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的小屁孩
玉在古董市場非常受歡迎,可惜無論是對玉還是對古董,秦以川和荀言都差不多算一竅不通,讓他們感興趣的,是腰牌和匕首。
通常來說,在古代有資格修建規格大一點的墓地的,少說都得是王公貴族,而不同身份的人,陪葬品都有嚴格的限製,從陪葬品中,就能看出來墓主人的某些身份信息。
比如這把匕首,樣式不算複雜,可秦以川試著拔了一下,幾百年過去了,竟然一點生鏽的跡象都沒有,寒光如雪,殺氣凜然,一看就是要過不少人命的。
這不是一個裝飾品,而是以實用為主的兵器。
用這種不怎麽值錢的東西做陪葬品,要麽是墓主人雖然地位高,可實際上沒什麽錢;要麽就是它對墓主人來說有什麽特別的價值,是墓主人的心愛之物。
歷朝歷代,絕大多數的純粹的文人,都不太喜歡這種殺過人的東西,所以能用這把匕首陪葬的,就算不是武將,也得是掌過兵權或者從過軍的人。
這個地方的墓主人,是武將的可能性很大。
兵家氣盛,通常來說不能輕易招惹,這群盜墓賊如果犯了忌諱,讓這裏的墓主人屍變,那事情可就難辦了。
秦以川拿起匕首,閉上眼睛。脖子上的黑玉書紅光乍現,又迅速歸於沉寂,匕首自行出鞘半寸,險些將秦以川的手劃出來一道口子。
雖然轉瞬即逝,但秦以川還是看見了大概的方向。將盜墓賊包裏的古董扔進幹坤袋裏,唯獨拎著匕首,沿著剛才看見的路,往密林深處走。
地上的積雪越來越少,走到最後,已經變成了完全幹燥的地麵。這山裏麵的陰煞之氣,和積雪的程度似乎是成反比,雪越少,陰氣就更越濃。
那場詭異的紅雪雖然帶來了寒潮,但從某種程度上,它是在保護博古村的村民。
一個直徑一米多的盜洞,在毫無遮掩的地麵上格外顯眼。
一個成熟的盜洞並非直上直下,它更接近狹窄的梯子,秦以川和荀言得一直彎著腰,才能在其中行動。而掛在樹上的那個盜墓賊,身高雖然和他們差不多,但是比他們倆壯實多了,很難想像他那種體格子,究竟是怎麽出入這種盜洞的。
這盜洞必定是個老手挖的,出口非常準確地落在正中央的棺槨之上。大規模的墓葬群,地宮都會建造得很高,盜洞裏是沒有借力點的,如果不能落下去踩在棺槨上,就得直接跳下去,說不定就得傷著哪兒。如果正對著棺槨的地方實在不具備挖一個盜洞的條件,那麽大多數專業的盜墓賊都會在地麵上找個結實的樹或者大石頭,綁上足夠長的繩子,把自己順下去。
棺槨是蓋著的,有明顯的被打開的痕跡,周圍沒有多少陪葬品,地麵鋪著厚厚的石板,哪怕清理過,但是邊角位置仍舊存在著沒擦幹淨的血液的痕跡。
這裏應該發生過一場爭執,雖然沒有生死相向,但見了血是一定的。
無論是盜墓賊內部,還是民間傳說裏,屍體見了血都是不吉利的,十有八九都得屍變。這種說法在特定條件下是成立的,比如死者是含冤而死,怨念沖天,不招惹都有變鬼的危險,而人的血裏蘊含著屬於人類的生機,人類的生機對這種東西來說,大致就相當於高純度的石油,能強化他們的攻擊力,並且抵消一部分天地規則對鬼魂的束縛,讓他們有了為非作惡的機會。
