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此話,卓其華大驚:“劍文下山半年,竟闖下這等禍事。自古以來,殺人償命,如果真的是劍文的錯,那想救他就難了……”想到此處,不禁皺起了眉頭。“他殺了誰?又為何要殺他?”陶夭夭走上前來,質問道。“哼,我要問你的好徒弟。”火行道人看著一旁龍劍文道。但此時的他已然說不出話來。
“你五行宮大弟子張原占山為王,強抓壯丁,禍害百姓,強搶民女,他該死……”一個虛弱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正是郡主,語氣決絕。
聽到此話,卓其華鬆了口氣說道:“敢問五位道兄,是你五行宮弟子殘害百姓在先,被龍劍文所殺,是也不是?”五行宮素來自稱名門正派,以行俠仗義,懲奸除惡為己任。自知理虧,一時啞口無言,便看向了寧王。
張原雖為五行宮弟子,但是在幾年前就開始在寧王府效力。他占山為王,為寧王暗征兵丁,以圖大事。當寧王聽見郡主說的“占山為王,強抓壯丁”,不由得大驚。此事要瞞天過海,豈能讓人知道。一時也想不出什麽應對之言,隻好閉口不語。心中打定主意,此事絕對不能暴露,萬不得已之時,一定要撇的幹幹淨淨。
“我江湖中人,向來懲奸除惡。張原倒行逆施,殘害百姓,他該不該死?”卓其華擲地有聲問道。“如果你認為龍劍文殺張原有錯。他不該殺,而龍劍文該死,你為何不一刀殺了他,要將他打成這樣。讓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說著,心如刀割,眼角閃著淚光。
五行道人麵麵相覷,無言以對。這時,寧王開口道:“誤會,誤會,都是小輩之間的打打鬧鬧,誤傷人命。人死不能複生,幾位都是江湖豪傑,不要傷了和氣。”這輕描淡寫的一番話,陶卓幾人並不理會。他為謀大業,有心拉攏青龍派,想讓雙方握手講和,送個順水人情。
“誤會?寧王殿下,此言不妥吧!如果有人打你個半死不活。說是誤會,不知你會做何感想?”陶夭夭護徒心切,口無遮攔道。這雖是冒犯之言,寧王卻笑笑不語。
“這人也打了,氣也出了,人死不能複生,不如大家講和吧。卓掌門把人帶回去……”軒轅破浪調侃道。他在一旁也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聽了清楚。他向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知道此時龍劍文傷勢太重,若再糾纏下去,非但不會有什麽結果,還會讓龍劍文的傷勢加重。
“不行,這小子殺了人,我要他償命。”火行道人暴烈如雷,絲毫不讓。陶夭夭等一眾弟子拔劍,要為徒弟報仇。雙方一旦短兵相接,又是血流成河,
龍劍文不願看到生靈塗炭,便走上來相勸。他傷勢太重,但好在均是外傷,又加上強大內力護體。吃藥塗膏,施針運力,在東雨的治療下,已無大礙。
“他們一方要報仇,一方要償命。看來,隻有讓劍文哥哥趕快離開,才不會血流成河。但是如果這樣,從今以後,我便再也見不到他了……當今天下,皇帝年幼,百姓受苦。劍文哥哥重任在肩,看來隻有舍小我,顧大局了……”想到這裏,又看著龍劍文,心中不忍,又不禁垂下淚來。
不等龍劍文開口,郡主心一橫,搶道:“劍文哥哥,你快走……” “苒兒……”龍劍文叫了一句,便再也說不出話來。深知,苒兒為了保全自己,若此時不走,今日不僅性命不保,還會連累這麽多無辜的人喪命”。想到這裏,難以取舍。
