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想要自成一隊有些難度。
林文傑和林文康的官職還不夠資格,姻親方麵,劉家雖然有錢,但權力爭鬥中成不了主導。曾家雖然厲害,但隔了一層。
大理寺卿和曾芙的父親是堂兄弟,這關係就差了些。
錦上添花可能,但若讓人家把一家老小早早就搭進來,不可能。
所以,秦老大人給他們支了個招,向餘家投誠,先保住自己。以後的事再說。
林雲珠雖然有自己的想法,但也感激秦老大人和龐三夫人為她考慮。
對著龐三夫人真誠道謝:「義母,您替我謝謝秦老爺子。你們對我的好,雲珠都記在心裏。」
龐三夫人朝她擺擺手,「你跟我說這些做什麽?我們身在局中,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你若能過好自己的日子,我也就放心了。」
她說著還嘆了口氣。
「本打算在年前把你的親事定下,現在隻能再等等吧!」
林雲珠知道,因為安國公主在鎮南王府的花會上對她示好,還有趙三公子的事,她的親事現在根本沒法說。
林雲珠好言安慰了龐三夫人一番,也沒有多待,很快告辭離去。
但出府的時候,林雲珠在二門外看到了一個熟麵孔。
壽春伯的貼身侍衛。
壽春伯去年年底曾因為龐老夫人病重回京。
那時候她來壽春伯府,和這個侍衛倒是打過照麵。
這個人現在伯府,是不是意味著壽春伯也在?
剛才看龐老夫人的情況,林雲珠猜測皇上有意借著龐老夫人生病的由頭,把壽春伯召回京。
現在看來,壽春伯已經回京。
這是不是說明,皇上已經做好了討伐涼王的準備?
而且,連統帥人選都已經定了下來!
第163章 準備】
林雲珠回到永寧伯府,等到晚上人都到齊,把在壽春伯府看到的說了一遍。
林文康沉思了片刻,對大家道:「若要打起來,我們倒是做不了什麽。之前大嫂準備的那些,現在也不急,先把數量清點好,到時候根據情況再做決定。」
劉心瑤聽完應道:「好,東西都安排在我的陪嫁莊子裏。隨時可以取用。」
林文傑隨後提醒眾人:「此事自己知道就行,別傳了出去!」
林雲珠又把秦老大人的提點跟眾人說了。
「秦老大人跟義母說,餘家心思不小,讓我們早做打算。」
林文康挑眉,笑說:「我倒是沒想到,還有這條路。」
但林雲珠從他玩味的語氣就能聽出,他並不贊同。
林文傑皺眉道:「雖說這個辦法能在大妹妹初入東宮之時,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若我們真對餘家投誠,隻怕以後的路就由不得我們了。」
「大哥說得是!」林雲紫贊同道。
林雲珠一看,這兩個顯然也不贊同向餘家投誠。
其實,她也是這個意思。
投靠餘家唯一的好處就是能在林雲紫初入宮時,得到一定的庇護。但以林雲紫的沉穩,想來不需要太子妃,也能保全自己。
相反,若走了這一步,以後太子妃和餘家庶女那些見不得人的醃臢事,反而有可能通過林雲紫的手去辦。
在外,餘家若丟些亂七八糟的事給他們,他們還不好拒絕。
做的事不少,以後論功依舊要看餘家的意思。
何必呢?
而且,這中間很容易被餘家拿住把柄。
林雲曉在這種時候一般不會發表意見,都是安安靜靜的聽著。
有了結果後,大家告訴她怎麽做就行。
最後,大家一致意見,單幹!
————
沒兩天,市井大肆開始傳揚涼王隨著先帝打天下的功績。
即便是立國後,涼王依舊在北邊征戰了多年,才將帝國北方平定。
林雲珠出門轉了一圈,這傳言,那真是說得人熱血沸騰。好似沒有涼王,這天下就定不下來。
又有人把涼王一家這些年鎮守雍涼這種苦寒之地,如何任勞任怨的事拿出來宣揚。
其它地方如何,林雲珠不知曉。
但至少在京城,涼王被塑造成了一個忠君愛國,不求回報的大英雄。
和這個聲音相呼應的,是皇上對涼王的忌憚。
即便涼王將世子留在京城做質子,皇上依舊不放心。
針對皇上的流言還包括了,建國後,涼王在外征戰,那時身為太子的皇上卻在京城大肆選妃,拉攏世家,甚至為了一點錢財就對前朝那些舊臣的過往不予追究。
皇上被塑造成了一個不問國事,貪財好色,忌憚兄弟的昏君。
這個時候,還能在京城造謠,林雲珠不得不感嘆涼王的手段。
這些年,不知道在京城安插了多少人?
