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言果然頓了一下:「隻看資料猜測,的確很難得出準確的結論。不如走一趟,去看看屍體,以及他們自殺的房屋。」
看現場是必然的一道工序,不過在出發之前,秦以川總覺得這個五年有點奇怪,就順手給南枝鎮的上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打電話,請他們幫忙查一下,南枝鎮五年前是否有任何異常事情發生,包括鎮上有幾口人死亡,死因都是什麽,死後埋葬在哪裏,墳墓最近是否有什麽變化。
這些資料並不算多複雜,都記錄在係統的電子檔案中,隻要一調記錄就能看得到,所以那邊給秦以川的回覆很快。
五年前,南枝鎮並沒有什麽額外的異常事件,死亡的人口倒是有三個,都是很上年紀的老人,一男兩女,年齡都在八十五歲以上,有基礎病,其中一位女性和那位男性死者,本身就是癱瘓在床多年,平常全靠藥物吊著,死亡也算意料之中。另一位老人則是在睡夢中悄無聲息地過世,在常規的認知中,她這屬於喜喪,所以去世之後,葬禮辦得很隆重。
而這位喜喪死者,名叫邱家鳳,正是現在集體吊亡案一家,輩分最大的大家長,去世時,已經有九十五歲的高齡。
這種時間上的重合非常明顯,幾乎不可能是巧合。
所以秦以川又拜託查資料的警員幫忙跑一趟,看看邱家鳳的墳墓是否有什麽變化。查資料的警員是個一板一眼的嚴肅脾氣,等掛斷電話之後,就真的立刻申請外出,去替他跑腿。秦以川給警員留了自己的微信,等過了一個半小時後,手機果然提示,有人申請加他為好友,驗證消息那塊寫了一行字:馬家的墳地被水淹了。
秦以川通過他的好友申請,等了半分鍾,對方發過來幾張照片,前幾天南枝鎮下了一場大雨,引發小型的山洪,水把山上的很多地方都沖毀了,其中就包括一些在半山腰開墾的田地,以及馬家的祖墳。
馬家一家老小死得隻剩下一條狗,祖墳被衝垮也沒有人修。警員拍照的時候,有兩個上年紀的大爺正在幫忙把露出來的棺材埋回去,倒也僅僅隻是埋回去而已,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再精心填起墳包。
反正馬家已經絕後了,往後連上墳的人都沒有,這墳還在不在,已經沒有多大區別了。
不過秦以川將照片的邊角放大後,看到了距離墳前不遠的柏樹旁邊,站著一條狗,耷拉著尾巴,看向露出一角的棺材。
秦以川讓警員拍一下那條狗,看是不是邱家上吊的時候,倖存下的那個。警員隔了五分鍾回消息,說狗已經跑了,他在附近都找過了,也沒有看見它鑽到哪裏了。但馬家那隻狗已經被送去寵物醫院了,寵物醫院離南枝鎮很遠,這隻狗不可能自己回來。村子裏的狗都是田園犬,長得都差不多,肯定不會是馬家那條。
秦以川隻好暫且放棄,和人家道了謝,又把卷宗從頭到尾掃了一遍,沒有找到什麽新消息,抓起車鑰匙。
秦以川:「走,咱們去南枝鎮。」
南枝鎮比他們預想中還要荒涼一點。
這個荒涼不是指普通意義上的荒涼,比如放眼望去全是斷壁頹垣。而是一種感覺上的荒涼,走在村裏,雖然也有房屋村落,雞犬相聞,可就沒由來地顯得特別寂靜,村裏人的狀態,說不好聽點,都是死氣沉沉的,沒有悲歡喜樂,隻是每天活著,僅此而已。
