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如虞循所言,老梅枝上的梅花落盡,隻剩下點點花蕊,花枝根部齊水高度比上麵部分顏色要暗一些,而茶花花枝根部被劈開一截,裏麵浸入了一些淡綠色液體,看地上整朵的花也沒有發暗的跡象。
她又蹲下身去看躺在地上的花瓶,整個臥倒在地,邊上被打濕的部分地毯顏色也比其他地方變淡不少。
她單手提起花瓶遞給虞循,將人引至燈下,對著燈台往裏看。
忽然,在扭轉瓶身時,她注意到貼著花瓶內壁有一道極微弱的亮點,一把扶住瓶身。
「發現什麽了?」寧知越看得極專注,對著光左右微旋一陣,突然手伸進花瓶。
虞循不防她這突如其來的動作,雙手捧著花瓶也沒能來得及攔住她,後知後覺地退後一步。
「這裏麵是藥。」
「又毒不死人。」寧知越不以為意從花瓶裏摸出一顆豆粒大小中心還沾著點點綠色痕跡的東西,遞到虞循跟前。
「是蠟塊,裏麵是『仙子笑』?」
寧知越眨了眨眼,並沒有回答,反而起身環視水榭內的布局。
水榭是三開間的格局,花瓶所在是公主休息時的內室,臨湖的一麵有雕花欄杆,墜著輕薄的幔帳,對著的一麵是整片紅木雕刻的花窗,用菱紗糊著。對著正廳的那一麵放著一張矮榻,又隔了一張精美刺繡的屏風,屋子正中間放了一個一尺來高的香爐,香菸緲緲。
花瓶就擺在紅木雕花窗下的案幾上。
屋內雖算不得大,卻也夠三五人活動,香爐放在屋正中央,與花窗下的案幾隔了五步的距離,案幾雖挨著矮榻擺放,也有兩三步的距離。
她走到床榻前靜立了一晌,看向虞循:「屋裏其他東西可曾動過?」
虞循走到她邊上,「不曾,這裏的擺設都是駙馬喜歡的,公主從不讓人改動。」
「公主的居所是用薰香多,還是新鮮花木多?」
虞循不知她想幹什麽,還是讓福壽叫了一個丫鬟進來又問了一遍。
那丫鬟說:「別處不知道,水榭裏常常是薰香和鮮花都有。公主其實不喜薰香,冬日倒還好,入了暑天便覺得煩熱,一貫愛在屋內擺置鮮花。隻是公主夜裏常常睡得不好,隻好用安神香熏著,也好入眠。今日午時,公主來了水榭,靜坐了一晌,被韓小娘子幾人吵得有些心煩,打發走了也還是難以入眠,綠珠姐姐這才叫奴婢們熏了香。」
韓玉嬌也來過水榭?
寧知越看向虞循,見他不為所動,顯然已經知曉此事,猶疑了一晌又問:「聽聞公主患病,是否屬實?」
那丫鬟一怔,看了看寧知越,又看了看虞循,似乎難以啟齒,猶疑著不知如何回答,隻能望向福壽求救。
福壽也顯得為難。
這時門外傳來漪蘭的聲音:「福壽,虞欽使麵前,你據實相告即可。」
福壽連忙稱是,去而復返的漪蘭進了水榭才說道:「自公主發病,大夫診治皆稱公主確是癔症,病起時神誌不清認不得人,常常說胡話,病重一些便易於驚厥,長需安神補氣的藥物。但這與下毒之事有何幹係?」說著又問起線索,可能確定究竟是何藥物。
虞循看向寧知越,寧知越點了點頭,「確是『仙子笑』無疑,也大概清楚怎麽回事了。」
她看向虞循,說:「你最初推論其實不算錯,兇手的確是在三個時辰前下的藥,至於你所說的兇手下了兩次毒,大約是從七娘那裏聽到的關於『仙子笑』的消息並不完全,又有被我誤導可能。」
虞循不解。
最早得知『仙子笑』確是周熙然結識了寧知越,而寧知越對頗對她脾性,故而有意借著寧知越的名來向他挑釁,但周熙然一向也喜愛這些旁門雜類的古怪事物,又對寧知越崇拜非常,恨不能字字句句奉為圭臬,沒道理會有遺漏。
寧知越說:「你與七娘對『仙子笑』所有的形態效用以及用法,都是從我這兒得知,但我所知曉的又並非全是來源於世人對『仙子笑』的了解,有一部分是我從胡商那兒換取了點滴『仙子笑』,自己鑽研時發現的。就
比如『仙子笑』要如何發散開這一條。」
如何發散?