而且,從這些流言來看,涼王這次起事,很可能還是會打著「清君側」的口號。
而且,涼王針對世家和勛貴,明顯是想要獲取老百姓的支持。
這也是一個善於俘獲人心的主兒。
但這次,皇上沒有再繼續和涼王打輿論戰。
這些流言傳出來沒兩天,皇上直接派了錦衣衛的人出動。凡是妄議皇上和涼王的,全部抓起來,按敵國奸細處置。
理由是挑撥皇上和涼王的兄弟關係,得利的隻能是敵國。
緊接著,各大茶樓就有說書的開始講戎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林文傑和林文康的官職還不夠資格,姻親方麵,劉家雖然有錢,但權力爭鬥中成不了主導。曾家雖然厲害,但隔了一層。
大理寺卿和曾芙的父親是堂兄弟,這關係就差了些。
錦上添花可能,但若讓人家把一家老小早早就搭進來,不可能。
所以,秦老大人給他們支了個招,向餘家投誠,先保住自己。以後的事再說。
林雲珠雖然有自己的想法,但也感激秦老大人和龐三夫人為她考慮。
對著龐三夫人真誠道謝:「義母,您替我謝謝秦老爺子。你們對我的好,雲珠都記在心裏。」
龐三夫人朝她擺擺手,「你跟我說這些做什麽?我們身在局中,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你若能過好自己的日子,我也就放心了。」
她說著還嘆了口氣。
「本打算在年前把你的親事定下,現在隻能再等等吧!」
林雲珠知道,因為安國公主在鎮南王府的花會上對她示好,還有趙三公子的事,她的親事現在根本沒法說。
林雲珠好言安慰了龐三夫人一番,也沒有多待,很快告辭離去。
但出府的時候,林雲珠在二門外看到了一個熟麵孔。
壽春伯的貼身侍衛。
壽春伯去年年底曾因為龐老夫人病重回京。
那時候她來壽春伯府,和這個侍衛倒是打過照麵。
這個人現在伯府,是不是意味著壽春伯也在?
剛才看龐老夫人的情況,林雲珠猜測皇上有意借著龐老夫人生病的由頭,把壽春伯召回京。
現在看來,壽春伯已經回京。
這是不是說明,皇上已經做好了討伐涼王的準備?
而且,連統帥人選都已經定了下來!
第163章 準備】
林雲珠回到永寧伯府,等到晚上人都到齊,把在壽春伯府看到的說了一遍。
林文康沉思了片刻,對大家道:「若要打起來,我們倒是做不了什麽。之前大嫂準備的那些,現在也不急,先把數量清點好,到時候根據情況再做決定。」
劉心瑤聽完應道:「好,東西都安排在我的陪嫁莊子裏。隨時可以取用。」
林文傑隨後提醒眾人:「此事自己知道就行,別傳了出去!」
林雲珠又把秦老大人的提點跟眾人說了。
「秦老大人跟義母說,餘家心思不小,讓我們早做打算。」
林文康挑眉,笑說:「我倒是沒想到,還有這條路。」
但林雲珠從他玩味的語氣就能聽出,他並不贊同。
林文傑皺眉道:「雖說這個辦法能在大妹妹初入東宮之時,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若我們真對餘家投誠,隻怕以後的路就由不得我們了。」
「大哥說得是!」林雲紫贊同道。
林雲珠一看,這兩個顯然也不贊同向餘家投誠。
其實,她也是這個意思。
投靠餘家唯一的好處就是能在林雲紫初入宮時,得到一定的庇護。但以林雲紫的沉穩,想來不需要太子妃,也能保全自己。
相反,若走了這一步,以後太子妃和餘家庶女那些見不得人的醃臢事,反而有可能通過林雲紫的手去辦。
在外,餘家若丟些亂七八糟的事給他們,他們還不好拒絕。
做的事不少,以後論功依舊要看餘家的意思。
何必呢?
而且,這中間很容易被餘家拿住把柄。
林雲曉在這種時候一般不會發表意見,都是安安靜靜的聽著。
有了結果後,大家告訴她怎麽做就行。
最後,大家一致意見,單幹!
————
沒兩天,市井大肆開始傳揚涼王隨著先帝打天下的功績。
即便是立國後,涼王依舊在北邊征戰了多年,才將帝國北方平定。
林雲珠出門轉了一圈,這傳言,那真是說得人熱血沸騰。好似沒有涼王,這天下就定不下來。
又有人把涼王一家這些年鎮守雍涼這種苦寒之地,如何任勞任怨的事拿出來宣揚。
其它地方如何,林雲珠不知曉。
但至少在京城,涼王被塑造成了一個忠君愛國,不求回報的大英雄。
和這個聲音相呼應的,是皇上對涼王的忌憚。
即便涼王將世子留在京城做質子,皇上依舊不放心。
針對皇上的流言還包括了,建國後,涼王在外征戰,那時身為太子的皇上卻在京城大肆選妃,拉攏世家,甚至為了一點錢財就對前朝那些舊臣的過往不予追究。
皇上被塑造成了一個不問國事,貪財好色,忌憚兄弟的昏君。
這個時候,還能在京城造謠,林雲珠不得不感嘆涼王的手段。
這些年,不知道在京城安插了多少人?
而且,從這些流言來看,涼王這次起事,很可能還是會打著「清君側」的口號。
而且,涼王針對世家和勛貴,明顯是想要獲取老百姓的支持。
這也是一個善於俘獲人心的主兒。
但這次,皇上沒有再繼續和涼王打輿論戰。
這些流言傳出來沒兩天,皇上直接派了錦衣衛的人出動。凡是妄議皇上和涼王的,全部抓起來,按敵國奸細處置。
理由是挑撥皇上和涼王的兄弟關係,得利的隻能是敵國。
緊接著,各大茶樓就有說書的開始講戎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