郡主話音一落,五行道人上前一步,“今日絕不放他走”。陶夭夭等人也舉劍上前。“此時,我若走了,從今以後,便天各一方,不知何時再相見……”龍劍文暗道。
見他猶豫不決,不肯離去。又見五行道人殺氣騰騰,長劍逼近。尋思:“若是再不走,五行道人,父王一定會殺了劍文哥哥……”突然,心念一轉,看準了一旁的驚鴻劍,“唰”一聲拔劍橫頸。這一幕突如其來,所有人大吃一驚,猝不及防。
”苒兒,不要……”龍劍文擺手道。
“郡主,你這是做什麽?”你瘋了麽?”“郡主,不要……”眾人齊聲說道。
郡主強忍淚水道:“劍文哥哥,你快走吧。你再不走,我就死在你麵前……”說著便淚流滿麵,哭道: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你要保重。此生最大的榮幸便是遇見了你,這半年來也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的光景。你要以天下為己任,切莫以我為念。”說著,嘴角又擠出了一絲微笑,續道:“嘻嘻,你記住,你對我的承諾。從今以後,苒兒不能陪你了。你要好好保重,照顧好自己。你快走……”郡主說著,眼角又淚珠瑩然,說到最後,加重了語氣,逼道。
“我不走,今日,無論如何,我也要帶你走……”龍劍文毅然決然道。雙目中泛著淚光。他知道,今日一別,可能就是永別……
“快走,如果你不走,今日我便死在你麵前……”說著,郡主劍刃上一絲鮮血滑下,而未留下任何血跡。
“父王,女兒不孝,懇求父王,放了劍文哥哥……”在郡主以死相逼之下,寧王連讓人讓開一條路。安撫道:“有話好好說,別衝動……”寧王被嚇得六神無主。讓他萬萬想不到的是,自己這個一向柔弱乖巧的女兒竟然這般剛烈。五行道人也不敢阻止,更不敢妄動。
陶卓見狀,皆為震驚。相視一眼。二人心下清楚,郡主以命相逼,就是為了保全劍文一命。今日如果劍文不走,這後果難以想象。不禁暗自感歎郡主是個有情有義的好姑娘。
此時,張複元看見這一番景象,也是驚愕之極,不知所措。過了許久,才回過神來。暗道:“唉,這次爭奪武林盟主的機會失敗了。如果中原武林不能為我所用,那就隻有毀滅。如今,看這情形,隻要再添上一把火,我便可以覆滅中原武林。讓他們自相殘殺……”想到這裏,又看見郡主,又氣又怒之中,也不禁為郡主這樣的烈女子感到欽佩。
陶夭夭趁眾人焦著之際,靜悄悄走到龍劍文身後。突然,趁其不備,“啪”一聲,快如流星,伸手將其打暈。呼道:“快走”。說完帶上劍文和一眾弟子。卓其華對軒轅破浪說了一句“保重”,又對郡主深鞠一躬,便騎馬遠去。
看著青龍派遠去的背影,五行道人氣得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軒轅硬破浪暗道:“替他們抵擋一陣,等他們走遠了,我再回去也不遲。”
過不多時,郡主才放下了長劍,登時暈了去。“郡主,郡主……”四姝喊道。說著將郡主扶上了馬車,好生照顧。
軒轅破浪道:“王爺遠道而來,不妨到山中小坐。”寧王搖搖手道: “本王此次前來,本想來為前任教主賀壽。不曾想……唉。”說著長歎了一口氣。續道:“打擾了,軒轅先生。本王先行告辭,改日再來拜訪。”
“那好,既然如此,我就不挽留了。王爺保重。”軒轅破浪說完,便帶領一眾弟子回山去了。
直到此時,才安靜下來。耳邊又傳來一陣清脆的鳥叫聲。
突然,寧王目露凶光,轉頭對張複元道:“剛才,姓龍的小子說,你是韃靼王爺?”不等他開口解釋,已然“唰”一聲,拔出快刀,架在其脖子上。五行道人一驚,忙不迭解釋道:“王爺,誤會。你別聽那小子胡言,中了他的離間之計……”水行道人道。李士實,劉養正也在一旁附和道。