「不是混在溫水中即可,但你後來也試驗過,在冷水中亦有效用。」
寧知越搖頭:「這便是問題所在。『仙子笑』若是在溫水中和開,即刻便能發散,待三個時辰藥效散盡,沾染過的花木也會隨之枯敗,而在冷水中,確實能發散,同樣是三個時辰的藥效,但因水溫的緣故,它發散得延遲一個時辰。且同樣的劑量,在溫水中效用正好,而在冷水中,除非沾染上漿液,否則也是枉然。
「知道此事的人不多,除去那個胡商,多數在西域。或許還有其他人也發現了在冷水裏的用法,但無論如何,以花瓶裏剩下的殘汁來看,顯然不夠劑量,除了對沾染了藥物的花木有影響,於公主並無妨礙。」
經寧知越解釋,虞循深思片刻便想通了關鍵。
不存在兇手下了兩次毒,所以公主今日病發要麽是因為第一次藥性殘留所致,要麽就是根本不存在中毒,咎於她自身的病情所致。
那麽最有可能使公主致病的老梅枝在春兒清洗過後,還能對公主產生影響嗎?
寧知越的回答是否定的。
冷水能抑製藥性,延緩發散,重新插瓶的老梅枝經過清洗,又在冷水中浸泡,已不具備這種效用。況且,花瓶擺放位置離公主的床榻約有不算近,屋裏又有香爐薰香,遠能蓋過『仙子笑』殘餘的影響。<="<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又蹲下身去看躺在地上的花瓶,整個臥倒在地,邊上被打濕的部分地毯顏色也比其他地方變淡不少。
她單手提起花瓶遞給虞循,將人引至燈下,對著燈台往裏看。
忽然,在扭轉瓶身時,她注意到貼著花瓶內壁有一道極微弱的亮點,一把扶住瓶身。
「發現什麽了?」寧知越看得極專注,對著光左右微旋一陣,突然手伸進花瓶。
虞循不防她這突如其來的動作,雙手捧著花瓶也沒能來得及攔住她,後知後覺地退後一步。
「這裏麵是藥。」
「又毒不死人。」寧知越不以為意從花瓶裏摸出一顆豆粒大小中心還沾著點點綠色痕跡的東西,遞到虞循跟前。
「是蠟塊,裏麵是『仙子笑』?」
寧知越眨了眨眼,並沒有回答,反而起身環視水榭內的布局。
水榭是三開間的格局,花瓶所在是公主休息時的內室,臨湖的一麵有雕花欄杆,墜著輕薄的幔帳,對著的一麵是整片紅木雕刻的花窗,用菱紗糊著。對著正廳的那一麵放著一張矮榻,又隔了一張精美刺繡的屏風,屋子正中間放了一個一尺來高的香爐,香菸緲緲。
花瓶就擺在紅木雕花窗下的案幾上。
屋內雖算不得大,卻也夠三五人活動,香爐放在屋正中央,與花窗下的案幾隔了五步的距離,案幾雖挨著矮榻擺放,也有兩三步的距離。
她走到床榻前靜立了一晌,看向虞循:「屋裏其他東西可曾動過?」
虞循走到她邊上,「不曾,這裏的擺設都是駙馬喜歡的,公主從不讓人改動。」
「公主的居所是用薰香多,還是新鮮花木多?」
虞循不知她想幹什麽,還是讓福壽叫了一個丫鬟進來又問了一遍。
那丫鬟說:「別處不知道,水榭裏常常是薰香和鮮花都有。公主其實不喜薰香,冬日倒還好,入了暑天便覺得煩熱,一貫愛在屋內擺置鮮花。隻是公主夜裏常常睡得不好,隻好用安神香熏著,也好入眠。今日午時,公主來了水榭,靜坐了一晌,被韓小娘子幾人吵得有些心煩,打發走了也還是難以入眠,綠珠姐姐這才叫奴婢們熏了香。」
韓玉嬌也來過水榭?
