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陶卓後,龍劍文趕了上來,但二人已無氣息,隻見他們渾身血跡,已然凝幹。胸口上一個血窟窿,令人毛骨悚然。“師父,師娘,是誰幹的?是誰幹的?我要殺了他,我要殺了他……”龍劍文雙目血紅,青筋暴起,怒火在身上下熊熊燃燒,隻見他咬牙切齒,仰天長嘯,仿佛失去了理智一般。抱著師父,師娘冰冷的屍體,看著那一張張熟悉的麵孔,昔日的快樂還浮現在心海。


    這時狂風大作,電閃雪鳴,天色昏暗,一場暴雨已然襲來。轉眼間,雨水已經濕了全身,地上的血水混作一團,向低處流去。


    不知過了多久,龍劍文恍惚之間,看見左側一個青袍道士躺在地上,便爬了上去,翻身一看,看他麵色青白,正是水行道人。龍劍文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是五行宮的人圍殺了青龍派。


    龍劍文暗暗發誓,一定要用五行道人的頭顱來祭奠這裏所有死去的人。


    突然,雨線之中,出現了一群農人,正趕了過來,“劍文,你回來了,你可算回來了,死了,都死了……”一老農說道,正是李伯。一眾百姓痛哭流涕,抱著雨中的兒子,親人……


    “他們下山多久了?”龍劍文問道。李伯道:“三天前,是五行宮的人突然圍上山來,見人就殺。無數的百姓,弟子都死了……掌門,夫人率眾弟子抵抗……”隻見他麵色慘白,一臉驚恐之色,說話也含糊不清,龍劍文也聽了明白。


    “花娘,初見呢?”龍劍文問道,“兩位姑娘不知所蹤。當時,掌門讓我們幾個百姓躲了起來,才逃過一劫。我們再回來看時,就……山上山下都找了,但未發現二位姑娘身影。”李伯哭道。


    “你帶著大家把他們都埋葬了吧,就葬在桃花林。”龍劍文道。說完,百姓們一起將所有屍體抬到了桃花林,一直抬到次日中午,一排排屍體躺在地上,李伯帶著眾人挖著土坑,龍劍文看著師父,師娘,師弟們,做最後的告別……


    旦日中午,墳坑已挖好……開始填埋,直到深夜,方才埋葬完畢,又立了兩塊碑。便對張伯道:“你們都散了吧,拿著銀子有多遠,走多遠,不要再回來了。”他話音嘶啞,滿是絕望。


    “劍文,我們不走,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們在山上享了幾十年的福,也活夠了。現在山上有難,我們又豈能一走了之。我知道你要去報仇,讓我們跟著你,運糧食,做苦力,幹什麽都可以。隻要能殺了這幫畜牲,為他們報仇”。李伯恨道,“是啊,劍文,讓我們跟著你吧,幹什麽都行。”眾人附道。


    龍劍文知道他們報仇心切,更是有情有義之人,現下更是用人之際,便答應了下來。這時龍劍文想起當初從京城運回來的紅衣大炮,便和眾人一起來到庫房,他也不確定大炮還在不在。


    庫房外並無異象,一行人一起推門進來,萬幸的是大炮還在,足足有兩百門。百姓們看著這百門大炮,不覺心頭一振。但這每一門都有數百斤之重,單憑眼前這十來人,根本運不走。


    龍劍文心道:“先生不知道現在怎麽樣了,花娘,初見也不知下落,這百門大炮要如何搬運呢?”


    這時,“不好了,不好了……山下來了一眾土匪,已到了山門了。”一人跑進來道。


    “走,去看看。”龍劍文帶著人來到山門,遠遠看見密密麻麻的農人,手中舉著鋤頭,魚叉……


    “小心呐!劍文”。李伯憂道,龍劍文點點頭,迎了上去,看他們黑壓壓一片,約摸有千人之多。


    “你是何人?”一個黃臉漢子問道,手中拿著斧頭,看樣子是個劈柴的。龍劍文剛想回話,又聽他道:“小白臉,我們不找你。我們知道榮王爺在這裏,讓他出來說話。”


    李伯看著龍劍文,不知榮王爺乃何許人也。”不知兄弟這興師動眾的來找榮王何事?你又怎麽知道他在這裏?”龍劍文問道,


    “要你管,有人看見的”。那漢子不耐煩道。“我就是你們要找的人”。龍劍文道,此話一出,在場之人無不瞠目結舌。原來威名赫赫的榮王爺竟然是一個年輕人,對於李伯等人而言,龍劍文在山上待了這幾年,自己卻全然不知。


