
沒過多久,江家人搬出了江府,這座富貴非常的府邸,被另外一位富商買下,這戶人家姓趙。
等從沉睡中清醒的赫融返回繁花鎮時,他發現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月見,他最關心的月見,早已香消玉殞。
赫融後悔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
如果赫融留在繁花鎮,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後麵發生的這一切?
赫融的怒火波及到整座城鎮。
一把熊熊烈火,整個繁花鎮,除了那一條十裏繁華道,所有東西都在燃燒。
但赫融猶不罷休,他發誓,一定要讓兇手血債血還。
就在這時,赫融知道了月見和江府之間的糾葛。
那天夜晚,等大火焚燒殆盡,江府隻剩下一地鮮血。
整個過程中,赫融化隻做錯了一件事——
他心火過盛,太過衝動,以至於忽略了江家早已搬走的可能性。
剛搬進來的趙家人,一夜葬身火海之中,隻有一位後人出遠門歷練,僥倖逃過一劫。
不錯,據江老太的猜測,將麻稈兒帶走的,就是那名趙府後人。
但江老太老神在在地說道,「你們且放寬心,這位姓趙的後人,雖然與妖族隔著血海深仇,但不至於拿無辜稚子開刀,此間應當存在些誤會。」
話音未落,君臨微卻突然變了臉色。
無辜稚子,可倘若麻稈兒是妖非人呢?
他心下一沉,若真如此,恐怕麻稈兒現在,凶多吉少。
或許普通凡人無法察覺,但君臨微心中可是一清二楚。
雖然麻稈兒表現與同階段的孩童並無差異,但隻要熟悉妖族習性的修士仔細觀察,就能發現縈繞在麻稈兒身上的微弱妖氣。
很淡很淡,幾乎淡到無法發現的地步。
但這股妖氣,是從麻稈兒體內散發出來的,這說明不可能是麻稈兒接觸到妖族有關的物件。
初來繁花鎮,君臨微隻覺得怪異。
但當宋宴長期與麻稈兒趙樁等人一同去書塾時,君臨微一下就發現了端倪。
經過他的觀察,麻稈兒三人都是小孩心性,不存在害人的心思。
思及宋宴難得碰到同年齡段的人一同交朋友,君臨微就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確切地來說,鐵蛋,麻稈兒,趙樁,三個人身上都纏繞著妖氣。
可趙樁又與前兩者的情況不一樣。
他身上的妖氣,帶著死亡的氣息。不過想到事情發生在本來就詭異的繁花鎮,好像也就沒那麽奇怪了。
突然得知一個與妖族不共戴天的人搶走了一隻妖,她究竟想要做什麽,答案不言而喻。
君臨微當下就拎著宋宴離開。
根據江老太所說,趙家後人,此時多半就在十裏繁華道的起點,昔日的江府舊址。
此外,江老太告訴君臨微,距離趙家滿門被屠,剛好間隔了整整五十年,今天,就是趙家所有人的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