張複元絲毫不懼,冷冷一笑道:”王爺,本王知道你和當今皇帝有世仇。這天下本是屬於你寧氏一族的,不是麽?”張複元一本正經道。這一番話猶如晴天霹靂,五行道人驚詫之極,險些摔倒。沒想自己多年培養的愛徒竟然是蒙古人。
“你真的是蒙古人?”火行道人質問道。
“不錯,我是韃靼王爺,當今大汗的弟弟,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孫,我叫木爾哥。我與王爺有著同樣的目的,便是奪取大明江山,恢複祖宗基業。如果我們聯手,滅了大明,這天下我們共享。如何?”張複元獰道。這一番話讓五行道人瞠目結舌。
原來當今皇帝的祖宗燕王朱棣,當年起兵造反,拉上了寧王爺的祖宗朱權。說奪取天下後,二人劃江而治。但靖難成功,奪得天下後,卻又食言。並將朱權一族貶至南昌。從此,寧王子孫便以一雪祖宗恥辱,奪取燕氏江山為己任,寧王爺自然也不例外。
“哈哈哈,我是太祖皇帝的子孫。不管這天下姓寧還是姓燕,但都是我朱家人的天下,絕不可能讓你們蒙古蠻夷奪去。”寧王厲聲嗬斥道。看來,龍劍文說得不錯。如果我和你聯手,奪取了大明天下,那寧國就會成為第二個大宋。打我寧王府的主意,你太小看本王了。如今我大明兵強馬壯,富國民安。你一個小小的韃靼,又能翻得起什麽風浪!”說完,又對五位道人說道:“他是你五行宮弟子,你們自己清理門戶吧!”寧王扔了劍,甩手上車,回府去了。
“逆子,從今日起,你不再是我五行宮的弟子,五行宮也不曾收過你這種弟子。念在曾經師徒一場份上,今日我不殺你,你走吧,不要再回中土了。他日若是相見,我必不會手下留情。”金行道人道,說完便揚長遠去。
五位道人頭也不回地往前走,往事一幕幕湧現心頭。十三年前,因為一場禍事,意外救下了他,並收為徒弟。沒想到這一切都是有人在暗中謀劃。
“王爺,大汗有令,讓你先回草原商議大計。”一個蒙古漢子道。
“什麽事?”
“聯合公主,刺殺大明皇帝。”一個蒙古大漢上來道。
“告訴大汗,任務失敗。我將擇日回去。”張複元道。
七天後,月湧中天,星光點點。一陣馬蹄聲回蕩山林之間。
“劍文哥哥,你快走……”“劍文哥哥,你若不走,我便死在你麵前……”
“不要,不要……”“不要,苒兒,啊!”
“劍文,你醒了,做噩夢了吧?你睡了七天七夜。終於醒了,嚇死我了……昏暗之中,馬車之上,龍劍文散著頭發。師父,師娘正在眼前。師娘問道。邊說邊給劍文拭汗。
“東雨,停車。弄點東西吃。”卓其華對車外說道。“是,師父。”大師兄東雨停了馬車,眾弟子拾柴生火。
此時龍劍文腦海中浮現出一幕幕和郡主離別之景,心中亂作一團。全身上下的痛苦也是好了許多。耳邊傳來陣陣風聲……
“劍文,傷勢好些了沒?還疼不疼?”師娘如慈母一般問道。又遞來了水,龍劍文喝了兩口道,“好多了,師娘。”說著,三人一起下了馬車。這時,東雨已然生了火,在一旁烤肉。三位圍坐在火堆旁,眾弟子在一旁忙著紮營。
“郡主是個好姑娘……”師娘深情說著,欲言又止,不禁暗歎一口氣。如果可能的話,她是非常認可這個未來的“兒媳婦”的。
“劍文,接下來,你有何打算?”卓其華見狀,又岔開了話鋒。這時,龍劍文伸手靠近火焰,隻覺一股暖氣在身體中遊走。這一覺醒來,已然過了七日。這一切恍然如夢。多麽希望這一切都是夢,什麽都沒有發生過。想起郡主,想起以後天各一方……不禁潸然淚下,心痛不已。與其這樣,還不如死了,一了百了……轉念一想:“如今我身負重任,又豈能為了兒女情長。如果這樣,不但愧對天下百姓,又如何對得起苒兒的一片苦心。他日誅殺劉謹之日,就是我和苒兒再見之時……”
