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潮生不是個會委屈自己的人,岑葉子近來也賺了錢,兩人都掏了銅板搭了去鎮上的車。
今日不趕集,所以他們坐的也不是村裏老田叔的車,而是別村的牛車。
到了鎮上,岑葉子先去買了肉、骨頭,這都是大少爺的口糧。林潮生則是揣著一小盒銀耳往反方向去,說是找醫館問問。
兩人分開走,約好了各辦完自家的事情就到當鋪會合。
不過再去醫館前,林潮生先悄悄溜去了三鬆書齋,把這段日子的稿子交了。
他交稿領了錢,又才朝著陳家醫館去了,就是他第一回來看病的醫館。
還和上次來的時候一樣,人少,隻得一個小藥童、一個學徒,和一個坐堂的老大夫。
林潮生上回來還是初春三月,如今過了幾個月,時間雖不長,人卻是大變樣。
不再是麵黃肌瘦,一副營養不良的可憐小白菜樣兒,臉上、身上都長了肉,皮膚也白了許多,在鎮上都是極出挑極俊秀的小哥兒。
那老大夫自然沒認出他,還和藹笑著招呼道:「看病的嗎?快過來坐吧!」
見著醫館裏沒有病人,林潮生果然走了過去,拿出放在挎包裏的小盒子遞了過去,問道:「陳老大夫,您看看,這個五鼎芝您收嗎?」
五鼎芝?!
陳大夫一愣,連忙推開了木盒的蓋子,果然在裏麵看到幾大朵保存得很好的銀耳。
他又抬頭看向林潮生,盯著人瞧了好一會兒,把人認出來了。
「是你啊!你上回才在我這兒買了五鼎芝,這、這又是從哪兒來的?!」
倒不是老大夫記性好,記得每一個病人。而是他醫館的五鼎芝擺了好久都沒賣出去,眼見著要砸手裏,可後來被這夫郎的相公買給他補身體,老大夫自然記憶深。
不過這夫郎實在是大變樣,可見他相公養得好,自己這才沒能第一眼認出來。
林潮生沒有急著透露,隻說是機緣巧合得來的,又說家裏還有些,仍是問大夫收不收。
陳大夫嘆了一口氣,將盒子蓋好後推了回去,無奈地看向林潮生。
老大夫也不怕人笑話,有話直說,不藏著掖著,「實話實話吧,我上回賣你的五鼎芝都是醫館裏擺了好久沒賣出去的。如今再收,隻怕要砸在手裏啊。」
雖沒有直言拒絕,但話裏的意思已然清楚明白。
林潮生對著老大夫印象挺好,所以也沒強求,同人道了謝就要出門。
臨走前,陳大夫把他喊住,還說道:「五鼎芝珍貴,你可以到朱細街的生熟藥鋪去問問,那兒的生熟藥鋪是鎮上最大的,說不定能收。或者去大酒樓,或是富戶的後廚,總之多跑幾處吧。」
林潮生又和人說了謝謝,語氣更真誠了些,之後就依著老大夫的話找去了朱細街那家叫「二銀」的生熟藥鋪。
人壓根不收五鼎芝,說鎮上賣不開。
他也不泄氣,又跑了幾家酒樓,隻一家要,卻把價格壓得極低。
林潮生不服輸,又敲了鎮上幾家富戶的後門,前頭幾戶連門都沒開。有一戶倒是開門了,但見林潮生一副農戶打扮卻要找他們談生意,壓根不等人說完就把林潮生攆了出去。