鎮上的路四通八達,到處都是小土路,連柏油瀝青都沒有。秦以川的車開不進去,隻能遠遠停在村口,然後走路過去。
出事的邱家在比較靠近村子中心的位置,有六間房,是個類似於四合院的形式,三間朝南,兩間朝東,還剩下一間是個小南房,可能是存放物品的儲存室。院子很大,得有三百多平,因為他們家裏既沒有養牛羊牲畜,又沒有種菜的田壟,就更顯得大了幾分。房子有點年頭了,房頂是老式的黑瓦,四牆是石頭裹著黃泥砌成,顯得很古舊,整個村裏隻有一根電線從外麵接過來。不過他們這建築也不算特殊,因為全村都是一樣的。
這個村子,就是窮,都得窮得整整齊齊。
房門是木頭的,不知道是因為實在上了年頭,還是本身就做了什麽特殊的工藝,反正門都是黑的,看不出來原本的木頭的顏色。
房門都在中間,進去之後就是廚房,左右兩側的房間才是用來住的。這個布局是很多農村地區通用的。
這些房子矮,廚房的窗戶小,剛打開門,門裏黑乎乎的一片,得短暫適應兩秒鍾,才能看清楚屋裏的狀態。
進門是兩口灶台,左邊一個水缸,右邊是木頭打的櫥櫃,櫃門已經變形了,裏麵放著些粗瓷碗。櫥櫃下方是個同樣用木頭打的狗窩,狗窩前還放著兩個碗,一碗飯,一碗水。水還剩下一丁點,但飯碗裏幹淨得像刷過一樣。
這其實算比較異常的情況,一般農村地區養狗,都會將狗窩放在院子裏,除非這狗歲數大了,或者生病,又或者懷孕生小狗,仁慈一點的主人才會讓它住進屋裏。
秦以川撩開東屋的門簾,一股塵土味道撲麵而來。
屋子裏的床鋪被褥都完好無損,各種家具也都保持著正常的樣子,雖然人已經死了將近一個月,但屋子裏其實還算是幹淨,唯一的不同就是塵土味道太濃,如果隻聞味道,這簡直和正在施工的建築工地差不多。
秦以川:「這味道,最近有死魂活動過的痕跡,而且數量還不少。」
看現場是必然的一道工序,不過在出發之前,秦以川總覺得這個五年有點奇怪,就順手給南枝鎮的上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打電話,請他們幫忙查一下,南枝鎮五年前是否有任何異常事情發生,包括鎮上有幾口人死亡,死因都是什麽,死後埋葬在哪裏,墳墓最近是否有什麽變化。
這些資料並不算多複雜,都記錄在係統的電子檔案中,隻要一調記錄就能看得到,所以那邊給秦以川的回覆很快。
五年前,南枝鎮並沒有什麽額外的異常事件,死亡的人口倒是有三個,都是很上年紀的老人,一男兩女,年齡都在八十五歲以上,有基礎病,其中一位女性和那位男性死者,本身就是癱瘓在床多年,平常全靠藥物吊著,死亡也算意料之中。另一位老人則是在睡夢中悄無聲息地過世,在常規的認知中,她這屬於喜喪,所以去世之後,葬禮辦得很隆重。
而這位喜喪死者,名叫邱家鳳,正是現在集體吊亡案一家,輩分最大的大家長,去世時,已經有九十五歲的高齡。
這種時間上的重合非常明顯,幾乎不可能是巧合。
所以秦以川又拜託查資料的警員幫忙跑一趟,看看邱家鳳的墳墓是否有什麽變化。查資料的警員是個一板一眼的嚴肅脾氣,等掛斷電話之後,就真的立刻申請外出,去替他跑腿。秦以川給警員留了自己的微信,等過了一個半小時後,手機果然提示,有人申請加他為好友,驗證消息那塊寫了一行字:馬家的墳地被水淹了。
秦以川通過他的好友申請,等了半分鍾,對方發過來幾張照片,前幾天南枝鎮下了一場大雨,引發小型的山洪,水把山上的很多地方都沖毀了,其中就包括一些在半山腰開墾的田地,以及馬家的祖墳。
