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當時就垮了臉,合著沒有他李啟陽,這天下就太平不了了?
太後自然看到了他的臉色,但她又不怵自己兒子,繼續帶著哭腔說道:「聽說現在軍費不足,將士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也不知我兒過得可好?可有這樣的好酒好菜?」
皇上此時已經怒極。
這幾日收到了涼州那邊的摺子,又是要軍餉。
涼王那邊的軍餉,都是按照軍隊數量正常撥過去的。跟南邊的鎮南王,雲州的壽春伯,遼東的定遠侯是一樣的定例。
其它幾家都沒問題,隻涼王每年各種理由哭軍餉不夠。
最開始,朝廷也是給的,雖然不按他提的數量給,但多少會給點。
但這兩年,皇上就不愛搭理他了。這銀子去了哪,大家心裏都有數。
皇上又不傻,難道還要送銀子給你養私軍?
皇上也派了不少探子去涼州,但涼王捂得很嚴實,皇上抓不到證據,不好貿然發兵去涼州。
再說,帝國才剛剛傳承兩代,他並不想落個殘害兄弟的名聲。
今年涼王給的理由是,西邊的戎國不太安分,要盡早做好準備。
戶部這邊並不想出這筆銀子,這事就一直拖著。
沒想到太後竟然在這個場合提了這事。
皇上心寒。
太後從小就疼愛這個小兒子,當年涼王鬧著要上戰場,她就埋怨過父皇和他。安國公主一個女子,十六跟著他們上戰場,她怎不心疼?
要知道涼王那會兒可是讓威遠侯盯著的。他們剛起事那會兒,才是真拿命去拚。
這些她都看不到,她隻知道這個小兒子受了苦。
後來父皇看出涼王的野心,把人弄去涼州,她更是直接不搭理父皇了!
他就不相信,太後完全不知道涼王和李承昊的心思?
他難道不是她的兒子嗎?
皇上看著她表演,突然冷冷說道:「既然母後想念涼王,不如朕下一道旨意,召涼王回京?」
太後當時就愣在了當場,也忘了抹淚。
李承昊眼裏迸發出精光,隨即垂眸掩飾。
第128章 江世傑沒了】
太後緩了片刻,才又拿起帕子攢淚。
責備道:「皇上說的什麽話?做母親的想念兒子是常理。隻我們又不是尋常家庭。哪是說回就能回的?那偌大的涼州邊境又該如何?
啟陽不是上了摺子,說是戎國那邊有異動嗎?皇上早日把軍餉撥過去,讓我兒和將士們吃飽穿暖,我這做母親的也就放心了!」
殿內的人都知道涼王那是太後的逆鱗,現在太後和皇上對上,沒人敢說話。包括皇後。
能插話的太子此刻沉默下來,他在想招涼王回京的可行性。
安國公主倒是很快想通,笑著對太後說:「母後不必擔心,皇兄招皇弟回京,想來除了解母後的思念之苦,也是為昊哥兒考慮。昊哥兒的婚事定在明年三月。皇弟夫婦總得回來喝兒媳婦茶吧?
至於涼州,皇弟在涼州經營多年,想來早已固若金湯。依兒臣看,那戎國也就做做樣子,不敢真來犯。即便來了,皇弟又不是沒有副將?如以往那般應對便是。」
太子此時也開口附和:「姑母說得有理,承昊的婚事雖有禮部操持。但皇叔和皇嬸也該回來一趟。兒子成親,父母卻不在場,沒有這樣的道理!」
太後被他們一唱一和說得有些懵,一時沒有反駁。
李承昊是不能反駁,他此時什麽也不能說。隻能默默站在一旁。
就在氣氛有些僵持的時候,皇上開口說道:「行了,今日是家宴,說這些幹什麽?此事容後再議!」
此後,皇上也沒什麽心情。
整場家宴相當沉悶。
————
八月初的時候,江世傑就和董家小姐辦了婚禮。
這場婚禮辦得比較冷清。
因為男方這邊實在是沒什麽賓客。而女方這邊雖然有心辦得隆重一些,但時間太過緊迫,也做不到麵麵俱到。
因為董小姐的肚子等不得,兩家這才把婚禮辦得這樣急。
董家在城西為董小姐買了一個小宅子,作為董小姐的陪嫁。
本來是打算讓兩人婚後住這裏,但現在江世傑被調任去了嶺南,就隻有董小姐一個人住著。
她懷孕還不滿三月,實在不宜長途奔波。
她和江世傑商議,等孩子一歲後,她再帶著孩子去嶺南和江世傑團聚。
董家人知道江世傑這一走,可能就再也回不來。很是捨不得女兒。
奈何董小姐對江世傑那真是死心塌地。還說:「他即便是落魄到了要飯,我也絕不會和他分開。」
江世傑聽了這話,感動得當場落淚,在董家人麵前信誓旦旦地保證,一輩子對董小姐好。
董小姐覺得她的真心終於感動了江世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中秋節,夫妻兩個在一起吃了最後一頓飯。
第二天天不亮,江世傑就上路趕往嶺南。
但他出了京城地界不久,就接連遭遇了兩撥刺殺。
雖然有振威鏢局的人護送他,但這兩撥人也很厲害。打鬥中,江世傑受了傷。
振威鏢局的人也有損傷。
江世傑猜測是曹國公府和李承昊的人。
曹國公府和他是死仇。李承昊懷疑他倒戈太子,他知道不少涼王府的事,李承昊肯定要殺他滅口。<="<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太後自然看到了他的臉色,但她又不怵自己兒子,繼續帶著哭腔說道:「聽說現在軍費不足,將士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也不知我兒過得可好?可有這樣的好酒好菜?」
皇上此時已經怒極。
這幾日收到了涼州那邊的摺子,又是要軍餉。
涼王那邊的軍餉,都是按照軍隊數量正常撥過去的。跟南邊的鎮南王,雲州的壽春伯,遼東的定遠侯是一樣的定例。
其它幾家都沒問題,隻涼王每年各種理由哭軍餉不夠。
最開始,朝廷也是給的,雖然不按他提的數量給,但多少會給點。
但這兩年,皇上就不愛搭理他了。這銀子去了哪,大家心裏都有數。
皇上又不傻,難道還要送銀子給你養私軍?
