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若聽得這話直說太皇太後偏心,閨女和孫女比起來,到底是隔輩親,隻怕是大長公主知道了要吃味了。朝汐不知道這話該怎麽接下去,隻能微微屏住笑容。
太皇太後拉著朝汐的手,臉上不住地露出慈母之色,感慨道:「朝輝那個渾小子,竟騙了哀家這麽些年,哀家好好的一個孫女,他偏偏給我拐到軍營裏去,吃苦受累的。」
朝汐聽著太皇太後替自己罵著親爹,打抱不平,心裏又是開心又是難過,卻也隻能寬慰著說:「皇姑祖母也別怪父親了,當初去軍營,本是子衿自己的主意,父親實在拗不過我,這才答應了下來。」
太皇太後拍了拍朝汐的手:「你是個好孩子,哀家知道,你不願讓你父親日後為難,這才選擇去了軍營。」
朝汐低頭笑著,不置可否。
不願讓父親為難嗎?
或許是吧。
可當初到底是因為什麽入了軍營,恐怕隻有她自己才知道了。
太皇太後邊溫和地笑著,邊吩咐釉若去取冰碗來:「這樣熱的天,隻怕是要熱壞了我的子衿。」
朝汐看著太皇太後直耍賴:「一別六年,皇姑祖母倒是越發的小氣了。」
太皇太後不明所以,順著她的話往下問:「這是什麽意思?」
「子衿到慈寧宮約莫也有一盞茶的功夫了,皇姑祖母這才想著,給子衿要冰碗來消暑,不是小氣倒是什麽?」朝汐笑嘻嘻道。
太皇太後苦笑著罵她潑皮,手指颳了刮朝汐的鼻樑,不住地搖頭:「哀家這一片心意,倒叫你這潑猴說成小氣,方才你這滿頭大汗的進來,若是冷冷的冰碗讓你吞下去,隻怕是太醫院要忙翻了天,宮宴你也參加不成了。」
釉若端來冰碗,朝汐又無賴要太皇太後餵她,說是,皇姑祖母餵的比自己吃的要甜上幾分,太皇太後撇嘴笑著,手上卻是舀了一勺,送到朝汐嘴邊,看著她含在嘴裏:「左不過是平常人家的玩意兒,怎麽哀家餵的,就比你自己吃的甜了?你這小狐狸,慣會哄哀家開心。」
7.公主
「雖說是平常人家的玩意兒,可西北邊陲卻是苦寒之地,子衿也有六年沒吃過這東西了。」朝汐微微沉吟道。
太皇太後聞言,又有些情不自禁的難過,摩娑著朝汐臉頰憐惜道:「行了行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祖孫兩人正聊著,又聽見腳步聲音匆匆過來,朝汐側目看去,是原先那個守門的小太監,他進了內廳,規規矩矩的行了禮請了安,眼睛滴溜溜在朝汐身上轉了一圈,看的朝汐心裏當下漏了一拍,小太監道:「太皇太後,大長公主請您安。」
太皇太後點點頭:「叫她進來。」
朝大將軍雙眼一閉,完了,怕什麽來什麽。
太監得了旨意出去通傳,可是朝汐的心卻不知道為什麽,驟然開始狂跳。
一會兒的功夫桑晴便進來了,桑晴今日也是穿著一身青綠色,也不知是有意還是湊巧了,看到朝汐之後先是一愣,她是沒想到兩人在這竟然能見著,隨後撤回目光,恭恭敬敬地給太皇太後行禮:「兒臣請母後安,母後鳳體安康。」