跑了好幾趟,最後隻有一家姓朱的富戶收。
但收也隻收林潮生手裏那一盒,說家裏夫人愛吃,這一盒就夠吃一兩個月的。一聽林潮生還有個四五斤,可是嚇了一跳,忙說也沒有把銀耳當飯吃的。
不過好歹是把今天帶來的一盒賣了出去,也不算是白跑一趟了。
不過林潮生仍有些氣餒。他在現代生活慣了,總覺得銀耳常見,超市裏都能按斤稱,他壓根沒想到在古代銀耳竟然如此貴重,小鎮上想賣都賣不出去。
他垂頭喪氣地朝著和岑葉子約好的當鋪走,沒一會兒就見岑葉子小跑了過來,背簍裏裝滿了東西,吃的用的,可是不少了。
幸好今天不是趕集的日子,他們待會坐車回去應該碰不到同村的人,不然被瞧見了指不定要暗搓搓琢磨岑家是發了大財。
「小哥?怎麽樣?賣出去了嗎?」
岑葉子晃著林潮生的胳膊,眨著眼問他。
林潮生聳了聳肩,對著岑葉子說道:「隻把今天帶來的一盒賣了,多的人家不收。」
岑葉子一聽這話,也耷拉著肩膀泄了氣。
他原先也不相信那白花花的銀耳能吃,可後來小哥種出來了,就連那見過世麵的陳二少爺也說是好東西,葉子這才放了心。
林潮生還記得這東西原是岑葉子最先找到的,一早就給他送了一盒,讓他帶回去和小爹吃。
父子倆都是底子虛,正好能補一補。
岑葉子推脫不過,當晚就帶回去和小爹一人煮了一碗。
多好吃的東西,岑葉子也不知道如何形容,反正就是好吃!他就沒吃過這麽好吃的!
這麽好吃,竟然賣不出去!
一時間,他比林潮生這個正主還要失望,蔫耷耷的歪在那兒,兩邊肩膀都垮了,像是被背上的背簍壓彎了一般。
反過來還得林潮生拍著他的肩膀安慰兩聲,又道:「還是先去把簪子當了吧。」
岑葉子點點頭,這才攥著裹在帕子裏的銀簪和林潮生一塊兒進了當鋪。
怕兩個哥兒被坑,陳步洲先同人說了,說這是銀簪嵌的羊脂玉,約莫值十八兩,低於十五兩就是虧了。
今日不趕集,所以他們坐的也不是村裏老田叔的車,而是別村的牛車。
到了鎮上,岑葉子先去買了肉、骨頭,這都是大少爺的口糧。林潮生則是揣著一小盒銀耳往反方向去,說是找醫館問問。
兩人分開走,約好了各辦完自家的事情就到當鋪會合。
不過再去醫館前,林潮生先悄悄溜去了三鬆書齋,把這段日子的稿子交了。
他交稿領了錢,又才朝著陳家醫館去了,就是他第一回來看病的醫館。
還和上次來的時候一樣,人少,隻得一個小藥童、一個學徒,和一個坐堂的老大夫。
林潮生上回來還是初春三月,如今過了幾個月,時間雖不長,人卻是大變樣。
不再是麵黃肌瘦,一副營養不良的可憐小白菜樣兒,臉上、身上都長了肉,皮膚也白了許多,在鎮上都是極出挑極俊秀的小哥兒。
那老大夫自然沒認出他,還和藹笑著招呼道:「看病的嗎?快過來坐吧!」
見著醫館裏沒有病人,林潮生果然走了過去,拿出放在挎包裏的小盒子遞了過去,問道:「陳老大夫,您看看,這個五鼎芝您收嗎?」
五鼎芝?!
