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無視眾人,徑直上前,炙熱的目光迎上龍椅,堅定不移道:「本宮舉薦前天下兵馬大元帥,朝家軍將領朝汐,重披戰袍,率領朝家虎狼之師,南下禦敵。」
桑檀猛地睜開雙眼,眉目裏滿是再難掩飾的精光。
終於......
那個被所有人壓在心裏的名字,終於被說了出來。
那個被他咽在哽嗓的名字,終於被桑家的人說了出來。
此話一出,引得滿朝譁然。
「不妥!」當即有人提出抗議,「朝子衿目無君王,不知悔改,這樣的人怎麽能領兵打仗?」
一個人出聲製止,就會帶起第二個人:「皇上三思!韓舫逼宮造反一事尚未有定奪,雖說聖上天恩浩蕩讓他統領京郊戴罪立功,可他終究還戴罪之身,此刻又怎能再度啟用罪臣之首呢?」
「不錯!」第二人出來了,就會有第三個人:「聖上金口玉言罷免了朝汐的官職,此刻如若再度啟用,朝令夕改,天家威嚴何在?」
反對的意見越來越多,嘈雜的聲音越來越大。
說到最後,竟有人開始拿桑晴說事:「婦人不得幹政!」
「對,這是千百年來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規矩,從未更改過,大長公主接連參與朝政,是什麽意思?」
「胡言亂語!殿下怎能算是後宮婦人?」
「如何不算?牝雞司晨,天神降罪!」
「殿下難不成是想學『女主武氏』之流,禍亂江山嗎!」
朝堂上眾臣吵鬧的聲音越來越大,你有來言我有去語,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有幾位資歷頗深的老大人看起來馬上都準備以頭搶地,場麵一度火熱,眼看著有把房頂掀翻的趨勢,響動之大竟引得太和殿外站崗駐守的侍衛都頻頻側目。
「夠了!」桑檀一聲暴喝。
天子動怒,百官噤聲。
「眾位卿家好大的官威啊!」周遭一時安靜下來,桑晴適時地接話,「本宮想請問各位大人——先帝在時,曾多番為我大楚出謀劃策、嘔心瀝血,不求回報的人是誰?先帝駕崩之前,曾幾度提起要將陛下全權託付的人是誰?新帝即位之初,出麵撫平朝中動亂,安撫眾臣的又是誰?是你劉大人?還是你吳尚書?又或者,是你趙將軍?」
桑晴緩緩掃視了一圈,提步邁上金殿的台階,麵朝眾人開口道:「先帝在世時,不計回報、出謀劃策的人是本宮!先帝駕崩之際,要將陛下全權託付的人也是本宮!新帝即位之初,撫平朝中動亂,安撫眾位良將,替你們這些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掙及臉麵的人也是本宮!」
「禍亂朝政?敢問這位大人,本宮禍亂的可是你家的朝政?」桑晴眸光一冷,「牝雞司晨?難不成本宮司的,是你家的江山?」
此語一出,文武群臣噤若寒蟬——這時候誰要是敢接話,無異於是當朝謀反!