寧知越看向虞循,見他不為所動,顯然已經知曉此事,猶疑了一晌又問:「聽聞公主患病,是否屬實?」
那丫鬟一怔,看了看寧知越,又看了看虞循,似乎難以啟齒,猶疑著不知如何回答,隻能望向福壽求救。
福壽也顯得為難。
這時門外傳來漪蘭的聲音:「福壽,虞欽使麵前,你據實相告即可。」
福壽連忙稱是,去而復返的漪蘭進了水榭才說道:「自公主發病,大夫診治皆稱公主確是癔症,病起時神誌不清認不得人,常常說胡話,病重一些便易於驚厥,長需安神補氣的藥物。但這與下毒之事有何幹係?」說著又問起線索,可能確定究竟是何藥物。
虞循看向寧知越,寧知越點了點頭,「確是『仙子笑』無疑,也大概清楚怎麽回事了。」
她看向虞循,說:「你最初推論其實不算錯,兇手的確是在三個時辰前下的藥,至於你所說的兇手下了兩次毒,大約是從七娘那裏聽到的關於『仙子笑』的消息並不完全,又有被我誤導可能。」
虞循不解。
最早得知『仙子笑』確是周熙然結識了寧知越,而寧知越對頗對她脾性,故而有意借著寧知越的名來向他挑釁,但周熙然一向也喜愛這些旁門雜類的古怪事物,又對寧知越崇拜非常,恨不能字字句句奉為圭臬,沒道理會有遺漏。
寧知越說:「你與七娘對『仙子笑』所有的形態效用以及用法,都是從我這兒得知,但我所知曉的又並非全是來源於世人對『仙子笑』的了解,有一部分是我從胡商那兒換取了點滴『仙子笑』,自己鑽研時發現的。就
比如『仙子笑』要如何發散開這一條。」
如何發散?
「不是混在溫水中即可,但你後來也試驗過,在冷水中亦有效用。」
寧知越搖頭:「這便是問題所在。『仙子笑』若是在溫水中和開,即刻便能發散,待三個時辰藥效散盡,沾染過的花木也會隨之枯敗,而在冷水中,確實能發散,同樣是三個時辰的藥效,但因水溫的緣故,它發散得延遲一個時辰。且同樣的劑量,在溫水中效用正好,而在冷水中,除非沾染上漿液,否則也是枉然。
「知道此事的人不多,除去那個胡商,多數在西域。或許還有其他人也發現了在冷水裏的用法,但無論如何,以花瓶裏剩下的殘汁來看,顯然不夠劑量,除了對沾染了藥物的花木有影響,於公主並無妨礙。」
經寧知越解釋,虞循深思片刻便想通了關鍵。
不存在兇手下了兩次毒,所以公主今日病發要麽是因為第一次藥性殘留所致,要麽就是根本不存在中毒,咎於她自身的病情所致。
那麽最有可能使公主致病的老梅枝在春兒清洗過後,還能對公主產生影響嗎?
寧知越的回答是否定的。
冷水能抑製藥性,延緩發散,重新插瓶的老梅枝經過清洗,又在冷水中浸泡,已不具備這種效用。況且,花瓶擺放位置離公主的床榻約有不算近,屋裏又有香爐薰香,遠能蓋過『仙子笑』殘餘的影響。<="<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