“師父,我想先去乾坤山,軒轅教主生前囑咐過。”龍劍文道。“那他必有他的道理。乾坤山,一路向北,兩日的行程。咳咳……”卓其華說著,咳了兩聲。” 他重傷未愈,“這裏風大,別著涼了。”陶夭夭說著,從車上取了兩件大氅給二人披上。
“師父,師娘,以後徒兒不在身邊盡孝,勞煩幾位師兄代為照顧。”劍文道。說完在地上對著二老分別叩了三叩。“師弟,你放心吧,有我在。”東雨道。
北風又遞來兩壺酒:“喝一點,暖暖身子。”話音十分淒涼。火光之畔,想到就要分離,生死未卜,前程茫茫,不禁暗自垂淚。
東雨打開藥箱,在旁邊給龍劍文敷藥,又將藥丸,藥膏的使用法子告訴他,並叮囑他按時服用。南雁,北風在一旁烤著肉,不久,便散發著香味。
“劍文,我讓你幾位師兄陪你去,路上也好有個照應。”卓其華道。“對啊!四師弟,京城凶險難料,我們一起去,如何?”東雨道。
“此去京城,九死一生。還是讓我一個人去吧!”龍劍文尋思。又道:”三位師兄,師父傷勢未愈,你們盡快送他回山。一個人放心吧,等我辦完了事,我們再在一起喝酒。”看到他婉拒,卓其華已然明白,幾人也不再多說。
“羊肉好了……”東雨道。說完將其取下來,割成小塊,將羊腿遞給師父,師娘,劍文,北風。師娘又將自己一隻給了南雁。道:“快吃吧,別推了。”
群俠各自吃了起來,雖然羊肉肥美,油而不膩。一想到從此就要天涯海角,便覺索然無味了。又舉酒欲飲,卓其華開口無言,便又一飲而盡。
不知不覺,已是夜深。火堆之畔,群俠一一睡去,龍劍文卻思不能寐,看著師父,師娘,大師兄,二師兄,三師兄和一眾師弟,又想著小師妹……
不知過了多久,一道白光出現在天邊。龍劍文悄悄地牽上飛龍駒。獨自騎馬而去。
天一亮,陶卓二人便帶著眾弟子出發回山。
“你五行宮大弟子張原占山為王,強抓壯丁,禍害百姓,強搶民女,他該死……”一個虛弱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正是郡主,語氣決絕。
聽到此話,卓其華鬆了口氣說道:“敢問五位道兄,是你五行宮弟子殘害百姓在先,被龍劍文所殺,是也不是?”五行宮素來自稱名門正派,以行俠仗義,懲奸除惡為己任。自知理虧,一時啞口無言,便看向了寧王。
張原雖為五行宮弟子,但是在幾年前就開始在寧王府效力。他占山為王,為寧王暗征兵丁,以圖大事。當寧王聽見郡主說的“占山為王,強抓壯丁”,不由得大驚。此事要瞞天過海,豈能讓人知道。一時也想不出什麽應對之言,隻好閉口不語。心中打定主意,此事絕對不能暴露,萬不得已之時,一定要撇的幹幹淨淨。
“我江湖中人,向來懲奸除惡。張原倒行逆施,殘害百姓,他該不該死?”卓其華擲地有聲問道。“如果你認為龍劍文殺張原有錯。他不該殺,而龍劍文該死,你為何不一刀殺了他,要將他打成這樣。讓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說著,心如刀割,眼角閃著淚光。
五行道人麵麵相覷,無言以對。這時,寧王開口道:“誤會,誤會,都是小輩之間的打打鬧鬧,誤傷人命。人死不能複生,幾位都是江湖豪傑,不要傷了和氣。”這輕描淡寫的一番話,陶卓幾人並不理會。他為謀大業,有心拉攏青龍派,想讓雙方握手講和,送個順水人情。
“誤會?寧王殿下,此言不妥吧!如果有人打你個半死不活。說是誤會,不知你會做何感想?”陶夭夭護徒心切,口無遮攔道。這雖是冒犯之言,寧王卻笑笑不語。