新死的人,因為魂魄還沒消散多少,是完整的,所以會變成鬼這樣的能量體;而如果是死去多時的人,但是屍體保存得完好,魂魄雖然也消散了一部分,基本的三魂還是在的,就會用肉身來彌補魂魄的不足,這就成了粽子,也就是俗稱的殭屍。
鬼的難纏是法術穿透,詭譎莫測,而粽子則是物理攻擊和防禦都拉滿。這種拚體格的硬碰硬一直為秦以川所不喜,所以他通常寧願撞見個千年厲鬼,也不願意對付一個百年殭屍。
可是現在,說不定麵對的,還就是一個唐代產的殭屍。
開棺盜墓不僅缺德還違法,而且看這地宮的模樣,不像個有錢的主,為了點古董搭上自己的命,實在不值得。
秦以川的手指在棺槨角落的血跡上抹了一下,血已經幹了,但不算陳舊,時間最多半個月,和外麵那具屍體死亡的時間對得上號。隻不過外麵那人身上沒有傷口,殭屍肯定不會流血,所以一定還有其他的傷者,或者死者。
荀言的手在棺槨上碰了碰:「開棺嗎?」
秦以川:「如果真有粽子,你別動手,對我多少有點信心,唐朝的小屁孩,對我造不成什麽威脅。」
荀言看了一眼棺槨,實在很難想像,如果這個古墓的主人有靈,聽見小屁孩三個字會是一種什麽反應。
荀言默默往後退了半步,用實際行動表明自己的態度,秦以川將從盜墓賊那裏拿過來的匕首,刺進棺槨的縫隙,用力一撬。這是個得三四個大老爺們才能推得動的石質蓋子,石頭髮出了刺耳的摩擦聲。
古代的體麵人,很多都用套棺,就是像俄羅斯套娃似的,外麵是個大棺材,叫槨,裏麵再當個小棺材,小棺材裏麵裝的才是屍體。
外麵的棺材是石棺,裏麵的就值錢多了,是檀香木,比不上金絲楠木那麽豪,但也算不錯了。這棺材的製作手藝不錯,可惜兩邊有兩道明顯的撬棍破壞的痕跡,讓整個棺材的價值大打折扣。
玉在古董市場非常受歡迎,可惜無論是對玉還是對古董,秦以川和荀言都差不多算一竅不通,讓他們感興趣的,是腰牌和匕首。
通常來說,在古代有資格修建規格大一點的墓地的,少說都得是王公貴族,而不同身份的人,陪葬品都有嚴格的限製,從陪葬品中,就能看出來墓主人的某些身份信息。
比如這把匕首,樣式不算複雜,可秦以川試著拔了一下,幾百年過去了,竟然一點生鏽的跡象都沒有,寒光如雪,殺氣凜然,一看就是要過不少人命的。
這不是一個裝飾品,而是以實用為主的兵器。
用這種不怎麽值錢的東西做陪葬品,要麽是墓主人雖然地位高,可實際上沒什麽錢;要麽就是它對墓主人來說有什麽特別的價值,是墓主人的心愛之物。
歷朝歷代,絕大多數的純粹的文人,都不太喜歡這種殺過人的東西,所以能用這把匕首陪葬的,就算不是武將,也得是掌過兵權或者從過軍的人。
這個地方的墓主人,是武將的可能性很大。
兵家氣盛,通常來說不能輕易招惹,這群盜墓賊如果犯了忌諱,讓這裏的墓主人屍變,那事情可就難辦了。
秦以川拿起匕首,閉上眼睛。脖子上的黑玉書紅光乍現,又迅速歸於沉寂,匕首自行出鞘半寸,險些將秦以川的手劃出來一道口子。
雖然轉瞬即逝,但秦以川還是看見了大概的方向。將盜墓賊包裏的古董扔進幹坤袋裏,唯獨拎著匕首,沿著剛才看見的路,往密林深處走。
地上的積雪越來越少,走到最後,已經變成了完全幹燥的地麵。這山裏麵的陰煞之氣,和積雪的程度似乎是成反比,雪越少,陰氣就更越濃。
那場詭異的紅雪雖然帶來了寒潮,但從某種程度上,它是在保護博古村的村民。
