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脖-晴崽推書站
他接受了第一次蘇晚往他房間跑的行為,默認了第二次蘇晚可以睡他的床,第三次之後便習慣了。有時候蘇晚甚至不回自己的房間,從樓下上來拎著書包徑直到沈晏房間寫作業,寫完作業去外麵陽台收個衣服進浴室洗漱,洗漱完回到沈晏房間上床睡覺。一套動作如行雲流水般自然流暢。
陪伴沈晏的時間長了,蘇晚便發現,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沈晏太自信的緣故,蘇晚從他身上看不出一點初三學生麵臨升學的壓力,學習時間沒有比之前加重,上網時間沒有縮短,假期該玩就玩,狀態比蘇晚還要鬆弛,成績又一如既往的好,讓蘇晚既崇拜又羨慕。
假如世界上有各方麵都能做好的天才,那應該就是沈晏這樣的。
在少年時期,蘇晚如此堅信不疑地認為著。
沈晏目標清晰,早已經確定好高中要考哪個學校,最後當然也不出意外的考上了,和李澄一起。
沈晏進入高中後,作息時間和蘇晚完全不一致了,早上起得更早,晚上回得更晚。開學他提出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買個自行車,不需要沈柏山再接送他上下學。
後座少了一個人,沒有了每天上學和放學途中共處的二十分鍾,蘇晚怏怏不樂了很長一段時間。
更崩潰的是,高中的假期縮短了。他們一起上初中時每周都會放假,現在沈晏一個月才放一次假。
蘇晚這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去年沈晏上初三時才是他最幸福的一年。
那一年他和沈晏的關係飛速發展,堪稱緊密,也有大把的時間相處。
可惜人在享受當下時從不會覺得當下難得可貴。
——蘇晚在自己的日記裏寫下一句如此酸不拉唧的話。
蘇晚盼了許久,終於盼到沈晏上高中後的第一個假期。
蘇晚堆積了一籮筐的話要和沈晏說,要抱怨學習強度、要炫耀老師誇獎,還做了一些計劃——比如一個暑假過去學校門口的那家麻辣燙店改成了奶茶店,剛開業生意火爆,蘇晚一直還沒去喝,想著等沈晏放假一起去。
然而沈晏假期的第一天說累,在家睡了一天。第二天恢復精力了,但和同學提前約好了要出門。
蘇晚下午就要回學校上晚自習,錯過這次等沈晏再放假又得是一個月以後了,沈晏的放假時間還不一定和他對得上。蘇晚很喪氣,問沈晏是不是和李澄約好了,他在心裏想李澄還真是討厭,又想沈晏為什麽不能分一點時間給他,他都等了這麽久了,甚至任性地想說讓沈晏鴿了李澄。但是沈晏說還有其他朋友,是新學期才認識的。蘇晚一聽就說不出讓沈晏放人鴿子的話了。
蘇晚就是這樣,給人都畫了界線,就像他自己,對待親近的人和其他人是截然不同的態度。他想讓沈晏放李澄鴿子但是新朋友不行,也是因為李澄是很熟悉的人,對沈晏來說也是最好的朋友,可以不用計較太多。
最後是沈晏看出了蘇晚情緒不佳,意識到什麽,準備出門前主動問:「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蘇晚眼睛一亮,背挺了挺,沒一會兒又懨懨地趴回書桌上:「我下午還要去學校。」
沈晏問他:「五點?」
蘇晚:「嗯。」
「下午我送你去。」
「真的?」蘇晚的背再次挺直了,眼睛裏的欣喜藏都藏不住。
沈晏說:「如果你不怕被你的同學發現我們的關係的話…」
自從沈晏初中畢業蘇晚在學校門口送了他那束花拍了合照後,蘇晚其實有點無所謂被別人知道他和沈晏的關係了,但蘇晚還是說:「我可以在路口下車。」
沈晏笑了下,朝門外偏了偏頭:「那走不走?」
「走!」
蘇晚興高采烈地跟著沈晏去赴約,但很快他就感到有些後悔了。
沈晏和朋友們約在一家炸雞店,蘇晚隻認識李澄,其餘三張都是陌生的臉龐。
李澄熱情地同他打招呼:「蘇晚你們也放假?」隨即向其他人介紹,「這是沈晏的弟弟。」
有人感嘆沈晏家的基因真是好,倒是沒有人注意到他們的姓氏不同。
做了介紹之後就沒有蘇晚什麽事了。
蘇晚和沈晏坐在同一個沙發上,聽著沈晏的朋友們吐槽哪個老師有多變態,哪個同學有多牛,開學就和老師幹上……高中李澄和沈晏不在一個班,但依舊能玩在一起,李澄說他們班上還有一個混血兒。
一個個陌生的名字將蘇晚隔絕在外,在他和沈晏之間豎起一道無形的屏障。
蘇晚插不上話,隻能低頭吃薯條,耳朵卻一直豎著。
沈晏大多數時候隻是靜靜聽著朋友講話,偶爾說一句,並不熱絡,也不會顯得自己遊離,朋友說到有趣的事上他會輕笑。蘇晚就是從這時發現沈晏有種本領——能夠自然地融入環境,不會被人忽視,卻又能保持自己一貫的姿態。
社交對蘇晚來說是門功課,他仍處於摸索中,有時會毫無頭緒,甚至直接放棄。對沈晏而言卻是毫不費力、輕輕鬆鬆就能夠做到的。
沈晏朋友們聊天的話題也很五花八門,跨度很大,上一刻還在講著老師同學,下一秒就聊到了遊戲小說;這一秒在分享懸疑電影,馬上又拐到學校上。