“這人也打了,氣也出了,人死不能複生,不如大家講和吧。卓掌門把人帶回去……”軒轅破浪調侃道。他在一旁也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聽了清楚。他向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知道此時龍劍文傷勢太重,若再糾纏下去,非但不會有什麽結果,還會讓龍劍文的傷勢加重。
“不行,這小子殺了人,我要他償命。”火行道人暴烈如雷,絲毫不讓。陶夭夭等一眾弟子拔劍,要為徒弟報仇。雙方一旦短兵相接,又是血流成河,
龍劍文不願看到生靈塗炭,便走上來相勸。他傷勢太重,但好在均是外傷,又加上強大內力護體。吃藥塗膏,施針運力,在東雨的治療下,已無大礙。
“他們一方要報仇,一方要償命。看來,隻有讓劍文哥哥趕快離開,才不會血流成河。但是如果這樣,從今以後,我便再也見不到他了……當今天下,皇帝年幼,百姓受苦。劍文哥哥重任在肩,看來隻有舍小我,顧大局了……”想到這裏,又看著龍劍文,心中不忍,又不禁垂下淚來。
不等龍劍文開口,郡主心一橫,搶道:“劍文哥哥,你快走……” “苒兒……”龍劍文叫了一句,便再也說不出話來。深知,苒兒為了保全自己,若此時不走,今日不僅性命不保,還會連累這麽多無辜的人喪命”。想到這裏,難以取舍。
郡主話音一落,五行道人上前一步,“今日絕不放他走”。陶夭夭等人也舉劍上前。“此時,我若走了,從今以後,便天各一方,不知何時再相見……”龍劍文暗道。
見他猶豫不決,不肯離去。又見五行道人殺氣騰騰,長劍逼近。尋思:“若是再不走,五行道人,父王一定會殺了劍文哥哥……”突然,心念一轉,看準了一旁的驚鴻劍,“唰”一聲拔劍橫頸。這一幕突如其來,所有人大吃一驚,猝不及防。
”苒兒,不要……”龍劍文擺手道。
“郡主,你這是做什麽?”你瘋了麽?”“郡主,不要……”眾人齊聲說道。
郡主強忍淚水道:“劍文哥哥,你快走吧。你再不走,我就死在你麵前……”說著便淚流滿麵,哭道: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你要保重。此生最大的榮幸便是遇見了你,這半年來也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的光景。你要以天下為己任,切莫以我為念。”說著,嘴角又擠出了一絲微笑,續道:“嘻嘻,你記住,你對我的承諾。從今以後,苒兒不能陪你了。你要好好保重,照顧好自己。你快走……”郡主說著,眼角又淚珠瑩然,說到最後,加重了語氣,逼道。
“我不走,今日,無論如何,我也要帶你走……”龍劍文毅然決然道。雙目中泛著淚光。他知道,今日一別,可能就是永別……
“快走,如果你不走,今日我便死在你麵前……”說著,郡主劍刃上一絲鮮血滑下,而未留下任何血跡。
“父王,女兒不孝,懇求父王,放了劍文哥哥……”在郡主以死相逼之下,寧王連讓人讓開一條路。安撫道:“有話好好說,別衝動……”寧王被嚇得六神無主。讓他萬萬想不到的是,自己這個一向柔弱乖巧的女兒竟然這般剛烈。五行道人也不敢阻止,更不敢妄動。
陶卓見狀,皆為震驚。相視一眼。二人心下清楚,郡主以命相逼,就是為了保全劍文一命。今日如果劍文不走,這後果難以想象。不禁暗自感歎郡主是個有情有義的好姑娘。
此時,張複元看見這一番景象,也是驚愕之極,不知所措。過了許久,才回過神來。暗道:“唉,這次爭奪武林盟主的機會失敗了。如果中原武林不能為我所用,那就隻有毀滅。如今,看這情形,隻要再添上一把火,我便可以覆滅中原武林。讓他們自相殘殺……”想到這裏,又看見郡主,又氣又怒之中,也不禁為郡主這樣的烈女子感到欽佩。