桑晴麵不改色:「都不是,本宮亂的是我桑家的朝政,司的是我桑家的江山!先帝臨崩之際將聖上託付與我,眾位大臣今日所言,難道是想告訴天下百姓,先帝的決定是錯的嗎?」
她那宛如夜間童謠一樣的語調好像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毫不留情地賞在殿前每一個人的臉上。
「權傾朝野的丞相都能裏通外國,這大楚還有什麽是不可能發生的?」桑晴沒心情轉頭去看桑檀的臉色,兀自接道,「爾等在此空口白牙地說什麽老天降罪?嗬,當真是可笑,但知北漠疆野之上婦女能挽大弓,降烈馬,披甲上陣,何不見老天降罪?朝老將軍之妻韓夫人、前朝皇帝之女平陽公主,這兩位又何嚐不是鎮守邊關的婦道人家,一樣不輸男兒,威名赫赫,又有何不妥?」
眾人麵麵相覷。
先前被桑晴點到名字的文臣劉大人抹了一把冷汗,底氣不足地義正言辭道:「縱......縱然如此,可朝將軍常年待在西北,對於京師之地想來定是不大熟悉的,在陌生疆場作戰,勝算可是會大大折扣的。」
「哦?是嗎?」桑晴的目光轉向殿下麵有菜色的劉大人,似笑非笑地問道,「敢問劉大人,你是何時入京做的官呢?」
劉大人嘴裏舌頭和牙齒打架:「回、回殿下,元慶二年......」
元慶二年,桑晴入護國寺祈福,柳相掌朝中大權,爪牙遍布朝堂,一時間權傾朝野,無人可敵。
桑晴:「怪不得。」
劉大人不明所以,鬥膽追問道:「殿下......何出此言?」
桑晴睨了他一眼,將目光轉了回去,不作回答,文官隊列裏的穆樺輕嗤一聲,冷笑道:「劉大人可知『京城小霸王』的威名?」
「這......」劉大人斟酌道,「略有耳聞。」
穆樺:「五歲時打碎先帝禦賜的九龍杯,七歲時帶領著一眾皇子爬上皇城外牆,九歲時帶領當朝聖上偷禦酒,十一歲時揍得兵部侍郎三天起不來床,十三歲時成為小孩夜啼的殺手鐧,十四時歲打遍京城無敵手,京師至津門一帶聞風喪膽的京城小霸王。」
「此人......怎麽了嗎?」劉大人不見棺材不落淚。
「也沒怎麽。」穆樺笑了笑,不屑道,「此人不過就是你口中對於京師之地不慎熟悉的前天下兵馬大元帥,朝汐——朝子衿。」
「這,這......」劉大人臉漲得通紅,「這怎麽可能?」
京城小霸王,太皇太後的侄孫女,先帝的侄女,當朝聖上的表兄弟——竟然是現在在天牢裏蹲著吃牢飯的朝汐?
桑檀猛地睜開雙眼,眉目裏滿是再難掩飾的精光。
終於......
那個被所有人壓在心裏的名字,終於被說了出來。
那個被他咽在哽嗓的名字,終於被桑家的人說了出來。
此話一出,引得滿朝譁然。
「不妥!」當即有人提出抗議,「朝子衿目無君王,不知悔改,這樣的人怎麽能領兵打仗?」
一個人出聲製止,就會帶起第二個人:「皇上三思!韓舫逼宮造反一事尚未有定奪,雖說聖上天恩浩蕩讓他統領京郊戴罪立功,可他終究還戴罪之身,此刻又怎能再度啟用罪臣之首呢?」
「不錯!」第二人出來了,就會有第三個人:「聖上金口玉言罷免了朝汐的官職,此刻如若再度啟用,朝令夕改,天家威嚴何在?」
反對的意見越來越多,嘈雜的聲音越來越大。
說到最後,竟有人開始拿桑晴說事:「婦人不得幹政!」
「對,這是千百年來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規矩,從未更改過,大長公主接連參與朝政,是什麽意思?」
「胡言亂語!殿下怎能算是後宮婦人?」
「如何不算?牝雞司晨,天神降罪!」
「殿下難不成是想學『女主武氏』之流,禍亂江山嗎!」
朝堂上眾臣吵鬧的聲音越來越大,你有來言我有去語,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有幾位資歷頗深的老大人看起來馬上都準備以頭搶地,場麵一度火熱,眼看著有把房頂掀翻的趨勢,響動之大竟引得太和殿外站崗駐守的侍衛都頻頻側目。
「夠了!」桑檀一聲暴喝。
天子動怒,百官噤聲。
「眾位卿家好大的官威啊!」周遭一時安靜下來,桑晴適時地接話,「本宮想請問各位大人——先帝在時,曾多番為我大楚出謀劃策、嘔心瀝血,不求回報的人是誰?先帝駕崩之前,曾幾度提起要將陛下全權託付的人是誰?新帝即位之初,出麵撫平朝中動亂,安撫眾臣的又是誰?是你劉大人?還是你吳尚書?又或者,是你趙將軍?」
桑晴緩緩掃視了一圈,提步邁上金殿的台階,麵朝眾人開口道:「先帝在世時,不計回報、出謀劃策的人是本宮!先帝駕崩之際,要將陛下全權託付的人也是本宮!新帝即位之初,撫平朝中動亂,安撫眾位良將,替你們這些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掙及臉麵的人也是本宮!」
「禍亂朝政?敢問這位大人,本宮禍亂的可是你家的朝政?」桑晴眸光一冷,「牝雞司晨?難不成本宮司的,是你家的江山?」
此語一出,文武群臣噤若寒蟬——這時候誰要是敢接話,無異於是當朝謀反!