太皇太後笑吟吟地免了禮,賜了坐,朝汐略微思索,也從太皇太後懷中起身,待到桑晴坐穩之後,才重新跪了下去:「微臣朝汐,請大長公主安。」
桑晴沒想到她能來這麽一出,直愣愣地看著朝汐跪了下去,盯著她頭頂的髮簪晾了好一會兒,過了半晌,有些高深莫測地笑了起來,隻是眼中倒是有些渙散。
太皇太後不願意朝汐一直跪在地上,替桑晴免了她的禮,又責怪了幾句:「你這個當皇姑的也不知道心疼,真就讓子衿這麽跪著了?」
朝汐站起身,也不再坐到太後身邊,側身退到釉若姑姑身旁,她的腦中一片空白,平時巧舌如簧的小狐狸,此刻竟像吃了啞藥一般,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桑晴也回過神來,衝著太皇太後一笑:「是兒臣的不是,許久未見大將軍,今日一見倒是不敢認了。」
朝汐離京六年,可是她們二人卻是有七年未見了。
那年朝汐十四,她十七,兩人私底下偷偷給朝汐提前行了個及笄禮,那個時候,滿朝文武除了朝汐她老爹,就隻有桑晴一個人知道,這個名滿京城的混世魔王,是個女兒郎。
可是第二天,兩人就因為一點小事,吵得不可開交,朝汐轉日便再也不肯見她,第二年就入了軍營,而桑晴也是閉口不談朝汐,如果要是有人在她麵前提起朝汐,大長公主便是一記眼刀直接殺過去,一點情麵都不留。
這幾年,雖然斷斷續續,但也有關於朝汐的消息傳到京城來,卻沒料想到,人會變成這樣,曾經一點就著的小炮仗,如今出落的愈發英姿颯爽了,與當年紅著眼圈,跟她大聲爭辯「你不懂」的小丫頭片子,簡直是判若兩人。
桑晴一時間竟忘了兩人上次的不歡而散,也忘記了那次漫長的冷戰。
她對於自己一進門就能認出朝汐感到有些不可思議,甚至有些訝異,簡直是太不一樣了——舉手投足,一顰一笑,完全不一樣。
她竟不知時光竟過的這樣快,從前朝汐身上的那點稚氣,完全轉變為了朝子衿大將軍的意氣風發,可不是麽,掐指一算,竟七年了。
桑晴正想著,卻又聽見太監來報,說是已經酉時五刻了,太皇太後這才想起來今日的中秋宮宴,自己腿疾未愈不便出席,又殷殷囑咐了朝汐幾句,這才戀戀不捨地放人離開。
太皇太後拉著朝汐的手,臉上不住地露出慈母之色,感慨道:「朝輝那個渾小子,竟騙了哀家這麽些年,哀家好好的一個孫女,他偏偏給我拐到軍營裏去,吃苦受累的。」
朝汐聽著太皇太後替自己罵著親爹,打抱不平,心裏又是開心又是難過,卻也隻能寬慰著說:「皇姑祖母也別怪父親了,當初去軍營,本是子衿自己的主意,父親實在拗不過我,這才答應了下來。」
太皇太後拍了拍朝汐的手:「你是個好孩子,哀家知道,你不願讓你父親日後為難,這才選擇去了軍營。」
朝汐低頭笑著,不置可否。
不願讓父親為難嗎?