馬家一家老小死得隻剩下一條狗,祖墳被衝垮也沒有人修。警員拍照的時候,有兩個上年紀的大爺正在幫忙把露出來的棺材埋回去,倒也僅僅隻是埋回去而已,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再精心填起墳包。
反正馬家已經絕後了,往後連上墳的人都沒有,這墳還在不在,已經沒有多大區別了。
不過秦以川將照片的邊角放大後,看到了距離墳前不遠的柏樹旁邊,站著一條狗,耷拉著尾巴,看向露出一角的棺材。
秦以川讓警員拍一下那條狗,看是不是邱家上吊的時候,倖存下的那個。警員隔了五分鍾回消息,說狗已經跑了,他在附近都找過了,也沒有看見它鑽到哪裏了。但馬家那隻狗已經被送去寵物醫院了,寵物醫院離南枝鎮很遠,這隻狗不可能自己回來。村子裏的狗都是田園犬,長得都差不多,肯定不會是馬家那條。
秦以川隻好暫且放棄,和人家道了謝,又把卷宗從頭到尾掃了一遍,沒有找到什麽新消息,抓起車鑰匙。
秦以川:「走,咱們去南枝鎮。」
南枝鎮比他們預想中還要荒涼一點。
這個荒涼不是指普通意義上的荒涼,比如放眼望去全是斷壁頹垣。而是一種感覺上的荒涼,走在村裏,雖然也有房屋村落,雞犬相聞,可就沒由來地顯得特別寂靜,村裏人的狀態,說不好聽點,都是死氣沉沉的,沒有悲歡喜樂,隻是每天活著,僅此而已。
鎮上的路四通八達,到處都是小土路,連柏油瀝青都沒有。秦以川的車開不進去,隻能遠遠停在村口,然後走路過去。
出事的邱家在比較靠近村子中心的位置,有六間房,是個類似於四合院的形式,三間朝南,兩間朝東,還剩下一間是個小南房,可能是存放物品的儲存室。院子很大,得有三百多平,因為他們家裏既沒有養牛羊牲畜,又沒有種菜的田壟,就更顯得大了幾分。房子有點年頭了,房頂是老式的黑瓦,四牆是石頭裹著黃泥砌成,顯得很古舊,整個村裏隻有一根電線從外麵接過來。不過他們這建築也不算特殊,因為全村都是一樣的。
這個村子,就是窮,都得窮得整整齊齊。
房門是木頭的,不知道是因為實在上了年頭,還是本身就做了什麽特殊的工藝,反正門都是黑的,看不出來原本的木頭的顏色。
房門都在中間,進去之後就是廚房,左右兩側的房間才是用來住的。這個布局是很多農村地區通用的。
這些房子矮,廚房的窗戶小,剛打開門,門裏黑乎乎的一片,得短暫適應兩秒鍾,才能看清楚屋裏的狀態。
進門是兩口灶台,左邊一個水缸,右邊是木頭打的櫥櫃,櫃門已經變形了,裏麵放著些粗瓷碗。櫥櫃下方是個同樣用木頭打的狗窩,狗窩前還放著兩個碗,一碗飯,一碗水。水還剩下一丁點,但飯碗裏幹淨得像刷過一樣。
這其實算比較異常的情況,一般農村地區養狗,都會將狗窩放在院子裏,除非這狗歲數大了,或者生病,又或者懷孕生小狗,仁慈一點的主人才會讓它住進屋裏。
秦以川撩開東屋的門簾,一股塵土味道撲麵而來。
屋子裏的床鋪被褥都完好無損,各種家具也都保持著正常的樣子,雖然人已經死了將近一個月,但屋子裏其實還算是幹淨,唯一的不同就是塵土味道太濃,如果隻聞味道,這簡直和正在施工的建築工地差不多。
秦以川:「這味道,最近有死魂活動過的痕跡,而且數量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