「哎,你們知不知道咱們學校有個傳說?」
李澄笑了聲:「知道啊,不就是……」
他接受了第一次蘇晚往他房間跑的行為,默認了第二次蘇晚可以睡他的床,第三次之後便習慣了。有時候蘇晚甚至不回自己的房間,從樓下上來拎著書包徑直到沈晏房間寫作業,寫完作業去外麵陽台收個衣服進浴室洗漱,洗漱完回到沈晏房間上床睡覺。一套動作如行雲流水般自然流暢。
陪伴沈晏的時間長了,蘇晚便發現,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沈晏太自信的緣故,蘇晚從他身上看不出一點初三學生麵臨升學的壓力,學習時間沒有比之前加重,上網時間沒有縮短,假期該玩就玩,狀態比蘇晚還要鬆弛,成績又一如既往的好,讓蘇晚既崇拜又羨慕。
假如世界上有各方麵都能做好的天才,那應該就是沈晏這樣的。
在少年時期,蘇晚如此堅信不疑地認為著。
沈晏目標清晰,早已經確定好高中要考哪個學校,最後當然也不出意外的考上了,和李澄一起。
沈晏進入高中後,作息時間和蘇晚完全不一致了,早上起得更早,晚上回得更晚。開學他提出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買個自行車,不需要沈柏山再接送他上下學。
後座少了一個人,沒有了每天上學和放學途中共處的二十分鍾,蘇晚怏怏不樂了很長一段時間。
更崩潰的是,高中的假期縮短了。他們一起上初中時每周都會放假,現在沈晏一個月才放一次假。
蘇晚這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去年沈晏上初三時才是他最幸福的一年。
那一年他和沈晏的關係飛速發展,堪稱緊密,也有大把的時間相處。
可惜人在享受當下時從不會覺得當下難得可貴。
——蘇晚在自己的日記裏寫下一句如此酸不拉唧的話。
蘇晚盼了許久,終於盼到沈晏上高中後的第一個假期。
蘇晚堆積了一籮筐的話要和沈晏說,要抱怨學習強度、要炫耀老師誇獎,還做了一些計劃——比如一個暑假過去學校門口的那家麻辣燙店改成了奶茶店,剛開業生意火爆,蘇晚一直還沒去喝,想著等沈晏放假一起去。
然而沈晏假期的第一天說累,在家睡了一天。第二天恢復精力了,但和同學提前約好了要出門。
蘇晚下午就要回學校上晚自習,錯過這次等沈晏再放假又得是一個月以後了,沈晏的放假時間還不一定和他對得上。蘇晚很喪氣,問沈晏是不是和李澄約好了,他在心裏想李澄還真是討厭,又想沈晏為什麽不能分一點時間給他,他都等了這麽久了,甚至任性地想說讓沈晏鴿了李澄。但是沈晏說還有其他朋友,是新學期才認識的。蘇晚一聽就說不出讓沈晏放人鴿子的話了。
蘇晚就是這樣,給人都畫了界線,就像他自己,對待親近的人和其他人是截然不同的態度。他想讓沈晏放李澄鴿子但是新朋友不行,也是因為李澄是很熟悉的人,對沈晏來說也是最好的朋友,可以不用計較太多。
最後是沈晏看出了蘇晚情緒不佳,意識到什麽,準備出門前主動問:「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蘇晚眼睛一亮,背挺了挺,沒一會兒又懨懨地趴回書桌上:「我下午還要去學校。」
沈晏問他:「五點?」
蘇晚:「嗯。」
「下午我送你去。」
「真的?」蘇晚的背再次挺直了,眼睛裏的欣喜藏都藏不住。
沈晏說:「如果你不怕被你的同學發現我們的關係的話…」
自從沈晏初中畢業蘇晚在學校門口送了他那束花拍了合照後,蘇晚其實有點無所謂被別人知道他和沈晏的關係了,但蘇晚還是說:「我可以在路口下車。」
沈晏笑了下,朝門外偏了偏頭:「那走不走?」
「走!」
蘇晚興高采烈地跟著沈晏去赴約,但很快他就感到有些後悔了。
沈晏和朋友們約在一家炸雞店,蘇晚隻認識李澄,其餘三張都是陌生的臉龐。
李澄熱情地同他打招呼:「蘇晚你們也放假?」隨即向其他人介紹,「這是沈晏的弟弟。」
有人感嘆沈晏家的基因真是好,倒是沒有人注意到他們的姓氏不同。
做了介紹之後就沒有蘇晚什麽事了。
蘇晚和沈晏坐在同一個沙發上,聽著沈晏的朋友們吐槽哪個老師有多變態,哪個同學有多牛,開學就和老師幹上……高中李澄和沈晏不在一個班,但依舊能玩在一起,李澄說他們班上還有一個混血兒。
一個個陌生的名字將蘇晚隔絕在外,在他和沈晏之間豎起一道無形的屏障。
蘇晚插不上話,隻能低頭吃薯條,耳朵卻一直豎著。
沈晏大多數時候隻是靜靜聽著朋友講話,偶爾說一句,並不熱絡,也不會顯得自己遊離,朋友說到有趣的事上他會輕笑。蘇晚就是從這時發現沈晏有種本領——能夠自然地融入環境,不會被人忽視,卻又能保持自己一貫的姿態。
社交對蘇晚來說是門功課,他仍處於摸索中,有時會毫無頭緒,甚至直接放棄。對沈晏而言卻是毫不費力、輕輕鬆鬆就能夠做到的。
沈晏朋友們聊天的話題也很五花八門,跨度很大,上一刻還在講著老師同學,下一秒就聊到了遊戲小說;這一秒在分享懸疑電影,馬上又拐到學校上。
「哎,你們知不知道咱們學校有個傳說?」
李澄笑了聲:「知道啊,不就是……」