皇上也派了不少探子去涼州,但涼王捂得很嚴實,皇上抓不到證據,不好貿然發兵去涼州。
再說,帝國才剛剛傳承兩代,他並不想落個殘害兄弟的名聲。
今年涼王給的理由是,西邊的戎國不太安分,要盡早做好準備。
戶部這邊並不想出這筆銀子,這事就一直拖著。
沒想到太後竟然在這個場合提了這事。
皇上心寒。
太後從小就疼愛這個小兒子,當年涼王鬧著要上戰場,她就埋怨過父皇和他。安國公主一個女子,十六跟著他們上戰場,她怎不心疼?
要知道涼王那會兒可是讓威遠侯盯著的。他們剛起事那會兒,才是真拿命去拚。
這些她都看不到,她隻知道這個小兒子受了苦。
後來父皇看出涼王的野心,把人弄去涼州,她更是直接不搭理父皇了!
他就不相信,太後完全不知道涼王和李承昊的心思?
他難道不是她的兒子嗎?
皇上看著她表演,突然冷冷說道:「既然母後想念涼王,不如朕下一道旨意,召涼王回京?」
太後當時就愣在了當場,也忘了抹淚。
李承昊眼裏迸發出精光,隨即垂眸掩飾。
第128章 江世傑沒了】
太後緩了片刻,才又拿起帕子攢淚。
責備道:「皇上說的什麽話?做母親的想念兒子是常理。隻我們又不是尋常家庭。哪是說回就能回的?那偌大的涼州邊境又該如何?
啟陽不是上了摺子,說是戎國那邊有異動嗎?皇上早日把軍餉撥過去,讓我兒和將士們吃飽穿暖,我這做母親的也就放心了!」
殿內的人都知道涼王那是太後的逆鱗,現在太後和皇上對上,沒人敢說話。包括皇後。
能插話的太子此刻沉默下來,他在想招涼王回京的可行性。
安國公主倒是很快想通,笑著對太後說:「母後不必擔心,皇兄招皇弟回京,想來除了解母後的思念之苦,也是為昊哥兒考慮。昊哥兒的婚事定在明年三月。皇弟夫婦總得回來喝兒媳婦茶吧?
至於涼州,皇弟在涼州經營多年,想來早已固若金湯。依兒臣看,那戎國也就做做樣子,不敢真來犯。即便來了,皇弟又不是沒有副將?如以往那般應對便是。」
太子此時也開口附和:「姑母說得有理,承昊的婚事雖有禮部操持。但皇叔和皇嬸也該回來一趟。兒子成親,父母卻不在場,沒有這樣的道理!」
太後被他們一唱一和說得有些懵,一時沒有反駁。
李承昊是不能反駁,他此時什麽也不能說。隻能默默站在一旁。
就在氣氛有些僵持的時候,皇上開口說道:「行了,今日是家宴,說這些幹什麽?此事容後再議!」
此後,皇上也沒什麽心情。
整場家宴相當沉悶。
————
八月初的時候,江世傑就和董家小姐辦了婚禮。
這場婚禮辦得比較冷清。
因為男方這邊實在是沒什麽賓客。而女方這邊雖然有心辦得隆重一些,但時間太過緊迫,也做不到麵麵俱到。
因為董小姐的肚子等不得,兩家這才把婚禮辦得這樣急。
董家在城西為董小姐買了一個小宅子,作為董小姐的陪嫁。
本來是打算讓兩人婚後住這裏,但現在江世傑被調任去了嶺南,就隻有董小姐一個人住著。
她懷孕還不滿三月,實在不宜長途奔波。
她和江世傑商議,等孩子一歲後,她再帶著孩子去嶺南和江世傑團聚。
董家人知道江世傑這一走,可能就再也回不來。很是捨不得女兒。
奈何董小姐對江世傑那真是死心塌地。還說:「他即便是落魄到了要飯,我也絕不會和他分開。」
江世傑聽了這話,感動得當場落淚,在董家人麵前信誓旦旦地保證,一輩子對董小姐好。
董小姐覺得她的真心終於感動了江世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中秋節,夫妻兩個在一起吃了最後一頓飯。
第二天天不亮,江世傑就上路趕往嶺南。
但他出了京城地界不久,就接連遭遇了兩撥刺殺。
雖然有振威鏢局的人護送他,但這兩撥人也很厲害。打鬥中,江世傑受了傷。
振威鏢局的人也有損傷。
江世傑猜測是曹國公府和李承昊的人。
曹國公府和他是死仇。李承昊懷疑他倒戈太子,他知道不少涼王府的事,李承昊肯定要殺他滅口。<="<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