陳大夫一愣,連忙推開了木盒的蓋子,果然在裏麵看到幾大朵保存得很好的銀耳。
他又抬頭看向林潮生,盯著人瞧了好一會兒,把人認出來了。
「是你啊!你上回才在我這兒買了五鼎芝,這、這又是從哪兒來的?!」
倒不是老大夫記性好,記得每一個病人。而是他醫館的五鼎芝擺了好久都沒賣出去,眼見著要砸手裏,可後來被這夫郎的相公買給他補身體,老大夫自然記憶深。
不過這夫郎實在是大變樣,可見他相公養得好,自己這才沒能第一眼認出來。
林潮生沒有急著透露,隻說是機緣巧合得來的,又說家裏還有些,仍是問大夫收不收。
陳大夫嘆了一口氣,將盒子蓋好後推了回去,無奈地看向林潮生。
老大夫也不怕人笑話,有話直說,不藏著掖著,「實話實話吧,我上回賣你的五鼎芝都是醫館裏擺了好久沒賣出去的。如今再收,隻怕要砸在手裏啊。」
雖沒有直言拒絕,但話裏的意思已然清楚明白。
林潮生對著老大夫印象挺好,所以也沒強求,同人道了謝就要出門。
臨走前,陳大夫把他喊住,還說道:「五鼎芝珍貴,你可以到朱細街的生熟藥鋪去問問,那兒的生熟藥鋪是鎮上最大的,說不定能收。或者去大酒樓,或是富戶的後廚,總之多跑幾處吧。」
林潮生又和人說了謝謝,語氣更真誠了些,之後就依著老大夫的話找去了朱細街那家叫「二銀」的生熟藥鋪。
人壓根不收五鼎芝,說鎮上賣不開。
他也不泄氣,又跑了幾家酒樓,隻一家要,卻把價格壓得極低。
林潮生不服輸,又敲了鎮上幾家富戶的後門,前頭幾戶連門都沒開。有一戶倒是開門了,但見林潮生一副農戶打扮卻要找他們談生意,壓根不等人說完就把林潮生攆了出去。
跑了好幾趟,最後隻有一家姓朱的富戶收。
但收也隻收林潮生手裏那一盒,說家裏夫人愛吃,這一盒就夠吃一兩個月的。一聽林潮生還有個四五斤,可是嚇了一跳,忙說也沒有把銀耳當飯吃的。
不過好歹是把今天帶來的一盒賣了出去,也不算是白跑一趟了。
不過林潮生仍有些氣餒。他在現代生活慣了,總覺得銀耳常見,超市裏都能按斤稱,他壓根沒想到在古代銀耳竟然如此貴重,小鎮上想賣都賣不出去。
他垂頭喪氣地朝著和岑葉子約好的當鋪走,沒一會兒就見岑葉子小跑了過來,背簍裏裝滿了東西,吃的用的,可是不少了。
幸好今天不是趕集的日子,他們待會坐車回去應該碰不到同村的人,不然被瞧見了指不定要暗搓搓琢磨岑家是發了大財。
「小哥?怎麽樣?賣出去了嗎?」
岑葉子晃著林潮生的胳膊,眨著眼問他。
林潮生聳了聳肩,對著岑葉子說道:「隻把今天帶來的一盒賣了,多的人家不收。」
岑葉子一聽這話,也耷拉著肩膀泄了氣。
他原先也不相信那白花花的銀耳能吃,可後來小哥種出來了,就連那見過世麵的陳二少爺也說是好東西,葉子這才放了心。
林潮生還記得這東西原是岑葉子最先找到的,一早就給他送了一盒,讓他帶回去和小爹吃。
父子倆都是底子虛,正好能補一補。
岑葉子推脫不過,當晚就帶回去和小爹一人煮了一碗。
多好吃的東西,岑葉子也不知道如何形容,反正就是好吃!他就沒吃過這麽好吃的!
這麽好吃,竟然賣不出去!
一時間,他比林潮生這個正主還要失望,蔫耷耷的歪在那兒,兩邊肩膀都垮了,像是被背上的背簍壓彎了一般。
反過來還得林潮生拍著他的肩膀安慰兩聲,又道:「還是先去把簪子當了吧。」
岑葉子點點頭,這才攥著裹在帕子裏的銀簪和林潮生一塊兒進了當鋪。
怕兩個哥兒被坑,陳步洲先同人說了,說這是銀簪嵌的羊脂玉,約莫值十八兩,低於十五兩就是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