    這時人群中走出一個濃須漢子,那砍柴漢子對他說道:“你好好看看,他是不是,要是他膽敢假冒,我他娘的剁碎了他”,說著揮了揮手中斧頭。


    那漢子在龍劍文身邊仔細打量,從南看到北,從北看到南。看著那劍眉星目中透出的英氣,便猛然跪下,道:“小人陳青見過王爺。”你為何會認得我?”龍劍文好奇地問著,將他扶了起來。“回王爺的話,小人兩年前在軍中有幸看過一眼王爺,後來受了傷,便回了家”。陳青道,龍劍文看著他那失去小臂的殘肢,心痛不已。


    “參見榮王爺,參見榮王爺……”百姓們齊跪道,呼聲久久不散,龍劍文連忙將人扶起,這時的他對王爺之名已無任何眷戀。


    “王爺,剛才小人多有得罪,還請王爺上見諒,我叫李田。我們是當地的農民,前幾日有人看見你上山了,我們這才來一探究竟。王爺如果不棄,以後我等願為王爺效勞”。李田道,眾人又跪下齊道。


    “王爺,你不答應我們就不起來……”“王爺,救救我們吧!這幾年來,我們吃不飽,還要被官府欺壓,你要給我們作主啊……”眾人異口同聲。龍劍文知道這些年來他們遭受了太多苦難,這一切,他要帶領百姓反抗一切。“那好,我答應你們。明日一早,我們一起下山。”龍劍文道,百姓一聽,無不歡呼雀躍。


    隨後,龍劍文將眾人帶到了庫房,道:“明日,我們下山之際,將這兩百門大炮帶下山。”“劍文……不,王爺,我們要將大炮運到哪裏?”李伯問道。“李伯,以後別叫我王爺了,還是叫我名字吧。”龍劍文拍了他的肩膀道,又沉思片刻,道:“鄱陽湖。”


    次日一早,眾人帶著大炮浩浩蕩蕩出發了。為了路上安全,還用了一招“瞞天過海”之計,故意打上寧王府的旗號。


    另一邊,王守仁,孫遂在當日夜晚便回到了巡撫衙門。二人又經曆了一次死裏逃生,他們知道東雨,南雁二人已凶名吉少。但不知龍劍文下落,心中也是惶然不已。“王大人,我們現在該怎麽辦?”孫遂問道。


    “現在外麵全是寧王的探子,你我隨時都有性命之危,唯今之計,隻有等”。王守仁堅定道,話語中極為無奈。


    幾日之後,王守仁等到了來自兵部尚書王瓊的令牌,這下有了調兵的權利,便來到衙門找到孫遂。


    “孫大人,孫大人,孫……”王守仁推門入內,隻看見孫遂穿著官服,看見他手中的令牌,便知了來意。黯然道:“你還是走吧!”


    王守仁呆在了原地,正要開口。又見他擺了擺手道:“你那令牌現在並無用處。”王守仁恍然大悟,他知道他二人不過是小小巡撫,而寧王卻是手握重兵的藩王,自己絕不能先下手力強,而是要靜觀其變,等寧王謀反之日,才可派上用場。而且孫遂的意思是他將留守於此,直到被寧王殺害。而王守仁則使用令牌起兵相抗,平定叛亂。


    “你和我一起走吧。”王守仁道,他用真摯的目光看著孫遂。聽他道:“我是朝廷委任的江西巡撫,職責所在,不可逃生。”王守仁知他抱著必死的決心,也不再多說什麽。


    “保重!”王守仁長揖在地,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他知道今日一別,便是永別。說完便轉身離去。


    “珍重,伯安”。孫遂對著王守仁的背影說了一句最後的願訣別。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四日,孫遂受寧王之邀,再次來到寧王府為他祝壽。


    原來幾天前,朝中發生了一場驚變。由於江彬和錢寧爭寵,結成了冤家仇人。江彬為了報複錢寧,而在寧王身上大做文章。後來楊廷和知道了此事,他怕自己受賄之事敗露,為了解決此事,便聯合一眾大臣上書。而朱厚照將此事全權交給楊廷和。為了大事化小,楊廷和決定派人警告寧王。使者來到南昌之時,引起了朱宸濠的恐慌,在劉李二位謀士的建議之下。他決心造反,但在此之前,要解決孫遂和王守仁,便以賀壽為由,將巡府衙門中的官員邀到王府。


