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青囊醫會開辦初期,所有人在那位胥老的帶領下都會在這天進行義診,可後來胥老離開了,青囊醫會也換了一批人,願意來義診的大夫越來越少,漸漸隻剩這些默默無聞的小醫館的坐堂大夫了。
林潮生和陸雲川在樓外看了一會兒,竟在裏頭看到一個熟悉的人,是住在竹廬裏的那位老大夫。
他正給一個孩子診脈,最後喊他家大人去門口的大桶裏打了一碗水,又叫孩子喝了下去。
林潮生下意識拉著陸雲川走了過去,對著人喊道:「老先生,您也在啊?」
老大夫抬頭看了一眼,略微一驚,然後捋著鬍鬚說道:「誒,又是你們啊!這是……又來看病?那得先去排隊。」
林潮生搖搖頭,隨即將懷裏的帖子拿了出來,捏在手裏給老大夫看。
老大夫一愣,立刻問道:「你們是藥商?」
參加青囊醫會的除了大夫還有藥商,多是來比試藥材的,這夫夫二人不會醫術,想來是藥商了。
林潮生笑著點頭,隨即拉著陸雲川在大堂尋了個位置坐下,夫夫兩個看著大夫們診脈看病。
門口擺著的大桶裏也不知道裝了什麽,已經有不少人去舀來喝了。
林潮生好奇問:「那裏頭是什麽?」
老大夫正給一個老者施針,無暇回答,倒是坐在他旁邊的一個青年大夫開了口,笑著說道:「是消暑茶,六月天氣炎熱,有好些人都是中了暑氣!」
林潮生瞭然地點頭,又說道:「那這豐月樓還挺仁義,竟在外頭擺了這麽大一桶消暑茶。」
那青年大夫哈哈大笑,立刻解釋道:「哪裏啊!這茶是這位老爺子帶來的!他來得最早,請了兩個漢子才把這桶茶挑過來!」
他一邊說,一邊朝身旁的老大夫努了努嘴,說完又扭過頭繼續診脈去了。
他給人診完脈也不願意鬆開病人的手,抓著人激動地說道:「我是東來巷齊元堂的大夫,下回看病一定找我啊!」
林潮生收回了視線,下意識又扭頭看向那位脊背微微佝僂,仍舊一身素布麻衣的老大夫,他正低著頭和病人溫聲說話,交代的事項說得清楚詳細,十分盡心。
義診進行到申時中(下午四點),排隊看病的人才漸漸少了,而拿著頭貼的大夫或藥商也陸陸續續到了豐月樓,青囊醫會正式開始。
「今日又是我青囊醫會舉辦的日子,諸同道齊聚一堂,暢談醫術!」
……
說話的人姓陶,是龍門縣最大醫館裏的大夫,聽說也是青囊醫會的會首。
近十年的青囊醫會都是他組織的。他站在台上,身後是一塊沉木牌額,上刻兩行大字,寫著:「我願天地爐,多銜扁鵲身。遍行君臣藥,先從凍餒均1。」
他就站在這牌前高聲說話,話說了一籮筐,聽得林潮生都有些打瞌睡了,覺得這人像他高中那個話多的禿頭校長。
「今日,在下帶來的是一株紫靈芝!此株乃我偶然所得,今日送上給諸同道一觀!」
說到這兒,他可算是說完了,隨即立刻有小學徒抱著一個雕琢精美的檀木盒子走了上來,打開露出裏麵的紫靈芝。
那靈芝呈半圓形,外表是紫褐色,芝片肥大,外殼堅硬又光滑。一看就是品相極佳的紫芝,此物一出,引得不少人都深吸了一口氣,更讓拿出紫靈芝的陶大夫得意地揚起了頭。
之後又有大夫或學徒拿著藥上來,人參、何首烏之類的名貴藥材自不必說,還有拿出熊膽、虎骨之類的藥材,雖比不得人參靈芝名貴,但猛獸難獵,也是十分稀奇的。
林潮生坐在陸雲川身邊,手指在裝銀耳的木盒子上敲了敲,他低下頭和陸雲川說話,「哥,這麽一看咱這銀耳好像拿不出手啊。」
陸雲川不懂藥材,可也知道人參、靈芝都是非常昂貴的藥。
但他還是一本正經說道:「拿得出手。」
林潮生本就是玩笑,聽他如此鄭重其事更覺得好玩。
台上的司禮問道:「還有沒有人上來?」
林潮生笑了兩聲,朝著陸雲川擠了擠眼睛,遞出一個「看我表演」的眼神,隨後拿著木盒上了台。
大堂散座上的大夫很少上台,他們多是來參加義診的,希望接治病人的過程中能將自家醫館推到人前,吸引更多的病人去看病。
林潮生走了上去,打開盒子將裏麵的銀耳露了出來,隨後說道:「我帶來的是一盒五鼎芝。」
五鼎芝、靈芝雖都有個芝字,但二者的藥用價值卻天差地別。
聽他一說,座下眾人都是一愣,安靜片刻後又響起竊竊私語。
「什麽時候五鼎芝也能參加青囊會了……這東西雖然難找,可比起人參靈芝還是差了很多啊!」
「我醫館裏也有五鼎芝呢,早知道這個也能拿來比,我也帶來了!」
……
竊竊私語不斷,有的更甚至直接笑了出來,但林潮生臉上並未有半點兒變化,依舊冷靜說道:「此物非我在山林中採摘,而是我親手培育出來的!過程中用到了枸杞、茯苓、淮山、蓮子等多種藥材,所以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本草銀耳』。」
這話一說,所有議論的人全都安靜下來,滿堂寂靜。