桑晴麵不改色:「都不是,本宮亂的是我桑家的朝政,司的是我桑家的江山!先帝臨崩之際將聖上託付與我,眾位大臣今日所言,難道是想告訴天下百姓,先帝的決定是錯的嗎?」
她那宛如夜間童謠一樣的語調好像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毫不留情地賞在殿前每一個人的臉上。
「權傾朝野的丞相都能裏通外國,這大楚還有什麽是不可能發生的?」桑晴沒心情轉頭去看桑檀的臉色,兀自接道,「爾等在此空口白牙地說什麽老天降罪?嗬,當真是可笑,但知北漠疆野之上婦女能挽大弓,降烈馬,披甲上陣,何不見老天降罪?朝老將軍之妻韓夫人、前朝皇帝之女平陽公主,這兩位又何嚐不是鎮守邊關的婦道人家,一樣不輸男兒,威名赫赫,又有何不妥?」
眾人麵麵相覷。
先前被桑晴點到名字的文臣劉大人抹了一把冷汗,底氣不足地義正言辭道:「縱......縱然如此,可朝將軍常年待在西北,對於京師之地想來定是不大熟悉的,在陌生疆場作戰,勝算可是會大大折扣的。」
「哦?是嗎?」桑晴的目光轉向殿下麵有菜色的劉大人,似笑非笑地問道,「敢問劉大人,你是何時入京做的官呢?」
劉大人嘴裏舌頭和牙齒打架:「回、回殿下,元慶二年......」
元慶二年,桑晴入護國寺祈福,柳相掌朝中大權,爪牙遍布朝堂,一時間權傾朝野,無人可敵。
桑晴:「怪不得。」
劉大人不明所以,鬥膽追問道:「殿下......何出此言?」
桑晴睨了他一眼,將目光轉了回去,不作回答,文官隊列裏的穆樺輕嗤一聲,冷笑道:「劉大人可知『京城小霸王』的威名?」
「這......」劉大人斟酌道,「略有耳聞。」
穆樺:「五歲時打碎先帝禦賜的九龍杯,七歲時帶領著一眾皇子爬上皇城外牆,九歲時帶領當朝聖上偷禦酒,十一歲時揍得兵部侍郎三天起不來床,十三歲時成為小孩夜啼的殺手鐧,十四時歲打遍京城無敵手,京師至津門一帶聞風喪膽的京城小霸王。」
「此人......怎麽了嗎?」劉大人不見棺材不落淚。
「也沒怎麽。」穆樺笑了笑,不屑道,「此人不過就是你口中對於京師之地不慎熟悉的前天下兵馬大元帥,朝汐——朝子衿。」
「這,這......」劉大人臉漲得通紅,「這怎麽可能?」
京城小霸王,太皇太後的侄孫女,先帝的侄女,當朝聖上的表兄弟——竟然是現在在天牢裏蹲著吃牢飯的朝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