或許是吧。
可當初到底是因為什麽入了軍營,恐怕隻有她自己才知道了。
太皇太後邊溫和地笑著,邊吩咐釉若去取冰碗來:「這樣熱的天,隻怕是要熱壞了我的子衿。」
朝汐看著太皇太後直耍賴:「一別六年,皇姑祖母倒是越發的小氣了。」
太皇太後不明所以,順著她的話往下問:「這是什麽意思?」
「子衿到慈寧宮約莫也有一盞茶的功夫了,皇姑祖母這才想著,給子衿要冰碗來消暑,不是小氣倒是什麽?」朝汐笑嘻嘻道。
太皇太後苦笑著罵她潑皮,手指颳了刮朝汐的鼻樑,不住地搖頭:「哀家這一片心意,倒叫你這潑猴說成小氣,方才你這滿頭大汗的進來,若是冷冷的冰碗讓你吞下去,隻怕是太醫院要忙翻了天,宮宴你也參加不成了。」
釉若端來冰碗,朝汐又無賴要太皇太後餵她,說是,皇姑祖母餵的比自己吃的要甜上幾分,太皇太後撇嘴笑著,手上卻是舀了一勺,送到朝汐嘴邊,看著她含在嘴裏:「左不過是平常人家的玩意兒,怎麽哀家餵的,就比你自己吃的甜了?你這小狐狸,慣會哄哀家開心。」
7.公主
「雖說是平常人家的玩意兒,可西北邊陲卻是苦寒之地,子衿也有六年沒吃過這東西了。」朝汐微微沉吟道。
太皇太後聞言,又有些情不自禁的難過,摩娑著朝汐臉頰憐惜道:「行了行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祖孫兩人正聊著,又聽見腳步聲音匆匆過來,朝汐側目看去,是原先那個守門的小太監,他進了內廳,規規矩矩的行了禮請了安,眼睛滴溜溜在朝汐身上轉了一圈,看的朝汐心裏當下漏了一拍,小太監道:「太皇太後,大長公主請您安。」
太皇太後點點頭:「叫她進來。」
朝大將軍雙眼一閉,完了,怕什麽來什麽。
太監得了旨意出去通傳,可是朝汐的心卻不知道為什麽,驟然開始狂跳。
一會兒的功夫桑晴便進來了,桑晴今日也是穿著一身青綠色,也不知是有意還是湊巧了,看到朝汐之後先是一愣,她是沒想到兩人在這竟然能見著,隨後撤回目光,恭恭敬敬地給太皇太後行禮:「兒臣請母後安,母後鳳體安康。」
太皇太後笑吟吟地免了禮,賜了坐,朝汐略微思索,也從太皇太後懷中起身,待到桑晴坐穩之後,才重新跪了下去:「微臣朝汐,請大長公主安。」
桑晴沒想到她能來這麽一出,直愣愣地看著朝汐跪了下去,盯著她頭頂的髮簪晾了好一會兒,過了半晌,有些高深莫測地笑了起來,隻是眼中倒是有些渙散。
太皇太後不願意朝汐一直跪在地上,替桑晴免了她的禮,又責怪了幾句:「你這個當皇姑的也不知道心疼,真就讓子衿這麽跪著了?」
朝汐站起身,也不再坐到太後身邊,側身退到釉若姑姑身旁,她的腦中一片空白,平時巧舌如簧的小狐狸,此刻竟像吃了啞藥一般,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桑晴也回過神來,衝著太皇太後一笑:「是兒臣的不是,許久未見大將軍,今日一見倒是不敢認了。」
朝汐離京六年,可是她們二人卻是有七年未見了。
那年朝汐十四,她十七,兩人私底下偷偷給朝汐提前行了個及笄禮,那個時候,滿朝文武除了朝汐她老爹,就隻有桑晴一個人知道,這個名滿京城的混世魔王,是個女兒郎。
可是第二天,兩人就因為一點小事,吵得不可開交,朝汐轉日便再也不肯見她,第二年就入了軍營,而桑晴也是閉口不談朝汐,如果要是有人在她麵前提起朝汐,大長公主便是一記眼刀直接殺過去,一點情麵都不留。
這幾年,雖然斷斷續續,但也有關於朝汐的消息傳到京城來,卻沒料想到,人會變成這樣,曾經一點就著的小炮仗,如今出落的愈發英姿颯爽了,與當年紅著眼圈,跟她大聲爭辯「你不懂」的小丫頭片子,簡直是判若兩人。
桑晴一時間竟忘了兩人上次的不歡而散,也忘記了那次漫長的冷戰。
她對於自己一進門就能認出朝汐感到有些不可思議,甚至有些訝異,簡直是太不一樣了——舉手投足,一顰一笑,完全不一樣。
她竟不知時光竟過的這樣快,從前朝汐身上的那點稚氣,完全轉變為了朝子衿大將軍的意氣風發,可不是麽,掐指一算,竟七年了。
桑晴正想著,卻又聽見太監來報,說是已經酉時五刻了,太皇太後這才想起來今日的中秋宮宴,自己腿疾未愈不便出席,又殷殷囑咐了朝汐幾句,這才戀戀不捨地放人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