過了許久才終於有人說話。
「怎麽可能?!從古至今,從來沒有人能培育出五鼎芝!你說的可是實話!」
林潮生和陸雲川在樓外看了一會兒,竟在裏頭看到一個熟悉的人,是住在竹廬裏的那位老大夫。
他正給一個孩子診脈,最後喊他家大人去門口的大桶裏打了一碗水,又叫孩子喝了下去。
林潮生下意識拉著陸雲川走了過去,對著人喊道:「老先生,您也在啊?」
老大夫抬頭看了一眼,略微一驚,然後捋著鬍鬚說道:「誒,又是你們啊!這是……又來看病?那得先去排隊。」
林潮生搖搖頭,隨即將懷裏的帖子拿了出來,捏在手裏給老大夫看。
老大夫一愣,立刻問道:「你們是藥商?」
參加青囊醫會的除了大夫還有藥商,多是來比試藥材的,這夫夫二人不會醫術,想來是藥商了。
林潮生笑著點頭,隨即拉著陸雲川在大堂尋了個位置坐下,夫夫兩個看著大夫們診脈看病。
門口擺著的大桶裏也不知道裝了什麽,已經有不少人去舀來喝了。
林潮生好奇問:「那裏頭是什麽?」
老大夫正給一個老者施針,無暇回答,倒是坐在他旁邊的一個青年大夫開了口,笑著說道:「是消暑茶,六月天氣炎熱,有好些人都是中了暑氣!」
林潮生瞭然地點頭,又說道:「那這豐月樓還挺仁義,竟在外頭擺了這麽大一桶消暑茶。」
那青年大夫哈哈大笑,立刻解釋道:「哪裏啊!這茶是這位老爺子帶來的!他來得最早,請了兩個漢子才把這桶茶挑過來!」
他一邊說,一邊朝身旁的老大夫努了努嘴,說完又扭過頭繼續診脈去了。
他給人診完脈也不願意鬆開病人的手,抓著人激動地說道:「我是東來巷齊元堂的大夫,下回看病一定找我啊!」
林潮生收回了視線,下意識又扭頭看向那位脊背微微佝僂,仍舊一身素布麻衣的老大夫,他正低著頭和病人溫聲說話,交代的事項說得清楚詳細,十分盡心。
義診進行到申時中(下午四點),排隊看病的人才漸漸少了,而拿著頭貼的大夫或藥商也陸陸續續到了豐月樓,青囊醫會正式開始。
「今日又是我青囊醫會舉辦的日子,諸同道齊聚一堂,暢談醫術!」
……
說話的人姓陶,是龍門縣最大醫館裏的大夫,聽說也是青囊醫會的會首。
近十年的青囊醫會都是他組織的。他站在台上,身後是一塊沉木牌額,上刻兩行大字,寫著:「我願天地爐,多銜扁鵲身。遍行君臣藥,先從凍餒均1。」
他就站在這牌前高聲說話,話說了一籮筐,聽得林潮生都有些打瞌睡了,覺得這人像他高中那個話多的禿頭校長。
「今日,在下帶來的是一株紫靈芝!此株乃我偶然所得,今日送上給諸同道一觀!」
說到這兒,他可算是說完了,隨即立刻有小學徒抱著一個雕琢精美的檀木盒子走了上來,打開露出裏麵的紫靈芝。
那靈芝呈半圓形,外表是紫褐色,芝片肥大,外殼堅硬又光滑。一看就是品相極佳的紫芝,此物一出,引得不少人都深吸了一口氣,更讓拿出紫靈芝的陶大夫得意地揚起了頭。
之後又有大夫或學徒拿著藥上來,人參、何首烏之類的名貴藥材自不必說,還有拿出熊膽、虎骨之類的藥材,雖比不得人參靈芝名貴,但猛獸難獵,也是十分稀奇的。
林潮生坐在陸雲川身邊,手指在裝銀耳的木盒子上敲了敲,他低下頭和陸雲川說話,「哥,這麽一看咱這銀耳好像拿不出手啊。」
陸雲川不懂藥材,可也知道人參、靈芝都是非常昂貴的藥。
但他還是一本正經說道:「拿得出手。」
林潮生本就是玩笑,聽他如此鄭重其事更覺得好玩。
台上的司禮問道:「還有沒有人上來?」
林潮生笑了兩聲,朝著陸雲川擠了擠眼睛,遞出一個「看我表演」的眼神,隨後拿著木盒上了台。
大堂散座上的大夫很少上台,他們多是來參加義診的,希望接治病人的過程中能將自家醫館推到人前,吸引更多的病人去看病。
林潮生走了上去,打開盒子將裏麵的銀耳露了出來,隨後說道:「我帶來的是一盒五鼎芝。」
五鼎芝、靈芝雖都有個芝字,但二者的藥用價值卻天差地別。
聽他一說,座下眾人都是一愣,安靜片刻後又響起竊竊私語。
「什麽時候五鼎芝也能參加青囊會了……這東西雖然難找,可比起人參靈芝還是差了很多啊!」
「我醫館裏也有五鼎芝呢,早知道這個也能拿來比,我也帶來了!」
……
竊竊私語不斷,有的更甚至直接笑了出來,但林潮生臉上並未有半點兒變化,依舊冷靜說道:「此物非我在山林中採摘,而是我親手培育出來的!過程中用到了枸杞、茯苓、淮山、蓮子等多種藥材,所以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本草銀耳』。」
這話一說,所有議論的人全都安靜下來,滿堂寂靜。
過了許久才終於有人說話。
「怎麽可能?!從古至今,從來沒有人能培育出五鼎芝!你說的可是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