    孫遂一行人走進王府之時,一股殺氣便迎麵而來,隻見會場之中,幾百名府衛披堅執銳,這令他大感不妙,但事已至此,也無回退之路。


    不久之後,孫遂等人便入了座,心中惴惴不安。


    “寧王駕到”。伴隨著一聲長聲,寧王走了出來,隻見他愁眉苦臉,不知發生了什麽噩耗,眾人也是議論紛紛。而孫遂等人卻不動聲色,似乎在等待著一場好戲。


    “寧王殿下,不知何故讓你如此傷心?”場中一員官員問道。


    “不瞞諸位,太後下詔於本王,當今皇帝並非先帝(朱佑樘)親生,是當年抱錯了啊。太後命我起兵討伐朱厚照。”寧王喪道。


    這番話猶如巨雷一般擊在眾人心中,登時不知所措。


    此時,場中一片死寂。


    孫遂嘴角微揚,哪裏信他的鬼話,便不管不顧衝了上去,對寧王道:“太後詔書在哪裏?”


    寧王見狀,心知嚇不住他,嗬道:“少廢話,我現在要攻占南京,識相的跟我走,否則別怪我刀下無情。”


    二人雙目如電,四目相對。”你敢造反!這可是殺頭的大罪,我絕不會陪你去送死。”說完轉身走開。


    可還未出大門,卻被府衛團團圍住,寧王這時也走了上來。聽道:“既然如此,本王今日便要你死。”說完衙門一眾官員全部被拿下。


    “來人,將孫遂二人押到城外,斬首示眾。”府衛們應聲而動,將二人押了出去。


    “還有麽?”寧王嗬道,用凶狠的目光掃視著眾人,場中一片寂靜。


    郡主在暗中注視著一切,看見這一幕,便嘴角微揚,問道:“龍劍文現在何處?”一丫頭搖頭不知,隻見她臉色一沉,雙目一橫,歎的眾女慌亂跪下。“傳令下去,一定要找到龍劍文。”郡主厲聲道,


    一語才畢。“還有王守仁,這二人乃是心頭大患,必須除之而後快。”寧王說著走了進來,眾奴仆行禮。


    “王爺,郡主。王守仁應該還在江西境內,要不要派人去追。”劉養正道,“好,你去安排,一定要殺掉王守仁。告訴他們,誰殺了王守仁,賞黃金千兩,”寧王道。劉養正應聲而去。


    “王守仁一死,就隻剩下龍劍文了。不知五位道長是否得手。”李士實道。話音一落,門外傳來一陣笑聲,正是金行道人。“王爺,郡主,青龍派上上下下,已雞犬不留,隻是……”他說著眉頭一皺,停了下來。


    “隻是什麽?說。”寧王道。


    “王爺,我五人圍攻卓其華夫婦,血洗了青龍山,但那廝實在武功強高,陰險卑鄙,殺了我師弟水行道人。”金行道人麵帶悲痛之色。


    “水行道兄為我寧王府捐軀赴死,這等仇恨,本王將來替你報。將來本王取得天下後,定會追封於他。來人,傳本王令,厚葬水行道人。”寧王安慰完金行道人之後,又對手下人下了命令。


    “臣替師弟謝過王爺。”金行道人道。


    “本宮讓你抓的人呢?”郡主投來淩厲的目光。”回郡主,臣已將花娘,初見二人帶了回來,送在後院。”金行道人道。


    “好,有了她們,我要讓龍劍文生不如死。”郡主恨道。


    “現在,你們去找到王守仁,一定要殺了他!”郡主說著目露凶色。


    “遵命”。


    另一邊王守仁帶著隨從沿水路抵達了豐城。這時,傳來一個消息:“寧王謀反了。”眾人無不為之一驚,但王守仁鎮靜自若,因為這一切早在他的意料之中。隻見他立於船頭,舉頭望天,他知道孫遂已然殉國了。


    王守仁知道寧王的殺手已在身邊。為了甩掉殺手,又使了一招調虎離山之計。他說道:“馬上停船上岸。”隨從並不理解,跟著他在城中轉來轉去,過一個時辰後,又回到了江邊,乘上小船而去。


    隨從不解問道:“大人,適才在城中轉了幾圈,不知……”王守仁知道他們意思,回道:“寧王追兵已經了上來,我們上岸便為了引開追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禦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歌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歌文並收藏龍禦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