一個直徑一米多的盜洞,在毫無遮掩的地麵上格外顯眼。
一個成熟的盜洞並非直上直下,它更接近狹窄的梯子,秦以川和荀言得一直彎著腰,才能在其中行動。而掛在樹上的那個盜墓賊,身高雖然和他們差不多,但是比他們倆壯實多了,很難想像他那種體格子,究竟是怎麽出入這種盜洞的。
這盜洞必定是個老手挖的,出口非常準確地落在正中央的棺槨之上。大規模的墓葬群,地宮都會建造得很高,盜洞裏是沒有借力點的,如果不能落下去踩在棺槨上,就得直接跳下去,說不定就得傷著哪兒。如果正對著棺槨的地方實在不具備挖一個盜洞的條件,那麽大多數專業的盜墓賊都會在地麵上找個結實的樹或者大石頭,綁上足夠長的繩子,把自己順下去。
棺槨是蓋著的,有明顯的被打開的痕跡,周圍沒有多少陪葬品,地麵鋪著厚厚的石板,哪怕清理過,但是邊角位置仍舊存在著沒擦幹淨的血液的痕跡。
這裏應該發生過一場爭執,雖然沒有生死相向,但見了血是一定的。
無論是盜墓賊內部,還是民間傳說裏,屍體見了血都是不吉利的,十有八九都得屍變。這種說法在特定條件下是成立的,比如死者是含冤而死,怨念沖天,不招惹都有變鬼的危險,而人的血裏蘊含著屬於人類的生機,人類的生機對這種東西來說,大致就相當於高純度的石油,能強化他們的攻擊力,並且抵消一部分天地規則對鬼魂的束縛,讓他們有了為非作惡的機會。
新死的人,因為魂魄還沒消散多少,是完整的,所以會變成鬼這樣的能量體;而如果是死去多時的人,但是屍體保存得完好,魂魄雖然也消散了一部分,基本的三魂還是在的,就會用肉身來彌補魂魄的不足,這就成了粽子,也就是俗稱的殭屍。
鬼的難纏是法術穿透,詭譎莫測,而粽子則是物理攻擊和防禦都拉滿。這種拚體格的硬碰硬一直為秦以川所不喜,所以他通常寧願撞見個千年厲鬼,也不願意對付一個百年殭屍。
可是現在,說不定麵對的,還就是一個唐代產的殭屍。
開棺盜墓不僅缺德還違法,而且看這地宮的模樣,不像個有錢的主,為了點古董搭上自己的命,實在不值得。
秦以川的手指在棺槨角落的血跡上抹了一下,血已經幹了,但不算陳舊,時間最多半個月,和外麵那具屍體死亡的時間對得上號。隻不過外麵那人身上沒有傷口,殭屍肯定不會流血,所以一定還有其他的傷者,或者死者。
荀言的手在棺槨上碰了碰:「開棺嗎?」
秦以川:「如果真有粽子,你別動手,對我多少有點信心,唐朝的小屁孩,對我造不成什麽威脅。」
荀言看了一眼棺槨,實在很難想像,如果這個古墓的主人有靈,聽見小屁孩三個字會是一種什麽反應。
荀言默默往後退了半步,用實際行動表明自己的態度,秦以川將從盜墓賊那裏拿過來的匕首,刺進棺槨的縫隙,用力一撬。這是個得三四個大老爺們才能推得動的石質蓋子,石頭髮出了刺耳的摩擦聲。
古代的體麵人,很多都用套棺,就是像俄羅斯套娃似的,外麵是個大棺材,叫槨,裏麵再當個小棺材,小棺材裏麵裝的才是屍體。
外麵的棺材是石棺,裏麵的就值錢多了,是檀香木,比不上金絲楠木那麽豪,但也算不錯了。這棺材的製作手藝不錯,可惜兩邊有兩道明顯的撬棍破壞的痕跡,讓整個棺材的價值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