陶夭夭趁眾人焦著之際,靜悄悄走到龍劍文身後。突然,趁其不備,“啪”一聲,快如流星,伸手將其打暈。呼道:“快走”。說完帶上劍文和一眾弟子。卓其華對軒轅破浪說了一句“保重”,又對郡主深鞠一躬,便騎馬遠去。
看著青龍派遠去的背影,五行道人氣得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軒轅硬破浪暗道:“替他們抵擋一陣,等他們走遠了,我再回去也不遲。”
過不多時,郡主才放下了長劍,登時暈了去。“郡主,郡主……”四姝喊道。說著將郡主扶上了馬車,好生照顧。
軒轅破浪道:“王爺遠道而來,不妨到山中小坐。”寧王搖搖手道: “本王此次前來,本想來為前任教主賀壽。不曾想……唉。”說著長歎了一口氣。續道:“打擾了,軒轅先生。本王先行告辭,改日再來拜訪。”
“那好,既然如此,我就不挽留了。王爺保重。”軒轅破浪說完,便帶領一眾弟子回山去了。
直到此時,才安靜下來。耳邊又傳來一陣清脆的鳥叫聲。
突然,寧王目露凶光,轉頭對張複元道:“剛才,姓龍的小子說,你是韃靼王爺?”不等他開口解釋,已然“唰”一聲,拔出快刀,架在其脖子上。五行道人一驚,忙不迭解釋道:“王爺,誤會。你別聽那小子胡言,中了他的離間之計……”水行道人道。李士實,劉養正也在一旁附和道。
張複元絲毫不懼,冷冷一笑道:”王爺,本王知道你和當今皇帝有世仇。這天下本是屬於你寧氏一族的,不是麽?”張複元一本正經道。這一番話猶如晴天霹靂,五行道人驚詫之極,險些摔倒。沒想自己多年培養的愛徒竟然是蒙古人。
“你真的是蒙古人?”火行道人質問道。
“不錯,我是韃靼王爺,當今大汗的弟弟,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孫,我叫木爾哥。我與王爺有著同樣的目的,便是奪取大明江山,恢複祖宗基業。如果我們聯手,滅了大明,這天下我們共享。如何?”張複元獰道。這一番話讓五行道人瞠目結舌。
原來當今皇帝的祖宗燕王朱棣,當年起兵造反,拉上了寧王爺的祖宗朱權。說奪取天下後,二人劃江而治。但靖難成功,奪得天下後,卻又食言。並將朱權一族貶至南昌。從此,寧王子孫便以一雪祖宗恥辱,奪取燕氏江山為己任,寧王爺自然也不例外。
“哈哈哈,我是太祖皇帝的子孫。不管這天下姓寧還是姓燕,但都是我朱家人的天下,絕不可能讓你們蒙古蠻夷奪去。”寧王厲聲嗬斥道。看來,龍劍文說得不錯。如果我和你聯手,奪取了大明天下,那寧國就會成為第二個大宋。打我寧王府的主意,你太小看本王了。如今我大明兵強馬壯,富國民安。你一個小小的韃靼,又能翻得起什麽風浪!”說完,又對五位道人說道:“他是你五行宮弟子,你們自己清理門戶吧!”寧王扔了劍,甩手上車,回府去了。
“逆子,從今日起,你不再是我五行宮的弟子,五行宮也不曾收過你這種弟子。念在曾經師徒一場份上,今日我不殺你,你走吧,不要再回中土了。他日若是相見,我必不會手下留情。”金行道人道,說完便揚長遠去。
五位道人頭也不回地往前走,往事一幕幕湧現心頭。十三年前,因為一場禍事,意外救下了他,並收為徒弟。沒想到這一切都是有人在暗中謀劃。
“王爺,大汗有令,讓你先回草原商議大計。”一個蒙古漢子道。
“什麽事?”
“聯合公主,刺殺大明皇帝。”一個蒙古大漢上來道。
“告訴大汗,任務失敗。我將擇日回去。”張複元道。
七天後,月湧中天,星光點點。一陣馬蹄聲回蕩山林之間。
“劍文哥哥,你快走……”“劍文哥哥,你若不走,我便死在你麵前……”
“不要,不要……”“不要,苒兒,啊!”
“劍文,你醒了,做噩夢了吧?你睡了七天七夜。終於醒了,嚇死我了……昏暗之中,馬車之上,龍劍文散著頭發。師父,師娘正在眼前。師娘問道。邊說邊給劍文拭汗。
“東雨,停車。弄點東西吃。”卓其華對車外說道。“是,師父。”大師兄東雨停了馬車,眾弟子拾柴生火。
此時龍劍文腦海中浮現出一幕幕和郡主離別之景,心中亂作一團。全身上下的痛苦也是好了許多。耳邊傳來陣陣風聲……
“劍文,傷勢好些了沒?還疼不疼?”師娘如慈母一般問道。又遞來了水,龍劍文喝了兩口道,“好多了,師娘。”說著,三人一起下了馬車。這時,東雨已然生了火,在一旁烤肉。三位圍坐在火堆旁,眾弟子在一旁忙著紮營。
“郡主是個好姑娘……”師娘深情說著,欲言又止,不禁暗歎一口氣。如果可能的話,她是非常認可這個未來的“兒媳婦”的。
“劍文,接下來,你有何打算?”卓其華見狀,又岔開了話鋒。這時,龍劍文伸手靠近火焰,隻覺一股暖氣在身體中遊走。這一覺醒來,已然過了七日。這一切恍然如夢。多麽希望這一切都是夢,什麽都沒有發生過。想起郡主,想起以後天各一方……不禁潸然淚下,心痛不已。與其這樣,還不如死了,一了百了……轉念一想:“如今我身負重任,又豈能為了兒女情長。如果這樣,不但愧對天下百姓,又如何對得起苒兒的一片苦心。他日誅殺劉謹之日,就是我和苒兒再見之時……”
“師父,我想先去乾坤山,軒轅教主生前囑咐過。”龍劍文道。“那他必有他的道理。乾坤山,一路向北,兩日的行程。咳咳……”卓其華說著,咳了兩聲。” 他重傷未愈,“這裏風大,別著涼了。”陶夭夭說著,從車上取了兩件大氅給二人披上。
“師父,師娘,以後徒兒不在身邊盡孝,勞煩幾位師兄代為照顧。”劍文道。說完在地上對著二老分別叩了三叩。“師弟,你放心吧,有我在。”東雨道。
北風又遞來兩壺酒:“喝一點,暖暖身子。”話音十分淒涼。火光之畔,想到就要分離,生死未卜,前程茫茫,不禁暗自垂淚。
東雨打開藥箱,在旁邊給龍劍文敷藥,又將藥丸,藥膏的使用法子告訴他,並叮囑他按時服用。南雁,北風在一旁烤著肉,不久,便散發著香味。
“劍文,我讓你幾位師兄陪你去,路上也好有個照應。”卓其華道。“對啊!四師弟,京城凶險難料,我們一起去,如何?”東雨道。
“此去京城,九死一生。還是讓我一個人去吧!”龍劍文尋思。又道:”三位師兄,師父傷勢未愈,你們盡快送他回山。一個人放心吧,等我辦完了事,我們再在一起喝酒。”看到他婉拒,卓其華已然明白,幾人也不再多說。
“羊肉好了……”東雨道。說完將其取下來,割成小塊,將羊腿遞給師父,師娘,劍文,北風。師娘又將自己一隻給了南雁。道:“快吃吧,別推了。”
群俠各自吃了起來,雖然羊肉肥美,油而不膩。一想到從此就要天涯海角,便覺索然無味了。又舉酒欲飲,卓其華開口無言,便又一飲而盡。
不知不覺,已是夜深。火堆之畔,群俠一一睡去,龍劍文卻思不能寐,看著師父,師娘,大師兄,二師兄,三師兄和一眾師弟,又想著小師妹……
不知過了多久,一道白光出現在天邊。龍劍文悄悄地牽上飛龍駒。獨自騎馬而去。
天一亮,陶卓二人便帶著眾弟子出發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